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斗间 » 第三十四章 点花会

第三十四章 点花会

    黄昏时分,胡家豪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回到小办公署。

    叶平治给他倒了杯茶,胡家豪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胡大哥,先别急,把气喘匀了,慢慢说来。”

    胡家豪将前后一一说来。

    过了午时,司礼监的批文到了,诏狱便依照旨意放了谢刚等人,把他夫人的尸首也归还了。谢刚雇了辆板车,把谢齐氏的尸首抱上板车,往家中而去。

    谭凯不等谢刚,提前一步带了一队人跑去谢刚家抄家,把谢家大小人等全赶到了大街上。

    抄完家后,刚出谢家门口,谢刚带着其夫人的尸首也到家了。两小儿见母死,一下子扑了上去,哭成泪人一般。其余众人见家主归来,一时间也是哭作一团,乱作一团。

    谭凯不管这许多,封了谢家家门,强行拉走了谢妾,一路上并无异常。

    因叶平治特意交代要注意谭凯在谢家做了什么,胡家豪估摸着谭凯必定不敢在人多的时候做些非分之举,说不定还得回谢家。

    于是,胡家豪趁人都有后,翻进了谢家。

    谢家后院有一颗大树,正好隐蔽身形,还能观察整个府邸,因此胡家豪便躲在树上,守株待兔。

    果然,未及黄昏时分,谭凯换了常服匆匆而来,也是翻墙进的宅院,径直来到后院井边,打起一桶水。

    谭凯喝了一井口,其余尽皆倒掉。把水桶翻了过来,原来水桶后面还绑了一根绳子。待把绳子一点一点扯上来后,才知绳子另一头绑了个盒子。谭凯用手掂了掂,又打开盒子看了看,面露得意之色。谭凯把盒子用包袱背上,又再次翻墙而走。

    躲在树上看得真切的胡家豪也赶忙下树,在墙边等了一会,估摸人已走远,也翻过墙去,远远在后面跟上。好在京城的街道横竖有制,黄昏时分人也少了许多,一路不曾跟丢。

    朱希义问道:“他去了哪里?”

    胡家豪说道:“勾栏胡同,玉闺院。”

    叶平治眼中升起一股怒火,说道:“贪墨赃款,致使他人家破人亡,他是不怕家法吗?”

    朱希义说道:“他先是隐蔽赃银,后又贪墨赃银,有陷害他人之罪,这一条够他受的。”

    叶平治拿起笔来,将事情原委一一写明。完后,签上了自己名字,又交给胡家豪签名。朱希义也拿过笔,签上了。

    朱希义说道:“我去找蒋大人汇报,呈上司礼监。”

    此时叶平治压住了怒火,稍稍平复了情绪,说道:“我刚刚想了想,似乎不妥,你还是直接交给都督大人,让都督大人转呈司礼监。”

    “这可有逾制之嫌。”

    “司礼监应该会体谅我等的难处,若事不密,我等难逃报复。”

    朱希义点了点头,将奏本收入怀里,与叶、胡二人请见锦衣卫都督同知朱希孝。

    朱希孝办公署门口的卫兵是认识朱希义的,立马进房禀报。不一会儿,卫兵出来说道:“都督大人请二位大人进去。”

    朱、叶进得办公署房内,二人行了礼后,叶平治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又递上奏本。

    朱希孝不置可否,说道:“其他人一到黄昏就回家了,你们怎么还不回去?”

    叶平治说道:“都督大人身体力行,勤勉于国事,不惧劳苦,卑职们仿效一二。”

    “哈哈哈,朱希义可从不会拍马屁。”说完从书桌旁的盒子拿出三块牌子,接着说道:“再查下去天就黑了,这是锦衣卫夜探令牌,巡城军士见牌不问。”

    朱希义接过牌子,问道:“那这奏本,二哥你可得帮忙呈上去。”

    朱希孝看了两人一眼,说道:“欲速则不达,莫要操之过急。”随后摆了摆手。

    朱、叶二人只得行礼退了出去。

    朱希义问道:“我二哥这是什么意思?”拿着手里的牌子晃了晃。

    叶平治说道:“这是让我们跟着查下去,目前只有一个胡家豪看见,容易被翻案。”

    “不会让我们去青楼吧?”

    “不然为什么给我们夜探令牌?”

    朱希义一脸无奈,显得甚是为难,说道:“明天我夫人要是问起,你必须去给我证明,还有我二哥。”

    “快走吧,再不走天都黑了。”

    玉闺院内,一楼中间设了个圆台,周围围了一圈桌凳,前排已坐得满满当当。

    朱、叶、胡三人已换了常服,找了个靠后的桌子坐下。

    老鸨见有新客,立马迎了上来,满脸堆笑着行了一礼,说道:“三位公子,老身有礼了。”

    胡家豪问道:“这都坐着干什么呢?”

    老鸨笑道:“这位公子第一次来吧!公子们来得甚是巧,今夜本院举办点花会。“”

    胡家豪问道:“什么叫点花会?”

    老鸨心里已知面前这几人是第一次来勾栏胡同,又见朱希义穿着不俗,心下明了,笑道:“老身这院里的姑娘,可都是闺房内的大小姐,金贵得很,从来不轻易接客。”

    朱希义不耐烦道:“别废话,什么叫点花会?”说完掏出一锭五两银子。

    老鸨笑着接过了,说道:“谢公子赏,来的清倌儿由价高者得,就叫点花会。”

    胡家豪问道:“都有哪些女子?”

    老鸨笑道:“公子别急啊,等下您就知道了,平时想见都见不着呢。要不老身先叫几位姑娘下来陪公子们喝酒?”

    朱希义又拿出一锭银子,说道:“别烦公子我,等下有事再叫你。”

    老鸨笑嘻嘻地接过了银子,道了声谢,行了一礼,自离开了。

    胡家豪环视场内一圈,指着前排一桌,轻声说道:“看,他在那。”

    朱、叶二人也看见了,小声说道:“莫要大声。”

    不多时,一名老龟公上了圆台,对着众人拱手行了一礼,说道:“感谢各位公子光临本院的点花会,绝代佳人马上呈上,还请各位公子各凭本事。”

    这时,老鸨带上来一名十五六岁的女子,一副与她年纪极其不相符的妖艳装扮。老鸨对着众人说道:“这是清倌儿。看看这脸蛋,看看这小腰,看看这嘴。简直人间仙女。”说完又扯过女子手臂,撸下袖子,露出白白的手臂。

    底下众人一片欢呼。

    老龟公喊道:“比女堪比人间仙,今日有缘来相会,但请公子莫惜财,免待他日悔断肠。十两起价。”

    “十五两”“二十两”“三十两”……一直叫到八十两,女子被靠前的一名客人买中,由仆人携上楼去。客人拱手朝左右客套了一番,也随仆人上楼而去。

    叶平治看着这一切,心内甚是不忿,八十两就买了贫家女子的一生清白,若是身姿差些的,岂不是更是便宜?

    老龟公和老鸨配合,又拍卖了几名女子,价格不等,却也没有高过一百两的。

    胡家豪见叶平治脸色越来越难看,知道是心中不忿,只得劝道:“天下穷苦百姓千万,死生有命,莫要过于挂怀。”

    此时,前排众人起哄道:“今天的头牌呢?”“快上头牌。”“啰嗦什么,快点”……

    老龟公喊道:“众位公子莫急,今夜头牌立马上场。”

    “何等货色?”

    “青袍家美妾。”

    这时老鸨带上来一名年纪二十左右的女子。

    女子未穿外衣,只穿了两件蝉翼轻纱,内里肚兜在微弱的烛光下若隐若现。雪白胳膊透过轻纱,在昏黄的烛光面前都显粉嫩。薄纱裙裤下,一双小巧玉足。偶尔一阵风吹过,灯火随风摇曳,女子脸上似乎还有些晶莹泪痕。底下众人顿时一阵低语,“真是我见犹怜的尤物”。

    老鸨抓起女子手腕,说道:“细指尖尖如白葱。”又转了一圈女子,接着说道:“盈盈一握小蛮腰。”随后,又勾起女子的下把,说道:“粉嫩脖颈似桃花,肤白貌美动人心。”

    老龟公拿过来一盏蜡烛,照亮了女子的面庞,底下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老鸨满脸笑道:“一双杏眼含情深,明眸皓齿惹人爱。如此美人,哪位公子有缘中得头筹?”

    老龟公适时伸出了三根手指,说道:“三十两起价,各位公子莫要错过如此良人呐。”

    刚出场便已惊艳众人,经此介绍,更是惹得众人心痒难耐。底下立马有人出价,喊道:“五十两”“六十两”“七十”……很快便喊上了一百两。

    叶平治在底下惊得目瞪口呆,折算起来自己一年俸禄才八十余两。

    胡家豪指了指台中的女子,低声说道:“我在谢家门口见过她,她是谢刚的小妾。”

    朱希义说道:“她被判卖入教坊司,这里应该是教坊司下属的青楼。”

    底下叫价还未停,直到一人喊出一百五十两。这时,众人纷纷望去,正是谭凯。老鸨见无人再跟价,便高高兴兴地把女子交到谭凯手中,让仆人引至楼上香房。

    底下有人窃窃私语。

    “一百五十两都够买两个清白小妾了。”

    “那能跟这个比,这个说是天姿国色不过分吧!”

    “一夜春情而已,也不值一百五十两。”

    “你不知道,有些人就爱买这种官家出来的妻妾。”

    “怎么说?”

    “平时官场谁不结几个仇家啊,如今仇家破落,此时买人妻女做陪,多么惬意!”

    “所言是不错。不过也忒贵了些,过了今晚,明晚、后晚、有的是机会。”

    ……

    “说起妾价,我听说南方还有十两一位的。”

    “那大灾之年还有一斗米买一妾的呢!不能这么比。”

    ……

    朱、叶、胡三人看的真切,听得真切,案已探明,后面的点花也无必要再参与,悄悄地离开了玉闺院。

    路上巡夜军士果然见牌不问,任由三人在街上行走。

    待回到锦衣卫衙门时,已经快至亥时。叶平治将谢府之事和青楼之见闻一一如实记录,三人一并签了名。

    叶平治说道:“我们一起去把奏本呈交都督大人吧!”

    朱希义说道:“我二哥还在衙内?”

    “进门时,我见都督大人办公署内有灯火,应该在等着我们。”

    三人来到朱希孝办公署门前,不等说话,卫士拱手说道:“两位大人请进吧!都督大人等候多时了。”

    进屋后,二人行礼完毕,叶平治呈上奏本。

    朱希孝也不打开,问道:“你们想好了吗?”

    二人同声回道:“卑职是如实陈奏。”

    “你们知道这一步代表着什么吗?”

    叶平治回道:“这一步走出,便是与严家为敌。”

    “正是。走出这一步,你们便没了退路,不死不休。”

    朱希义有些犹豫,想了片刻,正色答道:“我朱家子孙,身系大明基业,就是死,我也不怕。”

    朱希孝看了朱希义一眼,又看向叶平治,说道:“叶大人年纪轻轻,又何必淌这浑水呢?”

    “圣人训,不敢忘。若能报国,何惧生死。”

    “既然你们决定了,我明天就代你们呈上司礼监。从此以后,你们得步步小心,凡事都得三思而行,若有一招不甚,尔等粉身碎骨耳。”

    “谢二哥教诲。”“谢都督大人教诲。”

    三人回到小办公署,胡家豪打开了一桶水,让朱、叶二人净面。

    叶平治交代道:“胡大哥,今日之事不可泄露半句,切记。”

    胡家豪沉重地点了点头,回道:“放心吧!”

    朱希义净了面,问道:“胡兄弟,你说这个谭凯为了什么这么做?”

    胡家豪说道:“可能是见色起意,也可能跟别人说的一样,跟谢刚有仇?”

    叶平治净完了面,说道:“就是见色起意。一个翰林一个锦衣卫,八竿子打不着。朝廷规制,官员不得狎妓,如果只是有仇,也不至于自己去。”

    “对,他还违了官员狎妓一条。”朱希义接着说道。

    “我想了想,虽然谭凯是严绍庭的人,但不至于为了这个小喽啰和我们家闹翻吧!”

    “应该现在还不至于,都督大人也只是提醒我们小心而已。”

    “行吧!睡觉,睡觉。一人一间房。”

    白日里,朱希义正好让人买了三铺床,每间房放了一铺,今夜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