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有奇谋诈术而无战略眼光的忠臣——论王允 4

有奇谋诈术而无战略眼光的忠臣——论王允 4

    那么,王允又是怎么失败的呢?王允失败的原因,也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书生意气很浓,缺乏政治家的度量。王允是不是一个政治家,答案是肯定的,王允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应该被称为杰出的政治家,这一点,《三国演义》中没有记述,但是,其他资料中有比较多的记载。郭泰评价:王允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吕祖谦评价:王允、谢安之于汉晋。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政治家,却缺乏应有的度量,显得非常的书生意气。除灭董卓以后,王允就开始居功自傲,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居功自傲到了什么地步?竟然不和同朝为官的朝臣们多说话,也就是不再随和,这样,就渐渐地失去了人心。还有一个,不容蔡邕哭董卓——眼睛容不下沙子,最后一个就是不赦免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导致四人带凉州军造反。严格地说,这都和王允的书生意气有关。

    第二、缺乏战略思想。王允是很缺乏战略思想的。我们要搞清楚这一点:王允杀董卓,不是必然的,只是偶然的,董卓要杀王允,那才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王允能够扳倒董卓,可以说他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如果董卓稍微做一点点改变,那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如:董卓玩过貂蝉以后,听了李儒的话,就把貂蝉送给吕布,吕布说不定还感恩戴德呢。再比如:董卓稍微动一下脑子就应该想明白这里面有蹊跷:王允把貂蝉送给我董卓了,为什么吕布会对貂蝉缠缠绵绵呢?这里有问题呀!可是,董卓就偏偏没有做这种改变,那王允不是叫运气好是叫什么?我作为一个普通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王允难道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吗?——你王允杀死董卓完全是一种偶然!也就是一种侥幸。所以,你王允除掉了董卓,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王允就没有看到这一点,尾巴就翘上天了,尾巴一翘上天,那就叫得意忘形了,一得意忘形,就忘了什么是战略目标了。那么,王允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三国演义》中记载:重扶汉室,再立江山。你有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却缺乏战略思想,自以为是,结果,身首异处。难怪王夫之评价王允:“王允非定乱之人也。”真是恰如其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是王允,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呀:

    1、不要居功自傲。王允在官位方面,确实没有居功自傲的表现,没有向汉献帝要什么丞相、什么相国这样的官位,依然是一个司徒,虽然,这个时候,皇帝是老大,他是老二,但是,他还是司徒,在官位方面虽然没有居功自傲,但在他心里一定是居功自傲的。《三国演义》中没有说,其他资料倒是有的。我们先不管资料记载没有记载,我们用脑袋去想,王允的心里也是居功自傲的。这个时候的王允啊,可没有居功自傲的本钱啦。——你王允杀死董卓,纯属侥幸;你王允所在的大汉中央政权所具备的实力,是很小很小的,最多相当于一个中等以下的军阀的军事实力——你牛什么牛?所以,他王允应该认清形势,一定要谦恭自律,团结一切臣僚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