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小本生意,概不赊账 » 23,水根

23,水根

    唐水根,唐家坳老村长唐荣的儿子,过完年二十一岁。去年的大年三十被唐荣给骂走了以后,一整年没有回家,在外面漂了一年身无分文回到家,结果年夜饭还没开吃,又被唐荣给骂走了。

    大年初一,唐大山带着媳妇头一个去给唐荣拜年。唐荣看到唐大山就来气,可毕竟是长辈,强忍着心中的恶气和唐大山周旋了两句。

    结果唐大山和田禾苗刚走,唐荣就一口气没上来,咽气了。直到村里其他后辈拜年才发现老人倒在地上,身体已经有些冰凉。

    水根大年三十被赶出家门,心里气不过,发誓不赚到钱,永远不进自己家门。

    水根恨他爹,恨自己娘走的早,更恨村里那个唐大山。他就是老爹唐荣心里的刺,永远拔不出来。

    虽说村子里都是同宗,但唐荣和唐大山的父母是五伏内堂兄弟,因此更进一些。大山小山父母走后,唐荣对这两个孩子照顾比其他人多一些。

    水根比大山小两岁,从小就跟着大山一块玩,可自从大山出去学木匠之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就剩下过年这几天了。

    原本两人关系一直还不错,直到大山出师后开始赚钱。水根就明显感觉到大山说话做事的底气越来越足。而唐荣每次都会在大山走后,拿水根和大山比。

    水根实在受不了唐荣的唠叨,叛逆期的时候一怒之下和老爹开始吵架,也出去闯荡,只是每次到了年底都空手而归。

    唐荣问他在外面干啥,他也不说,一直说自己在干大事,将来能赚大钱。唐荣每次都被气的半死。

    水根这次一走之后,并不知道老爹被自己气死了。连夜离开了唐家坳,离开了关西乡,在幽阳县城西火车站凑合了半宿。大年初一一早,就坐上铁皮火车,离开了幽阳县。

    “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临走前,水根朝着火车站台外面的大山喊到。

    吃过野味以后,唐小山打开了送给老宋的礼物。老宋看到厚厚一摞邮票,笑着说道,“这么多邮票,你这是让我给谁写信?你找到田老师了?”

    “没有没有,真对不住你,田老师的事情,还没开始动,今年我一定全力以赴,四处打听田老师这个人。”

    “嗨,不急,慢慢来,找人的事情,要看机缘,缘分到了,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机缘不到,众里寻他千百度,也只是为人消得人憔悴。”

    “哈哈哈,老宋,你这是得道了呀!”唐小山大笑到。

    “臭小子,你少捧我,这邮票有啥说道?给我讲讲?”老宋见唐小山大年初一特意跑一趟给自己送这么多邮票来,肯定有深意。

    “啥事儿都瞒不过你,老宋,你别生气哈,这东西,是用你给我的钱和粮票买的。”

    “败家!”老宋笑着说道,“既然是送给你的,怎么花都是你说了算。”

    “哈哈哈,放心吧,这绝对是一笔赚钱的投资!”唐小山见老宋没有生气,便放肆起来。

    “投资?对了,你不是在马营镇搞什么承包经营呢么,我还怕你钱不够用,咋还有闲钱买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老宋并未生气,只是想了解了解唐小山的想法。

    “这邮票是一位大师画的,值钱的很。”

    “臭小子,你当我不识字呀,再大师的作品,这么小一块儿能值几个钱,就算你买这么厚一摞,也没多少钱吧?”

    “哈哈哈,啥都瞒不过你。是没多少钱,按照面额买的,8分钱一张,这些才几百块钱。”

    “你个臭小子,要不说你败家,才几百块钱?几百块钱,那可是多少人一年多的工资了!”

    “哈哈,老宋,你不是说送个我,怎么花我说了算么!”

    “算个屁,我是让你花钱干正事儿,你到好,买这么一对没用的玩意儿。说吧,我又不写信,你放我这干啥?”

    “还是你懂我,这玩意儿现在确实不怎么值钱,不过我听说京都已经有人出到800一套了。”

    “什么?八百一套?一套八十张,一张10块钱?这有点离谱了吧?”老宋这回有点生气了,“小山,你是逗我玩呢吧?”

    “真事儿,黄大师的画,首套生肖邮票的第一张。本身就有收藏价值!”

    “那也不值这么多钱呀!”

    “你别急,听我说完。这黄大师也许是故意的,也许是真没看到,说是画错了一个地方。邮政总局已经开始陆续回收,销毁了。”

    “回收?销毁?”老宋意识到印错意味着什么,“那你应该交上去才对,买回来是什么意思?”

    “老宋,销毁是人家内部的事情,卖出去的就属于消费者所有,凭啥交上去?再说,民间的收藏协会都要成立了,过几年会有一大批人因为这张邮票投入到有钱投资领域。所以,这套邮票,已经不是邮票,他现在是投资品,是金融产品。”

    “啥叫金融产品?”老宋喜欢听唐小山聊天,总能学到新东西。

    “就是以后借钱的时候可以抵押,也可以卖出去。跟黄金,古董的意思差不多。还有股票,基金之类的。都算”唐小山也不太懂经济,所以很多名词也是一知半解,反正老宋没听过。

    “股票,小时候,好像听田老师提到过。他说他家是开银行的,那时候我们不懂,就问了许多,田老师也给我们讲了很多,可惜我们也听不懂,就没太往心里去。你这么一说,我就知道是啥了。干吧,小山,虽然年纪不大,可老哥知道,你是干大事的人,从你身上我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

    “哈哈,老宋,你天天在这深山里,一共看过多少人呀?”

    “不多,十多个兄弟,加上田老师,足够了!”

    老宋看了看门外,唐小山知道他在看什么,便不再说话。在老宋心中,他的兄弟们从来没离开过这里,一直陪伴在老宋周围。

    此时太阳已过正中,阳光透过门窗照在老宋脸上,唐小山的角度看过去,老宋的身上镶了一圈金边,如同一座雕像,坚毅而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