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论袁绍 2

论袁绍 2

    第一、担任讨董关东联军盟主,讨伐董卓,取得一定胜利。

    袁绍在讨董关东联军中担任盟主。在盟主任上,袁绍指挥讨董关东联军,取得了一定胜利,让董卓放弃了洛阳,迁都长安。这在《三国演义》和其他史书中的叙述,大致相同。

    第二、不追击董卓,充分体现袁绍的智谋。

    袁绍不主张追击董卓,气得曹操大骂:“竖子不足以谋!”曹操的观点就是:我们的联军乘胜追击,一定彻底消灭董卓。但是,袁绍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曹操自己带本部军马去追,结果中了埋伏,大败而回。那么,袁绍不让联军去追董卓,真的是无谋吗?非也!

    1.联军险胜董卓,董卓军马根本没有伤任何元气。

    2.联军始终是松松垮垮的联合队伍,战斗力始终不会很强,董卓军马则是军令统一的,相对来说是一个整体,战斗力始终是比较强的。

    3.如果联军继续进攻长安,战线拉长,补给线拉长,则更加消弱了联军的战斗力,而董卓军马撤向长安,离他的大本营西凉更近,战线缩短,补给线也缩短,那么,董卓军马以逸待劳,战斗力将会更强。

    4.联军如果继续进攻,只会遭到惨败。曹操那么会打仗,都遭到了惨败,还不要说其他人!因为,讨董关东联军,始终是一个松松垮垮的团体,一群乌合之众冲上去,说不定还抵不了曹操一个军团努力进攻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联军乱哄哄地杀向长安,说不定还会遭到董卓军马的聚歼。

    5.就算联军侥幸胜利,攻下长安,甚至拿下西凉,诛灭董卓,联军各位首脑有可能组成一个霸主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谁都想做老大,谁都要做老大,说不定当天都要自相残杀起来,因为头头们多了嘛!他袁绍可不可能控制住局面?如果控制得住,他袁绍就能做老大!控制得住的可能性很小,控制不住呢?大家自相残杀,最后可能出现下一个董卓!他袁绍有可能在自相残杀中丧命,因为他自己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马并不多。

    6.袁绍要为自己的前途打算,也只有退兵,让董卓去蹦跶,好象征性保持自己讨董联军的盟主的地位,那个时候,名声非常重要。与众诸侯分离,自己去搞一个局面,这才是上上策。只有等自己袁绍兵精粮足之时,能够单独抗衡董卓之时,再来消灭董卓,成就他袁绍的霸业,自己才能真真正正地成为老大。

    第六、妙计夺取冀州。《三国演义》记载:讨董联军散后,袁绍屯军河内,粮食军需皆仰仗冀州牧韩馥,袁绍的谋士逢纪就给袁绍出了一个主意:诱使公孙瓒进攻冀州之地。公孙瓒看到有利可图,就准备攻打冀州。袁绍又派人密报韩馥,说公孙瓒来打冀州啦。韩馥害怕,就请袁绍代领了州事,袁绍一下子就把权力给夺过来了。虽然夺冀州的计策是逢纪给出的,但是,拍板定夺的是袁绍。袁绍夺这个冀州哇,可以说是轻轻松松,夺了冀州以后,又令人杀死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轻而易举地铲除了公孙瓒的一员战将。并且,把这个赃,栽给董卓。袁绍为什么这么做?他实际上就是在向公孙瓒宣战了——他要打败公孙瓒,夺取幽州诸郡。自从杀死公孙越那一刻起,袁绍军团与公孙瓒军团就已经处于战时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