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武皇 » 伏民

伏民

    新核班底如由检意,京官追赃亦略成。

    京城文武加勋戚,太仓库见银四千三百八十余万两。

    虽追赃之前,由检有所心理准备,而断京城追赃之数,必不减2000万金。

    然一时收上来四千三百八十余万两现银犹使由检不得不叹。

    盖大明绅喜藏现银之记果然。

    此亦非明例也。

    古者贪吏皆有积银之俗。

    盖日守白花银会令其无厌,或置此金银于钱庄,不若留其眼皮子底下安也。赞曰∶好以非法所得赃为镇宅之用。

    这倒也给抄家或眼下上缴赃银给了便。

    正朝权贵有大把现银囤在家里,依朝廷追赃准拿现银直缴便是。

    若再计前抄朱纯臣、徐弘基、薛濂、宋裕德、顾肇迹五人三百余万,由检仅一月创收几五千万!

    有是钱也,前所欠军饷、振荒民粮款、百官俸料、兴水利之负、铸炮造船之费、编练新军之用、行新政之费皆有所归。

    朝廷手头有此笔现银,举事有底气。

    帝不差饿卒,不论怎么谓今朝廷手头宽裕,饷银必不可负。

    尤辽饷断不可复失;彼直面后金之第一线,乱有不测之严重后果。

    若按本迹,崇祯元年辽东以逋饷四月而哗。

    那一次哗变,直造成了新代任辽东巡抚的毕自肃自杀而亡,因此衍生了一系加速大明朝就灭亡的变故。

    自肃忠干有干用,其死无疑朝廷大损。

    而其亲兄方见朱由检擢户部尚书毕自严。

    至是,辽饷已先下。

    毕自肃此干将,自不为兵辱而自寻短见矣。

    见势可谓大好,由检心亦安矣。

    有新核班底,朱由检觉实不必日三更也。

    故已拟旨。待新年一过,改日早朝为三日一次。

    其利:一,由检身及大臣皆不必冒寒暑日昧爽而起瞎折腾。

    其二,亦待大臣益多自主权信。

    天子不须鸡皮蒜皮小事,无论帝手底下大臣累。

    且其办事效率亦不高也。

    万历二十余年不视朝,大明朝不亦例乎?

    然则朱由检自不能效万历皇帝之干脆而掐早朝也。

    然亦不欲崇祯日早朝,朝廷事小情恨不得皆亲办......(明主非无勤政,而人无细如崇祯者,尤喜“微操“,不亦扯乎........这样领念都觉得累累。

    又朱由检特意,命户部统筹出陕西等数省,拨款银三百万两,先为有司所征。

    由检知大明朝今已大失民心,接下还会迎来小冰河时,灾害无所避,此亦所以剧民反也。

    吏治暗加明中后期皇帝在缺钱时惯用手法是:先苦一苦百姓。(何苦法也?无非欲尽取于民,而尽索其直......)

    以此人心焉能不失?

    更无论崇祯登极值祸频发之小冰河期,而崇祯亦不思太好之决,缺钱依旧习用——加税,犹苦一苦百姓之老也。

    是亦天子治下,十室九空,百姓争走,然后大明朝陷于遍地反民剿之不尽之死局。

    非大明朝内有不可回之患,后金断然无可取明而代之者。

    故知民心之重者朱由检取第一桶金而遽以赈修水利之款为优先拨款,特出银三百万而退税于民。

    此既出于兴复之本,更安民之大举也。

    光靠号呼不可动人心,汝得实验之,使大明之民信之:新室实福民,所谓民富国强者此也。

    虽三百万金退陕西等数省,分户亦十分有限,然此则天下之大事也。

    试问:此以往者,何民敢思:官收上去银钱尚能退还民?

    这新皇登位又加大赈灾力度又大兴水利,现在还破天荒的来了个退税于民。

    种种形迹明,新朝实新气。

    观其实变,百姓心想:难不成积弊累世大明朝真迎一旷古明君?

    此朱由检之所欲见,而民心安之,明可徐劲来.......

    且其实效验于天下,新民富国强,固非虚言也!

    新年将至,为人君者,使其子民有心过个年,不可使一念及朝廷,则嗟叹怨望。

    欲令万千子,重拾信新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