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崛起,科技制霸! » 第15章 官拜员外郎(求追读)

第15章 官拜员外郎(求追读)

    见朱易不认识魏忠贤,王佐心中暗惊,怕朱易惹来灾祸,心念电转。

    他立即黑下脸来,不悦道:“朱易,你竟然不识厂公?”

    朱易轻啊一声,吃惊道:“厂公?公公竟是……朱易见过厂公大人,还请厂公赎罪。”

    “不知者不罪,你虽是朱侍郎之子,却未见过咱家,何罪之有?”

    魏忠贤一点也没生气,反而笑呵呵的打量朱易,最后在他肩膀上轻拍几下,看的其他人是一阵心惊肉跳。

    “天启元年,魏忠贤就执掌东厂了?我记得好像是王安还是魏朝来着?应该不是魏忠贤才对,难道因我穿越之故,执掌东厂的人也变化了?”

    朱易心中闪过诸多念头,回忆着关于明末的历史,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只知魏忠贤天启年间得势,究竟哪一年执掌的东厂,一点印象也没有。

    “多谢厂公,小子感激不尽。”朱易顺势谢过。

    此时魏忠贤势大,还不能得罪,只能虚与委蛇,何况此人与客氏对食,极得天启帝信任,如果利用得好,不失为一大臂助,就看他如何操作了。

    “王佐,朱易听旨。”

    “臣王佐听旨,朱易听旨。”王佐和朱易跪倒地上,工部其他人呼啦一下也跟着跪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工部尚书王佐,礼部侍郎朱延禧之子朱易,因改造炼铁高炉有功,大明之幸,百姓之幸,天下之幸,功莫大焉,今封王佐东阁大学士,明日起入阁议事,掌工部事,朱易辅佐有功,今封朱易工部员外郎,以后更需再接再厉,不可懈怠,钦此。”

    “臣王佐接旨,谢主隆恩。”

    “臣朱易接旨,谢主隆恩。”

    魏忠贤笑眯眯的拿出两份圣旨,分别递给王佐和朱易,等两人接旨后,他连忙伸手去扶两人。

    “王阁老,朱大人,快起来,以后还望多弄些新东西,皇上喜欢得紧呢。”

    “谢厂公。”朱易两人顺势起来。

    “皇上对炼铁成水挺稀罕,不知阁老打算何时再次开炉?皇上想亲眼看一看如何炼铁成水的。”魏忠贤伸着兰花指,笑眯眯的看着两人。

    “朱大人,你有什么打算?”王佐没有回答,反而问朱易,看的魏忠贤暗暗称奇。

    “厂公,阁老,本官想等高炉冷后检查炉体,如果没有问题,便可以再次开炉。”朱易道。

    魏忠贤道:“朱大人虽然年轻,却老成持重,做事稳妥,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好,我就等阁老的消息,王阁老,入阁还有许多准备,我就不打扰了,咱家也得回旨,告辞了。”

    送走魏忠贤,王佐和朱易面面相觑,他们谁也没想到,刚炼铁成功,还没来得及奏报请赏,圣旨就下来了。

    “难道皇上一直关注着此事?这赏赐也有点出乎意料。”王佐嘀咕道。

    “恭喜大人入阁议事,以后就要称呼阁老了,沾阁老的光,我也直接成员外郎了?仿佛做梦一般。”朱易有点不敢置信。

    明朝的员外郎是从五品,比曾樱的官职还高,相当于后世的候补委员,类似于副司长,行政级别副厅级,大大超出了朱易的预料,也超出了王佐的预料。

    “呵呵呵,同喜,同喜,贤侄,以后你也有官身的人了,如果再做出几件厉害东西,前途真的不可限量。”王佐道。

    “以后还望阁老多多提点,下官感激不尽。”朱易道。

    “好了,少给老夫来这一套,看着就不舒服,私下里老夫还称呼你贤侄,你就称呼我世伯吧。”王佐瞪了朱易一眼,立即大笑起来。

    “小侄见过世伯。”朱易自不会客气,立即顺杆子往上爬。

    “好好好,以后有什么事,尽管给我说,还有,尽快再做些东西出来,趁着世伯的老胳膊老腿还能动,推贤侄一把,希望你也能去阁中坐一坐。”王佐一脸期待的看着朱易,又和他说了几句,便匆匆回家了。

    王佐有三个女儿,均已嫁人,没有子嗣,这是他唯一的遗憾。

    正是这个原因,他对合脾气的朱易甚是上心,有意提携,自然也要朱易努力。

    工部侍郎赵达和张庭,神色变幻不定,他们已经得了警告,如今再看已经入阁的王佐,心里五味杂陈。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到王佐竟入阁了,且掌工部事,这可比单纯的阁老权利大多了。

    原以为对方年事已高,如果改建高炉再失败,即使不死也要致仕还乡。

    谁知不但高炉改造成功,还入阁了,这让他们如坐针毡。

    那些站队王佐的人自然是弹冠相庆,他们的靠山入阁了,再也不用看左右侍郎的脸色了。

    随着王佐入阁,工部的氛围渐渐发生了变化。

    朱易则宠辱不惊,仍旧留在工部试验场。

    即使成了员外郎也没飘,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干活踏实,看的工部之人啧啧称奇,就是曾樱也忍不住赞叹。

    夕阳西下,高炉的温度还未降下来,朱易只能先回家,等明日再来查看。

    朱府。

    朱夫人喜极而泣,不停的抹着眼泪。

    朱易从小不喜读书,只喜欢摆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在她看来,这辈子与当官无缘,一直担心朱易以后的生活,谁知今日喜从天降。

    朱易从一介白身,直接成了工部员外郎,比工部尚书当初的许诺主事还要高上一截。

    朱延禧也有些懵,一是赏赐太大了。

    以他对朝局的了解,哪怕是王佐许下的主事一职,他都觉着有点悬,给个笔帖式的可能性最大。

    谁知最后直接给了个员外郎,真的是天大喜事,当他得到消息时,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

    二是下旨的速度太快了,快的超出了他的想象。

    以他对流程的了解,即使炼铁高炉成功,赏赐也要等上数日才能下来,谁知刚得到成功的消息,圣旨就下来了,这速度有点太快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从一开始,皇上就一直关注此事。

    再看圣旨上的墨迹,应该早就准备好了。

    “皇上一早就认为此事必能成功,所以早早拟好了圣旨,可皇上怎么知道一定会成功?”

    朱延禧坐在椅子上,使劲揉着脑袋,怎么也想不明白。

    今天之事给他的震撼太大了,脑袋一时间宕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