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边境遗孤 » 第三十一章人生如戏

第三十一章人生如戏

    沧海宴已过三日。

    武安君已开府理政,整日起居饮食都在沧海楼。

    凝霜郡主也随天璇仙师去往蒲芦山开辟洞天,专修天道。

    武安君府这几日便成了夏侯锷的私宅。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一向门可罗雀的武安君府近日来连府门前的台阶都被磨的锃亮。

    熙熙攘攘,门庭若市。

    诸国使臣纷至沓来拜访秦国瑞麟,甚至有不少秦国庙堂上的世家高禄子弟也前来拜访。

    雁不过通过这几日的修养,身体已无大碍,火神宗和羽神宗的仙师也登门拜访,最终选择去往火神宗潜心修炼箭道。

    “哥~,西戎那边有信送到。”

    夏侯晴呼喊着跑进来,扬着手中的信放在了桌上。

    来拜访夏侯锷的诸国使臣很多,西戎却是在沧海宴第二天便离开了武安城,因此也未曾再见面。

    夏侯锷展开信笺,一道秘法金光在纸上流转,不消片刻便将信笺烧成了灰烬。

    “哥,信上说的啥?”

    夏侯晴啃着苹果,囫囵地问道。

    “那边已经进入青阳郡,我们也该准备启程去往长安了。”

    夏侯锷抬头看着窗外晴朗的天空,说道。

    “那我去和师兄他们说一声,今天走还是明天?”

    夏侯晴问道。

    “明天吧,再享受下冬日里的暖阳,同样是晴空万里,为什么北杭山的阳光就没点暖意?”

    夏侯锷闭着眼睛,感受着从窗外照射进来铺在身上的暖意,感慨道。

    “可能太阳也有失偏颇吧。”

    夏侯晴伸出手去触摸阳光的温暖,然后说道。

    “嗯,或许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强大,不能驱散世间所有的寒冷,就像它无法照亮每一处阴暗。”

    夏侯锷若有所思地说道。

    ……

    离别之前,夏侯兄妹还要去和武安君告别。

    沧海楼下依旧是热闹的景象,市井气息浓郁,充斥着各类叫卖声,美食、酒楼、杂耍、评书等等,杂如繁星。

    武安君本是铁匠出身,对于百姓的疾苦最为了解,此楼征发民力修建沧海楼,即为民力所建,当为百姓所驱。

    “老爹,明天我们就要继续前往长安了。”

    夏侯锷说道。

    武安君白起仍然是健壮如虎,只是本来的青髯短须只是几日便多了几分斑白。

    “嗯,好,我知道了。”

    武安君批阅着案桌上的文件,缓缓说道,甚至忙的都没有抬头看一眼夏侯锷。

    “老爹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

    夏侯锷又问道。

    “路上注意安全,缺钱就去武安君府库里去支。”

    武安君多说了一句。

    “还有吗?”

    夏侯锷又问道。

    “没了。”

    武安君回应道。

    看着忙碌的武安君,夏侯晴心中很不舒服,本来他可以安心在武安城中归老的……

    “老爹,我舍不得你。”

    夏侯晴咩着嘴,略带哭腔地说道,眼睛中几乎要泛起泪花。

    “晴妹子这是咋了,怎么还哭上了。”

    “是不是你小子有欺负晴晴了,三天不打你就捣乱!”

    武安君听到哭腔,再也绷不住心中的情绪,匆忙地放下了手中的笔,从中堂跑了下来,不忘借机走了夏侯锷两拳。

    “老爹,你神逻辑啊,就凭你这逻辑能力,天人境都只是起步。”

    夏侯锷摸着被锤痛的胸口,暗咳了两声说道。

    “怎么,你敢有意见?”

    武安君佯怒道。

    “咱可不敢,老爹说的对,我欠揍。”

    夏侯锷嬉皮笑脸地说道。

    只要是能让武安君出了这口闷气,挨两拳,很值得,哪怕打个半死都值得。

    “武安君,昨晚半夜各地的军备材料已经送达,现已经整理好了。”

    “瑞麟兄妹也在啊。”

    范正则走进国武堂汇报道,看到夏侯兄妹也在,点头致意。

    “范大公子这是?”

    夏侯锷赶快转移话题,不然看这个架势,恐怕还难逃一顿胖揍,不过看着一身官服在身的范正则还是有些惊愕。

    “小希现在是国武堂协律都尉。”

    武安君介绍道。

    “那恭喜范都尉高升仕途咯。”

    夏侯锷抱拳祝贺道。

    文正公家的大公子在武安君府上任职,这是羊入虎口还是文正公打算把手伸到军队上来?

    “瑞麟说笑了,都是为秦国做事。”

    范正则回礼道。

    “行了,你们两个也别客套了。”

    “晴妹子,我吩咐武库给你准备了点东西,等下有人带你去取。”

    武安君懒得听着两人磨嘴皮子,直接打断道。

    “老爹,你这差别对待的太明显了,我可酸了啊。”

    夏侯锷不满地说道。

    “酸吧,一会我吩咐后厨下盘饺子过来,正好蘸着吃。”

    武安君才不在乎。

    “谢谢老爹,爱你,爱你。”

    “好了哥,我去拿东西,一会来找你。”

    夏侯晴新笑颜开地对着武安君说道。

    “哈哈哈,还是我家晴妹子嘴甜,不像那个兔崽子,整天除了惹麻烦半点好事不做!”

    武安君走回中堂,挥手拉踩道。

    随着夏侯晴走出国武堂,房间中的气氛也变得严肃起来。

    “老爹,就没有给我准备点?”

    夏侯锷瞅着武安君,再次试探地问道。

    “给你准备了个屁,要不要?”

    武安君没好气地说道。

    “要,必须要,老爹给的东西咱都兜着,还有别的没?”

    夏侯锷没脸没皮地顺杆说道。

    “你还想要啥?”

    武安君等着眼睛瞥道。

    “西戎的那道国书,老爹您要是留着没用,就扔给我吧。”

    夏侯锷嘻嘻地说道。

    范正则在一旁几乎生的一头黑线,这人还真的是什么都敢要,根本没有什么忌讳。

    “你要国书干什么?”

    武安君也正视起来。

    国书可是关乎着贺兰围场,对于秦国事关重大。

    “人有三急,国书的材质上佳,最为适合。”

    夏侯锷很正经地说道。

    “噗……”

    一旁的范正则笑出声来,饶是知礼如他也没忍住。

    “嘭”

    只见中堂上飞出一卷暗器,朝着夏侯锷就砸去。

    武安君这一掷可是用了真力,夏侯锷坐在轮椅上竟是被砸的溜出去好几米才停下,足以见得其中蕴含的力气。

    对于揍夏侯锷这件事上,武安君从来不留余力。

    范正则快步走过去又将夏侯锷推了回来,低头不经意看到他手中的那卷国书,上面印玺的正是与西戎关于贺兰围场的租赁条约。

    就这么给出去了?

    范正则顿时一阵头大。

    正欲再说什么,国武堂中又陆续走进来不少高禄,向武安君汇报着各项事宜,或者来送往各类材料。

    (高禄:高俸禄官员的代称,后期不在解释)

    范正则身兼国武堂协律都尉,官职虽然不大,只是个六品下的小官,但是职责范围却是相当广泛,要协助武安君处理这些问题。

    国武堂中往来的高禄络绎不绝,夏侯锷将国书揣进胸口,安静地看着武安君处理政务,他倒落得清闲,到处打量着。

    再次送走一批笔吏后,国武堂中走进来以为病弱的中年人,虽然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但却神完气足,内里调行极为顺畅。

    “武安君安好。”

    梅尚书执礼说道。

    “梅尚书怎么有空来府上,有事情吗?”

    武安君皱眉说道。

    不知是因为方才的那些政务太过繁琐而头痛,还是看到这个礼部尚书而心烦。

    “武安君安好。”

    鸿胪寺卿紧随其后也跟了进来,执礼说道。

    “两位大人联袂而来,是来辞行的?”

    武安君大概猜到一些,但是没有挑明。

    “武安君见谅,我们二人今日前来是为了西戎的国书,今晚在下与高大人便启程返回长安,在此之前需要将我秦国与西戎的国书呈于章台。”

    梅尚书直接点名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武安君见谅。”

    “范都尉也在啊。”

    高嵩跟随说道。

    这两人分管国家各项外交事宜,讨要国书呈交到章台也算职责之内。

    “见过梅尚书,高大人。”

    范正则听到二人讨要国书,眼神不禁朝着夏侯锷的方向瞄了一眼,回礼道。

    梅尚书对着方正则点点头,再次看向武安君。

    “西戎国书?”

    “哦,那道国书被瑞麟拿走了,还没还回来。”

    武安君装作恍然道。

    梅尚书与高嵩顺着武安君的视线看向一旁的夏侯锷,此时才发现国武堂中竟然还有人在。

    “啊?什么啊。”

    夏侯锷转着轮椅回来,懵懂地看着诸位。

    范正则心道:这两个人演技是一人胜过一人,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还请瑞麟子将与西戎的国书交予我等。”

    梅尚书再次说道。

    “什么国书,那个彩头?”

    夏侯锷明知故问地说道。

    “就是关于西戎租借贺兰围场给我秦国的国书。”

    梅尚书再次说明道。

    “哦,丢了。”

    夏侯锷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什么!”

    “什么!”

    “什么?”

    梅尚书和高嵩两人异口同声的惊诧道,而一旁的范正则确实忍不住低声质疑,好在没被其他人注意。

    “哎,或许是今天收拾行李的时候不小心给塞进去了,或者给丢掉了,两位大人见谅。”

    夏侯锷说的无比真诚,几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仿佛真是如此。

    武安君低头继续处理政务,没有在理会这几人扯皮,反正国书给出去了,别来找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