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花月何时了 » 第十二章 献技大赛(小白)

第十二章 献技大赛(小白)

    就在此时,献技大赛舞台那边锣鼓喧天,强烈的敲打节奏震撼人心,成千上万的观众被撩拨得热血沸腾,无比狂热地跟随着现场强劲的节拍手舞足蹈,扭动着身体的每个关节,尽情呐喊,声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彻底沉浸在激情澎湃的呼啸之中。

    突然,两个身穿红蓝撞色戏服的年轻人从舞台中央弹射而出,身如轻燕,在高空中翻腾数周转体回旋720度,动作流畅且完美同步,两人同时稳稳落地,双脚如定海神针一般杵着,展开双臂,迎接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

    这正桂阳城本地的最受欢迎的司仪-红蓝二人组,同个娘胎出来的一对双胞胎。

    两人相貌相似难分,面容清秀气色红润难辨雌雄,外人只能通过其穿着来辨认,穿纯红色套装的叫尹鸿,而穿纯蓝色套装的叫尹澜,出自尹氏口技世家。

    城中大大小小的娱乐、节兴表演、红白事的司仪主持基本是由这门第的人包办。

    两人在原地打转,手部动作连连挑逗鼓动的台下观众,随即呐喊响彻天际,彻底引爆现场的气氛,享受着千万人的膜拜,沉醉而不沉迷,拥有极高职业素养的两人自然知道自己并非主角,不可喧宾夺主,在舞台上表演的时间必须拿捏得分毫不差。

    忽见尹鸿用手掌捂住尹澜的嘴巴,一只手摇摆示意别说话,而尹澜十分配合地摊开双手,以示无奈。但,尹澜并不甘心,毫不示弱,以尹鸿之道还治其身,两人本来想用此动作来表达“请安静,停止喧哗!”的效果让现场降降温,不料,却惹得台下捧腹大笑。

    两人捂着对方嘴巴,各不相让,僵持之际,竟可用同一个极快的语调念读开场致辞、赞助商名单与赠礼清单,继而向着主席台中央作出用“请”的动作,邀请礼部尚书杨禄进行开场的敲锣仪式。

    杨禄并没有起座,站起来的是尚书夫人。

    她慢条斯理地掀手一拨,一条紫金色的长绫披帛从手腕上喷射而出,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的轨迹,飞向铜锣,发出“咚”的一声巨响。

    舞台的机关应声而动,四周极速升起厚实的红帐,像四堵密不透风的墙把舞台牢牢包裹。

    接着里面缓缓传出清亮的吟诵:

    “白吃谁不吃,吃了也白吃,不痴白不吃。”

    这熟悉的诗号不就是出现在百渡酒楼那个文弱书生的吗?

    果不其然,红帐瞬间收缩回落,舞台中央站着一个白衣翩翩的书生,正是白不痴。

    在他身前数步开外有一个白陶大缸,缸内装满了酒水,散发着清雅的兰花香味,沁人肺腑。缸口上方弥漫着浓浓的水雾,寒气逼人。

    白不痴纳气运功往陶缸一掌,内里的酒水贯空而上,像一股巨大的喷泉,直冲云霄,接着他右脚往前大跨一步,成右弓步,两手过头顶托举,掌心朝上,如顶天负重之势,连番吐纳满聚天地灵气,聚气毕,双掌往喷泉方向拍去,掌风气劲一分为二化作一凤一凰,缠绕着水柱交织飞升,凤凰过处水柱极速凝固成冰。

    此时舞台下传来一股洪亮有力的声音:“五师弟,接墨!”

    这熟悉的声音,除了不慢师兄,不作他人之选。

    白不痴顺着突如其来的声音望去,果然看见不慢师兄正坐在一排守卫舞台的官兵身前,泰然自若。

    白不痴卸下心头大石,心想:这家伙要是迟到片刻,我就前功尽弃了……只不过,他怎么会有那么尊贵的观赛席位?

    两人四目相对,眨眼间,心领神会。

    不慢师兄往冰柱方向抛去一个金色的长筒,白不痴纵身飞跃而起,凌空一脚,把长筒踢飞,直插冰柱之中。

    只见他在空中反身翻腾,单手倒立在长筒上,另一只手从长筒内取出一支笔头沾满墨汁的毛笔,接着一个完美的后空翻,双脚稳稳地站在长筒上,借力再度跃起,如蜻蜓点水般灵动,在离地十数丈之高的冰柱上,奋笔疾书,写下“凤求凰”三字。

    写完从上空俯冲而下,双手抓握长筒的末端,向前大回环转动数十圈才松手腾空,团身前空翻四周转体540度,最后稳稳落地。

    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连贯而流畅。

    难度极高且惊险万分的表演把现场观众看得提心吊胆,屏气凝神,直到他安全落地的时候,被压抑的气息瞬间释放,呐喊、尖叫连连,如火山爆发,喷涌宣泄。

    而,这只是热身,表演还在继续。

    舞台左侧缓缓升起三级台阶,十二个长发飘飘的少女身穿紫粉色的丝绸长裙,亭亭而立,这正是炀朝内最受欢迎的乐团,十二女子乐团。

    她们操持着各自精通的乐器,有五弦琴、编钟、横笛、琵琶、二胡、古筝、芦笙、箜篌、腰鼓、阮咸。

    女子乐团面前一个半指厚度的木制圆盘,约有两米见方,沿着一条圆环轨道,缓缓转动。圆盘上有一张短板凳子和一个长板架子,架子上摆着一把五弦琴,这,正是白不痴为自己精心准备的乐器,寒玉宝琴。

    白不痴小跑几步跳上圆盘,落座,朝着十二女子打了个响指,点头示意音乐和鸣,悠扬的旋律缓缓响起,十二女子各自的乐音相互应和,没有一个音符错杂干扰,每声部的音色、音量,使团队整体声音达到平衡,白不痴把握时机,手指在五弦琴上轻轻拨动,准确地切入,与乐团融为一体。

    他一开口吟唱,全场立即噤声屏息,动听迷人的歌声、乐器交织演奏抑扬顿挫,再看他抚琴的姿态,身体时而前倾时而后仰,摇头晃脑,如翠柳沐风,悠然清雅,手腕起起落落,指尖在琴弦上来来回回地游走,刚柔并济。

    现场观众无不深深地沉醉在这扣人心弦的音乐氛围当中,无法自拔:有的人跟着节奏哼哼念念;有的人双手高举鲜花左右摇摆,如清风吹拂过花田掀起层层起起伏伏的波浪;有的人蹦着跳着挥着手招着手;有的人托着腮大声呐喊,生怕下巴会掉了下来;有的人掩面而泣,顾不得泪水润化了多少层胭脂水粉;有的人过于亢奋,激动不已,心脏难以负荷,当场昏厥,被人群自发高举抬出……

    片刻过后,白不痴演唱结束,从短板凳上起身,给四面八方的观众拱手作揖、鞠躬,以表感恩。

    台下观众依依不舍,呼天抢地地哭着喊着:

    “再来一曲!”

    “不要!不要停!”

    “不要走!不要走!”

    “小白,我爱你!”

    “小白!小白!”

    ……

    街边卖菜的摊贩大婶们喊哑了嗓子,而杀猪宰牛的大叔们也哭红了眼,还有一拨拨情绪失控陷入疯狂的少男少女拼命地从拥挤的人群中推推搡搡,挤向舞台,差点引发骚乱。

    这时舞台右侧缓缓升起五张太师椅,四男一女共五个人,坐在其中,每个人都举着一个写着“十筹”的木牌。

    其中一女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说道:“我做了十年裁判,足足十年呐!走南闯北,参与了无数的比赛,实在太难了呐,太苦了呐,而我,依然坚持着呐,没有放弃呐,但是,就在今天,就在这里,我要跟尚书大人请辞了,为什么呐?”

    “认识我的观众朋友都知道呐,但凡我做裁判的赛事,从来就没有给出过十筹牌,最多就是九筹。然后呐,渐渐的,坊间就给我起个外号,叫‘单眼巫婆’。”

    “我很伤心,为什么会这样呐?受了委屈的我不得不一探究竟,有人跟我说呐:‘你叫邵懿燕,但你总是不给表演者十筹牌,所以那些恋慕族就觉得你有眼无珠,说你缺心眼死脑筋、说你是瞎子、说你人如其名,邵懿燕,少一眼(shaoyiyan),少了一只眼自然看得不清不楚,不会也不配做裁判……诸如此类的以讹传讹,越描越黑,之后就有了‘单眼巫婆’这个外号。’”

    言语间,台下观众笑得东歪西倒。

    “大家别笑呐!”

    “其实呐,第一次听说,一开始我内心是十分抗拒的,因为,这是对我的抹黑、侮辱呐,但是,后来呐,我渐渐地接受了,我反而觉得这是对我的肯定呐!职责所在呐!我认了,我就是个巫婆呐,人人得而诛之,无妨,来吧,消灭我呐,消灭我的唯一法宝,就只有你的表演呐,你必须拿出实力来,用完美的表演击败我呐,取我手上的十筹牌呐。”

    “现在,我要感谢你,小白,让看到了人生中最最精彩的表演,十筹,实在太完美呐。俗话说叹为观止,我怕是真要请辞了,因为以后都无法再裁判别的比赛了,用你今天的表现为标准,怕对别人不公平呐。以后,我不再是‘单眼巫婆’呐!记住,请叫我小白粉,谢谢,谢谢大家!”

    话甫落,她忽然起身,单膝跪地,向着白不痴,双手奉送十筹牌,台下纷纷叫好,掌声雷动,起哄、呐喊、尖叫不息。

    白不痴恭敬地接过木牌,感动不已。

    坐在邵懿燕左手边的男人看到台下观众纷纷为她鼓掌,为她欢呼,羡慕妒忌恨,所谓要抢戏全靠演技,他忍不住发话了:“你的这个表演确实是好,找不到任何破绽,所以我给了你十筹满分。”

    “本来在创意上,我要打个折扣分的,因为我呢,在北疆雪域见到过类似的表演。他那个化水成冰的机关没你做的精妙,他那个是用大冰块凿空雕削成一节节大大的圆滚筒,一个个可以往里嵌套的,像笋壳一样……”

    白不痴痴痴地站着,安静地听着那人眉飞色舞的点评,面带微笑而不语,内心感觉有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

    邵懿燕右手边的男人可没有白不痴那么好的耐性子,看他胸无半点墨且鬼话连篇,噼里啪啦,丝毫没有要住嘴的意思,实在忍不可忍,但碍于他是尚书夫人的亲戚,又不得不留些许情面,急急忙忙地插话,说道:

    “柳榆兄,第一次做裁判,就给了十筹!第一次的感觉,是不是太美妙了啊?”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除了紧张,还是紧张。我记得当时好像也是给了十筹。”

    “感觉很好很爽!哈哈,司马兄,你做了快有三十年了吧?怎么还记得第一次的事呢?”

    “第一次嘛,那是最值得纪念的,最珍贵回忆啊!”

    “打住!打住!你们两留点时间给我们啊!我就不多说了,十筹的表演,毋庸置疑的完美表现,但是,我有个疑问?不知道小白能否为我解答?思来想去,真令人费解啊!”另一个上了年纪的裁判叫停了两人之间无聊的调侃,向着小白问道。

    三人的对话惹得台下捧腹大笑,当然还有热烈的掌声。

    “范老先生,请问便是。小白知无不言!”

    “冰柱已经开始慢慢融化,冒水了,但‘凤求凰’三字在上面,没有丝毫要化开的迹象,也就是说,你的墨汁怎么遇水都不融化呢?实在令鄙人不解。”

    “这墨汁真真是来之不易啊!捕捉东海八爪乌鱼取其墨囊胆汁,再取南海百年鲲鲸的胸鳍后三寸的二两脂膏,以紫檀木为柴,小火焚烧,熬制十天,可得墨粉,再用天山雪水浸泡十天,方成墨汁。如此墨汁受冷则凝固,遇水而不化!”

    白不痴敬重他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所以没有丝毫隐瞒,和盘托出。

    “妙!妙!实在是太精妙了!”

    “高!高明!”

    “佩服!佩服!小白的细节把握,无话可说!”

    几个裁判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