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撬单

第一百八十八章 撬单

    在张十三不断的追问之下,张世祁才吞吞吐吐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经过他十多天的努力,今天终于成交了一单租赁单。

    客户是他通过网络端口找到的,而房源则是在店里另一个新人的名下。

    跟客户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听出客户的意愿很强烈,大有你人来了我就给钱的意思。

    张世祁第一次正式接待客户难免有些兴奋,于是就半是开心半是炫耀地把这事儿告诉了自己的“师父”。

    中介行业的师徒关系其实就是种老带新的新人培养模式,并不是那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真正师徒。

    其实就是给菜鸟们传授一些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中介行业人人皆知的一些小知识。

    说白了就是一种入门培训的制度而已,不过形式倒是搞得很正式的,端茶倒水鞠躬敬礼一样也不少。

    “师父”都是门店安排的,一般都是那种业绩不怎么样的老员工。

    门店安排给张世祁的“师父”叫做于秋月,是一个入职三个月的“老鸟”,平时在店里高不成低不就。

    属于收入勉强能维持生活,但是业绩又并不怎么出彩的那种。

    所以对她来说,带新人的那一百块钱补助还是很有新引力的。

    别看张世祁不讨自家人喜欢,但是面对外人的时候说话办事还算得体,毕竟在外面混了那么多年,就算是块烂石头也给磨圆了。

    拜了师之后张世祁没少请客拍马屁,虽然没吃什么好东西,不过尊师重道的态度算是表现出来了。

    这算是小人物小智慧吧,所以于秋月平时对张世祁可以说是还过得去,

    “便宜徒弟”聪明懂事,再加上公司还有补助吊着,加上师徒都是穷逼,倒是颇有种心心相惜的意思。

    两人的关系也从路人缘变成了亦师亦友,有什么事情于秋月也是该教的就教,能帮的就帮。

    但是事情坏就坏在帮忙上了。

    听到“徒弟”很可能要开单,于秋月的眼睛亮了一下,很是热情的说道:

    “小张你第一次做单子,我帮你去看看操作流程,别再犯了错误被公司扣钱。”

    “走,别让客户等急了。”

    还没等张世祁反应过来,于秋月就打了考勤拿着合同出门了。

    公司规定作为老员工协助新员工开单的话,公司也会给一定的奖励,鼓励大家互帮合作。

    很多自己没本事开单的经纪人就把希望寄托在新人身上,顺手帮个忙,成了单子有分成,不成单子也能落个人情

    “哎好,谢谢师父。”

    张世祁还挺感动的,这师父拜的真值。

    “谢什么谢,我是你师父嘛,帮你是应该的。”

    张世祁把两人的对话模仿的惟妙惟肖,不知情的还真以为于秋月多么古道热肠呢。

    “小山你不知道啊,我就是个二傻子,竟然信了她的邪!”

    张世祁又闷了一杯酒,脸上也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就跟被始乱终弃的老寡妇似的。

    “房客是我找的,房东是我联系的,谈判是我谈的,没想到最后签合同的时候经纪人签名却是姓于的签的。”

    于是张世祁辛辛苦苦做成的单子就这么落在了于秋月名下。

    一开始张世祁也没放在心上,一个名字而已,写谁的不是写,就当报恩了。

    中介行业的人员流动特别频繁,完全就是适者生存得管理模式。

    一切都凭业绩说话,老员工三个月业绩不达标要么被开除要么底薪降为0,这两条哪个都够难受的。

    所以恋家地产里私下借个单子也算正常,只要是别让总公司发现了,店长和区经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事情张世祁都从老员工那里听说过,他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反正他是新人有一个月的保护期,就算一个月不开单都没什么关系,把业绩给于秋月也就给了,好歹是师徒一场。

    但是当张世祁按照惯例跟于秋月要提成的时候,于秋月却左顾而言他,明显就是业绩她要了,钱她也要的意思。

    一单提成少说也有200块钱,张世祁哪里肯干,跟于秋月说不通就去找店长评理。

    店长的意思很简单,单子在谁名下提成就是谁的,至于私下里两人怎么分配他不管。

    而且还很严肃的警告张世祁说,看在他是新人的份上这次才不跟他计较,否则借单子这种事情最少也要扣三百块钱。

    听着张世祁絮絮叨叨的把事情说完,张十三总算明白了情况。

    问:“因为你被人坑了200块钱,所以你决定自己干?”

    张世祁涨红了脸说道:“不是被坑了钱,是我成单了但是公司制度不公平。”

    “二期这些天我也没少跟着店里老员工签单子,该懂的我也懂了,所以我觉得我能自己单干。”

    “好好好,咱先不管原因,那你说说单干的话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十三边给张世祁倒满酒边说道,这些不公平的事情他见多了,根本没有新鲜感,很多时候理由真不重要。

    “什么竞争力?”

    张世祁有点懵,都写什么乱七八糟的词,念过书的就是爱拽文。

    “核心竞争力,就是你比别人强在哪里,都是做中介的,你怎么保证自己干不会亏?我给你投了钱你怎么保证我呢个挣钱。”

    张十三很耐心的解释,他一直没放弃好好培养张世祁的心思。

    张世祁:“啊?做中介又不要多少本钱哪有亏得可能,你帮我开店到时候挣了钱咱俩一人一半呗。”

    张十三:“谁说不要本钱的,租个门面,最便宜的一个月也要3000块,招十个业务员每个月底薪至少10000块,这就是13000。”

    “先不要求你赚钱,一个月你能把这13000的本钱挣出来吗?”

    张十三对张世祁的想法很是无语,做生意哪有百分之白赚钱的,路上那么多转让的小中介都是闹着玩的?

    没想一说到钱张世祁就兴奋了起来,边说边拿手指蘸了点酒在桌子上学写写画画的说道:

    “能啊,我今天租的这一套房子,光中介费就收了2000元,13000也就是6套房子的事,一个月还租不出去六套房子吗?”

    张十三:“首先,因为恋家公司是大公司,所以才能收一个月的房租当中介费,你小公司最多也就是收半个月的,也就是说也租一套两千的房子你只能收一千,再者,不是每套房子都是2000的租金,我大体看了一下,1000以下的合租的才是大多数。”

    “……”

    虽然张世祁说不出话来,但是张十三却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分析道:

    “其次,你做了十天才租出去一套房子,房源还是别人的,也就是你们俩配合一个月才能租出去三套,十个人也才是十五套,中介费15000块钱。”

    “就算这一万五都到手了,那也不是纯赚的,成交了单子你还得给员工提成吧,网上开端口也得花钱吧。”

    “……既然中介公司不挣钱你让我干什么中介?”

    张世祁已经被说懵了,瘫在椅子上自暴自弃的反问。

    虽然他非常不想承认张十三说的是对的,但是稍微一想就知道堂弟说的是对的,连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不是中介公司不挣钱,是你开的中介公司不挣钱,所以你还是好好的回去上班,把他们的套路全搞清楚之后在数出来干的事情。”

    见张世祁蔫了吧唧的样子,张十三也懒得再打击他了,新手总是容易想当然,喜欢把事情往最好的方米想。

    但是创业这种事情,最需要的思想就是“未虑胜先虑败”,否侧大部分时候都是出来交学费的。

    “就按半年算吧,半年之后我如果觉得你可以单干了,我就让你管一家店,要是你自己没本事,就算你是我哥,这事也免谈。”

    “另外为了给你点激励,前三个月里你每租出去一套两千块钱以上的房子我个人降了你一百块钱,你要是卖出去一套房子我奖励你1000,只限前三个月。”

    说完之后张十三突然觉得,这事情干的怎么就跟哄孩子似的,连语气都是那种“你昨晚作业爸爸给你买糖吃”的语气,完全把两人的年龄搞反了。

    “我才不要你钱,你把我当什么人了?小山你看着吧,我非把姓于的贪了我的要回来才行!”

    得,说了半天等于白说,张世祁最惦记的还是被坑了的事情。

    兄弟俩有聊了一阵,张十三才把醉醺醺的张世祁扫送回来出屋。

    看来恋家也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牛逼的,现在竟然连最基本的制度公平都保证不了,除了规模大一点跟其他的小公司也没什么区别。

    晚上张十三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宿舍。

    自己受伤的时候舍友没少跟着忙活,那么久了不说声谢谢也说不过去。

    “十三你好了没?吃个水果!”

    “这有热水!”

    刘杰克一见张十三回来,殷勤的了不得,又是问候又是拿东西的,嘘寒问暖都不足以描述这种热情。

    “好了,本身就没多大事,这两天太忙,没顾得上回来看看,明天晚上有空没,一起出去吃个饭。”

    事出反常必有妖,张十三被他的热忱吓了一跳,好一会才适应过来。

    214现在的常住人口只剩下了四个,董树强被赶走了,而张十三又是十天半个月不带回来一次的那种。

    高森陪女朋友,毛斌天天泡图书馆,刘蝉桂忙着爱聘网的事情也是见不到人影。

    所以214要比其他宿舍冷清不少,这让最喜欢热闹的刘杰克差点要抑郁了,见到他回来不开心才怪。

    “没问题,去哪吃?”

    “要不吃炖菜吧,小街新开的,我跟艾琳吃过一次,味道还不错。”

    高森在旁边说道,其他人也都没什么意见。

    又是瞎聊了一会之后,高森给了张十三一个眼神。

    “去厕所?”

    “行!”

    不说没感觉,一说还真有点别得慌。

    “郭祥瑞放出来了,这两天正到处散消息说想把康力转手,你有想法没?”

    方面的时候高森问道,这才是他的目的。

    “我没什么兴趣,合伙人本来就是坐着玩的,怎么你想拿下来?”

    张十三是真没什么兴趣,他现在已经看不上健身房这点收益了,连合伙人都想转出去,怎么可能还去掺和康力。

    不过高森既然这么问,肯定是有兴趣的,如果高森要干的话,他倒是不介意投资一下。

    康力的问题主要是经营理念的问题,好好做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盈利的。

    “有这么个想法,自从你跟莫莉他们走了之后,合伙人那边有点乱,尤其是上个月他们想开咖啡厅的提议被你否了之后,一直有人阴阳怪气的,我在里面带的有点烦。”

    “理他们做什么。”

    张十三对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不是不知情,本来以为搞个创业资金出来能让创业社可以更合理的运转,摆脱名不副实的现状。

    没想到过了年回来一连提了几个项目就没有一个靠谱的。

    尤其是咖啡厅那个提案,整个计划的风格跟张世祁的想当然完全没有区别。

    虽然《商业计划书》的格式非常规范,但是内容仍旧是基本上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风格。

    删掉那些华丽的辞藻,整个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

    “反正我们有钱,那我们就开家店吧,开别的没逼格,那就开家咖啡店吧。”

    就这种东西还得到了大多数成员的肯定,搞得张十三烦不胜烦,连解释的心思都没有了。

    咖啡店,书店、花店是大部分文艺青年尤其是女文艺青年的理想型文艺青年的毛病就是总把理想跟生意混为一谈。

    但是创业社的基金的大头却是属于张十三和莫莉王小溪三人的,投出去的目的肯定是要赚钱的。

    所以张十三很是认真的问了几个问题:

    “投资多少?”

    “二十万元。”

    “盈利预期?”

    “每月一万元吧。”

    “怎么算出来的?”

    “假设每天卖出一百杯咖啡,每杯咖啡盈利十元,每个月就可以盈利一万元。”

    “卖不出去呢?三十元一杯的咖啡学校里很少人能喝的起吧?”

    “那至少我们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静学习的场所呀,就当做公益了,。”

    反正问完之后张十三是无力吐槽了,想做公益你去找红十字会啊,找风投干什么,感情不是自己的钱花着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