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父李世民 » 第二十二章有客

第二十二章有客

    高阳公主不无好奇的看着武媚娘:

    “五才人见过李象侄儿吗?”

    武媚娘摇头:

    “听过名字,没有见过。”

    说完,看向高阳公主手中的词,脸上写满了好奇。

    “给你看,可要快点还给我。”

    武媚娘笑盈盈的从高阳公主手中接过李象的词。

    然后整个人便愣住了。

    坐在高阳公主身边,看了一遍又一遍。

    高阳公主伸手在武媚娘面前晃了晃她才回过神。

    “怎么样?”

    “难怪长安会因它而纸贵。”

    “那武才人有办法让父皇请李象侄儿进宫让我见见吗?”

    武媚娘心想:

    如此才华,我也想见见。

    “不好办,不过我会想办法的。”

    现在武媚娘已经协助李世民处理公务了。

    在后宫中虽然只是个才人,但无论是妃嫔还是公主都没有人敢小看。

    高阳公主笑嘻嘻的说:

    “还给我吧!。”

    武媚娘依依不舍的把李象的词还给了高阳公主。

    “武才人可要上心。”

    “公主殿下放心吧!”

    高阳公主走后,武媚娘身边的伺候的宫女问:

    “才人真要想办法让皇孙李象进宫来?”

    “哎呀!忘记从高阳手中抄录一副了,快走。”

    宫女见状,赶忙跟了上去:

    “才人慢些,慢些。”

    穿出羊肠小道,武媚娘迎面撞上了副结实胸膛。

    疼的她捂着鼻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才人没事吧!”

    “没,没事。”

    晋王李治看着娇滴滴的武媚娘,心疼不已:

    “才人,武才人没事吧!都怪本王。”

    武媚娘这才知道是李治,赶忙推后:

    “不关殿下的事,是我不小心。”

    “才人我去请大夫。”

    “不,不用,我已经没事了。”

    武媚娘拿出手帕,背过身,擦拭着眼泪。

    “才人快让我看看,要是伤了,我寝食难安。”

    武媚娘回头,泪眼汪汪的样子,看的李治心都化了。

    忍不住上去一步,武媚娘赶忙后退:

    “殿下。”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不知道武才人这么着急是去做什么?”

    “不瞒晋王,刚才高阳公主拿了首词,我看后觉得好,想追上去抄来。”

    李治诧异,没想到武才人竟然为了首词这么着急。

    引得他内心发痒,想要一探究竟。

    “什么词?竟然得武才人如此青睐。”

    武媚娘现在已经不疼了,平常和李治见面两人早就互相有了好感,就有许多话说:

    “晋王有所不知,这首词一出,读书人争相传抄,竟然让长安纸贵了不少。”

    李治不可思议的追问:

    “不知道是哪位大儒?”

    武媚娘想到作词的人竟然是荒唐太子李承乾的儿子不由的笑了起来。

    李治看到武媚娘笑,一时间竟然看呆了。

    “晋王殿下?”

    连叫了三声李治才回过神。

    “我刚才想到底是什么人有这样的才华,一定要前去拜访。”

    “还是皇族中人。”

    “皇族中人?”

    李治把自己的亲兄弟,同父异母的知道都想了一遍,觉得武媚娘在开玩笑。

    魏王倒是有些才华,也喜结交些才子,但也做不到长安纸贵。

    “武才人快告诉我是谁?我好去拜访,顺便请他亲笔写那首词。”

    武媚娘听后,的确动心了。

    自己抄有作者写的好吗?显然没有。

    “是东宫皇孙李象。”

    “啊!”

    李治属实吓了一跳。

    “晋王为难吗?”

    “没什么为难的,只是没想到皇孙李象有这样的才华。”

    “谁听了都会吓一大跳吧!”

    “武才人稍候,我这就去东宫。”

    “晋王。”

    话音刚落,李治就急匆匆的走了。

    武媚娘咬着嘴唇目送李治消失在眼眶内。

    宫女叫了声才收回目光离开。

    李治向武媚娘承诺后,为了表现自己,直接来到东宫。

    东宫的人见李治到来,不敢阻拦,赶忙去禀告太子妃。

    太子妃苏氏听到晋王李治来了东宫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去见。

    “臣弟见过太子妃。”

    “晋王来东宫可是找太子殿下?”

    “许久没有见到太子,想来拜见。”

    苏氏听李治这么说表示很怀疑:

    “太子去户部了,晋王还需要等些时辰。”

    李治大喜,本来就不想见李承乾:

    “真是来的不是时候,既然太子殿下不在,我去看看李象吧!”

    苏氏吃惊:

    “象儿?”

    要看应该是看李厥吧!

    怎么回事?难道李象和李治有联系?不可能啊!

    不过她也没有太在意。

    如果是魏王来找,她会戒备,懦弱的晋王李治来,则完全不担心。

    “太子妃还请找个人带路。”

    苏氏便让侍女青衣去带着晋王李治去见李象。

    李象正在书房想事,黄景仁看到苏氏侍女青衣带着李治过来,不敢怠慢,立即上前迎接。

    “奴婢见过晋王。”

    侍女青衣问:

    “皇孙可在?”

    “正在读书,我这就去通报。”

    黄景仁起身,来到李象书房外

    “主子,晋王来了。”

    李象听到李治来了,困惑的很:

    他们都没有见过面,突然来自己这里有什么事?

    怀疑是怀疑,但不能怠慢,毕竟是未来皇三代,要是自己成不了事,还要在李百手下讨口饭吃。

    “见过皇叔。”

    李治打量李象,啧啧称奇。

    “快,快免礼,我来的唐突,这枚扳指送与皇孙。”

    李象懵了,怎么见面就要送东西?有什么目的?

    看看侍女青衣,忙说:

    “长辈赐不敢推脱。”

    李象收下后,李治松了口气。

    这样他才好开口。

    “侄儿地方狭小,还请皇叔到书房喝杯茶。”

    “也好。”

    李象请李治先进书房,然后趁机伸手去碰苏氏侍女青衣的手。

    她吓的慌忙避开,瞪着眼睛愤怒的看着李象:

    “皇孙,奴婢告退。”

    侍女青衣走后,李象亲自端着茶走进书房:

    “皇叔莫要嫌弃。”

    李治拿着李象书桌上的史记,心不在焉的说:

    “象儿读书刻苦。”

    “愧不敢当,就是平常无事随便看看。”

    “听说《声声慢》是象儿所作。”

    李象还当是什么事,直接点头默认。

    只是没想到传到李治耳中。

    看来很快长安很多人就会知道。

    现在李象还不知道自己一首词,可以让长安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