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三国演义 » 第三十六章:孙策创业

第三十六章:孙策创业

    孙坚死后,孙家势力大减,孙策在程普、黄盖等部将的建议下投靠了袁术。袁术见孙策面目俊朗,武艺不凡,甚爱之。

    兴平元年(194年),袁术许诺孙策:若攻下九江,许卿为九江太守。孙策大喜,奋力击之,九江城拔。孙策回见袁术,袁术曰:下次,下次一定。孙策对袁术失望。

    数月后,袁术再次许诺孙策:“若破庐江,庐江太守真为卿也。”孙策时年二十,心想,袁术这老小子,总不能再次食言吧。他家四世三公,总不至于嘴巴长在屁股上吧。孙策信之,围攻庐江两年,拔之。孙策回见袁术,袁术曰:“下次,下次真的一定。”孙策于是对袁术失望透顶。

    这日夜晚,孙策一个人在月下喝闷酒。一边喝着,一边想着当年父亲的英姿:想当年,父亲为十八路诸侯之一,提兵杀进雒阳,令董卓胆寒,何等英雄。而自己,寄人篱下,被袁术像猴一样戏耍。

    孙策大怒,把酒杯往地上一摔。

    “可恶!”

    “可恨!”

    气极之后,却又无可奈何,孙策躺在地上,两行眼泪流了下来。

    孙策看着天空,天上有无数颗星星,却只有一个月亮,月亮是那么的耀眼夺目,星星是这般的黯淡无光。

    孙策在心中念道:“众星拱月,众星拱月。”

    孙策一跃而起,拔出佩剑,激昂道:“我不能再受制于人,我要创业!”

    此时,从旁边传来一阵鼓掌的声音:“好,好志气!”

    孙策转身视之,乃童年好友,周瑜周公瑾也。孙策大喜:“公瑾,哈哈哈,你怎么来了?”

    周瑜:“因思念兄长,故来一见。”

    孙策叹息一声,道:“来,公瑾,我们坐下,边喝边聊。”

    周瑜:“兄长郁闷之事,瑜已略知一二。那袁术不过冢中枯骨,毫无信义可言。兄长在他帐下,乃是明珠暗投。兄长今有创业之心,仗尊父之遗烈,赖将军之武勇,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孙策默然良久,道:“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请公瑾助我。”

    周瑜也思索片刻,道:“兄长真要创业?”

    孙策道:“非创不可!”

    周瑜点头道:“嗯。北方,有袁绍、曹操等多股强横的势力在争霸,我们兵微将寡,不可能北上和他们争斗。唯有南下,拿下扬州,再西取荆州,合二为一,以全据长江之险,进,可取天下,退亦可独霸一方。”

    孙策:“公瑾之言极是,但我现在没兵没粮,仅有的先父旧部,还都在袁术手中。那袁术又是气量狭小之人,断不可能借兵马给我。要南下取扬州,这兵马从何而来?”

    周瑜:“这就要看兄长创业的决心有多大了?那袁术早有不臣之心,只是没一个正当理由让他称帝。兄长手上有尊父留下的传国玉玺,若能交与袁术为质,或能换得兵马南下。”

    孙策思索片刻:“嗯,我也早有此意。玉玺在我手中不过是一块石头,若能换得兵马,何乐而不为?况且那袁术曾几次三番、明里暗里的向我索要玉玺,只是看我有用,才没有强夺我的。明日一早,我就去向袁术说明此事。”

    周瑜点头:“兄长看事明白,处事果断,果有成大事之才。”

    次日,孙策求见袁术,一见面大哭。

    孙策:“呜呜呜,明公。”

    袁术:“伯符,何故哭泣?”

    孙策:“刘繇正派兵攻打曲阿,而我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危在旦夕啊……呜呜呜。”

    袁术:“啊?竟有这等事,这可如何是好啊?”

    孙策:“策,愿向明公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

    袁术:“这……这……曹操正与吕布激战,徐州的陶谦也已年老多病,我正在谋夺豫州、徐州呢。我这大战在即,我离不开你啊。”

    孙策也不啰嗦,从怀中拿出玉玺,道:“明公,现有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我愿以此为质,向明公借兵。”

    袁术大惊且喜,急忙走到孙策的旁边,接了过来,一边走,一边端详玉玺。袁术回到座位上,把玉玺放在案上,正色道:“伯符,你是我最喜欢的大将,是我的心腹。如今世乱,到处都在打仗。曹操和刘表对我淮南早就虎视眈眈了。此时,我真离不开你啊。”

    孙策看出袁术还是不愿借兵,人竟然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心里怒极,脸色却平静,道:“明公,策此去曲阿,一则救母,二则为主公攻城略地。策此去,当速去速回,路上绝不耽搁。”

    袁术:“嗯,如此甚好。哎呦,不好,我肚子痛,我去如厕。伯符,你先到这等一会,我马上回来。来呀,你们几个,好好招待伯符。”

    几个婢女应诺。袁术拿着玉玺进入后堂了。

    孙策只是冷眼看着。冷哼一声,离开了。

    当日夜晚,孙策叫来周瑜,将白天袁术拿去玉玺却不借兵马之事告知。

    周瑜道:“这袁术的脸皮,比我想象中更厚,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孙策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之奈何?”

    周瑜道:“袁术为什么不放兄长走呢?”周瑜手敲桌案,低头沉思。

    周瑜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是兄长这几年太耀眼了,兄长勇武,统兵作战的能力远胜于袁术其他将士。之前数次作战都是在淮南,袁术才会放心让兄长统兵。而曲阿远在江东,若是放兄长离去,袁术担心日后约束不住。臣下能力越强,主上就越忌惮。”

    孙策:“原来是这样,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周瑜:“示敌以弱。明日,兄长可向袁术请求去丹阳为其征兵。丹阳乃精兵之地,袁术必会应允。之后,我在半路安排一批人假装强盗,袭击兄长,兄长不要指挥,就让这些新兵溃散。然后,兄长回见袁术,袁术表面上必会安慰兄长,内心却会窃喜,说:伯符毕竟年轻,只会带兵作战,不会训练军队。没有我袁术的兵,伯符是成不了大事的,他离不开我呀。”

    孙策笑道:“公瑾,你真是太聪明了。怎么什么都能想到?学袁术说话的样子也是惟妙惟肖。哈哈哈。”

    周瑜继续笑道:“更让我袁术忌惮的还有,其父旧部程普、黄盖等人仍然忠于伯符,他们铁板一块。是我营中的一大隐患啊。这伯符虽然英勇,但只会带兵作战,不会练兵,我得想个办法除掉程普、黄盖这些人,然后,我就能彻底掌控伯符了,让伯符为我所用,哈哈哈。”

    孙策大笑道:“公瑾,你莫不是袁术肚里的蛔虫?怎么能把他的心思猜的这么透?”

    周瑜笑道:“兄长,我们正可以利用袁术的这个心理。那袁术不是不想得江东,袁术用尊舅(吴景)和令兄(孙贲)攻打当利,连年不克。让孙家势力去攻略江东,让双方斗个两败俱伤,他袁术好坐收渔翁之利。这些年,袁术一直在想发设法消耗孙家势力。之后,兄长可再去向袁术请求出兵,并且只带尊父旧部,不用他袁术的兵。那袁术必定欣然应允。”

    孙策用手一锤桌案,大呼一声:“好!”

    周瑜:“只要渡过长江,以兄长之武略,必能收取江东,建功立业。”

    孙策:“好!伯符之言,令我茅塞顿开,拨云见雾。”孙策眼中已有泪水,继续道:“这些年,我虽然屡立战功,却未有封赏。我堂堂大丈夫,岂能屈居人下。我当与公瑾共创大业,博个青史留名,不知公瑾可愿相随?”

    周瑜:“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我愿意)”

    孙策:“哈哈哈,有公瑾相助,大事谐矣(定能成功)。”

    事情的发展正如周瑜规划的那样,孙策得以率其父孙坚旧部千余人渡江攻略江东。

    袁术派孙策渡江的消息传到了扬州刺史刘繇的府上。

    下属:“主公,细作来报,袁术派遣孙策等人过江,好像是要攻打曲阿。”

    刘繇:“哼,袁术不过冢中枯骨尔,他也敢来攻我的曲阿?”

    下属:“袁术狼子野心,为防万一,主公,我们还是应该多做些准备,以防那无胆袁术真的过江来攻。”

    刘繇:“那好哇,他过江我也过江,他过江攻我的曲阿,我就过江直捣寿春,连他袁术一起拿了。”

    下属互相看了一下,抱拳(心里想,这傻逼)道:“主公,英气过人,豪气干云,属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