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五十九章 有用的《大诰》

第五十九章 有用的《大诰》

    朱柏现在有了明确的目标了,也缩小了范围,接下来就让谭明好好的关注秦王府。

    这样凭着锦衣卫的经验,一定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而欧阳伦此人,朱柏要留着,他还是很有用的,虽然人倒霉了鬼都要欺,但他以前可是一个关键人物。

    所以朱柏并没有看不起他,现在朱柏故意没有问他和李善长的关系,是因为不想让他走漏什么风声。

    他知道欧阳伦这种人是给点好处都谁也可以出卖,所以他现在还不能确认李善长究竟是什么样一个角色。

    这个人始终有些神秘。

    要是让他知道自己在欧阳伦这里调查过他,这对于朱柏来说不好。

    现在的他,还是实力很弱,不要树立那么多的敌人。

    才是最好的。

    朱柏现在还是把自己放在幕后,而且一切操作都还是小心翼翼。

    没有到撕破脸的那个时刻。

    欧阳伦自然不知道朱柏的这些心思,他根本就没有多想朱柏为什么会关心西安的那个女人。

    只知道之前朱柏被人刺杀过,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凶手,难道他在怀疑她?

    不过,这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他现在只想朱柏说的话,能够早点兑现,那自己在这个县城也就可以过得好一些了。

    朱柏没有去理会欧阳伦,对于他来说,欧阳伦是一个小人,一个可以利用的小人,至于兑现自己的承诺,朱柏当然会知道,但不会一下子给他。

    否则,这个小人或许就会忘记自己。

    朱柏和欧阳伦重新回到了草屋,公事谈完了,私下里朱柏也就不在摆什么架子,就当是一种家庭聚会了吧。

    朱柏前世也是农村出来了,这穿越来了,说实话还是很孤独的,现在回到了这个乡间农村也当是短暂的思念以前那个世界吧!

    徐妙锦则是对于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于她来说有太多的第一次了。

    所以她始终像是有用不完的劲,提不完的问。

    就连安庆公主现在都已经习惯了这些,还笑话徐妙锦连菜都不认识了

    欧阳伦则是不断地拍朱柏的马屁,朱柏当然知道他的意思,于是对他点了点头。

    这是一次和谐的见面,效果远远超出了朱柏的想象。

    原本以为欧阳伦这里,或许还会费一些劲才能说通,或者根本就一无所获。

    结果,朱柏是吃惊的,看来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那种心的。

    方孝孺和解缙是那种宁折不弯的人,但欧阳伦不是,他读圣贤书或许最初就是为了生活的好一些吧!

    朱柏和徐妙锦吃完饭,也不多留了,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事情还需要去办。

    他们要赶去下一站兵仗局。

    这一晚他们在凤阳县住宿了一晚,打算明日才启程。

    朱柏还是对于欧阳伦说的话,进行了仔细分析。

    探马军司和雇主是同一个人,此人要这么多违禁品一定是有某种目的的。

    如果她是转手卖给北元那就是通敌叛国,如果她就是为秦王准备,那就是企图谋逆。

    这件事情可是一件大事了,如果事情证据确凿,那么秦王一定会完蛋的,

    就算朱元璋看在马皇后的面子上不杀秦王朱樉,但废了他还是有可能的。

    那么到时候西安之地就空出来了,自己有没有机会呢?

    到西安就藩,可比荆州要好太多了。

    西安属于塞王,手下可以有更多的将士,而且这些将士还可以经常出征去打击北元,这就是可以有实践的机会。

    西安这个地方也是历代国都,各方面都是很优秀的。

    朱柏现在是这样想的,到时候再去和宁王朱权把关系搞好,那就可以形成犄角之势,要进要退都有办法。

    朱柏连夜写了一封信给谭明,让他集中全部精力,调查秦王的一切动向。

    然后还提前写了一封信给兵仗局,说自己要去看看。

    这是朱柏的又一个人情,他是锦衣卫指挥使,对于这些机构都是可以随意调查的,可是他以私人的名义,提前通知了他们

    意思就是告诉他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有些不恰当的地方,最后不要让他看见。

    不过,朱柏不知道的是,这一封信,却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夜朱柏有些心血来潮,这凤阳县几十年前,朱元璋就出生在这里,而现在他却一手建立的大明。

    朱柏忙完手上的工作,就打开窗户,想看一看这龙兴之地,是否真有龙脉之气。

    刚一打开,就看到一场热闹,一个人被五花大绑,被几个人用绳子拉着。

    像是在赶路,朱柏原本也不在意这些小事情,可是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个被绑的人居然身穿官服,而这绑他的人是一个平民。

    身边还有两个,但一看就是凑热闹的,沿路上跟着的那些人也是看热闹的,他们都有些奇怪。

    “陈寿六,你怎么敢绑县老爷啊?”

    “陈寿六,你怕是想死了哦!”

    “也是啊,不过县太爷被绑了,但没有一个衙役来帮忙呢?”

    ...

    朱柏一听这些人的议论,大吃一惊。

    什么,一个平民敢把县太爷绑了,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原本只是看热闹的朱柏,现在可不能只看热闹了,他是朱元璋的儿子,他是锦衣卫指挥使,还有节制三法司之责。

    这就是他分内之事了,这简直无法无天了吧!

    朱柏直接从窗户上面跳下,然后拦住了陈寿六。

    “住手!”

    朱柏这一跳太突然,让这些看热闹的人吓了一跳。

    陈寿六则是一点也不慌张。

    看着朱柏一身锦衣华服就知道此人身份不一般,然后他说道:“你是什么人,莫不是你是这个狗官的同伙?”

    “大胆,我乃锦衣卫指挥使,你有何冤情,可与我说,可以诉讼,这样直接动手绑县太爷,难道你就不怕人头落地吗?”

    朱柏看这个样子也猜到了,这个人一定是有什么冤情,要是绑架的话,不是这样招摇过市的。

    陈寿六一听朱柏的身份,一下子就软了下来。

    “草民听闻,指挥使大人是皇上的十二子湘王,敢问?”

    “正是本王!”

    “拜见湘王殿下!”陈寿六很有礼貌地朝着朱柏行礼,其余看热闹的也跟着行礼了。

    那个县太爷则吓得不轻。

    “起来吧,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陈寿六说道:“这个凤阳县令宋明,欺压百姓,侵占我家良田,说是征用,然后不顾我们全家的反对,就随便划一块荒地给我们,就算解决。

    我多次告状都无效,所谓民告官不可能,我们又不能离开凤阳县,所以只能去县衙告,他又是县令,加上他勾结了一干人等,根本就无人能管。

    要不是朱皇帝,发的这个《大诰》,我们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呢!”

    陈寿六拿出了《大诰》。

    朱柏也没有看过,只是知道朱元璋编了这个作为法律普行本。

    朱柏打开陈寿六折上的一页里面看到了如下内容。

    “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职的官吏,闲散的吏员,以及城市,乡村里面狡猾的顽民,若胆敢操纵诉讼,教唆犯罪,陷害他人,勾结官府,为害州里,允许当地贤良之士,豪杰之人,将这些人抓起来,绑送京城。

    如有人胆敢中途阻截,则枭首示众。各关口,渡口,也不得阻拦。”

    朱柏一看原来如此啊,看来朱元璋还的确是有些办法啊。

    朱柏问道:“你识字?”

    “回湘王,我本是秀才,今年三月就将进京去参加进士考试。”

    朱柏还真的没有看出来,这个秀才怎么这么落魄了,但一看这个县太爷,朱柏也明白了,这是被他害得了。

    “原来你还是一个学子,好啊,本王遇到了此事由我为你做主,你就不必押着他去京城了,你看如何?”

    陈寿六当然是乐意的,只要能够判的公道,那就行了。

    朱柏也不带回县衙了,就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问了这个县太爷几句话。

    “陈寿六所言你也听到了,是不是属实?”

    “你也知道,狡辩是没有任何用的,既然在这里碰见了我,你也不可能逃得掉了,如果老实交道,还能留你一条活路。”

    “至于与你一起勾结的人,本王也可以给你们留一些盘缠,自己滚得远远地就行了,你看是要等我查出来将你们全部砍头,还是现在自己老实交代,留下一条狗命。”

    朱柏这个话,说得很重,县太爷吓得瑟瑟发抖,他是知道锦衣卫的。

    锦衣卫的诏狱那更是恐怖至极,进去了简直会后悔自己生在这个世间。

    再一听朱柏还个自己和那些同伙留了一条活路,这还不抓紧机会坦白还等什么。

    这个县城就这些秘密,现在锦衣卫来了,那还说什么,等他们调查出来,那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这个县太爷选择相信朱柏。

    他全部都招了,连同伙,连怎么贪污的,一切都招了。

    陈寿六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满意了,他们大骂贪官可恶。

    朱柏说道:“各位,本王刚才说过,可以留他们一条狗命,不过不能让他们在凤阳县弄脏了这个龙兴之地了。

    宋县令,本王给你一个去处。

    你现在就回县衙,将退还大家的良田等公文处理完毕,然后带上你的这些同伙全部来本王这里等候我的发落。”

    “陈寿六,对于这个结果,你看满意吗?”

    陈寿六要回了良田,县太爷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虽然没有砍头,但去了他的职务等待流放。

    这也是不错的的了。

    于是他下跪朝着朱柏一拜。

    “多想湘王为草民主持公道!”

    “好了,起来吧,大家都散了吧!”

    陈寿六走了,不过他一步几回头的看了朱柏,其余的看热闹的人,也走了,他们对于朱柏的处理也很满意,将这个事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正是因为这个,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都知道这些当官的如果不法,自己是可以绑了拉去京城告御状的。

    这下大明境内掀起了御状潮,而有一些离朱柏近的,还专门来找他帮忙断案。

    朱柏和徐妙锦当然乐于助人了,再说了这也算是他的分内之事,所以举手之劳也就帮了。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连朱柏都不知道的效果,他得了民心,还有一些人,愿意为朱柏效犬马之劳,其中就有陈寿六。

    他回去之后,非常得感谢朱柏,他一家人再次可以正常生活了,他作为读书人,也不用天天去低三下四的卖东西了,可以专心备考进士了。

    朱柏也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的这个《大诰》居然能带来这个效果。

    宋县令带着县衙的一干人等,来找到了朱柏。

    朱柏说道:“你们都是死罪,每一个人都该砍头,只要贪污六十两以上就是死罪,现在你们侵占了这么多良田,还有一些其余的贪污,算下来你们每一个人都够看十次了吧!”

    宋县令吓得连忙跪在地上,嘴里发着抖,说道:“求湘王饶命啊!”

    “当然,本王刚才也已经说过了,可以给你们留一条活路,但你们要听本王的吩咐。”

    “一定一定!”

    “你们都是读书人,也做过官,我要你们去西域天竺吐蕃这些地方,给本王找几个种子回来,只要你们能够找回来,本王保证你们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到时候你们可以直接来荆州湘王府找本王。”

    说完,朱柏把他们来之前,提前画好的土豆,番薯,西红柿,玉米等农作物的简图和大体特征描述,以及一个通关文牒,交给了他们。

    宋县令他们一帮人听到朱柏这样恩威并施,虽然知道前路艰辛,但好歹能够保住一条活路。

    他们彼此互相看了看,还是答应了下来。

    毕竟唐朝的时候,玄奘就走过,所以他们去找了一本《大唐西域记》也就出发了。

    而现在凤阳县就没有了县令,朱柏想起了答应欧阳伦的事情,于是他上书一封给吏部,告诉他们发生在这里的事情。

    让他们委派一位县令来。

    就这简单的一封信,新县令就会卖朱柏一个人情,朱柏就留了一封信给他,让他关照一下欧阳伦和安庆公主。

    所以朱柏答应欧阳伦的在本县让他相对自由点,这个算是达到了,但他仅仅是自由,还是很穷。

    这就要慢慢地给,慢慢地掉着他了。

    朱柏让宋县令他们去找这些高产农作物,这些东西以后用处很大。

    朱柏当然不知道他们能否成功,不过就算他们不成功,以后他也会去派人去找,明朝的粮食情况很不乐观,产量也差,天灾还多,所以一定要多种高产作物协作才行。

    而陈寿六,再回头看了几次朱柏之后,又回家和一家老小交代了一下,他也再次找到了朱柏,请求跟在他身边,做一个幕僚。

    朱柏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一条大计出现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