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武皇 » 法不责众

法不责众

    西安府,东大街北。

    两石狮坐立府衙门口。

    两旁建八字墙,大门中悬大额黑漆金字,上书“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衙门“。

    左右阶下,各立青衣朱甲佩刀者八人。

    衙内偏厅,大红锦鸡补服陕西左布政使甄时潭端坐茶案旁正悠哉悠哉细品杯中香茗。

    旁坐的贾文德却一脸愁容:“我说藩台大人,都这时还有心吃茶呢?“”

    “何谓也?“甄时潭徐释茶盏,不以为笑,曰:“是日又不塌下来,汝慌个何劲?“”

    贾文面难色压着声音,说:“看着朝廷给咱们的赈粮就要到了,你得给句明话吧?“大家伙可皆待君言也!”

    “明话?“甄时潭明知故问:“何明言?““夫复何言哉?“往者何为者,今者复何为。”

    “这怕不可乎?“文德惊曰:“圣旨前几日已到,京城里亦传消息。”

    “然则朝廷今日动真格矣,犹以前路数行,保不齐阴沟覆舟矣!“

    时潭闻言,摇首笑曰:“阴沟里翻船?“”

    “吾言贾大人!你好歹也是一府的府台,怎么遇得事还沉不住气?”

    “又不是初入官场新人,这等事还用我教你?“

    “藩台大人,君勿打哑谜也!“贾文满面说:我有个亲戚在京城任职,前日还专门给我封信让我赶紧办清退赃银的准备。”

    且一再强调此朝廷铁了心肃官贪腐也。也真是邪了门了,京城传来消息说皇上对天下百官的所为是一清二楚!“虽云敕旨赦百官前罪,此心犹恐甚,常觉心神不宁.........“

    “心神不宁?“时潭从容曰:“君何畏圣上求我辈后帐耶?“”

    “君独不惧乎?“贾文德叹息道。

    其年,贪墨赈粮款,鱼肉百姓,横敛可谓尽恶矣!

    陕西多灾,旱、雹、风、洪灾,变法之次也。

    而陕西官以时潭为敛财之会。

    朝廷拨下的赈济粮款尽入了这些贪官污吏的私囊。

    未了灾年民不聊,贪官依旧欲穷民。

    故知民怨之深贾文德恐帝寻其后账。圣旨虽云准上缴自上赃银即免贪腐前罪。

    然亦仅及“贪腐“之罪而已。

    于时潭、文德之恶尽,其罪不止贪腐而已!

    是岁以来,敛财,手没少沾染无辜之血。

    京师大骇。

    因觉朝廷风向变,推行高廪养廉閒。

    -------------------------------------

    “惧?“何惧之有?“甄时潭又品茶一口,开口道:“不要在这里自己吓了。”

    “大明两京十三省官员又不止是咱们干“。

    “上闻百官之贪腐内幕而犹赦群臣,何也?““四字法不责众!如果按《大明律》来较真,你道大明还能剩几个官员?”

    “我辈事人亦没少干,至尊不能尽除大明处官乎?“

    所以,你啊尽可把心放在腹里。

    贾文德听了甄时潭这样分析,不由眼前一亮:“既然如此,我们只要准朝廷定准把赃银上缴,也只是把以前的罪过全给了一笔勾销了?“”

    “彼所拨赈粮款我..........“

    雁过拔毛,此少拔点是也。甄时潭直打断贾文德言,道:“该分的还要分的。”

    于敛财之术,甄时潭言直不讳。

    “藩台大人,下官惑矣.........“

    “无惑也“。甄时潭视疑贾文,笑曰:“抑其言,世未易也!“”

    反正就你我二人,今天我就把这道理给你说。

    “新皇嗣位,上先喊上一通为国为民者,例也!“

    咱们也不用扯的太远,就从嘉靖朝始算吧,你自己想紫禁城里的那位都做了什么?

    甄时潭顿足,低声道:说我们为官的贪财敛财,可是天下若要论敛财的手段谁比得上他老朱家呢?”

    “大不敬言,何曾管民生死?“

    若朝廷但赦百官前罪行高薪养廉之法,臣反不安。

    因此,我也会如你现在一般恐朝廷会给我们一个秋后算账。

    “然朝廷令百官上赃,且由厂卫主执之,吾心立定矣!“

    甄时潭言及此,面露得意之色:“说到底朝廷以调子定之高,不为因而敛一笔横财。”

    “上这招高明,知百官有钱如此连环计令众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言,甭管汝乐不乐,这钱汝皆得外探!“

    “此事若成,两京十三省官加一处,你道这得几钱?“言财事,甄时潭目中尽贪“,故曰:吾少年天子,乃精擅此道之高人也。”

    我敛财,无非掠之于民,多加掠于商。

    “京师之人,直掠之于官也!此法不得不叹服也..........“

    甄时潭看沉思的贾文德,自信满言道:“等着看罢,等京城里的把赃银收够了,一切还是旧章。”

    “放心,此日翻不得,世道也不变!“

    你认为来收赃银的锦衣就净?彼将不贪?甄时潭讥讽道:眼下这个风口,在京城他们不敢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收黑钱。”

    “可出矣,其不贪乎?“

    到时,给他些利益我少上赃银,这事也就过去了。

    言及此,甄时潭叹曰:“然此行赃必不可少,此言必不过这一关。”

    故赈粮款得分一分。

    “一九”“廪多”,餘仍按旧例。

    “大人,如公言待此钱尽,尚依前路?“贾文皱眉道:“可高薪养廉之法立刻就行了!“。

    “废言,不用高薪养廉这招何以塞天下官口?“甄时潭摇头:“这才是皇上的高明,咱们就是活生做了一回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