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九十九章 李善长好聪明

第九十九章 李善长好聪明

    周颠看着这一只他自己打造的军队,还是很满意的。

    他最为一个方外之人,虽然是很有能力,但自己却不是很愿意加入到这些朝廷中的事情中来的。

    要不是因为和朱柏有缘,他是不会出来的。

    他不出来也就没有人能够找得到他的,朱元璋曾经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去找也是没有找到的。

    到了他这个地步的人,只有他主动找人的,要是他不想见,谁也找不到他的。

    可是他还是选择了朱柏,他要在姚广孝选择的朱棣面前,把这个大势给扭转过来。

    因为据他推算的结果,大明的江山到了朱棣这三代,就算是到达了鼎盛了。

    所谓永乐大帝,仁宣之治,可是到了朱瞻基之后,朱祁镇出现,这就成了大明由盛转衰的开始。

    后面更是出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皇帝,这就是大明的未来。

    周颠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的,反而他观朱柏其人。

    原本也是一个短命之相,自然是福薄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上次他在宁海县见到朱柏的时候,发现他朱柏已经是一个大富大贵之相了。

    而且还有帝王之气。

    加上天象上面出现的客星犯主,紫微星移位等种种事情都表明。

    大明最近几十年之中要出现极大的变故。

    而最大的变故自然是皇位之争了。

    之前紫微星光照于东,那么东宫太子位的朱标或者是太孙就会受到庇佑。

    按照偏离的现行轨迹,按照原来得轨迹,紫微星斗会在东边往往地反向往上,也就是最后会指向北方。

    北方就是燕王朱棣的所在,他坐镇于北,发起于北,因此北平之地是他的龙兴之地,这也是朱棣会迁都北京的原因了。

    当然他迁都北京,还有一些其余的说法,什么方便御敌啊。

    旧部都在北平啊。

    生活习惯啊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迁都的理由的,但是朱棣很多时候的做法刚开始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的,可以说就是自己的一些小心思而已。

    他是北平打到南京来的,虽然成功了,但是这南京之地还是有很多土豪士绅元老贵族的。

    对于他统治起来还是不那么恰当。

    加上这些人和这些被迫投降的建文帝的旧臣,或多或少都有联系。

    他们会不会在暗中搞鬼呢?

    本来建文帝的失踪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一块心病。

    要是被这些人找到了建文帝,那么可能又是一场皇位之争。

    所以朱棣干脆找个理由迁都最好,迁都了,这些人就从南京去到了北京。

    北京是他的根据地,他就可以很好的监视和放心的利用这些人。

    南京就成了陪都了。

    这样他也就放心了。

    不过,他也没有完全放心,因为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还是没有找到。

    有人说他已经死了,有人说他流亡海外了,有人说他出家了。

    反正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

    朱棣为了找建文帝还专门找了一两个信得过的人,这大明的疆域内找。

    这一找就是一辈子,这可是一个没差。

    啥事不做,拿着俸禄就去找一个不知道有没有的人。

    另外朱棣还把眼光发在了海上,所以他又派出了郑和去下西洋。

    当然他不完全是这一个目的,还有就是他希望通过郑和这样一去,能够得到更多外国的友人支持他的身份。

    可以说朱棣是在这种愧疚的心理里面,过完了一生。

    因此他不敢有一刻懈怠,就怕对不起朱元璋,就怕自己下去了不好给朱元璋交差。

    这也让他成就了永乐盛世。

    最终都要死在战场上面才甘心。

    可以说朱棣还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君主了。

    就算他很多行为并不是出于真心,但他做的事情,却真真实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周颠发现了这些,他觉得比起朱棣来说,朱柏更有意思。

    因为朱柏的由来他自己都看不明白,而且他在湘地只是去了几天,还没有真正的就藩,就让当地的百姓都向往之。

    都想去他的湘王府工作。

    这就是难道的。

    而且,现在来看,紫微星已经移位他从东边照耀了之后,就会顺时针慢慢地朝南移。

    而朱柏所在的湘地正好在南边。

    加上他的个性变化,他的福气增长等。

    周颠选择相信朱柏能够成功的了。

    只是他朱柏的起点比起朱棣还要低一些,朱棣可以拿下北平,最后去拿下宁王的军队,这样就组成了一支可以打仗的军队了。

    而朱柏所在的湘地,他不是藩王,就只有三个普通的卫队,一万多人而已。

    一万多人要和朝廷的几十万大军相对抗,这恐怕是兵仙韩信来也不行吧。

    所以周颠选择提前来帮助朱柏。

    这一次他就要带领这一只天机罗刹军,曾经打赢李善长他们。

    而且他也知道朱柏选择他是什么意思,因为他是可以扮成神仙出现的。

    那就可以来无影去无踪。

    那么关于蓄养军队这个事情,就不会让朱元璋产生怀疑了。

    到时候这一只军队可以带去湘地,找一处山林,长期蓄养着就行,

    这就是以后朱柏的资本。

    周颠不求名不求利,就为了实现他的心里的一个想法。

    看到底是天下给朱棣那一脉更好,还是朱柏这一脉更好。

    他是可以看得到的,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活到大明亡国都行。

    另外一个老黄,这段时间也是和周颠一起朝夕相处。

    对于周颠也是恭敬无比,虽然老黄的任务很重,要训练士兵就要有一个很好的风气。

    严肃认真是必须的。

    但是他对于周颠却是即为的放任,一切都是听周颠指挥。

    不过,周颠也不会乱说,只是他的动作行为,看起来很胡闹。

    刚开始大家不习惯还有些反感,但后来却被周颠完全的折服了。

    老黄也讲述了自己跟着朱柏的原因。

    他和朱柏是有过生死的交情,所以是绝对可以放心的。

    加上他武义高强,家里又没有其他人了。

    所以朱柏是很放心的。

    周颠知道了这些情况对于老黄有了一些了解,他和老黄性格上面还是有些趣味的。

    毕竟都不是年轻人了,两个年龄大的人在一起还有些话说。

    周颠本来是想邀请老黄跟着自己一起修行,一起找一个地方隐居的。

    但是现在这个想法是不能了,毕竟朱柏现在已经算是上路了。

    这就需要很多人了。

    周颠也就只有把这个想法放在心里,打算以后等朱柏真正成功了之后,再邀请他吧。

    老黄的心里对于功名也不是很在乎的,他的家人都不在了,还都是成为了斗争的工具,被残害了的。

    所谓衣锦还乡,他连一个家人都没有了,还谈这个干什么呢?

    只是他觉得朱柏是一个好人,一个不错的王爷,所以他愿意跟着他,愿意帮忙。

    不然,他可能就跟着他的矿场兄弟们一起去了。

    人最怕的就是生无可恋,就是绝望。

    之前的老黄就差点绝望,要不是因为朱柏的出现,让他能够有机会帮他的那些兄弟们报仇,那么他可能也要死不瞑目了。

    或许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那些事情会发生了。

    这一切是朱柏造成了,是朱柏帮助他完成的,所以他打算报恩,希望朱柏能够真正走上正轨之后,或者是他身边有更多能够帮助他的人之后,老黄也会选择离开。

    这就是他们两个人的想法,至少现在来说是绝对的忠心的。

    所以说朱柏还是不容易的,他的班子太差,但是运气不差,一切都在慢慢朝着好运的方向前进,

    这一次朱柏的选择是和周颠不一样的,不过,周颠还是照顾了他的想法,这个事情不用急于一时,可以慢慢回到湘地然后发展势力,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去夺位。

    老黄则是有一个梦想可以去实现,他终于可以在没有功名的情况下成为了一个带兵打仗的人。

    他的那个锦衣卫百户的身份,也会随着朱柏的请辞,他自然也会请辞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平民的身份。

    不过,现在他亲自训练出了一支军队,将来回到了湘地的山里,他就是那一带的土将军了,这也算是实现了他的梦想。

    老黄是一个文武双修的人,考了几次功名都没有考上之后,他就对于武义更加的喜爱。

    他多么向往可以披肩斩棘的在战场上面厮杀,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不过,他不能露面,只能带着面具以一种神兵的样子出现。

    就算是这样问题也不大,他们这一次也将是让对手闻风丧胆的。

    还有就是要制造一些神奇的情况,直接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这一支天机罗刹军,现在已经出发,所到之此,鸦雀无声,生人回避,有人不小心从窗户上面看到也都吓得以为是看到鬼了。

    更是不敢声张了。

    他们朝着湘王府前进着。

    在这夜色下,的确让人心惊胆战。

    这就是周颠和老黄要的效果。

    而此时,湘王府前面五军都督府的叛军对于这些还全然不知道,他们此刻正在商议对策,要不要接纳徐达。

    徐达通过了人墙,来到了李善长的面前,两人站在了他的前面挡住了去路。

    一人是郑遇春,一人是费聚。

    两人都是徐达以前的伙伴,现在却成了对头。

    徐达也不去和他们攀谈什么,只是怒视了他们两人一眼。

    李善长说道:“魏国公,真没有想到我们会以这种情形见面,还有这些老朋友,以前都是一起喝酒吃肉的人。

    大家都是一起起来做事情的,现在这个朱元璋居然要杀我们了,你说我们又怎么能不反呢?

    还记得当年大家穿一条裤子,一起去偷牛,去看寡妇洗澡吗?

    就是这样一些兄弟,现在却要刀兵相见了,他朱元璋前面能够杀了胡美等人,现在又搞出了一个郭桓案,这是要拿我们这些老兄弟出气了啊。

    我们要是不反,那么早晚就要被他给杀了。

    魏国公,你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只要你出点力,你还是依然是魏国公,还是新朝的丞相,你的子子孙孙依然是世袭罔替。

    你又何必跟着朱元璋送死呢?

    京中的布置你是知道的,现在我们的大军这京中是无人能敌的了。

    当然你们可能已经找到了蓝玉和常茂,还有就是四城的守卫部队,不过,就这点兵马,哪里够我们吃的、

    我们这些老兄弟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仗还是打了不少的,所以你也应该知道,朱元璋是绝无活路的了。

    你跟着他也是一样只有死。

    我知道你擅长作战,但是那是攻守城的战斗,我们现在就在你面前,能够快速将你们灭了,你们又哪里有机会逃呢?

    我李善长也是真正的惜财,才巧施以计逼你过来,我知道朱元璋这人是疑心很重的。

    只要我说你在五军都督府是和我一起合谋的,那么就算你不过来,将来他也会杀了你的。

    所以你还是过来了,你想将计就计,想借此机会来到我的军中刺杀了我,来一个擒贼先擒王,然后等我们内部一乱,埋伏在远处的蓝玉和常茂再一起杀出,你们就能借此机会,杀出一条血路来,然后让朱元璋回到宫中。

    紧闭城门,想尽办法去搬救兵来,这样就可以有机会取胜了。

    还有就是朱元璋不死,你们可以调动京中的百姓来对抗我们,还可以采取攻心的办法,瓦解我们的士兵的士气等。

    我说得对不对啊?”

    徐达心里大惊,他的全盘计划都在李善长的言语之中了。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自己这边有奸细?

    不过,徐达还是没有往奸细这方面去想,因为他的计划是刚才才想出来的,也没有和任何人言说。

    就算是朱柏懂了他的意思,两人也没有说话。

    那么久只有一种可能,李善长是猜的。

    他对于徐达的了解,看到徐达居然真的会来到自己的面前,这就让他更加的怀疑。

    还有就是朱元璋和朱棣的行为,在他看来这就是演戏给他们这些人看得。

    所以李善长不会上当,他不会因为一个徐达就放弃整个计划,他希望徐达能够加入自己,只是因为这样会更加好打一些。

    而且更加长远来看,将来各地藩王来了,徐达还可以有大用,他在军中有绝对的威望,只要他都承认了自己,那么其余的人也就自然不敢说什么了。

    这样就可以省了很多麻烦。

    还有就是北元的人的确也不消停,将来还可以用徐达去镇守。

    李善长想得很长远,因此他在认为胜利已经没有悬念的情况下,要留下徐达。

    这才是他主要的目的。

    徐达说道:“韩公,这是不相信我啊!”

    说完,他展开双手,让费聚和郑遇春搜身。

    费聚两人放松了警惕,上前来搜徐达的身。

    徐达这时,突然从腰间拿出一把匕首,直刺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