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论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 1

论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 1

    论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

    作者余宾

    今天我们来谈谈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这四个人怎么评价?《三国志》等史书对这四个人评价不高,有的资料连李傕、郭汜的姓字名谁都没有搞清楚,《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没有把这四个人当做英雄人物来处理。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这四个人也就是四个二吊子货色。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我认为: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的特点就一个字“牛”,如果用两个字形容,那叫“很牛”,如果用三个字形容就是“特别牛”。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论述:

    第一、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的综合才能非常高。要证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曾经是董卓的部下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和当年叱咤风云的袁绍集团的猛将、曹操集团的猛将、刘备集团的猛将、孙权集团的猛将做个比较。我认为: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的综合才能绝不低于袁绍的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也绝不低于刘备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绝不低于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也绝不低于孙权的江东十二虎臣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为了论述做个观点,我们分以下几点来论述。

    1、李傕、郭汜、樊稠、张济都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他们应该是东汉末年继董卓以后第二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联合体。特别是李傕、郭汜更懂得这个道理,而且也把理论作为实践来实施,其中,李傕劫持天子、郭汜劫持公卿,把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理论运用到了极致。这一点,袁绍的河北四庭柱没有做,刘备的五虎大将没有做,曹操的五子良将没有做,孙权的江东十二虎臣没有做。有人说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是乱臣贼子,袁绍的河北四庭柱、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的五虎大将、孙权的江东十二虎臣都是忠臣良将。我告诉你,所谓乱臣贼子和忠臣良将是没有绝对界限的。众所周之的赵匡胤,可以说是五代后周朝的忠臣良将,结果还不是黄袍加身了吗?原因是什么?后周世宗管得了赵匡胤,赵匡胤就是忠臣良将,后周世宗死后,他的儿子后周恭帝才几岁,请问他怎么管得了赵匡胤?赵匡胤不反才怪。所以,不要告诉我说袁绍的河北四庭柱、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的五虎大将、孙权的江东十二虎臣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他们不想,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至少可以说没有这个机会。就算他们绝对是忠臣良将,他们不会想到“挟天子”,但是,只要有机会令诸侯,他们是一定要做的。也就是说,最忠心的忠臣良将他也是想出将入相的,只要能够做到出将入相,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他就是不“挟天子”也要令诸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