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父李世民 » 第二十一章送上门

第二十一章送上门

    房玄龄想到昨天房遗爱告诉自己妙音楼内发生的事,最开始是万万不相信,但今天长安坊市内发生的一切又不得不让他相信这都是真的。

    “什么诗?”

    李世民有些急切。

    毕竟自己在位时能出现这样的大才足可见他的文治武功。

    房玄龄把今天他亲笔抄的《声声慢》呈上。

    张阿难要接,李世民却迫不及待的拿在手里。

    “声声慢?”

    许久之后,李世民长舒了口气,赞叹道:

    “真,真是大才啊!”

    “写这首词的可是名女子?”

    这般幽怨哀愁,不像是男子的手笔。

    房玄龄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说。

    “怎么?”

    “何必吞吞吐吐?”

    “据小儿在家中所说,是皇孙李象在妙音楼所作。”

    “什么?”

    李世民不可置信的重新看了遍,还是不太相信。

    魏征站起来:

    “陛下可否给臣看看。”

    李世民随即把词递给魏征。

    魏征看后,啧啧称奇:

    “难怪读书人争相传抄,的确是写的好。”

    李世民不满的说:

    “无病呻吟,小女子做派。”

    房玄龄赶忙低下头。

    魏征却说:

    “诗词之道,除了文字,还有心境也是重中之重,陛下现在与先前臣别无二般。”

    李世民想起上次魏征的窘迫,心情大好:

    “房爱卿可知道李象这词在何等意境之下所作?”

    “据说是为妙音楼花魁所作。”

    “这么说,昨夜李象掉温柔乡去了?”

    房玄龄摇头:

    “没有,作好了《声声慢》就和犬子离开了。”

    李世民脸色这才好些:

    “倒是没想到李象能作出这么好的词,怕是大唐鲜有人能比得过。”

    房玄龄赶忙说:

    “龙子龙孙自然非同寻常。”

    李世民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朕对诗词却不如李象,只是写的也未免太幽怨了。”

    魏征说:

    “臣认为情有可原。”

    “为何?”

    “陛下迟迟不册封李象,引得外界遐想连连,李象触景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世民思索片刻说:

    “朕对李象另有安排,外界那些流言蜚语看来是时候压一压了。”

    魏征和房玄龄听李世民这么说都愣住了。

    另有安排?

    什么安排?

    太子的庶长子能有什么安排?

    不应该封个郡王吗?

    难道要封一字王?没有这规矩。

    若是封皇太妃,那更没有这规矩。

    如果李世民真这么做了,恐怕朝堂有大震动啊!

    “房爱卿你那儿子还说什么了?”

    “说皇孙若不是出生天家,将来考个状元也不成问题。”

    李世民不由的高兴起来去:

    “你儿子倒是有眼光。”

    房玄龄见李世民开心,内心着实松了口气。

    只要没有误会就成。

    “你们退下吧!这首词留下。”

    “臣告退。”

    “臣也告退了。”

    魏征和房玄龄离开后,李世民拿起李象的词,看了一遍又一遍:

    “看来李象真是因为朕没有册封开始伤春悲秋了。”

    张阿难不敢说话,内心猜着李世民的心思。

    他作为伺候在李世民身边十几年的内侍,少有的把握不住这位皇帝的心思。

    不过想到魏王稍用手段就让太子受到了严厉打击也放心了下来。

    毕竟区区李象实在是翻不起水花。

    正时,一个身影出现在御书房外。

    李世民看到她后,问:

    “又来朕这里做什么?可没什么好玩意给你。”

    “父皇,儿臣来看看你。”

    高阳公主走进来,笑嘻嘻的围着御书房走了一圈。

    “父皇,那水晶器皿还有没有了?”

    李世民问:

    “不是都带走了吗?那里面不少水晶器皿,足够你用了。”

    “我都送人了。”

    李世民……。

    “没了,我出宫也就带了那些。”

    “父皇。”

    李世民摆过头去不去看高阳。

    生怕受不了那小眼神答应下来。

    高阳公主见撒娇无用,有些失望,又看到书案上放着李象的词,拿起来,开始逐字逐句读了起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

    “父皇。”

    “又怎么了?”

    “这词是谁写的?”

    李世民想到了应付高阳的办法:

    “是个大才子,这首词一出,长安读书人争相抄阅,一时间纸张也贵了不少。”

    “啊!”

    高阳公主听到长安纸都因为这首词贵了,内心悸动,脸颊通红:

    “父皇你告诉我吧!到底谁写的?”

    “倒是可以告诉你,但。”

    李世民还没有说完,高阳便说:

    “把词送给高阳,就再也不向父皇要东西了。”

    “好,我就告诉你这个人是谁。”

    “到底是谁?”

    高阳公主最倾佩那些才子,不知道憧憬过多少次,将来要嫁给个大才子。

    “父皇,快说。”

    “李象。”

    高阳公主困惑?

    “他是谁?”

    “太子的庶长子。”

    “啊!”

    高阳公主听到作词之人是自己的侄子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

    “真的吗?”

    “君无戏言。”

    “那父皇我走了。”

    高阳公主拿着词一溜烟就跑了。

    李世民无奈摇摇头,对这个女儿实在是没有办法。

    高阳公主跑到后宫。

    坐在那里拿着词看。

    正入迷,没觉得身后有个美到不可方物的女子出现。

    “高阳公主?”

    高阳被吓了一跳。

    站起来,下意识把词藏在身后:

    “武才人怎么在这里?”

    “我看公主殿下坐在这里看什么东西,就过来了。”

    高阳公主把李象的词拿出来:

    “是一首词。”

    “哦!何人所作?竟然让公主这般痴迷?”

    “武才人你猜。”

    武媚娘是个聪明的女人,对于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高阳自然很有耐心:

    “应该是个了不起的人吧!最起码才华横溢。”

    高阳连连点头:

    “今天父皇说,长安城中读书人为了抄录这首词把纸都买贵了。”

    武媚娘大为震惊:

    “大唐还有这样的人物?公主殿下可否给我看看?”

    高阳公主露出小虎牙:

    “可以是可以但这是我好不容易从父皇那里要来的。”

    “不知公主想?”

    “把作词之人请进宫内来。”

    武媚娘慌忙看向四周,没有外人后,松了口气:

    “公主殿下,皇宫可是寻常人等进的来的?”

    “他可不是寻常人,他是太子的庶长子。”

    武媚娘脱口而出一个名字:

    “李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