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品读《三国演义》 2

品读《三国演义》 2

    第五、《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观点不一定正确,而《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观点是不一定错误的。比如: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而罗贯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恰恰相反。我们抛开陈寿的观点不谈,抛开罗贯中的观点不谈,抛开所有研究三国的专家们的观点不谈,我们就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就很清楚了。假如诸葛亮真是平庸的军事家,甚至是草包,他能够率领弱小的蜀军进攻强大的魏军吗?那不是羊入虎口吗?如果诸葛亮真的是平庸的军事家,甚至是草包,那司马懿率领的强大的魏军还守个什么劲,早就出战,嘁哩喀喳,砍瓜切菜,那多痛快呀!三下五除二就把蜀军消灭了,捉了诸葛亮,灭了蜀国,以建不世之功了。这是最明显的事实了,所以我说《三国志》作者陈寿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是错误的。

    第六、《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尊刘抑曹,什么叫做尊刘抑曹,说白了就是说刘备是好人,曹操是坏人。可是,现在很多学者通过研究,研究出来的结论是刘备是窝囊废,曹操是大英雄,大有尊曹抑刘的味道。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也是用自己的脑袋去想一想,就清楚了。刘备在危难之际,带着百姓逃命,曹操为了给父亲报仇,进攻徐州时,杀了很多无辜百姓。再比如:曹操嫁了三个女儿给汉献帝,对汉献帝可谓是恩重如山,而且还是三座山,但是,汉献帝对曹操却恨之入骨,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为什么?说明在汉献帝眼中曹操就是一个奸臣,曹操肯定对汉献帝不好,而且不是一般的不好,说不定就有篡逆逼宫之类的事情。而奸臣不仅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是坏人。而刘备,他一个女儿也没有嫁给汉献帝,虽然是他向汉献帝攀了亲,但是汉献帝认了他这个亲,不仅认了他这个皇叔,而且还封了他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没有看到有汉献帝恨刘备的地方?为什么?刘备虽然早想做皇帝,但是,他在汉献帝面前谨守了臣节,没有做任何僭越之事——那就说明了《三国演义》中的尊刘抑曹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七、《三国演义》曾经被作为一部兵书来研究,而《三国志》没有被作为兵书来研究。清朝入关以前,就把《三国演义》作为作战文件发给将士们,可见它的实用价值多么大。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我研究的三国,不是《三国志》中的三国,也不是那些史学界研究的三国,而是《三国演义》中三国,所以,我研究的三国人物,不一定是历史人物,或者不一定完全是历史人物,但他们一定是一种三国人物现象,我研究的三国事件,不一定是历史事件,或者不一定完全是历史事件,但它们一定是一种三国事件现象。而这种三国人物现象和三国事件现象一定比三国历史人物和三国历史事件更能揭示很多本质的东西。

    那么,我们分析讨论《三国演义》的方法是什么呢?主要用推理的方法,因为只有用推理的方法,才能够使人信服。尽可能不去搞什么引经据典的东西,引经据典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谁说的,接下来又是谁说,还不如我们用脑子去想的。同时,我们先分析具体的人物,然后分析具体的事件,谋略等,尽可能让大家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