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花好月圆之大明徐光启传奇 » 第九章 破谍影倭贼遭团灭 救闺蜜凌瑶儿遇难

第九章 破谍影倭贼遭团灭 救闺蜜凌瑶儿遇难

    徐光启阅读完张铭九的书信后,惊诧万分。原来师傅的信中留言里透露了朱希忠被刺杀的具体细节:那些刺客的武功与中原门派有着极大地不同,其套路和招数颇似东瀛的忍术。又善使长刀、弓弩、暗器和毒药,动作极快,他们三五成群,配合进攻,喜欢以多欺少,令被刺者防不胜防。朱希忠身中数刀,重伤处在胸口的那一箭,而关键是沾染了剧毒的白纸,它是最致命的。至于这张白纸是怎么送到朱希忠手上的?似乎并没有头绪。另外,堂堂的锦衣卫谍报头子,怎么会轻易上当?这一切都令徐光启疑惑不已,更奇怪的是,这些刺客在完成任务后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迅速消失在京城,导致顺天府查案完全找不到线索。徐光启怀疑这次刺杀事件的背后主谋不是一般人,或是倭人,或是与倭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也就在这时,许久未能破案的顺天府尹被朝廷一纸文书给撸掉了,内阁正式下达了由徐光启接手该案件的侦查任务。介于手上掌握的线索,徐光启立即去寻找曾在经流亡日本的王娴,打算与她商议此事,确认刺客武功的大致流派和背景。

    而王娴自从被徐光启任命为皇庄物流公司的航运总管后,每天都忙得找不到人影,她既要忙着招募船长、水手,又要忙着向应天府的龙江造船厂订购新商船。同时,她还让徐光启向兵部申请,将隶属于东南水师的“鸿鹄号”战船也转入上海市舶司名下,为未来的大规模海上贸易和运输保驾护航。

    当天下午,徐光启带着几个锦衣卫随从来到京师运河的码头时候,王娴才暂时停下手头的一切工作,将他引进了运河边一间简陋的茅屋。两人刚刚一起坐下,徐光启便迫不及待地将师傅的信件交给王娴阅览,和她大致描绘了信中的内容。

    王娴思索了一阵子,面有难色道:“子先弟弟,我虽然曾经在东瀛随父母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但是那时候我年纪太小,和日本的那些武士、浪人接触并不多,所以只通过你师父的信件内容,很难判定这是不是来自东瀛的武术。”

    “真的?你在日本国生活了这么久,对日本的武功门派一点也不了解?”徐光启有些狐疑,发现她说话时眼神闪烁、似乎露出了一丝惊慌。

    “或许······或许······我母亲知晓······她随我父亲在东瀛生活得比较久,对日本的国情比我更了解。”王娴说话变得吞吞吐吐,有意避开徐光启的追问。

    她怕直视徐光启的目光,转过脸迅速转换话题道:“我在三月的时候,已经通过飞鸽传书给我母亲讯息了,她现在应该收到了。我想尽快去接她回家,只是现在‘鸿鹄号’刚刚从辽东返回,还在码头检修,估计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

    “哦,一段时间没见到你,我真的很想你啊。”徐光启故意拉住了有些神色慌张的王娴,用力搂住了她的细腰,轻吻着额头,让她躲无可躲,亲昵道:“娴儿,等迎接你母亲回了大陆,我就介绍她和我的父母认识,让他们把我们俩的婚事先订下来。”

    “嗯。”王娴随即羞红了脸,一改方才惊慌失措的样子,摇摇头道:“那瑶儿妹妹怎么办呢?”

    徐光启笑了笑道:“这个事情好办,他的父母与我家交好,到时候只要瑶儿点头同意,我就把你们姐妹俩一同娶了吧。”

    王娴更加娇羞了,一手指按在徐光启的脑门道:“哎,真是便宜了你这个臭小子了!”

    “只是我现在为难的是,你们谁做我的妻?谁做我的妾呢?”

    “谁要做你的妾啊,我和瑶儿妹妹商量过了,我们姐妹俩都是你的妻子,以后在家中地位不分大小。她主内,我主外,你可不要欺负我们哦。”

    “若非上天眷顾,我徐光启何德何能,能有机会娶你们这对如花似玉的姐妹,岂敢辜负?”末了徐光启又突然醒悟,喃喃自语道:“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那我呢?”

    “你只要听我们的就好。”说完,她噗嗤一笑,像泥鳅一般挣脱了徐光启的双臂,转身继续忙自己的工作去了,留下了当场发愣的徐光启。

    两人告别之后,徐光启看着王娴俏丽的背影,他始终感觉王娴今天与往日说话的神情不太一样。离开京师码头后,他一边骑着马一边思考: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总感觉自从王娴跟随自己回到大明以后,种种付出,辛苦卓绝,又不计较个人得失,忠心跟随,获得了自己对她的绝对信任。如果徐光启的身份是普通人,他自然不会产生疑虑,但是他是锦衣卫百户兼市舶司提举,又与大明皇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关系非同一般,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王娴的真实用心:她究竟是攀龙附凤还是别有用心?

    而关键是获得了游击将军的头衔后,她脱离了奴籍,恢复了自由身,就不再常常待奉在徐光启的身边。最近她又找到了工作忙碌的借口,行踪变得神出鬼没,既不住张元忭家了,也不去找凌瑶儿逛街,似乎总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要知道,她的家庭乃至家族,与大明朝廷毕竟有着不可调解的血海深仇,而现在这么积极主动投诚朝廷,还做了将军,难道真的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意?或是对故乡的眷恋?如果她确实与朱希忠被谋刺案有牵连的话,那就实在太可怕了。徐光启一时间大脑思维混乱,情绪变得有些烦躁。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作为起锦衣卫百户该有的职责,于是便朝着京师方向纵马狂奔,致使官道上掀起一阵阵飞扬的尘土。

    回到京城后,他直接去了北镇抚司,开始翻阅与朱希忠相关的档案,发现朱希忠居然是当年亲手逮捕并处决王锃的刽子手,徐光启心中一凛,立即又去刑部翻看当年王锃案的档案宗卷。他此刻的心情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十分复杂,既想迅速查清真凶,为朱希忠报仇,又怕王娴受此案牵连,陷入万劫不复。刑部官员看到徐光启手里拿着内阁的批文,大开方便之门,有求必应。于是,徐光启终于将当年王锃案的前因后果了解个大概过程:胡宗宪劝慰王锃至杭州谒见当时的南直隶巡按王本固,王锃欣然前往,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二月五日他在杭州西湖游玩期间居然被王本固诱捕。在狱中被关押期间,还上疏朝廷请求开放海禁,但是都被王本固截留了。胡宗宪在王锃下狱期间与王本固据理力争,却被他污蔑为与倭寇勾结,遭到清流党人的弹劾。徐光启仔细阅读宗卷,寻找暴露的蛛丝马迹,过了许久,才发现王本固的判案证词里反复出现一个叫刁君通的人,此人一直是该案件的污点证人,却在王锃被杀后,突然人间蒸发。

    徐光启猜测这个刁君通的身份不简单,在看完宗卷档案后,他想起了自己的师傅徐渭曾经是胡宗宪的幕僚。于是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张元忭府上询问徐渭是否知晓这个叫刁君通的人,徐渭仔细回忆了一下,回答道:“此人据称是大汉奸徐海的人,他曾向王本固状告王锃谋反,诡称王锃投诚朝廷是虚与委蛇,并非真心。后来王锃死了,倭寇到杭州劫狱,将其救走,就没了下文,我一直怀疑他与江南士绅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派人调查过,却始终查不清真相。”听完,徐光启便把王娴的种种可疑行迹也告诉了徐渭,徐渭何其聪明,立即惊呼道:“这个小妮子,怕是被奸人利用,前来报仇的!”

    徐光启瞬间懵了,呆立当场。

    “我现在仔细想想,你在兰屿岛上的经历,的确有些传奇。首先是你的偶遇,虽然我大体知道王锃的家人被朝廷流放后辗转到了南洋,但是茫茫大海上的岛屿千千万万,你一出海遇上台风就能和她们相遇,也实在太巧了,好像被人精心安排似的,而你不觉得她们据岛而居的理由有些牵强吗?虽说日本处于战国,但我听说王锃的余部尚在,威名依旧,不至于让他的遗孀在东瀛生活无着。而且在岛上时候,从一开始她们对你要打要杀,到后面看了我的书信,又骗你吃了一颗药丸后,就对你礼敬有加,真的感觉你太容易取得她们的信任了。要知道王锃之前就因为轻信朝廷而被王本固斩首于杭州,他的妻女又怎么可能会再度轻信于你,然后还让你安然离开?我估计她母女俩一直在你面前演戏,而王娴在离开兰屿岛的时候,她的母亲肯定与她交待过什么。”

    “其······其实······王娴跟随我就是替她母亲监视我,她一直和她母亲都通过飞鸽传书联络。”

    “飞鸽传书?那你知道她的书信都写了什么吗?又传到哪里去了?”

    “这······这个我······我不太清楚。”

    “你真是太大意了,作为大明锦衣卫的谍报人员,你这是重大的工作失误!”徐渭狠狠地责备了一句,随后又叹了口气无奈道:“真是色字头上一把刀,做男人总要去挨一刀。”

    “师傅,那么我现在该怎么补救啊?”徐光启焦急地问道。

    “现在你不要打草惊蛇,只派人去盯着王娴,看看她下一步会有什么动作,及时做好防范就好,关键是要用她引蛇出洞,努力把潜入我大明的倭国间谍一网打尽。”

    顿了顿,徐渭继续道:“从朱希忠被刺一案上看,凶手对朱希忠和你道家师傅张铭九的关系十分清楚,他们很可能是王娴从日本招引来。我猜测这些刺客是徐海曾经的手下,而说起这个徐海,他原本是王锃最信任的手下。王锃在日本称王称霸的时候,徐海就对王锃准备投诚朝廷的做法很不满,他与一位叫大内义长的日本藩主眉来眼去。徐海想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利用忍者的反间计,借朝廷之手杀死王锃,然后取而代之。后来此计果然成功,便煽动王锃的属下,令其仇恨朝廷,让东南沿海的百姓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

    “难道刁君通就是倭贼忍者?这些海贼真是可恶!幸亏徐海被前浙直总督胡宗宪诱杀了。”徐光启恨恨道。

    徐渭点了点头,又听到徒弟提起故主胡宗宪,他强忍住内心的一阵酸楚,继续道:“再可恶都不如倭人可恶,他们现在身处战国,自身难保,却依然不忘搅乱我华夏安宁,其心可诛!”

    徐光启认同地点点头,随即又想起张铭九信中提到的“忍术”一词,转换话题道:“师傅是否知晓目前日本国内有哪些武术派别?他们分别有什么政治背景?”

    徐渭于是搜索枯肠了一番,细细回忆道:“日本国小,武术学派实力总体平平。与我中华武术相比,自然逊色不少,但是也有几个出类拔萃的剑道大师,譬如上泉信纲,他师承“剑圣”冢原卜传,也是目前日本国内著名的兵法家,此人精通多种武学,甚至对我中华武术也有颇有研究。另外一派就是忍术,类似于我军训练夜不收侦察兵的技能。比较著名的忍术分作伊贺、甲贺两派,这些忍术的训练科目除了使用徒手、器械等武术实战技法外,还包括情侦谍报、潜伏暗杀、易容改装、火器药功、越野泅渡、攀腾纵跃等一切与之相关的体能、技能训练,十分厉害。现在日本正值战国,忍者是刺探军情和刺杀政敌的最佳工具,各路大名争相招纳,忍者们纷纷投效于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三大势力。其中以织田信长的实力最强,具备一统日本的条件,所以我猜想,现在大多数忍者应该投效于他。”

    徐光启惊异道:“织田信长?上次谋害隆庆皇帝的羽柴秀吉就是他的手下!琉球国国王差点死在他的手上。”

    “哦?还有此事?”徐渭有些惊诧,平复情绪后缓缓道:“由此观之,倭国野心确实很大。他们不仅想吞并琉球,还想危害我大明的社稷稳定。所以,我们师徒俩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诡计得逞!”

    徐光启用力点了点头,然后去了锦衣卫北镇抚司。此时,继任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的是朱希忠的弟弟朱希孝,他身体孱弱,也不擅长于谍报工作。所以自朱希忠去世后,锦衣卫的实际领导工作是由梅子齐和齐大柱共同负责。徐光启告知两人他对王娴的怀疑后,北镇抚司便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于是王娴成了锦衣卫的重点关照对象,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被人监视、跟踪,但是王娴天生警觉,她通过易容化妆,很快摆脱了锦衣卫的监视。

    万历二年(1574)农历六月二十日,锦衣卫探子发现王娴连同她新招募的数十名的皇庄物流公司船员突然一起失踪。徐光启得到下属通报后,心知不妙,他猜测王娴一行人的目标是复仇,所以赶紧将此事上报内阁首辅张居正。一面强化皇宫的警卫保护皇帝安全,一面让师傅徐渭带人去了北直隶王本固家保护他的安全。自己则带着锦衣卫的人在京师日夜巡视,期待寻觅到王娴的踪迹,一举破获危害国家社稷的间谍大案。

    五月初,台湾附近的兰屿岛。王娴的母亲此时已经改头换面,一身戎装,准备带着一批忍者潜回大陆。这女人天生有一股杀伐决断的勇气,丝毫不见了小女人的柔弱,几十年的风霜雨雪、颠沛流离,让她青丝变成白发,却始终不忘夫君枉死的冤仇。

    早在三月初,一个叫藤冈徳男的使者带着一封织田信长的信从日本来到了兰屿岛,将她真实的身份彻底揭开。原来王锃的妻子是日本剑道大师上泉信纲的女儿,名叫上泉美穂。有一次,王锃在日本拜访这位剑道大师的时候,看中了这位如花似玉的美少女,便花了许多钱财让人做媒聘娶。当时的日本大名大内义长不敢得罪王锃,便劝上泉信纲忍痛割爱,答应了王锃的请求。

    上泉美穂嫁给王锃时年仅十四岁,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因为王锃却比她大了二十多岁,属于老夫少妻,所以结婚以后,他对这位美少女十分宠爱。上泉美穂也十分争气,先后给王锃诞下了一儿一女。那时候,五峰船主的威名显赫,在王锃手底下有许多日本忍者为他效命。王锃为了能有效地控制和笼络这帮忍者,便让他的这位日本老婆也去学习忍术,师承了伊贺派。由于她有武术的家学渊源,武功底子好,十七岁那年便被训练成了一名优秀的忍者头目,专门替王锃刺探情报。后来王锃投诚大明朝廷被杀。失去了丈夫的她势单力薄,被明朝流放后,只好回到日本求助于其父上泉信纲为他丈夫报仇。

    那时候,织田信长逐渐击败另一个强大割据势力武田信玄,使得日本重新统一趋势开始显现。他和羽柴秀吉的观点一样,也认为日本国家领土狭小、资源有限而人口众多。因此,织田信长打算统一日本后便侵占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建立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大帝国。于是,织田信长趁着王锃被明政府杀掉的机会,拉拢他的余部,让他们继续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扰乱明政府的统治。只是让人没想到的事,明军在战火里锻炼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戚家军。明朝靠着它,几年之内便平定了倭患,这让织田信长十分懊恼。于是,又派羽柴秀吉去谋害明朝皇帝,继续搅乱明朝江山,结果发现明朝的中枢实权并不掌握在皇帝手中,死了个老皇帝,换了一个小皇帝,大明依然天下太平如故。于是,织田信长找到了急于报仇的上泉父女俩,将其收纳为属下,答应为了他们报仇的请求。

    织田信长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的统一大业上,却始终不忘与中国东南沿海的走私商人勾结。当大明政改启动导致江南士绅商贾集团与中央朝廷矛盾逐渐激化的消息,通过倭人在明朝设立的情报组织传入织田信长耳朵的时候,他立即派人去明朝刺探情报。才得知当今明朝小皇帝的红人:徐光启要去南洋打通商道。便派王锃的妻女去下南洋的必经之路——台湾附近的兰屿岛驻扎,准备见机行事。后来徐光启因遭遇台风意外登岛,得知他是王锃故交徐渭的学生,又见女儿王娴钟情于这个英俊后生,上泉美穗便将计就计,在徐光启面前装扮出一副诚意归附明朝的样子,让她女儿跟随徐光启返回大陆,打入明朝内部,趁机制造混乱。可是王娴和她母亲不同,她习惯于个人感情用事,当徐光启倾心相爱于她的时候,她早已将母亲的谆谆教诲和不共戴天的父仇给遗忘了,从万历二年年初开始,她便主动和兰屿岛上的母亲断了联系。直到最近,由于母女情分,她对母亲又产生了些念想,却反被母亲胁迫继续执行任务。

    上泉美穂先命令王娴去刺杀内阁首辅张居正,毁掉大明的中枢首脑,然后再去北直隶顺德府亲自向王本固报仇雪恨。但是大明锦衣卫的谍报组织也是无孔不入,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自从梅子齐接手朱希忠之前调查的王士熙案,他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查找出王士熙突然自缢的原因,由此顺藤摸瓜,又重新找到了这起案件的线索。他逐渐意识到这股幕后黑手就来自江南士绅集团,他们以大太监高淮为首,胆大包天,与倭人勾结,出卖国家机密。梅子齐果断出击,抓住了几个关键要犯,严刑拷打,从他们的嘴里得到了倭人刺杀的全盘计划和高淮与他们勾结的证据。于是,梅子齐立即将此事转告张居正和徐光启,两人于是决定欲擒故纵,准备收拾倭贼刺客后再找齐证据,将这些卖国贼一并收拾掉。

    六月二十五日晚上,乌云遮蔽天空,大地一片漆黑,京城万籁俱静。午夜宵禁,正当人们深度酣睡的时候,一伙儿蒙面忍者出现在京师的大街小巷中,他们身着夜行衣,飞檐走壁,动作神速,很快便潜入了一座深宅大院。这里正是张居正的住所。

    夏季的北京,天气格外闷热潮湿,随着一阵轰隆隆的雷电响过,天空中便开始下起了一阵瓢泼大雨。那些刺客躲入了主人宅邸的屋檐下,准备悄悄地杀入卧室,将目标人物一击毙命。那些忍者手持明晃晃的倭刀,悄悄推开窗户,闯入卧室,朝着床上的棉被一顿猛砍,结果发现床上的棉被里只盖了一块人偶木头。刺客们大感不妙,心知中计,准备立即开溜。谁知走出房门的那一刻,房屋周边的走廊上很快竖起一支支火把,照亮了四周。这出“空城计”正是徐光启带着锦衣卫们给刺客们留下的天罗地网。

    于是忍者们迅速拔刀拼命奋战,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却不料屋檐顶上几张结实的大网突然从上面掉落了下来,正好罩在了刺客们的头上。当然,这对忍者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他们用锐利的倭刀劈砍了几下,大网便破了,却不想网袋里装满了石灰,很快喷洒了出来,他们的衣服上、脸上、眼睛里都布满了石灰,粘上水,眼睛瞬间感到火辣辣的疼痛,睁不开。这些是徐光启从赵全那里学来的阴招,虽然卑鄙,但是对付坏人正合适。

    此时,包围他们的锦衣卫弓弩手们已经张弓搭箭,箭头对准了这些忍者。徐光启大喊道:“降者不杀!”但是他们悍不畏死,还“哇哇”大叫着冲杀过来,于是徐光启下令乱箭齐射,中箭的忍者们闷哼几声纷纷倒地不起。正当众人准备上前拘拿他们的时候,一个受伤的忍者随手射出了一支穿云箭,然后便听到屋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喊杀声。原来张居正宅邸的院外还隐藏着一批刺客,他们从大门正面攻入,企图营救落难的伙伴。

    这样一来,敌我形势迅速发生变化。那些数量暴增的蒙面人迅速将锦衣卫们压缩到了宅邸内屋,双方混战成一团,不断有人受伤或战死倒地。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徐光启有些措手不及,他拼命抵挡,但是双拳难敌四手,也架不住对方人多,忍术高超,只好节节败退,发出求援信号。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蒙面刺客突然持刀从后背杀来,却故意露了一个破绽,并没有砍中徐光启。然后转身又杀向徐光启的面门,但都被轻易地挡格住了。趁着对方不注意,徐光启挑落刺客的蒙面黑布,她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徐光启惊呼一声道:“娴儿!”王娴看到徐光启,不忍直视。两人深知自己终究逃不过这相爱相杀的一幕,但这么快就在战场上以敌我的身份相遇,两人都不愿以命相拼。

    交战了几个回合之后,徐光启抵近王娴质问道:“娴儿,朝廷已经为你王家翻案,你为何还要背叛朝廷?”

    “我······我身不由己······”话音未落,徐光启身边的锦衣卫战友们有些寡不敌众,纷纷落败,蒙面刺客逐渐将徐光启和锦衣卫们包围。

    王娴眼看心爱的人有危险,心中一软,便顺势装作落败,弃剑被俘。徐光启会意,用剑锋抵近她的脖颈处,向着黑衣蒙面人大声威胁道:“立即停战,否则我杀了她!”

    众人闻讯一惊,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徐光启和王娴,然后立即停战,向着自己人这边退去,站立成对峙的两排。锦衣卫们聚拢在徐光启周围,他们一个个身上挂彩,疼得龇牙咧嘴。

    这时候,蒙面刺客中站出来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好像是个首领,只听他用生涩的汉语厉声道:“穷途末路了,不如器械投降!何必做无谓的牺牲!”

    徐光启怒道:“呸!乱臣贼子,休得猖狂!只要我活着,在我大明的国土上就容不得你们滥杀无辜、戕害百姓!”

    眼见劝不动,那人哈哈一笑道:“那你杀吧,有种你现在就杀掉她!反正现在我只要杀了你就是大功一件,丢弃了这颗棋子,主人还是会赏赐我更多的财宝和漂亮女人!”

    王娴闻言脸色一变,顿时大怒道:“藤冈!你把我当什么?”

    “你少在这里假惺惺了!你母亲早就告诉过我,你和你身边的这个男人郎情妾意、眉目传情,根本就靠不住!这次我们没能杀掉张居正,是不是你事先向明朝廷告密?都怪我大意,否则今晚就不会落入圈套!”说完,恶狠狠地对周围人下令道:“所有人格杀勿论!”

    徐光启大怒,于是放开王娴,使出浑身解数与之血战。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京城巡防营看到了锦衣卫的求援信号,迅速前来支援。看到此情此景的锦衣卫们士气大振,众人和刺客再度混战成一团,随着己方人数增加,明军逐渐占据上风。蒙面刺客们一见情形不妙,留下一部分人掩护,其余人四散而逃。徐光启对藤冈紧追不舍,手铳和箭弩不断发射,却始终无法命中武功高强的藤冈德男,最终遗憾地让他逃之夭夭。

    就这样,除了一部分刺客被俘、战死,大多数人都凭借轻功飞檐走壁逃遁了。徐光启追之不及,心中暗叹:日本忍术果然名不虚传。末了,他想起了王娴,本想拦住这个小妮子,劝她改变立场,但是等他转身寻找时,王娴早已不见了踪影。

    第二天,雨过天晴。徐光启在北镇抚司办案,收到下属上报,说南方寄来了一封来自市舶司的密信。徐光启拆开信件,一看里面的内容会心一笑:鱼儿上钩了。此信是市舶司副提举薛联明从江南寄来的,徐光启将他吸纳为锦衣卫密探,一直让他在江南监视那些士绅商贾的一举一动。上泉美穂和她的手下上个月分批从兰屿岛偷偷潜回大陆,登陆点选在了泉州,暗中帮助他的正是福建布政使顾宗韶。此人是张居正曾经的人生导师顾璘的侄子。

    自从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来,跟随他来福建做官的亲戚朋友都被中央派到福建的巡视官员一一免职,原因就是他们反对和阻挠张居正要立即实施的清丈田亩、按亩纳税的国策。顾宗韶认为内阁这种不分青皂白的做法伤透了江南士绅的心。

    尤其是这次税制改革不分士绅百姓身份,强制统一征税的举措也使顾宗韶内心更加不满,他整天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话挂在嘴上,却又对张首辅的变法无可奈何。于是,同样对张居正改革不满的江南镇守太监高淮趁机拉拢顾宗韶,想勾结倭人搅乱大明国策。顾韶宗一开始心中还有些顾虑,担心朝廷将来秋后算账,搞不好自己下场凄惨,但是当征税任务和考成法的压力也落到自己头上之后,他的顾虑马上消失了。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执念,推翻以张居正为首的大明内阁首辅,让自己和天下的官员们都能将官位坐稳。

    于是,上泉美穂带着一批手下在泉州登陆后拿到了福建官员颁发的通关文牒,日夜赶路,顺利北上,终于在当年七月达到了京师郊外。此时她已经收到藤冈德男和王娴刺杀张居正失败的消息,也从藤冈的信中了解到王娴与他产生嫌隙,于是改变策略,打算先在京师潜伏下来寻找机会。可是这些忍者的间谍伎俩又怎么会逃过大明锦衣卫的眼睛,他们很快便被徐光启派来的暗哨盯上了,徐光启决定暂时不打草惊蛇,等待时机将其一网打尽。

    而另一边,刺杀未遂的王娴还要去北直隶王本固家报仇。此时她与藤冈德男已经分道扬镳,王娴准备单枪匹马闯荡龙潭虎穴。出发前,换装易容成老大娘的王娴又鬼使神差地在京师张元忭家附近的大街上购买干粮,恰巧被正在和申家姑娘一起逛街的凌瑶儿看到了。作为闺中密友,凌瑶儿虽然此时认不出王娴的面容,但是多日的相处,身形和姿态岂能不熟悉?她盯着王娴,露出了许久未见的思念之情。想要上前喊叫她的名字,却又怕认错人闹出笑话。

    徐光启虽然一直没有和凌瑶儿讲述返京以后的一系列变故,但是她隐约从徐光启的话语中感受到王娴已经和子先哥哥站在了不同的政治立场。她不懂男人们的政治,只觉得王娴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总是期盼着自己某天能遇上这位闺蜜,劝服她不要和大明朝为敌。当凌瑶儿走近王娴,王娴却故意装作不认识立即走开了。

    凌瑶儿突然拉住她的手,用惊异的眼神打量着闺蜜。

    王娴有些惊讶,以为凌瑶儿识破了自己,用力甩开她的手,带着一口市井大妈的语气道:“姑娘这是要干啥咧?”

    凌瑶儿认真地看了看她的脸,确信自己认错了人,便连声道歉。

    正当两人渐行渐远的时候,凌瑶儿忽然对着她的背影大声道:“娴姐姐!瑶儿不知道有没有认出你,但瑶儿相信姐姐你心地善良,断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这句话把站在旁边的申家姑娘听得呆住了,好奇道:“瑶儿姐姐,你确信她就是平常挂在口中的娴姐姐?”凌瑶儿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王娴依然没有止住脚步,但两行眼泪已经忍不住落下······

    傍晚,京师又下起了滂沱大雨,路上的行人一阵慌乱躲雨之后,大街上很快变得稀疏寥落起来。化妆成朴实老农的藤冈德男在京师郊外和上泉美穂汇合,两人决定过几天带着几百名手下潜入皇宫刺杀。这时候,一个倭人密探来报,说发现了王娴的踪迹。于是,上泉美穂打算找到女儿,劝服她和自己一起行动。

    而徐光启这边也听了凌瑶儿的消息,猜测易容化妆的王娴还在京师,便派北镇抚司四下寻找。徐光启知道,只要让王娴站到自己这边,这次倭人的刺杀阴谋必然破产,这对朝廷继续推动江南的税制改革也极为有利。凌瑶儿自告奋勇道:“这次我一定能帮子先哥哥找到娴姐姐。”

    “你能找到王娴?”徐光启有些惊异。

    “对!我在和娴姐姐相遇的时候,趁她不注意在她身上放了一个香囊,我只要让闻了同样气味的小狗去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她。”说着,她指了指地上的一条小狗。

    徐光启瞬间想起了后世的警犬,对着凌瑶儿竖起了大拇指道:“聪明!”

    “这次去找娴姐姐,瑶儿也要出一份力。”凌瑶儿噘着嘴恳求道。

    徐光启担心有危险,本欲拒绝,但转念一想她们姐妹情深,或许比自己更有劝服力,犹豫了一会儿之后,就点点头答应了。

    当晚大雨停歇,京师郊外的皇庄物流仓库外。在锦衣卫下属和小狗的帮助下,徐光启和凌瑶儿终于找到了王娴。当时王娴正准备骑马离开京师,看到两人的到来一脸诧异。她当时依然蒙面化妆,一副冷傲的样子持剑而立,玲珑曼妙的身材曲线令人心动。

    还未等徐光启说话,凌瑶儿抢先道:“娴姐姐,瑶儿与你好久未见,甚是想念,你能否不要和子先哥哥作对,大家重新做回好朋友,好吗?”

    王娴眼看自己又被识破,无奈地摇了摇头,淡淡道:“已经回不去了,我和大明朝廷是生死仇敌,你们朱大叔的死也和我脱不了干系。之前的虚与委蛇,也不过是利用徐光启获取朝廷的信任,为了报仇而已。”

    “娴儿!我不相信,刺杀张首辅那晚,你假意做我的人质,明显不希望我受到忍者的伤害。”说着,徐光启慢慢走近了王娴。她立即警惕起来,持剑威胁道:“不许过来!”

    徐光启只好站着不动,继续劝说道:“娴儿,你们的刺杀计划是不会成功的。我大明的锦衣卫谍报网无孔不入,早就对你们的行踪了如指掌。现在我们没有采取收网行动,不过是在引蛇出洞,你何必要作困兽犹斗,与你母亲他们玉石俱焚呢?”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虽然我杀不了张居正和小皇帝,但是我一定要杀了王本固这个老贼!”王娴咬牙切齿道。

    “你是杀不了王本固的,我已经让师傅徐渭去北直隶保护王大人了,你不过是被人利用的杀人工具!请你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从不相信命运,只愿意用生命一搏!”

    徐光启眼看自己劝不动,叹了口气不说话了,凌瑶儿接过话茬子道:“娴姐姐!难道你就没有爱过子先哥哥吗?”

    王娴转头看向徐光启,泪流满面道:“我王娴就根本不配谈什么恋爱!子先,认识你之前,我早就是藤冈德男的女人了。”

    凌瑶儿“啊”了一声,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从某个黑暗的角落里,上泉美穂和藤冈德男带着一批忍者刺客突然出现在王娴身边,他们迅速将徐光启和凌瑶儿围在了垓心。藤冈德男看着徐光启哈哈一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徐光启,我看你今天是插翅难逃了!”

    徐光启心中暗叫不妙,他连忙拔出宝剑和手铳准备自卫,又用身体护住凌瑶儿,怒喝道:“你们今天想取我们性命,那得看有没有这个本事!”

    上泉美穂对着王娴命令道:“娴儿,去杀了这些可恶的明朝官吏,为你父亲报仇!”

    王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还没来得及反应,面对着母亲的胁迫,却有些不情愿。上泉美穂看着王娴犹犹豫豫的样子,怒不可遏。大骂道:“你这个不孝的女儿!你若不杀了他们,我就替你父亲清理门户,杀了你!”

    这时候,藤冈德男也站出来添油加醋道:“是啊,你是不是看到这个小白脸又心软了。你可不要假戏真做哦!”

    王娴听着藤冈德男话中带刺,脸色有些愠怒,喝道:“藤冈,你不要出言讥讽!”

    “那你就去杀了他们!”上泉美穗继续命令道。

    “母·······母亲······”王娴带着哀怨的语气央求道。

    “快杀了他们!”上泉美穂厉声喝道。

    进退不得的王娴只好朝着徐光启大喊道:“徐子先!拿命来吧!”说着,她拔出锋利的武士刀迅速砍了过去。

    徐光启护住凌瑶儿,连忙拔剑抵挡。两人你来我往,大战了十几个回合,一直没有分出胜负。藤冈德男看得有些焦急,向徐光启射出一只飞镖,却被机警的王娴挡落。王娴对着藤冈道:“我和徐光启是君子之战,容不得你小人作妖。”

    藤冈大怒:“我看你是舍不得杀掉自己的情郎吧!”说完,他对着徐王二人连续发出了数十只飞镖。凌瑶儿眼看两人危险,连忙上前撑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接挡住飞镖。她在王娴身前不幸被一只迅猛飞来的飞镖击中胸口,猝然倒下。

    王娴和徐光启见此情景,立即停下战斗,徐光启抱着凌瑶儿大叫道:“瑶儿!瑶儿!”听到呼唤声的凌瑶儿艰难地睁开眼睛,艰难地发着声音道:“子·····子先哥哥······”随后便停止了心跳,永远闭上了眼睛。徐光启瞬间眼泪不止,攥紧手中的宝剑,发疯似的杀向藤冈德男,于是,所有的蒙面忍者都冲上去阻挡,却被势不可挡的他杀得连连后退。这一幕,藤冈德男也被吓得镇住了。

    这时候,王娴也忍不住对藤冈的痛恨,转而和徐光启站在了统一战线。藤冈德男这时候对着王娴母亲大喊道:“你看到了吧!这就是你教养出来的好女儿!”上泉美穂听了,瞬间大怒,拿起武器要杀掉女儿,大义灭亲。

    就在众人将徐王二人围在垓心的千钧一发之际,梅子齐和齐大柱带着大批锦衣卫、以及京师神机营的将士们赶到了现场。藤冈和上泉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明军的火器噼里啪啦齐射,很快就将那些刺客一排排扫灭,真是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菜刀再快也怕子弹!战斗瞬间发生,叫人猝不及防,那些倭贼忍者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上泉美穂和藤冈德男也殒命当场,王娴抱起母亲的身体,让马匹驮着,她哭干了眼泪······明军本欲活捉王娴,却被徐光启挡住,他淡淡道:“让她走吧,我相信她以后再也不会和朝廷作对了!”

    大战之后,徐光启让锦衣卫亲信收殓好凌瑶儿的尸身,办了一场简单的葬礼后,便亲手将其埋在了皇庄物流公司附近,让这位在水里长大的姑娘长眠于此,永远和船儿相伴。哎······早知道有这么一场劫难,又何必带上凌瑶儿身陷险地,徐光启痛悔不已,但为时已晚。此时,他都不知道回到上海县该怎么和凌瑶儿的父母交待······想起小时候他和凌瑶儿从相识到相知的一幕幕场景,徐光启忍不住大哭了一场,这是他来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失去至亲之人!

    而尘缘已了的王娴也知道自己对不起朱希忠和凌瑶儿,更没有资格做徐光启的妻子,后来便出家做了道姑,渐渐失去了消息。这次事件之后,徐光启的意志变得有些消沉,直到徐渭回到京师,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那么徐渭会怎么鼓励自己的爱徒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