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九十五章 第一回合

第九十五章 第一回合

    这一突如其来的攻击,让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们也是猝不及防的,他们慌忙之中应战,和这些提前就准备好的禁军自然是没有一拼的。

    所以这一万禁军虽然是没有他们那么丰富的实战经验,但他们可是禁军都是属于比较强横和高大的,而且还对于朱元璋绝对的忠心。

    这些人一听说眼前这些士兵既然要造反,那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本职工作了。

    这自然不会手下留情,也不会和他们多说什么了。

    就从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开始,就已经确定了这是一场恶战,他们也将不惜身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对于他们来说,比起锦衣卫还要严肃,在他们眼中除了朱元璋,谁都不好使,也就是说禁军是皇帝的专属。

    哪怕是太子想要谋反,也不会手下留情。

    所以他们才不管你什么韩国公,郑国公之类的,提刀就是干。

    他们对于正在慌乱中的叛军,就像是削瓜切菜一般,这个时候李善长所领的叛军一点反击的余地都没有,

    可是慢慢地,战局就发生了变化,毕竟人数上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一万多禁军,要去砍人,砍慢慢地人是被他们杀了许多,但他们的阵型也就慢慢地险了进去。

    与此同时,李善长慌忙逃跑之后,来到了后军的地方,这才看出了这些人是禁军,而对于禁军李善长是知道的。

    他们的人数是不多的,看这个样子是全部出动了吧。

    所以李善长在惊慌之中,反应过来,知道对方人数不多,也就不再有任何恐惧,重新召集人手,慢慢地开始包围了过来。

    这样禁军们就全部被围了起来,加上本来之前是突袭他们还可以成功,现在叛军反应过来之后,他们又孤立无援所以就不是这些叛军的对手了。

    不过,他们好歹是禁军实力还是有的,反正他们已经是想好了要和禁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能够逃了。

    所以被逼得他们的战斗力和个人潜力也增加了不少,这种困兽之斗的确很严重。

    李善长不知道,但他们身边的那些武将们是知道的。

    他们以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个时候反而是军心最强的时候,他们只要奋力拼杀,还真有可能被他们杀出一个血口,让他们逃掉的。

    郑遇春率先劝道:“韩国公,这一万禁军,我们已经全部包围了,他们只听命于皇帝,将来韩公登基了,还是可以用的啊,韩公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附议”

    “附议”

    其余的一些武将如费聚,陆仲亨等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李善长是知道的,这些禁军是朱元璋一手培养的,不可能下一个皇帝就能直接使用,除非是朱元璋亲自任命的下一任皇帝才行。

    也就是下一任皇帝必须是朱家的,由太子正常继位这样才行,不会出现这种篡位了之后还能用的。

    李善长说道:“这是朱元璋的心腹我们如何能用,将来他们也会为朱元璋报仇的,另外现在朱元璋的仪仗队很快就要经过这里了,要是被他们逃了出去,那我们的计划就全部泡汤了。”

    “干大事就不要怕死人,所有感违抗的人都是敌人,都可以杀。”

    李善长说完这个话,眼睛里露出了杀意。

    这些武将看出了李善长的决心,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他们还是有担心的。

    “韩公,这困兽之斗,恐怕会死伤太大啊!”

    “笑话,我们十几万将士连这一万禁军都杀不了吗?“

    武将们听李善长这么说,也知道这是不可能避免的了,虽然是这么多人要杀一万禁军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死伤一定会很大的。

    这个时候就死伤了很多的话,那对于后面的战局可能会不利啊。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也的确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这些人是不可能被收买的,否则这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早就会收买了。

    几位为首的武将相互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李善长行礼后就出帐去指挥战场了。

    不管怎么样,这一万禁军也必须要死。

    士兵们一直围着这些禁军,但是没有动手。

    禁军们也是手里拿着刀,互相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圈,怒视着这些叛军。他们也是时刻准备着开始攻击。

    双方现在都还没有开战而已。

    禁军们想得是他们不开战是不是因为怕了。

    叛军们则是在等待将军的号令。

    这个地方距离前面朱元璋的必经之路还有一条街道一座桥的距离。

    按理说叛军们快速解决了这些禁军就可以继续去伏击朱元璋。

    然后就在路上就能够把朱元璋干掉。

    但是事情的发展正如这些有经验的武将们预判的一样,这一万个被困的禁军战斗力变得更加惊人了。

    他们一个个都拿出了惊人的潜力,叛军的将军们下达了命令之后,双方就展开了正式的对战。

    几次进攻都没有见到很好的效果,直接导致了五军都督府这些叛军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一万个禁军结成一体,无缝可以钻,这个时候什么战术布阵都不用,就是直接双方对砍。

    五军都督府人多,但他们都有实战的经验,知道这些被围着的人不好打,所以他们本能的就心里有些胆怯,几次进攻都是差不多就开始退了。

    这是兵家的常识。

    直到这些将军们都以身作则的朝前冲的时候,才正式开始了对砍。

    这些禁军也是不惧,管你谁来,照样就是砍。

    不知不觉这场殊死对抗已经进行了快一个时辰了。

    李善长也已经多次大骂,要快速解决战斗,不能错过截杀朱元璋的时机。

    可是这一万人实在是太猛了,最后,李善长要自己提刀上去,这才让这些将军们真正的吓到了,于是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展开了最后的冲刺。

    并下了死命令,有人敢退,后队直接可以将前队斩杀。

    并对于几个排在前面的总旗,以进攻不当为由,当着所有将士的面直接杀了。

    这才算是彻底稳定了军心。

    这一次五军都督府的叛军也是下定了决心了,反正他们不战的话也是要死的。

    战的话,可能也会被这些已经杀疯了的禁军给干死。

    但当兵的人始终还是有些血性的,宁愿战死也是不愿意被自己的战友给杀死的。

    所以他们现在也没有了退路了,这和之前他们还有些侥幸心理不同。

    因此现在这一次的展开对抗就是一次完完全全的饿狼之斗。

    比的就是谁更厉害了。

    结果当然是不可说的了,这一万禁军用完了最后一口力气,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全部光荣牺牲,没有一个活下来。

    而李善长他们则是损失惨重,现在死了大概有3、4万人。

    这让他们原本有很大优势的兵力,现在锐减了很多。

    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其实不光是他们,就连朱柏和朱棣也是没有想到这一万禁军会全部战死。

    他们想得是,这一万禁军可以在这里拦住一下这些叛军,让朱元璋能够顺利得去到湘王府。

    因为他们的布置都在湘王府,这沿路最薄弱,最有危险的地方就是这个安定桥。

    所以他们才会让禁军埋伏在这里。

    可想而知,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朱柏他们是不会想到这些禁军会这么激进,会这么英勇,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去斩杀叛军。

    最开始的目标是李善长的中军,结果李善长逃了。

    后来被围,他们也是不死不惧,和这帮叛军进行了终极对抗。

    李善长收到了捷报,不过这个捷报其实是非常不满意的,毕竟自己这边死伤很多,而且还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这个时间已经过去了,朱元璋已经通过了这里了。

    果然,如他所料,朱元璋的仪仗队在他们和禁军们还在拼杀的时候,就通过了这里了。

    由于他们开战的地方和朱元璋通过的道路还隔着一条街和一座桥,就算朱元璋这个时候听到了一些动静,他也不会去管了,因为他还是要为自己的安全考虑。

    现在他身边可是只有一些仪仗队,一些太监及一些带刀侍卫,所以不会去冒这个险的。

    最多是让身边的锦衣卫去调查一下发生了什么而已。

    而且他最为朱柏的父皇,也不会耽误朱柏成亲这么重要日子的吉时的,所以他不会在这里停留。

    李善长等人看着这现场一片死尸,说道:“诸位,这次算是首战,可是你们也看到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头啊。

    虽然是赢了,我们自己的损失却非常的惨重。

    现在在这里截杀朱元璋是不可能了,而且他通过这里的时候,一定会有所怀疑。

    所以他们会派人来查看的,因此很快朱元璋就会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要是不能去湘王府把朱元璋打败,我们击杀禁军就已经是谋反了,再也没有可能后退了。

    你们要在这一次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啊。

    现在我们就要出发前往湘王府,现在我们的人马,还是有机会胜利的,如果你们手下的将士还是像这一次战斗一样的话,那肯定是必败无疑了。”、

    李善长这番话并不是单独在他们的中军大帐里面说的,而是在行进的途中对身边的武将们说道。

    所以他的话很快就传入了行进的士兵耳中。

    他们原本是不知道自己是要去造反的,现在他们都知道自己已经杀了禁军,被贴上了叛徒的标签了。

    已经没有办法再后退了。

    但是他们人多,加上李善长为人也比较好,所以他们打算真正的跟着他们干了。

    要是成了他们所有人都是功臣,要是败了,反正也是一个死。

    这样一来,这些人的战斗力也就增加了。

    之前他们对抗禁军的那种感觉以后也再也不会有了。

    李善长和武将们,这一次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

    兵贵神速,还是要快速进军,解决了前面的麻烦才是,于是他们很快就调整了过来,由武将们喊话,激起了大家团结一心。

    然后快速行军朝着湘王府赶去。

    ...

    朱元璋来到了湘王府,这里已经布置好了,朱柏和徐妙锦也到了。

    他们都在中堂的两边坐着,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拜堂因此徐妙锦还是没有揭开盖头。

    两人也不便讲话。

    朱元璋来了,总算是有一个家长了。

    朱柏和徐妙锦朝着他行礼。

    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和太子朱标一起一人扶起一个,叫做他们免礼。

    这个时候朱元璋来到了高堂上面坐着,可是他没有看到徐达。

    问道:“魏国公怎么还没有来,怎么嫁女儿还会迟到的?朕都来了,他还不来,一会儿要多罚三杯。”

    徐妙锦听到了这个话,心里有很大的委屈,听起来朱元璋都不知道徐达发生了什么事情。

    怪不得自己的父亲出不了,这是被人陷害了啊。

    徐妙锦起身跪在地上,想要说话,她以为徐达可能已经出了危险了。

    想让朱元璋为她做主。

    就在这个时候,徐达在门口发出了笑声:“哈哈哈,老哥哥,我可是听到了你的要求了,你也知道酒我可是不行的,不过你要是赏我两只烧鹅,那我可以多喝几杯。”

    这个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徐妙锦的眼泪都掉了下来,她太久没有听到徐达的声音了。

    这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被关在魏国公府不能出来,也没有一点徐达的消息,这让她心里一直很害怕。

    如今终于听到了这个熟悉的声音了。

    朱柏也听到了徐达的声音,他知道朱棣营救成功了,那么李善长的大军估计也要来了。

    不过,现在也不好声张,等着一会先拜堂了再说吧。

    反正今晚的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的了。

    朱元璋听到了徐达的声音,他也一直很感情,两人搭档了那么久,对于彼此的性格都是很了解的。

    当然知道这是徐达的声音,也知道徐达的酒量,和徐达最喜欢的烧鹅了。

    他等待着徐达的到来。

    很快,徐达就出现在了中堂,他见到了朱元璋,还是要行君臣之礼的,朱元璋连忙让他免礼,说道:“君臣之礼以行,现在咱们是亲家,赶紧过来坐,吉时已到。”

    徐达虽然是知道外面是一片危险,但这个时候他依然是心态平和,他大步上前坐在高堂之上。

    多余的话也不说。

    朱元璋看了太子一眼,拜堂之礼正式开始。

    朱柏和徐妙锦两人在大家的见证下,行了三拜之礼,然后徐妙锦被送入洞房。

    酒宴正式开始,而李善长的大军也在此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