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三国演义 » 第三十五章:曹操平定李、郭之乱

第三十五章:曹操平定李、郭之乱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刚收复兖州,就想要再次出兵徐州,突然,接到天子要求勤王的诏书,曹操急忙召集部属商议。

    曹操坐于上首位:“天子诏我上京勤王,诸君,以为如何?”

    荀彧:“主公,自董卓伏诛,其部下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把持朝政,祸乱两京已经数年,社稷毁坏,天子蒙尘。彧以为,主公宜尽早发兵勤王。”

    郭嘉:“主公,我们不仅应当勤王,更应该将天子接到兖州,到时,便可奉天子而讨不臣。南征北伐,统一天下!”

    刘晔:“但是,兖州连年交战,军民疲惫,如何还有余力,去上京勤王。再说,那李郭等人拥西凉兵数十万,实力强劲,我们此时与他们开战,并不明智。而且天子此时年岁已长,若接到兖州来,恐有掣肘之患。不过,晔也建议主公应该迎天子,此事,利大于弊。”

    曹操点点头:“嗯,天子肯定要迎,不过,如何解决李傕、郭汜等人?”

    郭嘉:“主公,李傕、郭汜等人,都是一些有勇无谋,好利轻义之辈。只要我们略施离间计,必能使他们反目,自相残杀。”

    曹操:“如何离间他们?”

    郭嘉点点头:“只需……”

    曹操等人对李傕郭汜等人实施离间计,此处不必细说。

    天子要求诸侯勤王的诏令不仅兖州的曹操接到了,河北的袁绍也接到了,袁绍也急召众人议事。

    袁绍:“天子诏令,要我等入京勤王,诸君,以为如何?”

    田丰:“齐威王朝拜周天子,诸侯信服,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归心。主公若迎天子,奉王室,必可使天下归心,诸侯震服。丰以为,当奉迎天子。”

    沮授:“臣附议,主公今已安定冀州,兵强士附,若能西迎天子,迁都邺城,就可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主动权。然后再厉兵秣马,养精蓄锐,奉旨讨贼,天下谁能当之?”

    许攸:“主公,元皓(田丰)和公与(沮授)言之有理,但他们只说了其中的利,未言明迎天子的弊端。”

    袁绍:“哦,迎天子的弊端是什么?”

    许攸:“主公若迎皇帝到邺城,那么必然事事都要受皇帝掣肘,若皇帝今天下一道旨意,明天颁布一纸诏书,主公听还是不听呢?而且,如今公孙瓒虽被主公打的缩回幽州,但尚有余力。我军当前的主要目标应该消灭公孙瓒。”

    郭图:“主公,子远说的有理。上次主公和公孙瓒大战的时候,朝廷就来了旨意调停战火。不过那时皇帝远在长安,我们可以忽视皇帝的旨意。如果把皇帝应到冀州来,而主公又在和公孙瓒决战,皇帝又下旨意来调停,主公必然会处于一种尴尬的不利地位。”

    逄纪:“主公,迎天子的弊端不止这些。”

    袁绍:“哦,还有哪些?”

    逄纪:“主公,如今汉室虽然微弱,但是天下忠于汉室的臣子不在少数。也许就有我们在坐的某些人。迎天子到邺城后,到时必然会出现一批保皇派,而他们必然会与主公明争暗斗,给内部安全埋下隐患,还会消耗许多精力。此其一弊也。其二,主公家族四世三公,世食汉禄,累受皇恩。如今天子年岁已长,必然要开始揽权,如果和皇帝、保皇派的大臣发生冲突,那时,主公必然会背上一个乱臣贼子的恶名。甚至可能遗臭千年。此其二弊也。”

    袁绍手指敲着案板,嘴里轻轻的念着:“名声,名声……”

    田丰:“主公,迎天子虽然有些弊端,但是其利还是要大于其弊,况且,些许声名比起功名霸业又算得了什么呢?”

    袁绍皱眉,道:“你不看重名声,有人看重!”

    辛毗:“主公,何不取个折中的法子。”

    袁绍:“哦,佐治有何妙策,快快讲来。”

    辛毗:“主公,这迎天子肯定是要迎的,我们毕竟仍然是汉臣,不过,这个乱臣贼子的恶名,我们也不背。”

    袁绍:“佐治,试道其详。”

    辛毗:“主公,我们收到了天子的勤王诏令,曹操肯定也收到了。如今,和主公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就是曹操。我们不妨建议曹操去迎天子。曹操腌宦之后,不顾名声,必会奉迎天子。曹操迎天子之后,时间一久,曹操必然会和天子发生冲突。天子甚至会密发诏令要求各地诸侯再次勤王保驾。到时,我们再顺势发兵攻打曹操,则名正言顺。主公还能获得勤王保驾的美名,而曹操则背上乱臣贼子的恶名。并且,那时的曹操必然成为天下公敌,到时主公振臂一呼,天下诸侯必然争先呼应。消灭曹操之后,主公必然会天下最大的诸侯,而那时,天下形势大定,主公居功至伟。主公可选择成为周公,也可选择成为武王,(这里用典,可能一些观众不懂。可改为,那时,皇帝也不得不禅位于主公,也许,在和曹操大战的时候,天子死于乱兵之中,也未可尽知),所有的事都在主公的翻手之间。如此一来,岂不美哉。”

    袁绍大喜道:“哈哈哈,佐治之言,正合我心。”

    袁绍、曹操双方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我们且再次将视线移回长安。

    李傕、郭汜等人祸乱朝廷,大臣杨彪于府中夙夜忧叹。

    家丁:“老爷,府外有个人自称是曹兖州的密使求见。”

    杨彪:“曹兖州,曹操,快,让他进来。”

    家丁答了一声诺,并将曹操的密使带了进来。

    曹操亲密使对着杨彪拜道:“小人是曹兖州的密使,拜见太尉大人。这是我主给太尉大人的亲笔书信,请过目。”

    杨彪:“拿过来我看。”

    家丁把信接了过来,递给了杨彪。

    杨彪看了一会信,道:“此处不便说话,请移步密室详谈。”

    曹操密使:“谨遵大人之命。”

    杨彪带着曹操密使来到一间密室,两人坐下。

    杨彪:“孟德信中要说进京勤王,怎么没说具体的时间啊?”

    曹操密使:“我主刚刚经历数次大战,兖州军民皆需休养生息,此时,还没有余力消灭李傕、郭汜等人。”

    杨彪:“那你来这干嘛?”

    密使:“大人勿急,我主思得一计,可令李傕、郭汜等人自相残杀,待其势力削弱之时,我主也已修养好了,到时,出兵击之,必能斩杀李、郭等贼。”

    杨彪:“什么计,快快讲来。”

    密使:“我们探知郭汜之妻性格善妒,可选一个与郭汜之妻亲近之人……”

    这个计策自不必写出来,我们且看这个计策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郭汜府中,杨彪之妻和郭汜之妻正在一个小亭子里喝酒聊天。

    郭汜之妻:“唉,也只有你,晚上还愿意陪我喝酒聊天。”

    杨彪之妻:“唉,有一句话,我不知是当讲还是不当讲。”

    郭汜之妻:“有什么话你直说。”

    杨彪之妻:“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啊。”

    郭汜之妻:“你说,我怎么可能会生你的气呢。”

    杨彪之妻:“唉,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绝对不会多说半句,但你我是闺中密友,相交多年,我实在不忍心,看到……”

    郭汜之妻:“到底是什么事?你快说啊。”

    杨彪之妻:“我也只是听别人说的,听说,你夫君和李傕之妻有私情呢。”

    郭汜之妻:“什么?我说郭阿多(郭汜)这段时间怎么天天去李傕的府上呢?还整晚整晚的不回来。我早该想到的。”

    杨彪之妻:“你先别生气,这件事还没确认呢。”

    郭汜之妻:“哼,我不会再让郭阿多去李傕府上了。”

    一日夜晚,侍女扶着醉醺醺的郭汜进到房间,郭汜之妻接过来扶着,令侍女退下。

    郭汜之妻:“又是到李傕府上喝酒?”

    郭汜:“知道还问什么。”

    郭汜之妻一边给郭汜解衣,一边说:“你别去李傕府上喝酒了,就在家里,我陪你还不好吗?”

    郭汜冷笑一声,道:“切,这是人情交际,你懂什么。”

    郭汜之妻:“你真心对待李傕,可是李傕会真心对你吗?”

    郭汜冷笑一声,摇摇头,没有回话,往床上一倒。

    郭汜之妻:“你别不当真,人心难测,况且那李傕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在席间趁机杀了樊稠,吞并了樊稠的部众。现在你们三人中,李傕的实力最强,张济又是个两面派,谁强就倒向谁。如果李傕看你逐渐放松警惕,在酒中下毒,那时可怎么办,我们一家老小还有活路吗?”

    郭汜听了此话,顿时酒醒了大半,坐了起来,看着妻子,思索了一会,然后又躺下了,道:“我以后尽量少去李傕府上就是了。”

    郭汜之妻:“是啊,正当如此,如今乱世,亲兄弟尚且自相残杀,何况你和李傕呢……”

    郭汜有些不耐烦,道:“好了,别说了,李傕是我兄弟,他不会害我的,别多心了,早点睡吧。”

    次日上午,李傕又派人来请郭汜到家里吃饭。

    小厮:“老爷,李大人接送老爷的车架已到府门前了。”

    郭汜之妻:“你去和他说,说老爷身体不适,这段时间就不去他府上了。”

    小厮看着郭汜,在等郭汜的答案。郭汜说:“唉,我昨天还生龙活虎的,今天怎么会就突然病了,还是再去一次,李傕毕竟是我兄弟,不好拒绝。就算以后尽量不去他府上喝酒,也应该我当面和他说,要不然容易引起误会。”

    郭汜之妻:“老爷想的全面,不过,老爷还是应该小心,要多加注意酒菜中是否有什么异味,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切勿忘记全家老小全皆系于夫君一人之身。”

    郭汜:“嗯,我知道的,我走了。”

    郭汜到李傕府上喝了一天的酒,这些不必细说。

    且说这日傍晚,郭汜之妻在府门前翘首以盼。

    侍女手上拿着一件厚的大衣披在郭汜之妻的身上:“夫人,今天风大,这外面冷,小心着凉,还是到里面去等吧。”

    郭汜之妻摇摇头:“不用……”说着,被风一吹,一抖,打了个喷嚏。

    这时,一辆马车过来了,郭汜之妻认得那是郭汜的车,急忙迎上去。小厮扶着郭汜下车,又一阵风吹来,小厮被风吹的有些冷,身体也抖了一下。

    郭汜之妻把身上的大衣给郭汜披上,扶着郭汜往家里走,问道:“怎么样?没事吧?”

    郭汜:“喝酒吃饭能有什么事,我说了李傕是我兄弟,你多心了。”

    郭汜之妻:“肚子有什么异常,会痛吗?”

    郭汜:“不会,好的很。”

    冷风一阵一阵,众人都有些发抖,小厮在身后往手掌里哈气,实在有些冷。

    说话间,郭汜的肚子突然就痛了起来。

    郭汜:“哎哟,我肚子好痛。”然后又一阵风吹了过来,郭汜的肚子更痛了。

    郭汜之妻看后大惊,急得眼泪掉出来,道:“这是真中毒了,我早说了你别去李傕那喝酒。你不听,现在完了,你中毒,我们这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啊。”

    郭汜被老婆这么一吓,感觉肚子更痛了,叫道:“别哭了,快想办法啊,怎么办,哎哟,肚子好痛。”

    郭汜之妻:“哦,对,想办法,对了,现在毒性还没完全发作,还来得及,你赶快把吃的喝的都吐出来,还来得及。”

    郭汜:“你说的那么简单,吃进肚里的东西哪那么容易吐出来啊。”

    “对了。”郭汜之妻对旁边的小厮说:“你快去弄一桶粪汁来,快去。”

    小厮还在犹豫,以为自己听错了:“夫人是说?”

    郭汜之妻急道:“粪汁,听不明白吗?拉的屎,快去茅厕弄一桶粪汁来,让老爷吃下去,催吐,把那些毒都吐出来,快点,要不然来不及了。”

    小厮迎了一声,急忙跑去茅厕去了。

    郭汜:“我觉得……”

    郭汜听后大惊,却不敢相信,不想吃屎,正要说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郭汜之妻却拉着郭汜往茅厕奔去,道:“夫君,你别说话了,这样不行,太慢了,我带你直接去茅厕,快点。”说着,就拉着郭汜奔去茅厕。

    如果是电视剧,接下来的画面当然不可能播出了,黑屏,只听得到声音:

    郭汜之妻:“夫君,快,多吃一点,把毒都吐出来。”

    郭汜:“呕……”

    郭汜之妻:“夫君,别停,再吃。”

    郭汜:“呕……”

    郭汜:“李傕,我与你势不两立。”

    郭汜之妻:“夫君,快,别说话,再吃。”

    郭汜:“呕……”

    (不行,这一段味道太大了,我都快写吐了。)

    次日,郭汜带着一队兵马来到李傕府外叫骂。

    郭汜:“李傕,你给老子出来,看老子不亲手宰了你!”

    李傕听到下人来报,说郭汜带兵在府外叫骂。李傕感到架势不对,便没出来。李傕这些人都是在刀口上混生活的人,稍不留意,命就没了。刀枪不长眼,李傕可不会冒这个险,便在府内喊道:“你怎么了,昨天的酒还没醒吗?为什么来骂我。”

    郭汜大怒道:“骂你!我还要杀你呢?你给老子出来,我要把你千刀万剐!”

    李傕也是一方军阀,董卓死后,谁还敢骂自己,皇帝也得看自己脸色啊,如今,被郭汜在众人面前大骂,心中的怒气可想而知。

    李傕:“郭汜,你发什么疯!你吃屎了吧!一大清早的就来我府外发癫!我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什么时候得罪你了?”

    郭汜一听‘吃屎’这两个字,顿时怒不可遏,拔剑道:“兄弟们,给我杀,拿李傕首级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李傕一听,哎哟,你来玩真的是吧,也大声喝道:“我怕你不成,兄弟们,给我杀!拿郭汜首级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李傕郭汜接连数月大战,长安军民死伤无数。

    几个月后的某日夜晚,看长安城内皆是断壁残垣,遍地都是尸体。

    大街上,有两个小男孩(之前唱童谣的那三个小孩其中之二,另外一个不知所踪)在尸体上搜索,两个小男孩的背上都背着一把环首刀。

    小男孩一:“啊,这有两块肉干。”

    小男孩二:“啊,真的吗?”说着,跑到小男孩一旁边。

    小男孩一把一块肉干给小男孩二:“喏,这块给你。”

    刚说完,小男孩一把自己手中的那块肉干又掰成两半,并把其中的一半给小男孩二,道:“我们先吃一块,你那块省着慢慢吃。”

    小男孩二点点头,笑道:“嗯。”

    小男孩一:“可别先吞下去,放嘴里多嚼一会。”

    小男孩二:“嗯,我晓得。”

    两个小男孩把肉干放在嘴里嚼着,然后又继续在尸体上搜索。

    尸体之中,有一个士兵微微睁开眼,看到了小男孩一就在旁边,并且背对着自己,然后用余光看到了小男孩二在旁边的十余步处。

    这个士兵拿起刀,悄悄站起来,举刀就要砍小男孩一。小男孩二看到,急忙大喊:“快躲开!”说话的同时,小男孩二已抽出背上的刀对着那个士兵一掷,然后大喊:“快跑!”

    小男孩一反应也很快,听到小男孩二的喊声马上就往地上一个侧滚,然后跑向小男孩二,同时还往后看了一下,看到了那个士兵,被小男孩儿投的刀划伤了右臂。

    夜色较黑,加之两个小孩跑的挺快的,士兵丢失小男孩的视野。

    士兵冷笑道:“两个小崽子,还挺会藏的。不过,我可比你们多了几十年的躲藏经验。”

    士兵看到一堆草,先用环首刀捅几下,然后再扒开草,每处地方都弄的很谨慎。

    小男孩二躲在一个放满杂物的墙角,看到士兵正在一步一步走过来,心中大惧。

    小男孩一突然从背后跳出来了,喊道:“喂,你爹在这呢!”

    士兵回头,冷笑道:“哼,自己跳出来,还挺讲义气啊。”说着,再次转身,去扒那个角落的杂物。小男孩二急忙出来了,撒腿就跑,士兵用手去抓,没抓到。

    两个小男孩继续跑,跑进一个小胡同,小男孩一靠在墙边,两只手交叉放在大腿上,对小男孩二说:“快翻上去。”

    小男孩二点点头,一脚踩在小男孩一的手掌,再一踩墙,身体飞升,两只手就扒到了墙上,然后两只手再一撑,两只脚翻过去了,人横在墙上。

    小男孩二伸出手,道:“快,你快上来。”

    士兵:“小崽子,还想跑!”

    小男孩一回头看到士兵,一推小男孩二的手,道:“来不及了,你快跑!”说着,就往左边墙下的一个洞钻了进去。小男孩二看到小男孩一钻进了洞,便两只手往墙上一推,到墙的另一边去了。

    那个士兵跑过来,看了下这面墙,将近两米,没有选择翻过去,蹲了下来,看着那个洞,是通往旁边的那个屋的,就站起来恶狠狠地说:“跑,给老子跑!老子抓到你,非把你两条腿剁下来不可!”

    我们且说小男孩二翻过墙去,跑了很久,很累,便坐下喘气。此时,天已微微亮,突然,一只箭就射到了小男孩二的身旁。小男孩二被吓一跳,往旁边一看,看到又一个兵(不是刚才的那个兵)骑着马,把弓放到背上,然后拿起酒壶,喝着酒。

    小男孩二赶紧站起来拼命地跑。这个兵再喝了一口酒,双腿一夹马肚,慢悠悠地跟着小男孩二,并鬼笑道:“又遇到一个两只脚的兔子,哈哈哈。”

    这个兵时不时的射箭,并且都射在小男孩的前面或者旁边。

    跑着跑着,小男孩二被绊倒了,急忙又站起来,马上又倒下了,才发现,刚才脚扭伤了,很痛。小男孩二此时又累,脚又痛。求生的本能催使着小男孩二拼命往前爬。

    那个兵骑着马已经到了小男孩的旁边,还是射箭,还是故意射偏。箭射在小男孩的前头,小男孩就往旁边爬,然后那个兵又射一支箭到小男孩的前头。

    小男孩二极度绝望,心中又害怕死亡,口中不断地喊:“救救我,谁来救救我!”

    那个兵哈哈大笑,又喝了一口酒,道:“没意思!”说着,又张弓搭箭,这次,对着的是小男孩二的身体。

    正在那个兵要射箭的时候,突然一支箭射穿了这个兵的心脏。这个兵低下头,不可思议的看着心口上的箭,而后掉落马下。

    小男孩回头,看到很多很多的骑兵。

    原来,是夏侯惇率军来了。

    夏侯惇在马上大喊:“立即消灭李傕、郭汜残部,同时,张榜安民,救济百姓,能救的百姓都救下!”

    众人:“诺。”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先派夏侯惇为先锋至雒阳,而后亲自率大军勤王,迎天子到许县,期间,曹操收谋士董昭,大将徐晃。朝廷决议,改许县为许都,改元建安,加封曹操为大将军,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刘晔为司空仓曹掾,毛玠、任俊为典农中郎将,催督军粮,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雒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典韦、许褚为都尉,其余将士,各有加封。至此,曹操又向他人生争霸途中迈进了一大步。

    插叙剧情:

    那个兵见小男孩一钻进了旁边的洞,便从正门走进了那间房子。

    这是一栋房顶被烧没了房子。小男孩一钻到那间房子后,正要翻墙到另一边去。

    那个兵已提着刀进来了,看到小男孩一正在爬墙,这个兵急忙跑过去,拽住小男孩一的一只腿,用刀砍下了小男孩的一只腿,小男孩一痛的大叫,掉了下来。这个兵又抓住小男孩一的另一只脚,挥刀,把小男孩的另一只腿也砍了。

    小男孩一痛的大哭大叫,两只手拼命的往前爬。

    这个兵看着,哈哈大笑,转身走,仰头大笑,被绊倒了,磕到一块尖尖的石头,血流如注,死了。

    小男孩一爬到了一个墙脚,感觉安全了一些,双手使劲撑着,背靠墙,坐着。小男孩一看到自己的腿没了,看了很久,身体的痛感渐渐没有了。小男孩捡起旁边的一根树枝,在地上顺着自己原先腿的痕迹描着。小男孩一想着,也许,我的腿还能再长出来。小男孩一描完之后,抬起头,看到天边已经微微亮了,小男孩喃喃道:“天亮了。”

    之后,小男孩二来到这间房子,找啊,找,看到了好多血迹,顺着血迹找,终于看到小男孩一,他坐靠在一个墙角,两只腿没有了。

    小男孩二走过去,跪在小男孩一身边,掩面哭泣。(我不想写那种歇斯底里的哭泣,乱世,见惯了生死离别,我不想说坚强什么的。小男孩二确实很伤心,但也只是这样掩面哭泣,淡淡的,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