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5.炒茶

5.炒茶

    小郎把衣服里的茶叶掏出来,倒在筛子上,便蹦蹦跳跳地跟着三郎出门了。三郎比较木讷,不如小郎活泼嘴甜,带上小郎会方便些。

    容氏好奇地指着那堆树叶,“这是什么?”

    “茶叶啊。”春晓晾晒好山货,准备处理茶叶。她以前跟师傅学过炒茶,但也只是好玩,没有真正研究过,而且这些茶芽没有多少,多是老茶叶。

    容氏捏了两张叶子闻了一下,确实是茶叶香,她娘家原是镇子里头做杂货买卖的,自小没怎么下过地,自然也没见过野生的茶树,不过茶都是吃过的。而自从父母不在,丈夫去世,娘家嫂子越发不待见他们,每次见他们不是冷言冷语便是冷嘲热讽,所以走动得也不多了。想到这,容氏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春晓先是将带回来的茶桠扦插到屋后头山脚底下阴凉处,正好挨着菜园子,估计不会有什么人专门来查看的。她仔细种下了八棵苗,在上面盖了一层干草,她对种植不在行,只能将记忆中有的技能全部用上了。

    容氏看她走进走出地张罗,也觉得这个女儿有些不同,但哪不同,她又说不上。不过原来还担心她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这样虽然失忆,但说不得是件好事。

    家里只有一口炒菜的大锅,炒茶是不能有油盐的,但这也没办法。春晓只好烧了一锅热水,仔仔细细地洗刷了一道,这才着手炒茶。

    第一次炒茶,只是练练手,春晓只放了一半的茶芽,果不其然地失败了。

    第二次,她小心翼翼,手指被烫得起了泡,不过总算能出两三分的效果,可惜了,茶芽不多,不能让她继续练习。

    看着剩下的老茶叶,春晓拿了筛子架在铁锅上,打算烘干来用。她以前曾经喝过一种斋茶,就是老茶叶煮的。

    容氏边纳鞋底边看女儿折腾,看她手忙脚乱的样子,不禁开口说:“实在不行就不折腾这些花样了,东西不多,倒费不少功夫。”

    春晓把茶叶架好,搬了张小杌子坐到容氏身边,“娘,我们家现在还有多少田地?”

    “还有七八亩吧。”容氏仔细想了想。

    “那我们还欠多少外债?”

    “欠你大伯家七八两银子,林大夫那里也有五六两。”容氏掰着手指头,“年底受了粮食应该可以还上两三两银子的。”

    “娘,还不还得上,我们暂且不说,我们日常生活的花用也是要钱的吧?现在阿哥每天上山砍柴,除了自己家用,挑到镇子上也卖不出两个钱,如果我们再不想些来钱的门路,说不定剩下的田地都留不下了。”春晓觉得自己不是危言耸听,她是很实在地在跟容氏分析。

    “唉,咳咳,”容氏叹了一口气,咳嗽便又上来了,“以前你爹在,万事他操心,现在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

    春晓就好奇了,“娘,以前爹是怎么挣钱的?”不是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么。

    “你爹在镇子上尤员外家当先生,每年有七八两银子的束脩,逢年过节还有节礼,加上你爹字写得好,时不时还帮书局抄书……”难怪,如果她爹在世的话,日子肯定不成问题的。

    可是现在爹不在了,总得想新法子。

    说话间,又听见门口一阵马车过去的声音。

    春晓若有所思,现在什么本钱都没有,什么生意是可以本小利……不求大,但要能挣钱的?

    还没到黄昏,郝三郎和郝小郎就回来了。

    小郎兜里还装了一大把的花生和几块糖。

    “吴大叔家人很好说话的,他们就住在江对岸,我们提了礼物过去,吴大叔说都是举手之劳,说我们客气了。”三郎把事情交代了一下。

    “吴大娘好热情的呀,叫我吃果子,还给我兜了花生和糖块。阿姐、阿娘,你们尝尝。”小郎从兜里摸出糖和花生塞到春晓手里。

    容氏摇了摇头,“人家跟你们客气,你们可真不客气了。”

    春晓看着手里的花生,倒是有了个主意,说:“小郎,你帮忙剥花生,我做个斋茶给大家试试。”

    “斋茶?!”

    “你从哪学来的?”三郎觉得奇怪。

    “阿爹的游记里不是有么?”春晓理直气壮地说瞎话。

    “别的你倒不记得,倒记得书里写的东西?”三郎疑惑,“而且我怎么都不记得什么书上写有斋茶?”

    “阿爹抄的书你都记得么?”春晓睁眼说瞎话,“反正我隐约记得我有看到过。”

    “那阿姐你给我们做吧,我肚子都有点饿了。”小郎摸着肚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斋茶不难做,反正都是现成的东西。春晓去菜园子里拔了葱和姜,然后用小锅将茶叶、姜、蒜、葱头一起擂起来,然后放山泉水煮,再放上几朵半干的小花菇……

    “阿姐,这茶好香啊。”

    “香吧。”春晓得意地在陶碗里搁上几颗花生,舀上茶汤,又撒上葱花,“先给阿娘端过去,阿娘你尝尝。”

    容氏也说好喝,“要是大冬天的,喝上这么一碗,再舒服不过了。”

    “这个时候喝也好,就是不怎么顶饱。”三郎说。

    春晓想了想,找了半碗玉米,放锅里炒熟,然后舀到茶碗里,“阿哥,这样尝尝。还可以放炒米。”

    “这样倒是顶饱的。”三郎很高兴,“这样吃着也挺新鲜的。”

    春晓笑着看大家吃茶,问:“阿哥,镇子上集日子是哪天啊?”

    “你想去赶集?”

    “对啊,想把山货卖了,然后买点东西回来。”

    “昨天就是集日子,要过三天,后天才是。”

    “这样也好,我们还可以到山上再采点,收拢起来再去卖。”

    容氏忍不住提醒,“你们到山上去,千万要小心,一定要看仔细了,不要冲撞了什么长虫的……”

    “晓得的。”兄妹几个是应得十分爽快的。

    “明天我和你们一起去。”三郎说,“你们捡山货,我边打柴,这样就不用娘担心了。”

    春晓无所谓,反正郝三郎在哪打柴都一样,他们能采到山货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