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樱之下余待谁 » 第十三章 御海长生宫

第十三章 御海长生宫

    两人远远的就望见灯火通明的村庄,两人马上加快步伐,饥饿的肚子咕咕的提醒这他们,再不吃饭就要昏倒了。

    朱允炆看到村庄的街道上还有人,连忙向众人招手:“父老乡亲们,谁家能收留收留我们爷孙俩,我们身无分文,眼看着马上要禁严了,能不能给个住处。”

    一位中年人看到他们满脸疲倦,衣服破了好几个口子,心生怜悯:“那两位,我家比较大,不嫌弃的话可以进来,吏使马上就要进村了,到时候你们二位恐怕会被赶出去。”

    朱允炆看有人这么好心,喃喃自语:“呵,东瀛人还有点善心。”小川四郎已经累的不成样子,华贵的衣服现在已经变得像是乞丐一样,脸上灰蒙蒙的,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

    朱允炆拉着小川四郎进到中年人的家中,可以看出中年人还是有些经济实力的,毕竟在这样贫瘠的国家,能有一方院子的人少之又少。

    中年人把他们安顿下来,给两人倒上水,“二位是爷孙?为什么会到这样偏僻的小村来?你们今晚就在西屋睡吧,那是给我的父亲住的,上个月驾鹤西去了。”男人眼神黯淡。

    小川四郎不知道说什么好,喝着水沉默不语。“嗯,我们爷孙俩是明人,到东瀛来游历,听说这里有修仙之人,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等仙缘。

    男人点点头:“确实有修仙的,但是他们却争端不止,搞得整个东瀛不得安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男人好像很多愁善感,他见二人眼神中透露着警惕,想到自己还没表明身份,“我叫春山茂雄,是在鸟取官府里面上班,专门管鸟取粮食运输这方面的,一个月前收到父亲的讣告,赶回家来参加丧事,明日准备回到府中,没想到遇上了你们二位。”

    春山茂雄的老婆推门进来:“二位先生,吃些淡饭吧,家中没什么鱼,肉了,实在是抱歉。”朱允炆接过碗筷,赶紧往嘴里扒拉,小川四郎尴尬的谢谢春山茂雄的好意,端起碗扒拉米饭。

    “二位看来真的是累了。”春山茂雄看着桌上堆起的两摞碗,满脸黑线。小川四郎尴尬的摸摸肚子,连声抱歉。

    两人吃了饭就去睡了,翌日,天还没亮,朱允炆就从床上起来,他往腰间掏了掏,摸出几块碎银子,轻轻的放在桌上。小川四郎揉揉惺忪的眼睛,他的眼睛根本不像东瀛人,虽然很小,但是非常有神。

    师徒俩在鸡打鸣之前就出了门,继续向南走。两人一路上天南海北的聊着天,小川四郎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一样开心了,自从穿越一来自己就每天提心吊胆,说话做事小心翼翼,争取不给自己添麻烦,现在终于能找到一个长辈,自己也有了靠山。

    “那师父你说有没有宗法门派?”朱允炆正在给小川四郎介绍修仙家族,四郎问道。

    “当然有了,宗法门派是民间修行者的唯一靠山,这些宗法门派从来不招收家族子弟,毕竟家族修仙者的资源太强,使得民间修行者没有了生存空间,大家只好聚集起来组成门派。”

    “民间修行者的修行很难吗?那他们中有没有创世修为的?”

    “当然有,民间修行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他们没有大家族的束缚,有些天灵宝地就是民间修行者发现的,但是由于家族的压迫,民间修行者不得不组成组织来对抗家族,于是就有了宗派,虽说家族的修仙者多,但一个家族的人总不可能几千个人都活着吧,而且家族之中也有可能有没有仙源的人。”

    “大明最大的门派是什么?东瀛呢?高丽呢?”小川四郎一下抛出三个问题。

    “东瀛和高丽我并不清楚,大明最大的门派在湖广襄阳府,名字好像叫淳化宗。”

    “淳化宗?这么奇怪的名字?宗主呢?宗主叫什么您知道吗?”

    “哈哈,那在大明可是家喻户晓的。半步仙坛,皮兰大圣,听说也是一位见过太华松庙的人,但老夫没和他交过手,不清楚他的真实实力。”

    “皮兰?也见过太华松庙?师父你不是说你是修仙界最强吗?”小川四郎狐疑道。

    朱允炆尴尬的摸摸自己的老脸,“咳咳,啊,老父当然是最强啦,不过嘛,得在后面加个之一。”他蛮不要脸的笑了笑。

    “你怎么这样啊师父。”小川四郎不满的叉起腰来。

    “你怎么像个女娃子一样,你大可放心,在这四座破岛上还没有比你师傅修为更高的人,你想必也听过东瀛最强的人上杉寿九奈吧。老夫见过他,不过是两手搭在棺材外的一个瘦干老头罢了,老夫一指就能让他全入棺材。”

    小川四郎被这句话逗笑了。“再者说了,你小子本就不是东瀛人,虽然我早就有此推测,但是金玉儿的话更加确凿的说明了你身上大有秘密。”

    小川四郎心里一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人,但是如果自己不是东瀛人,难道是来自大明?

    “小子,别愣神了,看看前面。”朱允炆在他前面停了下来,指着前方。

    小川四郎赶紧赶过来,一条深邃幽凄的峡谷挡在二人路上,对面的山峰上凸起苍老的岩石。

    小川四郎向下望去,漫谷的雾气扑向他的脸庞,他感觉自己的脸像是被水浸泡一般湿润,四郎极力向下望去,一条激扬奔腾的河流穿梭在谷底,激流拍打在岩石上的声音冲荡着整个峡谷,不时激起的素白波涛拍打着谷底两边深绿色的岩松。

    小川四郎又往前走了走,他看到这边的山崖边上立着两根木桩,木桩非常的古老,顶上长出两三个黑黑的木耳。

    “我们要从这里过去吗?怎么走,这里只有两个枯木桩。”小川四郎扭过头问。

    “别着急,马上就来了。”朱允炆显的漫不经心,真不知道这个师傅是怎么在这乱世生存下来的,小川四郎无奈的想。

    过了片刻,小川四郎看到对面的山崖上有人出现,对面是一望无际的树林,看起来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不知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小川四郎的心不由得警觉起来。

    只见对面的两人在地上插了一根铁棒,正好对着两根枯树桩的位置。朱允炆看到两人插好铁棒,缓缓的走到树桩中间,朱允炆刚要向前迈步,小川四郎吼道:“师父!你疯了吗?”

    朱允炆扭过头,笑了笑,直接向前走去,他就凭空的走在天上,像是走在坚固的拱桥上,下面幽深山谷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他招呼着小川四郎:“快点过来!在不来我就到那边去了!”

    小川四郎见师父毫发未损,连忙跟了上去,他虽然对悬空的东西很警惕,但是安慰着自己:“别看下面,别看下面。”小川四郎半睁半闭着眼睛快速的向前走,峡谷中隆隆的回声刺激着他的大脑,他觉得心烦意乱。

    随着小川四郎最后一步迈到坚实的土地上,他终于长舒一口气,“再也不来这鬼地方了,再也不来了。”朱允炆在和两人说着话,看到他过来了,调侃道:“胆小鬼,终于过来了,你真的让为师吓了一跳啊。”

    插铁棒的两人将铁棒从土里拔出来,对小川四郎打招呼:“你好,我叫谷子。”左边略胖的男人说道。

    “你好,我叫麦子,我们两是双胞胎,就是有点不像。”右边又高又瘦的男人挠了挠头。

    小川四郎盯着两人仔细看,虽然一个胖一个瘦,但两人都是眯眯眼,像一弯月牙挂在眉下,看来是两个脾气好的人。四郎想。

    朱允炆拍了拍两兄弟,进入树林,“你一定会奇怪这是什么地方,但是不用警惕,师傅带你来的地方肯定不是害你的。”朱允炆扭过头盯着小川四郎,严肃的说,“但你要记住,从此刻起,你不能再用真实的名字,现在给自己想一个好记的名字,这是我唯一能告诉你的事情。”

    小川四郎显得很冷静,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既然师父说不能告诉自己,那自己也不能坏了别人的底线。

    “嗯,师傅我知道了。”小川四郎只是说。

    四人穿过树林,来到一片村庄,在一座大山的山脚,大山立在村庄后,守护着这片世外净土。

    这种地方也有人定居?看来是一群闲雅隐士了。村里很冷清,只有几个拉货的人和朱允炆搭话:“菊老!新人?”一位举止优雅的妇人向朱允炆挥手,看起来像是遇到了很久不见的朋友。

    “是啊,很稀奇吧,老夫也有忘年之交。”朱允炆很骄傲的看着妇人。妇人看了小川四郎一眼,继续干活去了。

    四人继续向村庄深处走,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四人终于到了山脚下,大山并不是实心的,一座巨大的山门通向山后。

    说是山门,其实就是将大山山体凿空,开出一扇巨大的门,门直通山后,早晨的太阳照着山门中走着的行人,大山一下变得威严起来。

    四人从山门中走过去,山门虽然巨大,但由于太阳的照射,门中并不显得阴暗。四人继续向前走,走出山门,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小川四郎意识到自己现在在一处悬崖之上,山门后没有树林,是一片青绿的草坪,右面是一条宽阔的山路,缓缓地通往山崖之下,一辆辆牛车在山路上行驶,并不拥挤,甚至还有供行人上下山的空隙。

    四人顺着山路向下走,这条山路不是直直的通向山下,一弯一弯的转着,蜿蜒的山路没有尽头,却有连续不断的人从下面上来。

    四人终于到达山下,映入眼帘的是宽广平静的大海,海水冲刷着金黄的沙滩,正值早晨,太阳高高的挂在蔚蓝的天空中,海与天空相互映衬,小川四郎极目远眺,海天一色。

    断峡幽凄深万丈,千家万户居桃源。亘古苍山世外隐,海天共色日轮倾。

    小川四郎随着朱允炆继续走,片刻之后,小川四郎终于知道朱允炆所说的好地方是什么了。

    这座被峡谷所阻断的山内部是空的,山洞里有一座华丽的宫殿,宫的正门就正对着大海,它好像被嵌在山里,被建造在了这座山的山洞里。山洞非常宏伟,大约有百丈之高,洞的顶端垂下来几根尖锐的钟乳石。洞里不是空旷的避世之地,而是多座三十多丈的明式建筑,而最出众的,就要数这座巨大的宫殿。

    这座宫殿少说有五十丈,典型的明式宫殿建筑,古朴的榫卯结构使这座山的内部空间被合理的利用。

    宫殿全部由实木构成,梁顶上挂着无数的吊灯,巨大的龙头雕刻在牌匾的上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张着血盆大口,牌匾上赫然写着“御海长生宫”四个隶体大字,每一处突出的房檐都挂着缝有龙头的大纛,随风飘扬,好不霸气。

    小川四郎被这宏伟的建筑震惊的直瞪眼,朱允炆看了看他,说道:“御海长生宫,东瀛,大明与高丽共同创建的民间修行者行宫之一,另外还有三十多座。”

    小川四郎听到这样完美的建筑居然还有三十多座,震惊的呼吸急促起来。

    朱允炆示意小川四郎跟上,继续介绍:“所谓行宫,就是修行者的集市,这里有卖丹药的,有卖功法,武器,宝物等等,这样庞大的建筑是行宫的标志之一,它必须建造在避人眼目的地方,所以选了这座山。”

    小川四郎左看看,右看看,他离御海长生宫越来越近,也能感受到这座建筑是真的宏伟,每一个瓦片都安排的那么规整,红色的木柱一个就得几十个人展开双臂才能完全报住,每一个顶梁支柱的身上都雕刻着龙头的模样,甚至比皇宫还要宏伟。

    四人走近宫殿的大门,那门不止一扇,一扇,两扇,三扇……五扇红木连扇门镶嵌着金色的边,五扇门上分别雕刻着五件不同的作品,每一扇上的雕刻都像真的一样,人物好像在门上活了过来,小川四郎仔细的看着门上的艺术。门远没有宫殿那么高大,但是也有三丈左右。

    朱允炆站在门前,笑着看向小川四郎:“准备好了吗?”

    \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