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6.孵鸡子

6.孵鸡子

    晚上,春晓还是想起鸡蛋的事,便把事情和容氏说了。容氏想了想,也说好。

    于是,一家四口把家里十几个鸡蛋拿出来,凑着松烟木做的灯……不是油灯,是一种油脂含量很高的树枝。

    一个个地对着灯火看鸡蛋。

    容氏说,要鸡蛋里看得出有一点才能孵得出小鸡。

    春晓自然懂得这个是受精卵的道理,但是三郎和小郎都不懂,大家嘻嘻哈哈地,检出了七八个鸡蛋,这七八个鸡蛋,要能孵出五六个已经算了很不错的了。

    目前来说,春晓对新家人还是很满意的。她知道自己肯定和之前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但是容氏没有怀疑她,兄弟也没有,这让她较为踏实。

    当然,要是她一醒来就说什么飞机大炮汽车和谐号的,估计肯定会被捉去庙里关上七八十天。虽然孔夫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古代农村是再迷信不过的,家族、宗祠、神佛……有时可比法律管用多了。

    折腾了一天,春晓也十分疲惫了,打着哈欠回房间睡了。

    容氏犹豫了一下,叫住大儿子,“三郎……你有没有觉得晓丫头投了河,好像人变得不一样了?”

    “是有些不一样,”三郎笑了笑,“没从前安静,会折腾。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问过林大夫,林大夫说这个情况也是有的,可能是其中一部分性情被激发出来了。”

    容氏点点头,“你是哥哥,一定要看顾好弟妹,可不能再发生之前的事情了。”

    三郎也明白,春晓落水实在把容氏吓得够呛,“娘,你放心,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不定这是妹妹的一个劫,迈过去了,福气在后头呢。”

    这话容氏愿意听,“再过几天,便是平安观的道场,你提前准备一下,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拜拜菩萨,拜谢菩萨让你妹妹逢凶化吉。”

    容氏的身体一向不好,道场、庙会这些热闹她一向不掺和,这次竟然愿意和他们一起去道场,是很难得了。

    第二天一早,还是三郎和小郎起得早,春晓听到声音也跟着起了床,三兄妹吃过野菜粥便一起进山。春晓觉得自己也忒惨,三天了也没吃过一顿干的。三郎怜惜她身子弱,专门给她煮了个鸡蛋,她也没客气,毕竟在这种医疗条件那么落后的时代,身体强壮是最大的本钱。

    今天是三郎带路,带他们走的另一个方向,说:“我平日里上山也看到一些菌子,但没有专门去捡。你们去看看。”

    昨天他们往山坡上走,今天三郎却带他们往山背走,不过也对,菌子是喜欢长在山阴的地方。

    有三郎带路,今天的收获要比昨天多,一下子已经有了小半筐的菌子了。春晓想了想,说:“明天早上我们还来一趟,说不定新鲜的菌子更受欢迎。”于是他们只捡了一些可以晒干的花菇和木耳。

    三郎还挖了不少的药材,他笑了笑,说:“我给林大夫家挑水,他有教我认一些药材,他不要的,我就送到镇子上的药店……”

    春晓对这个哥哥有点刮目相看了,看起来老实,但也有点心眼子嘛。

    最让人惊喜的要数小郎了,他在路上搭了几个石头教他的捕兽小陷阱,居然逮到了一只蠢笨的山鸡,他们往回走的时候,正看见山鸡已经安静地卧在地上,无力扑腾了。

    小郎有些羞涩又有些兴奋地挠挠头,回头对三郎说:“阿哥,你去取下来吧,我还是第一次设陷阱。”

    “我的乖乖,”春晓拍拍弟弟的肩膀,“你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

    三郎将野鸡绑个结实,说:“晚上我们喝野鸡汤。”

    野鸡香菌汤,春晓一想到就要流口水。

    在路上,三郎就跟两人说了要去赶道场的事情。春晓很是好奇,“这道场是什么样子的?”

    “就是太平观的老道们做法事,”小郎知道春晓什么都不记得了,“太平观是我们这里最大的道观了,每年都有达官贵人供奉香油钱,所以不定期也会做道场。不过每年他们会做三清祖师的道场,每次都很多人去的。去年,我们还在那里吃了米花糖……”

    “米花糖?”春晓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说,道场很多人去做生意?”

    “对啊。”小郎一边捡路边的枯枝一边说。

    春晓不由得高兴起来,说不定她的第一桶金能在道场上赚到呢,“阿哥,这些天你卖草药和明天去赶集卖山货的钱,能不能先给我?”

    “啊,你要来做什么?”三郎有点糊涂,这钱还没到手呢,“这钱可不能乱花,我们要还大伯家、林大夫家的银子的,娘的药也不能断……”

    “阿哥,你放心,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春晓觉得有了目标,身上的力气都大了起来,笑嘻嘻地和小郎一起捡柴火去了。

    回到家,放下东西,容氏便迎出来,“鸡蛋我已经送去给王婶子了,她同意帮我们孵。”这时候的邻里关系还是很和睦的,有什么事大家都愿意搭把手,“你王婶子还说原先还不想孵鸡子的,因为她家才三四个鸡蛋,现在我们也有,正好抱一窝。”

    听见容氏这么一说,大家伙都挺高兴的。

    春晓将各种山货归置一下,三郎拿上药材去林大夫家。之所以林大夫愿意让他们家赊欠这么多的银钱,这也跟三郎的诚恳踏实有关系。秀才爹和容氏确实教育孩子还是挺不错的。

    容氏坐在廊下看春晓干活,小郎也跟着张罗,不是端水便是送帽子,大家说说笑笑的,很开心。

    容氏说:“明天你们去镇子上,把绣的帕子也送到绣坊去。”她也攒下了十几条的帕子和香囊。

    春晓凑近容氏看她手里的帕子,“娘,你绣得真不错。”

    “那是,”小郎笑嘻嘻地说,“阿娘当年可是拜过绣坊的师傅的,就是阿姐笨,怎么都没学好。”

    春晓扶额,看来手笨这个事实,在哪里都改变不了。

    “那以后我用心跟阿娘学。”春晓也不在意小郎的吐槽。

    容氏便仔细给她说绣帕子的技巧,比如怎么用针、怎么配色、怎么构图……别说,绣花绣得好的,多半是有一定的艺术功底的。

    正说着话,门口有人敲门,一个女孩子有些不耐烦地问:“二婶、二婶,有人在家吗?”

    正在厨房门口捡柴垛的小郎听到声音便忙着打开门,“春妮姐,你怎么来了?”

    “你在家啊?在家怎么也开门这么慢?太阳这么晒,热死人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红花的褂子,脸圆圆的,白白净净的挺喜庆的模样,她胳膊上挽了个竹篮子,腾出一个手推开小郎,看到容氏和春晓,嘴角一翘,“二婶,晓妹妹,祖母让我来看看妹妹怎样了。”

    容氏看到春妮,客客气气地,“春妮来了,让老太太惦记了,晓丫头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天气热,来喝碗水。”

    “既然好了,也不知道去看望一下老人家。”春妮撇撇嘴,从篮子里拿出一把豆角,“呐,这是自家种的豆角,知道你们没种,我娘让我送过来的。”

    虽然不认识春妮,但春晓对这个堂姐摆出的这副嘴脸可不待见,她眨巴眨巴眼,“春妮姐,我这头还痛着呢,要不你帮我们家菜园子浇浇水?”

    春妮可没想到过来会被指使着干活,“你,你手脚又没坏,干嘛不自己去?”说着,将豆角摔筛子上,气呼呼地走了,她自小就讨厌这个堂妹,长得比她好就算了,还跟着秀才叔父学识字,后来叔父走了,眼看日子都过得揭不开锅了,结果许家张罗纳妾,居然还物色到她头上了,想想就生气。

    大家也只以为春妮是顺道来打一转而已,没怎么往心里去,等三郎回来,便张罗着让他杀了野鸡,然后,春晓动手炖了一锅香喷喷的野鸡香菇汤,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