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魔何所得 » 第三章 书生夜语

第三章 书生夜语

    伴随着太阳西斜,一下午的时间倏然而过,丰年收获不错,打到了野兔、山鸡三四只,采到好几株常用药草。眼看日头将近,少年匆匆跑到山脚一处灌木丛生的角落,将野兔和山鸡各自取出一只,挖坑掩埋,盖上杂草,眼看埋宝之地已经不再显眼,便急匆匆朝着村子跑去。

    “爹娘,今天下午收获不错,打到了两只野兔和一只山鸡,还挖到好几颗药草,可以卖钱了。”少年举起手里的猎物,朝着父母炫耀。“我儿真是打猎的一把好手,怪不得村里的闺女都想嫁给你,呵呵呵”林母宠溺的看着少年,不禁夸赞起来。少年闻言一阵脸红,眼中更是浮现出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深沉与忧虑。

    晚饭过后,少年急匆匆又跑出了家门。“别在外面玩到太晚,少听胡秀才那些胡说八道的故事”林父在少年跑出家门前喊了一声。“知道了,爹。”应了一声,少年更加迅速朝着村边胡秀才的书塾跑去。跑到一半,看了看周围没人,少年转了弯朝着灵秀山山脚跑去,到自己的藏宝地挖出下午埋好的野味,用杂草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好,揣在怀里朝着书塾跑去。

    胡秀才的书塾建在村里地势较高的土坡上,因为害怕夏季雨水过多,淹没学堂,胡秀才花费钱财雇人在山脚土坡上建造了这间木质结构的书塾。隔着老远,少年就听到了胡秀才“之乎者也”的读书声,在旁人听来拗口晦涩的“酸文”,少年却感觉如听仙乐,更卖力朝着书塾跑去。

    “胡师傅,这是今天下午打猎的猎物,给您老打打牙祭。”少年憨憨说道。“丰年来了啊,野味放到厨房吧,等会我收拾收拾,烤了吃。你先去把昨天教你的文章温习几遍,一会我要考教你学习成果。如果都学会了,才会教你学习新文章。”胡秀才略显严厉朝着少年吩咐道。“好的,胡师傅,我现在就去复习。”不一会,书塾里就想起了少年带着口音的读书声。

    胡秀才听着欣慰的笑了笑,其实自己不需要少年每次都“孝敬”自己,自己很愿意把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但是为了教会少年外面世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胡秀才还是狠下心,用这种交换的方式帮助少年尽快成长。自己所学有限,这两年的时间差不多都已经传授给少年了,少年也很争气,虽然是乡野之人,但是能下苦功夫,有韧劲儿,学得快。这么想着,胡秀才已经把少年带了的野味收拾好了,脱毛、清晰血污、架起篝火,胡秀才熟练地把野味加上烤架,开始炙烤。少年的读书声和野味渗出的油渍滋滋声交相辉映,让这个夜晚更显得生气十足。

    一股肉香飘散,胡秀才把早已准备好的调料撒到野味上,一股混杂着各种奇特香气的烤肉味浓郁飘荡在书塾之中。“丰年,过来吧,野味烤好了。”“胡师傅,我吃过晚饭了,不吃了,您自己享用吧。”“过来,我要考教你文章学的怎么样了”听到这里,少年赶忙乖乖跑到篝火旁边坐下,等着胡秀才提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背诵这一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少年人记忆力确实出众,拗口的古言文都能记得清楚,背的流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句箴言作何解释?”“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少年解释道。

    “丰年,你很不错,交给你的你都学会了。先吃一点野味,一会我再教给你新的文章。不要推辞了。”胡秀才对于少年的勤学好问很是满意,觉得自己教出来了一个好学生。“好的,胡师傅。”少年撕扯下一条兔腿递给胡秀才,然后自己扯下一条兔腿啃起来。

    “丰年啊,你也就是出身不好,不然以你的勤奋和聪慧,在祝甸县城当中,不说成为神童,也能成为同辈众人个中翘楚,声名富贵都是唾手可得的,唉,生不逢时啊,都是命!”胡秀才边吃边感叹道。“胡师傅,出身真的这么重要吗,村里人就不能有出息了吗?仙人都得是城里人才能当的嘛?”少年闻言有些恹恹。

    “那倒也不是,我在县城的时候,听说过苦水村有个孩子,有次跟着家里大人到祝甸县城做买卖,被仙门长老发现身怀仙缘,就被接引导仙山修炼去了,等人们再看到他的时候,已经成为我们口中的仙人了。”不想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胡秀才赶忙解释道,但是他没告诉少年的是,少年其实不是什么苦水村的孩子,而是县城一家大酒楼老板的公子,为了送孩子进入仙门,可是送了不少礼,求了多少人才得到这个机会。“那我也要去县城,也要拜入仙门,成为仙人。”少年兴致勃勃的说道。

    “丰年啊,再有最多大半年,我就没什么好教给你了。到时候你要不要离开村子去县城,由你自己决定,不过我要告诉你,去县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不说你家里人不会放你出去,就算放你,路途遥远你自己一个孩子能走到县城吗?再就是到了县城,你怎么过活?吃穿用度都要花钱的,那里没有灵秀山可以给你打猎......”“胡师傅,这些话你都说了几百遍了,我当然知道在县城过活不容易,但是我现在识字了,也有一把子力气,再过两年,等我十四岁了,我也是大人了,怎么样在县城活不下去了?”少年倒是对未来离开村子,在县城过活没什么担忧。

    “看来我确实老了,少年人的心气都磨光了。丰年,记住我告诉你的怎么为人处事,虽然市侩,但是它能帮你在复杂的县城活下去、过得好。少年自有少年的路,我这老朽也没什么好帮你的了”“胡师傅,你别这么说,这两年,多亏了您教我读书识字,开阔眼界,不然我可能就跟胖墩他们一样,啥都不懂,啥都不信,最后成为我爹娘这样的人,一辈子困在小山村里,守着几辈人都看过的灵秀山,就这么虚度了短短一生。等我有能力了,我要把灵秀村真正建得山灵水秀,让它成为世外桃源。”

    老人闻言笑了笑,十分欣慰,自己一直以来看好的这个孩子终于还是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只要不在半途夭折,相信一定能成为人上人,也一定能改变村子落后的现状,到那时候,自己可能已经是一抔黄土,但是能在这个过程中尽一份力,也算是不辜负这方水土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突然想到了什么,老人问道,“丰年,你是想封侯拜相、高官厚禄,成为俗世的大人物呢,还是想超然物外、恣意逍遥,成为修仙问道的方外人士?”“当然是成为仙人,凡人再如何惊才绝艳,名利丰厚,总是敌不过岁月的侵蚀,最终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才子佳人,都是成为一抔烟尘,在世上留不下什么痕迹。我不要像绽放的烟火一样只是一瞬灿烂。宁愿平淡如水,细水长流,永生不死、长生久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这才是我想要的。”少年的话坚强有力,带着莫大的自信和从容,让胡秀才都不敢直视,呆呆出神。

    虽然胡秀才一直以来都在村子里跟孩子们讲仙魔鬼怪的故事,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学文士,胡秀才对怪力乱神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即使在祝甸县城的时候,虽然总能听到这里仙人出没、那里出现宝物的传闻,但是就算真见到了凌空站立的仙人,老人也只是感到惊异罢了,从来没有妄想过成为仙人。将自己划归凡人,承认自己平凡的宿命,用自己短暂的一声燃烧出尽量多的光彩,或许就是多数凡人无法踏入仙途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敢与天争命,习惯了逆来顺受,接受宿命安排。

    少年今夜的这席话,让老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困在自己编织的牢笼中,看不透本质和虚妄,在暗自神伤和怨天尤人中磨灭了向上的意志和坚持,最终妥协,与自己和解,承认自己的平凡和平庸,在度过盛年之后,徒留漫长的岁月感叹命运不公,感叹时不我待,最后在一声叹息中了结残生。这或许就是凡人与仙人的思想差异,从来不是在一个层面和纬度思考问题,注定了仙凡有别,也难怪仙人习惯俯视凡人,视凡人如蝼蚁草芥。毕竟无论生前如何显贵,都不过是修行路上的一颗沙粒,从来不会被看在眼中。

    “那你成为仙人,会不会瞧不上凡人?”老人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不会,我不就是凡人?为啥我会不认同自己的出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人是有思想的,我觉得仙人也是来自于人,没有道理,要视凡人如草芥。胡师傅你之前这样讲,我就想反驳的。”少年正视老人,认真的说到。

    “好,好一个仙人来自于人。丰年,希望你将来真正登上仙途,记得今天这句话。”

    “我会记得的。”少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