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七十二章 徐达回京

第七十二章 徐达回京

    徐妙锦说自己的婚礼,要徐达亲自来操办,否则自己嫁得也不心甘。

    徐达本来就是女儿奴,他的妻子早年就不在了,对于女儿的话,他很听的。

    徐妙锦俏皮可爱的性格,让他更是喜爱,尤其是徐妙锦会照顾他的喜爱,会经常趁姐姐徐妙云不在的时候,偷偷为他准备烧鹅。

    徐妙锦是大姐,所谓长女若母,徐达的妻子不在了,徐妙云就是家中的女主人了。

    而且徐达还有病,医生说他不能吃烧鹅,所以徐妙云看得非常紧,不能想都知道,徐达在北平,一定是在徐妙云的监视之下的,要吃烧鹅,那肯定不行。

    因此徐妙锦投其所好,在信中提起了烧鹅。

    徐达看到信高兴不已,当即就表示要提前回去京城。

    徐妙云有些不解,说道:“小妹的婚事不是在三月底吗,这才月初你就回去干嘛!”

    徐达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早已经想好了借口。

    “妙锦的婚事没有人操办不行,以前你出嫁的时候,还有马皇后帮忙,现在马皇后也不在了,太子妃经验也不足,妙锦说了,要是不能让她满意,她就不嫁!”

    徐达是故意这么说,因为徐妙锦的脾气全府上下都是知道的,她是真的说得出做得到的。

    这可是皇上赐婚,要是被她闹了,对方可是湘王,是皇上的十二子,这要是出点差错,那对徐家可就是遭难了。

    徐妙云是深明大义的人,当即表示。

    “父亲说的有道理,妙锦这丫头的确不让人省心,这样吧,我先回去帮忙操办吧!”

    徐达大惊,眼睛不住地转着,说道:“你就别回去了,你还要照顾高炽和高煦他们,而且你妹妹说了,他要给我一个难题,必须让我回去给她筹备。”

    “难题,什么难题?”

    “这你就不知道了,之前皇上赐婚给湘王朱柏的时候,我原本不同意,后来给了朱柏一个难题,只要他能够完成,我才答应,结果这个丫头现在居然胳膊向外了,他要为难她老爹了。

    她也给我一个难题,说要等我回京了才告诉我。”

    徐妙云笑了,看着徐达头发都花白了,还被妙锦丫头给难住了,心里也是一阵暖意,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也就不再留徐达了。

    于是答应了下来。

    徐达得到了徐妙云的同意,高兴地向一个孩子一样,当即就要牵马回京。

    徐妙云见他这样又是一阵好笑。

    “爹啊,你哪里像一个大将军哦!呵呵呵”

    徐达也笑道:“你爹啊,在战场上那是所向披靡,就是在你们两姐妹面前,一点办法都没有,你们两个就是我的克星啊!”

    说完,翻身上马。

    徐妙云看着徐达上马的动作,已经不如以前熟练了,这才想起了他的身体还有病,年龄也不小了。

    于是还是有些感伤的,说道:“爹,一路注意安全,你已经是一把年纪了,走累了就歇一歇,不着急一时的,另外,医生说,烧鹅以及肥腻的食物一定要忌,记住了吗?”

    “嗯!”

    徐达扬起鞭子拍打了马背,然后用手在空中舞了舞,就算是告辞了。

    他当然知道徐妙云是关心自己的,他也知道医生说的话,只是他就好这一口烧鹅,他本是穷苦出生,小时候想吃吃不着,现在想吃不能吃,这可就难受的很了。

    他这个病应该就是类似于后世的糖尿病吧,不能吃大鱼大肉了。

    徐达骑着马,一个人走了。

    徐妙云看着徐达的背影,心里有一种不舍,还有一种担忧。

    这种担忧是自然升起来的,她还是说服自己,徐达只是回去给小妹准备婚礼,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婚礼完了就会回来的。

    可是她不知道,这一次见面就是她和徐达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这个背影,也将永远印在他的心里。

    因为徐达这一次回京,就是他人生的终点了。

    一代神武大将徐达,即将陨落。

    徐达现在自然还不知道前途是何等的凶险,他只知道,在前面的京城,终于没有了徐妙云在身边管着自己了。

    那美味的烧鹅终于可以吃到了。

    他单骑回京,也是为了防止朱元璋起疑,因此打算到了京城再去向他请罪,他作为大将,镇守北平,这突然离开不合规定。

    不过,一切与他想象的一样顺利,他回到京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入宫见朱元璋。

    朱元璋听到徐达觐见,突然大惊,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了。

    结果两人一见面,徐达就跪下请罪,然后说起来自己回京的原因,没有提前汇报,请赎罪。

    朱元璋和徐达的感情,何其深厚,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怪罪他的。

    既然是为了朱柏和徐妙锦的婚礼,那就允许了徐达也负责操办就是了。

    徐达自然是谢恩了。

    朱元璋一个人一直在京中,这段时间郭桓案也搞得沸沸扬扬,一肚子话找不到人说,现在徐达回来了,两人君臣之礼做完,那就该向以前一样,来一个促膝长谈了。

    于是朱元璋将徐达来到了偏殿,两人聊起了很多往事。

    两人的年纪都大了,老年人都喜欢聊他们年轻的时候,这一聊就是很长时间。

    慢慢地朱元璋聊起了北元。

    他们是平民出身,打下了这天下,现在这些老兄弟有些不像样子了,一个个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把老百姓踩在脚下。

    要知道没有造反之前,他们最恨的就是元朝的那些官僚,现在他们也快要成为那样的人了。

    朱元璋拉着徐达的手,说道:“老兄弟啊,人心是不是真的就这么善变啊,要保持那颗初心就那么难吗?”

    的确,朱元璋是把反贪进行到底的人,他是一直保持着他的初心,对于官员朱元璋从不姑息,但对于百姓,他了解他们的疾苦,所以百姓过得还不错的,很多政策都是对百姓友好的。

    徐达在北平自然也是对京城的事情,有所耳闻的,他不愿意多发表什么意见,就说道:“是啊,有时候人就是面对诱惑就把持不住自己了,这个时候就要有人适当的提醒提醒,总之啊,变得是人心,不变的是制度!”

    朱元璋听到了徐达的话,深感有道理。

    徐达作为大将军,手下管理几十万军队,对于人心也有自己的见解。

    宽柔相济才是管理的最佳状态。

    朱元璋已经年老,他打算留一些事情给太子朱标去做,留一些人情给太子朱标,到时候自己不在了,太子也就能够坐稳了。

    至于这些老兄弟,也是要找个机会敲打敲打了。

    两人又聊起了北元的势力。

    徐达的骑兵比起北元的骑兵来说,还是要差一点,关键问题在于统帅。

    徐达则是很高兴地向朱元璋推荐,燕王朱棣。

    说假以时日,燕王朱棣一定是一个很好的统帅的。

    朱元璋自然是高兴的。

    “这小子随我,能打仗!”

    “是啊,将来我要是不在了,扫平北元的事情,就靠燕王了。”

    朱元璋听到这个话,他就不乐意了。

    “什么叫做要留给燕王,就今年,咱就出兵将纳哈出击败,整个北元也就没有什么成规模的部落了,料他们也不敢再犯中原了,咱已经将粮食军饷都准备好了,你还想留给燕王!”

    徐达也笑了。

    “你就是护犊子吧,就怕你的崽子上战场吃亏是不是?”

    “哈哈哈哈!”

    两人都大笑了起来,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徐达和朱元璋根本不像是君臣,就是曾经一起的泥腿子兄弟。

    徐达在宫里用过晚膳之后,这才回到了魏国公府。

    徐辉祖和徐增寿已经早早地在家里等候了。

    这两兄弟在徐达面前就有点害怕了,他们大气都不敢喘,等着徐达的安排。

    徐达先是问了他们的功课,然后问了一下府上的事情后,这才开始安排一些事情,让他们去准备婚礼所需的物品,要体体面面的。

    另外去买一只烧鹅送到自己的房间去。

    两兄弟也知道他的身体,也知道妙云的嘱咐,站在那里不敢从。

    徐达对付女儿没有办法,对付儿子那有的是办法。

    他一拍桌子,怒视着两人,徐辉祖不怕,徐增寿则是快速地跑了。

    因为徐妙锦也给这个徐增寿写了封信,让他悄悄地帮徐达准备烧鹅。

    现在见父亲生气了,他也就跑去准备去了。

    徐辉祖则很硬气的站在那里,他不怕徐达的惩罚,他有徐妙云撑腰。

    徐达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有骨气是好事情。

    所以徐达马上就收起了怒气,表扬了一番徐辉祖,关心他最近的功课。

    一聊才发现,徐辉祖还是一块带兵的料子,假以时日稍加调教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将才。

    徐达感到自己后继有人了,自然是高兴的,以前一直对于这两兄弟疏于教诲,现在有时间了,就好好的教一教吧!

    徐辉祖对于徐达是敬佩的,他还将徐达曾经的作战战术专门拿来研究,这不仅是儿子对老子的尊敬,还有对于战神的尊敬。

    徐辉祖有了徐达的亲自教导也进步非常的快,基本上在下一代武将中可以算是佼佼者。

    只不过后来因为建文三大聪明的缘故,他一直少不了战场,被‘战神李景隆’抢去了主帅的位置。

    直到朱棣都要打到京城了,徐辉祖才有了出战的机会,这也让朱棣吃了不小的亏。

    可是徐增寿就没有那么硬气了,他暗自给朱棣通信,为朱棣成功带来了很大的价值。

    他自己也被朱允炆赐死了。

    就现在这两兄弟也已经出现了端倪,徐辉祖很硬气,对于军事战术很喜爱,徐增寿也来听徐达的教导,不过他的领悟能力就差很多了。

    而且他在收到了徐妙云和徐妙锦两个姐姐的安排的同时,他选择是见风使舵不吃眼前亏。

    一看父亲生气了,就暗中去为他准备烧鹅了。

    徐辉祖知道了,当即表示要写信给徐妙云,徐达和徐增寿都劝阻他,可是他就是不听,依然要写。

    徐达和徐增寿没有办法,只得暗中悄悄地进行。

    好在徐辉祖在军中有职位,每日要去工作,这也就给了徐达他们有机可乘了。

    徐达和徐增寿也就只能躲着徐辉祖才能吃烧鹅了。

    就算这样也是不错的,徐达终于吃到了梦寐以求的烧鹅了。

    接下来就是安排徐妙锦的婚事了。

    由于婚事之前就在筹备,现在有了朱元璋的同意,徐达也就加入其中了。

    他先对地点和布置进行了了解,还有一些物品等,这些对于他一个大老粗来说还是有些头疼的。

    他也不感兴趣,只是在一些地方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妙锦丫头喜欢热闹,于是特意去申请了好些烟花。

    慢慢地其余的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徐达无事就将人员名单拿来看了看。

    这一看,他发现了问题。

    徐达虽然是老粗,可是记忆力不错,这上面很多名字都好些是淮西武将集团里面的人啊。

    还有一些是锦衣卫的人员。

    徐达虽然不可能全部记住这些部门的人,但一些有官职的人,他大概还是有影响的。

    作为一个大军统帅,心里还是很敏感的,对于情报这些还是很清楚的。

    一看这些不像是普通的下人,想着皇子的婚礼本来就是有一件大事,加上朱元璋会到现场。

    这要是出现了什么状况,那就不好了。

    锦衣卫有人进来可以理解,可是这淮西武将集团的人进来干什么?

    难道是有什么图谋?

    另外里面还有一场蒙古歌舞,里面有蒙古人,朱元璋虽然没有搞什么民族歧视,可这也太风险了一些吧!

    万一这些蒙古人里面有什么刺客,那怎么办!

    总之,徐达觉得这些名单有问题,这场婚礼不容马虎。

    于是他找到了太子妃吕氏询问,太子妃给了解释。

    相关的节目都是经过了朱元璋同意的,蒙古歌舞也是为了彰显大明的包容,至于人员是由他的父亲,吏部尚书吕本审核和批准的。

    徐达一下子找到了关键人物。

    太子妃吕氏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这个吕本就不好说了。

    于是他开始就吕本展开了调查,吕本本来就是蒙在鼓里的人,徐达问起来,他也就实话实说了。

    锦衣卫为了皇上和皇子们的安全要加入进来,五军都督府也是一样。

    徐达还是觉得蹊跷。

    于是他去到了五军都督府。

    ...

    徐达的回京,让刚出牢狱的李善长感到吃惊,这下子又增加了难度了。

    徐达虽然没有带兵回京,可是他是一个顶尖的统帅,到时候要是开打了,说不定就很难办了。

    于是他们打算先处理掉徐达。

    一听说徐达在外面叫门,李善长眼神冰冷,说道:“就让他有来无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