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寻路人世间 » 第十四章 归途救童

第十四章 归途救童

    冬至过后没多久,春节将近,屯年货的人开始多起来,年味渐渐拢聚。在当地有这样的风俗,过年不看病,正月不吃药。因此在年二十五之前,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赶在过年前把小病小痛的赶紧治好,过年的时候就喜气洋洋的,不上药房,图个吉利。因此和生和展中在年尾的时候忙得最厉害,但忙过这一阵之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徐老便让两个孩子回家过年。

    和生离家近,随便收拾一下就拎着个小包裹回家去了。展中回村得走上五六十公里,且家里的床褥也没多的,必须把自己的床褥背回去。展中仔仔细细的把自己的被子叠成豆腐块,好在也不是特别厚实的被子,又用绳子捆了几道,压缩的更小了,然后把被子衣服塞进麻袋里,把麻袋一捆,放在前厅。徐老已经被他的子女接走回家过年去了,店铺里边此时空无一人,展中关好门窗,又查看灶台有无明火,便把门板一块一块安上,然后上了锁,把钥匙放在店铺后边的柴垛底下。

    自从来到徐老药铺,已经半年多未回家了,展中此时也是归家心切,把麻袋扛在肩上,就马不停蹄的往村子的方向走。展中从早上八点钟就出门,一直走到中午时分,又渴又饿,掏出个番薯和鸡蛋囫囵吃下,吃的太急,噎的直翻白眼,摸出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总算是顺了顺气。

    歇了一会儿,展中接着扛起麻袋往家里赶,路过一户人家的时候,自己扛着麻袋正准备从人家家门口走过,哪见的从屋里忽的窜出一条大黑狗,大黑狗怒目圆睁,嘴里发出低沉的吼声。展中吓的一哆嗦,盯着大黑狗,自己一步一步往后退,暗自想,莫非自己这打扮太像捡破烂的了?稳住,一定稳住。谁知这时候又从其他地方窜出两三条狗,从各个方向走来,准备包围过来。展中也慌了,扛着麻袋就跑。幸亏展中的脚力不错,猛的一发力窜出去老远,几条狗准备扑上来的,让它扑了个空。展中一口气跑出去老远也不敢回头看,直到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回头看,那几条狗已经没有追上来,估计是回屋里趴下了。

    这一下跑的,累的展中坐在田埂边上好好的喘气,被这几条狗一打岔,这下好了,也不知道自己跑到哪里去了,迷了路。展中气的一拍一旁边的田埂,骂到:“呔,真倒霉,碰上这几条老狗,不就扛个麻袋,追的我跟孙子似的。”自己把麻袋夹在咯吱窝下,沿着田埂往前走,看看能不能寻得到几户人家问问路。走了半个小时,肚子又咕咕叫,又饿了。展中正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的年纪,再加上这样一跑一折腾,饿的更快了。正埋头苦走,突然听到前边村子里面人声鼎沸,展中看到有这么多的人,正好可以上前问问路。

    只见一家房子门坪前围着一圈人,展中凑到近前,问了问边上的一个大爷:“大爷,这是咋了呀?”那大爷扭头跟展中说:“要命喽,这家老人把海芋当成芋头煮了,给小孩吃了,小孩子扯着脖子都呼吸不了嘞。”展中从人缝里往里瞧,小孩的他妈和他奶奶早已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奶奶嘴里喊着:“孙子,我不活了,奶奶害死你了。”旁边一年轻的庄稼汉看起来是小孩的爸爸,正把小孩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用手指头抠小孩的喉咙,想把吃进去的东西抠出来,旁边蹲着一个老头,一边抹眼泪,一边拍着小孩的背。

    展中想起,徐老之前也救治过一个误食海芋的妇女,自己刚好在一旁帮忙,看过该怎么处置,心里有些犹豫,上去帮忙吧,要是能救回来是好,万一要是救不回来,自己担得起这责任吗?再加上自己还没有试过给人看病,只是学了点皮毛,有这个胆量去救人吗?

    眼见小男孩浑身瘫软下来,胸腔起伏的更加剧烈了,但是出气比进气多,嗓子眼被堵住的感觉。展中心一横,放下麻袋,拨开人群,走到小男孩爸爸面前,蹲下身,仔细看小男孩的脸。

    庄家汉也不知道来的后生仔想干啥,看他凑的那么近,没好气的说道:“你干什么?你凑那么近干什么?”

    展中赶忙回答道:“家里有没有醋?”庄稼汉不明所以,反问:“有啊,问这个干什么?”

    展中赶紧和他说道:“快倒上一大碗醋,给小孩灌下,能救命!”

    旁边的妇女听了赶忙起身进厨房,不一会儿就端着一碗醋到跟前,汉子扶起小孩,捏着小孩的脸颊让他张嘴,然后把一碗醋灌到他嘴里,小孩被醋呛的咳嗽起来,展中又让妇女再去倒上一碗醋过来,这妇女哭哑着嗓子说:“哎呀,家里没了呀,刚刚都给倒完了。”

    旁边几个妇女立马应到:“我家有,我家有,我去拿。”最后让离家近的那个妇女把醋给拎了过来。

    此时小孩的气息逐渐恢复,展中又倒了一碗醋,给小孩灌下,又摸了摸孩子的喉咙,好像没有先前那么的肿。展中舒了一口气,寒冬腊月的,发现此时后背上已是一片凉汗。自己也算是头一回给人治病,幸的徐老救人的时候自己在一旁看着,学得一招半式刚好能用上。也是好悬,救好了,那就阿弥陀佛,没救上的话,自己这辈子都迈不过这个坎了。

    小孩的爷爷奶奶看到孙子逐渐呼吸平缓,忙都围了上去,哭喊道:“哎呦喂,孙子耶,奶奶把你害苦了。”

    老奶奶又起身,颤巍巍的握住展中的手说:“后生仔啊,太厉害了,要是没有你,我孙子就完了。”说罢,又抹去一把眼泪。

    展中连忙摆手:“举手之劳而已,学的一些皮毛刚好用上,小孩儿没事就好。”

    那汉子也起身,拍拍展中的肩膀说:“这回得亏是有你,不然这小孩气都喘不上来了。”

    展中连说不碍事,不碍事,说罢把麻袋甩到肩头,问大汉:“叔叔啊,不好意思,跟你打听个事儿。我准备回家过年来着,在前边的村子让几条狗给追的不知道跑哪了,叔叔可知道田头镇咋走。”

    大汉看了看展中身上的麻袋,又看了看妇女怀中的小孩,见小孩已经没有什么大恙,便拍拍展中肩膀说:“还远着嘞,走路的话得走到天黑,不打紧,我送你回去,等我会儿,我把驴拉出来。”

    展中推辞一会,看大汉执意要送,便把麻袋放了下来,等大汉牵驴。周围围观的村民也都散去,有些老人围过来问展中是哪里人,展中答道:“我是田头村尚家村的嘞,在县上拜师学医,准备回家过年来着,老先生,这是哪个镇呀?”

    为首的老人说道:“哎呀,你走岔啦,你咋走到张乐镇来了?得多走好一会儿呢。”

    展中也不清楚这个镇子在什么方位,只是想来估计走错了路,还要花好多时间才能回到家,也碰巧碰上这档子事,也幸好人家愿意送回家去。

    正和几个老人聊着,大汉已经牵着驴车从旁边小路出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只鸡和一个布袋子。

    大汉走到展中身边说:“今天也得亏有你出手相助,家里也没啥东西,对,快过年了,这只鸡带回家去给家人吃,这袋里有几个鸡蛋,放了点米糠,免得给磕破了,你也带上,回家煮蛋吃去。”

    展中连忙摆手说道:“哎呀,不要不要!碰上碰上也是个缘分。”

    大汉执意要让展中拿下,旁边的几个老人也劝展中收下,救下了小孩的性命,这是主家的一点心意。掌中只好作罢,把鸡和麻袋放在板车上,又把鸡蛋揣在怀里,坐在板车上,挥手示意,向众位道别。

    大汉架着驴车,往田头镇的方向走去,期间和展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这大汉姓黄,名永富,世代住在张乐村,主要以耕地为生。又问得展中是在县上学医,不由得大加赞赏。两人一路聊,一路着急赶路,但是就算永富一路挥着鞭子,紧赶慢赶,赶到尚家村时,日头已经往西边去了。

    一进村子,就看见村头大树底下几个阿婆在一边剥花生一边闲聊,看到展中回来了,齐齐打招呼,又好奇的看这陌生大汉,问道:“哟,展中,这是哪家的呀”。

    不待展中回答,永富就回话到:“我是张乐镇的,今天呀,得亏有展中搭救,不然我小孩就没命了。”

    几个阿婆很是好奇,还想再问问细节,永富他两着急赶路,驴车已经往家里去了,阿婆们拍拍屁股上的尘土,提起花生篮,小脚颠颠往展中家里走去,要去凑凑热闹。

    永富把驴车停在房子门坪前,一手拎着鸡,一手拿着展中的麻袋,跟着展中进了大堂,几个宗亲老人围上来问话,永富还是那句:“我是张乐镇的,今天展中救了我家孩儿一命,我特地上门来道谢的,不知展中爹妈在家吗?”

    老人七嘴八舌说道:“展中娘前几年去世了,他爸在地里呢,大娃子,快去叫你有胜大伯回家。”几个小孩一溜烟跑出去叫人去了。

    永富被老人围住,询问缘由,永富便把展中如何救人的事迹说的详细无比,其中还添加一些个人情感,说得好似神医下凡,华佗转世。几个宗亲老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夸展中不错不错。

    展中在一旁听的羞臊难当,忙说:“都是些小伎俩,学了点皮毛正好用上。”

    永富连说展中太谦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这孩子真要出事情了,自己老娘也自责得垮掉。

    说话间,老屋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有胜从人堆里走进大堂,永富立马起身,对有胜抱拳施礼,有胜赶紧弯腰抱拳回礼,忙问:“这位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永富便把展中救他孩子的事重新说了一遍,其中不乏有许多夸有胜教了个好儿子的话语,然后提起一只鸡说:“我们农村人,也没什么好东西,过年了,抓只自家养的鸡,拿上几个鸡蛋,特地来道谢一番,希望展中爸不要嫌弃。”

    有胜忙说不要,但是永富道天色已晚,着急赶回去,就把东西撂下就出门,坐着驴车扬着鞭子走了,任由有胜喊他留下吃晚饭,他只说家中老小等着,还得赶紧回家,有胜只得作罢。

    驴车驶出了村子,村民们也逐渐散去,走前都和有胜竖个大拇指,有胜和展中两人也是红着脸嘿嘿笑着。等到人群散去,有胜和展中回到屋里,两人对脸相视,顿时哈哈大笑,心情舒畅无比。

    有胜摸着展中的头说道:“可真给我长脸了。”

    展中嘿嘿一笑,说道:“趁现在天还没黑,我们把这鸡杀了吧,也快过年了,吃顿好的解解馋。”

    说罢,展中就想去抓那只鸡,有胜连忙拦住展中说:“诶,不急不急,这鸡先留着,过两天有客人,我还有事要告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