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九十八章 徐达不可能叛变

第九十八章 徐达不可能叛变

    徐达不打算要多做什么解释,他就要用行动来做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朱元璋也是不相信徐达会有什么异心的,要说其他人有,他还可能会怀疑一下,要是说徐达会有,他是绝对不相信的。

    要知道徐达如果真的有异心,那有的是机会除掉他,又何必要等到这个时候来造反呢。

    而且徐达还很了解朱元璋,他知道朱元璋上台之后,就会和以前的朱重八不一样,所以他也很聪明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之前他当左丞相的时候,就不去过分的管理什么,就是一个好好先生。

    后来要进攻北元了,而他徐达又已经是封无可封了,在大明要是封一个异姓王,那就和大明建国时期的体制有了冲突。

    所以不能这样。

    最后,双方想了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联姻,让燕王朱棣娶了徐达的大女儿徐妙云,然后这才安安心心的让徐达去带兵。

    徐达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也老老实实地不去参与到这些党争里面去。

    一个人带领着一众老将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果然,他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他这一走,朱元璋也就放心了,所以洪武三大案对于徐达来说,并没有什么妨害。

    因此朱元璋知道徐达是不可能造反的,这一定是李善长的反间计。

    不过,他还是要配合一下,不然这场戏就不可能真了。

    说不定徐达心里的想法就是趁这个机会,近身李善长然后一举拿下他。

    擒贼先擒王,只要李善长一倒下,其余的武将们,没有一个智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又怎么会是他和徐达这些人的对手呢?

    所以朱元璋和徐达还是很默契的,徐达继续往前走着。

    意思是要取投降的样子。

    朱元璋在后面捶胸顿足,大声骂道:“徐达,徐天德,真没有想到,你是这种人,你好好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你的女儿现在还在厢房里面,你就是这样祝贺她的?

    你居然会投降叛军,大明到底那里对不起你,我朱元璋到底那里对不起你?”

    朱元璋在这里说着,仿佛是一个老人,要摔倒的样子,身边的锦衣卫连忙上前去扶着他。

    朱棣此刻听到了朱元璋的数落,又看到了徐达的这般作为,也是心里鄙视。

    “徐将军,你不要以为你今天就赢了,要知道大明身后还有各地藩王,还有各关守兵,还有你曾经的部下,你的大将们,他们不久就会举起屠刀,来将你碎尸万段的。

    你的女儿徐妙云,你的外孙子朱高炽他们都会瞧不起你,他们都会耻于提起你的名字,还有常遇春将军他们,他们把江山交给你,结果你就这样对待大明的。”

    朱棣这些话,说得徐达非常的难受,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也只能让他们说了,不然就不能接近李善长,就不能一刀解决了他。

    到时候就会是很大一场恶战,自然会死很多的人,要是自己挨骂了,能够让这场战争内乱少几个人,那也是值得的。

    朱元璋懂他徐达,朱棣可不懂,他是真的以为徐达叛变了。

    现在徐达还没有进入李善长等人的队伍,朱棣实在是忍不住,他觉得这样下去不知道要怎么给徐妙云他们交代,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就灭了他。

    反正一场恶战也是在所难免的。

    他也知道蓝玉等人已经埋伏就位了,有父皇御驾在此,所有的将士们都会蜂拥杀敌的,就算不能马上打败他们。

    也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到时候,去请求外地的军队前来救援,或者是组织京城的百姓,进行人海战术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朱棣觉得这个时候,没有徐达也没有事,他自己可以带兵,他父皇也是马上天子,也是一样可以带兵。

    徐达此人,前半生的功劳都很大,可是这晚节就要不保了。

    他觉得自己和徐达好歹也是翁婿一场,曾经也是那么的亲密,也在徐达身上学到了很多作战要领。

    这个时候,要是他投敌了,那么史书上永远都会只留下这一笔。

    就算不为了他自己,为了徐妙云,朱棣也选择要动手。

    徐妙云要是知道他父亲变成了这样,他一定也活不下去的。

    朱棣脑子里快速地想到了这些,他决定要杀了徐达,还徐达一个清白。

    毕竟现在徐达还没有正式投降,也还没有正式承认,他只是有嫌疑,这个时候他如果死了,那么就算是结案了。

    要是等他真的去到了李善长的身边,然后对朱元璋发起了攻击,那这个事情就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

    此时,徐达还是缓慢地往前走着。

    他虽然眼睛目视着前方,但眼睛的余光却看遍了周围的所有情况,他要防止有人放冷箭。

    这是他做将军这么久以来,对次在阵前对抗的时候,要练习的。

    虽然古时候的战役,大家还是要讲一个君子协议,那就是敌我双方的两个将军一对一比拼的时候,是不允许有人放冷箭的。

    但是,也不排除有例外。

    毕竟对方是敌人的将军,而这个人是要来打自己的,所以放冷箭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什么君子协议,其中还有一点就是,两个大将军这阵前扭打,放冷箭很容易伤到自己人。

    可是有时候自己人本来就是人缘不好的牺牲品呢,那就是危险的时刻了。

    所以说战场就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层不变的道理。

    徐达也是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他才能够这大将军这个位置,干得这么好,才能够每次都能够有出色的成绩。

    他余光这样一扫视就发现了朱棣眼中的恨意,他朱棣是有理由恨他的。

    还有朱柏也是有理由恨他的。

    刚才朱棣那样骂自己也就骂了,可是现在他发现朱棣的眼中是有杀机的。

    朱棣他想杀我?

    难道他就这么恨自己?

    不过,徐达的脑子还是很灵活的,他猜到了朱棣要杀自己的理由,他是了解自己的女儿的,要是朱棣不做点什么,那么她估计也是活不了的了。

    还好自己并不是真的背叛,这就是暂时的,只是就怕朱棣真的动手。

    徐达倒不是怕他自己打不过朱棣,朱棣的武艺基本上是得到了他的真传了,而且加上他年级轻,体力好,要是持续作战,一直打的话,那么徐达可能单挑不过。

    但是要是只是短暂交手,那就没有什么妨碍了。

    现在徐达怕的就是朱棣出手,他出手了就出现很大的问题,。

    首先他是不可能去伤到朱棣的,但是朱棣也不会放过自己,

    这就会真正的打成一片。

    到时候,如果李善长要求徐达那朱棣的人头作为投名状,那可就遭了。

    徐达自然是不会因为要取李善长的人头而去真正杀害朱棣的,到时候就没有理由接近李善长了。

    所以这是非常不妙的事情,是不能动手的时刻。

    不过,他又没有办法去传达这个意思。

    徐达很是为难,他眼睛的余光看到了站在朱棣旁边的朱柏,此刻的他反而没有半丝慌张。

    就算是见到了自己要去李善长的队伍里面,他也不慌张。

    按理说,他也是应该恨我的才对啊。

    徐达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了朱柏是干什么的了,他是锦衣卫指挥使,他对于大局的掌握,对于朝中人员的掌握要远远高于朱棣。

    因此他应该是会相信我不会真的造反的。

    所以他表现的很从容,很是胸有成竹一般。

    这让他站在那里,格外的不同。

    此时的徐达,也只能把这个希望交给朱柏了,他希望朱柏能够理解他的意思,然后他转头看了朱柏一眼。

    就这一眼,两人四目相对,朱柏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任何话。

    徐达也是一脸平静没有说任何话。

    其余的众人还是严阵以待,看着徐达在场中慢慢滴朝前走去。

    朱棣此刻再也抑制不住了。

    刚才徐达看向他们这边的时候,他的那张脸是那么的平静。

    徐达怎么可以这样?

    他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一定惭愧都没有吗、

    虽然这一眼没有和他对视,只是看着朱柏的,可是朱棣就站在朱柏的左手边,这样一来,他还是看清楚了徐达的脸。

    这让他气愤无比,已经完全不会有任何不忍了。

    其实他要出手之前,也是想了又想的,毕竟这是他的老丈人,毕竟也是有感情的。

    他要是亲手杀了他,这个概念就不一样了。

    徐妙云会不会真的理解他?

    朱高炽会不会原谅他?

    北平的诸多徐达的部将,会不会从此以后就不理他了。?

    这都是有可能的。

    因为这个时候,徐达的罪名还没有坐实,因此就会有各种声音,有人会相信徐达是真的要造反的。

    有人也会相信,徐达这样做只是缓兵之计,或者就是想接近李善长去杀害他而已。

    这样的话,事情没有发生,结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朱棣还是不能随便动手,他在纠结。

    纠结到这一眼,他再也不纠结了,他已经认定徐达就是叛徒了,所以他要动手。

    他手摸佩刀准备拔的时候,朱柏的一只手却抓住了他。

    朱棣看了朱柏一眼,然后想要甩脱。

    朱柏依然坚持,然后给了朱棣一个眼神。

    朱棣不知道朱柏这是什么意思,不过他还是没有继续动手。

    而这个时候,徐达也已经走到了队伍的前面,叛军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留给徐达走过去见李善长。

    朱柏和朱棣等人也就暂时放松了一些了。

    朱棣问道:“十二弟,刚才你为什么不让我杀了这个叛徒?”

    朱元璋此时也已经没有在演戏了,他在等,他看着朱棣和朱柏真正说话,也就走了上来。

    原本他是想给朱棣解释的。

    朱柏却率先开了口。

    “四哥,徐将军是不会叛变的,他完全不可能,要说其他人可能也许还值得怀疑,但徐将军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和父皇在一起几十年,要是他想当皇帝,那有的是机会,何必等到现在。

    而且大明建立之后的徐将军,那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没有那个心的,你误会他了。”

    朱元璋听到了朱柏的解释,他也表示认同。

    朱棣还是有些不解。

    “为什么呢?父皇你也相信他,十二弟你也相信他,可是他就是去了敌营啊,而且现在即将和李善长汇合了。

    本来我们就势单力薄,现在他徐达还走了,这就....

    哎,算了,但愿你们相信他的对的。”

    朱柏和朱元璋相信他,那么就说明徐达不会真的投降,那么就是诈降了,所谓诈降是什么,朱棣自然是很明白的了。

    他只是想不通而已,不代表不知道徐达要干什么。

    所以他要拭目以待,只要徐达和李善长见上面,就能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猜错了。

    于此同时,左右两侧的伏兵,也是收到了徐达发出的信号已经集结了士兵要展开厮杀了。

    可是他们到了巷口,只看到五军都督府的叛军列队站着,却没有见有人在打仗,这就很奇怪了。

    所以他们也就在巷口的地方就又埋伏了起来,因为是巷口,所以已经能够看到他们这里的情况了。

    他们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许是通过头口上面的协议解决了吧。

    他们就在这里等着。

    ...

    另一边,周颠和老黄按照朱柏之前约定的时间,已经整装上岸,此刻正在往湘王府赶来。

    这一万人经过了老黄的武功调教,加上周颠的精神洗礼,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他们都是蒙民后裔,身强体壮是其次的,他们有信仰基础才是最关键的。

    打仗就是要靠信念,而这信念这一块周颠自然是可以完美负责的,虽然看着他平时行为怪异。

    可是他要是显现一些神通,那可是可以单手举鼎,未卜先知的。

    这对于这些蒙民来说,比什么说教都要管用。

    因此周颠的话,那可是比圣旨都要管用。

    周颠知道朱柏是天命之子,他周颠选择了他,自然是会全力相助的。

    而且周颠还给这些蒙民准备了怪异的装备,看上去就像一万个罗刹一样。

    由于蒙民信仰里面就有罗刹,所以周颠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被杀,那就是罗刹替你赎罪了。

    如果你们战神,那就是经过了罗刹的考验,从此获得新生。

    不管离不离谱,反正周颠说得就是对的。

    周颠给这一只万人队伍,取名为“天机罗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