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武皇 » 时弊

时弊

    晓天依旧笼轻纱。

    半宿风还静,一冬寒尚浓。

    时皇极门廊内正中位已设御座。

    此为将行之备也。

    而午门外,文武百官已列队俟门开。

    自太祖废丞相制,明主日早朝渐成。

    然明常早朝有异色。

    不似影视剧中见——齐聚于金銮殿内闻。

    当谓御门听政,故俗谓之早朝。

    此御门者,谓早朝之地也。明主日御皇极门听政,文武群臣分两班奏事。

    故明常早朝实露处也。(皇帝坐皇极门廊内,大臣立广场。)

    无寒暑皆然。

    早期,除遇极恶天气,方改会皇极殿或免朝。

    但明中后期之后,帝益不喜早朝。

    故早朝之制,亦无早行之位矣。

    至于万历,更创二十年无早朝之记。

    然崇祯由检则明皇帝里名“劳模“!

    嗣后立马,辄取废久早朝制度,日必至。皇极门外,早朝如旧。

    然今之早朝定与曩异.......

    群臣静立,但闻天子之声铿镪顿挫,遍传全场。

    想当初洪武永乐两朝我大明是何等兴旺。

    “太祖寒微而能集天下,推覆暴元,建天朝之业“。

    成祖迁都北京、五征漠北、修永乐大典,遣海舟横四海,威恩天下,万国来朝。

    “尔时大明如日当空,光被寰宇!“黄云肩通袖龙袍朱由检端坐御座,睥睨群臣,朗声曰:“可反观此数十年来辄寇贼不断,天灾人祸此起,朝廷赋赋难支,各省民怨沸腾。”

    “朝廷已至举步维艰!“由心驰神往之激荡,痛心疾首之失与惆怅,由检此言可谓道尽大明朝由盛转衰之苦矣。

    此重生后朱由检初在朝会之上与满朝文也武见。

    为今日之早朝,苦思一夕。

    盖开新政之首也......

    故先率群臣缅怀大明,后因引见大明所临之惨。

    他今日直打国家弊端,与这依旧争权夺利的大臣们上眼药!

    国家皆已破败如此,卿辈但知耽于党与,是人臣所宜为邪?

    要使聪明文武知,大明天子心如镜。

    非唯心如明镜,孰与知时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阉乱权,但使本势陷于水火之势。”

    朕不欲归咎于某人某事之上。“朕今欲闻众人之于今朝廷之问,得无有一醒否?“

    “愿闻汝辈能言点子,敢不敢以实对!“

    由检所言明白,欲令大臣口陈朝政之弊,因引实对,以为己后所欲言。

    黄立极,你是内阁首辅。由检目转立文官首辅黄立极:“就汝开个头罢。以子之见,觉今之大明何弊?”

    “究竟因何使我竟沦落到这番田地?“

    “回禀陛下,臣以为......“一身大红文官常服黄立极即刻出班,持象牙笏高举过顶,而一时又不知所以开口:“臣以为大明所以.....所以.....“?

    “黄立极,内阁首辅!难不成此亦须吞吐欲上半天乎?“由检眉头一皱,声色厉色曰:“若于此事都不对,朕观阁臣亦不须续矣!”“陛下恕罪!臣但方恭听圣言,立觉字发人深省,一时未回神来.......“龙颜不悦,黄立极诚惶诚惶诚恐硬着头皮曰:“臣以臣大明所以沦落如此艰难与近年接踵之天灾,不免干系也。”

    “中原五省连年旱、水、蝗、风,使朝廷根本不能振济,而民心不固,故乱端四起,此内患之根也!“

    “善,姑为一也“。

    “施凤来,你也说看。阁臣先言,然后六部大臣各陈所见。”

    “启陛下“。及捏把汗黄立极入班,阁臣施凤来持笏奏曰:“臣谓除天灾外,关外建奴屡犯边,不得不耗海量钱粮维稳辽东,此国朝大患,故建奴之祸当属我大明外患之首。”

    “军费既掏空帑藏,振贷之际,往往力不能从,遂成内忧外患之局。

    “唯,辽东之患,实累朝廷一顽症“张瑞图,汝矣!“

    “陛下,臣与黄、施二阁老议合“。张瑞图曰:“臣以为大明所以陷于举步维艰者,以朝廷并为此内忧外患累也。”

    “如新施阁老言,致内忧外患之源,始于外患!“

    “而外患之根在建奴。臣愚以为但能除建奴之患,国用顿减,内忧之忧,迎刃而解。”

    好,你倒是善总结。御座朱由检不火道:“三言两语,即以此时局之弊、解决之法皆为总结“到位“矣。”

    “如子之言,反为简矣“。

    “诸臣尚有未须补否?“有言尽可直言!”

    由环视群臣,无大臣出班意。

    特是六部堂官,一个当真稳如磐石站得名曰结实!

    见朱由检冷笑好!不与你来点猛料你还把窝在深宫里的天子做痴般糊弄了。

    归根结底,一切利使然。

    以其动众切身利益。

    才黄立极等“高谈阔论“,实放一通空炮,避重就轻全无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