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7.大伯家

7.大伯家

    春妮离开春晓家,越想越生气,连路上有人跟她打招呼,脸上都带着几分的不高兴。

    “哟,这郝家大姑娘怎么眼睛长天上去了,跟她打招呼都不乐意了。”年轻的小媳妇正挑着担子往地里走,旁边在河边洗了菜的婶子忙凑近她,说:“你呀,不晓得么,人家相看的可是镇子上刘掌柜的儿子。”

    “刘掌柜?哪个刘掌柜?”

    “就是镇子上,最大的那间酒楼的掌柜啊。”

    “呀,可真是门好亲事。”

    “可不是么,这刘掌柜可是许家的远房亲戚……”

    “难怪呀,是要攀上高枝了。”

    春妮回到家,生气地将手里的篮子往桌子上一摔,气呼呼地坐到一边。

    正在掰豆子的郝大娘吓了一跳,“怎么了?你是惹了哪路邪神回来了,这么大的火气?”

    郝大娘个子不高,矮胖矮胖的,但她挺得意几个儿女都不像她,尤其是大闺女,既高挑又有喜气,从放出议亲的风声开始,上门求亲的人就快要踏破门槛了,只是他们家一直想选一个称心如意的,这不,她表妹田媒婆就带来好了好消息,说是镇子上福来酒家掌柜的独生子有相看的意向。

    她把这个事情跟郝大伯提了,郝大伯也动了心思,私下去打听了一下,觉得是门不错的亲事。

    但田媒婆说了,她现在要紧的是把许家的亲事给办好了,才有空去张罗别的亲事。郝大伯和郝大娘又不是傻子,自然听出田媒婆的言下之意。

    更何况昨天田媒婆一听说春晓投河了,吓得赶紧跑过来打听,可见她是多上心这门亲事。

    “还有哪路邪神,刚刚不是去看了郝春晓么。”春妮实在觉得憋屈,凭什么她要关心这个堂妹的死活,还说她的死活关乎她的亲事。

    “她醒了?”

    “醒啦,精神得很,一点也不像村里说的那样,哪有失忆的样子。”春妮相当不高兴,这个郝春晓既然投了河,为什么不一死了之?既然死不了,磕了头为什么不磕脸蛋上,反倒磕的脑勺上,这将养些日子,谁看得出来。

    “你呀,”郝大娘拿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可别摆脸色给你堂妹看,要她真进了许家的门,还为许家开枝散叶,这可是顶好的亲戚。”

    “八字还没一撇呢。”春妮不以为然。

    “什么八字没一撇,这整个桐华镇有几个身家清白,识文断字,还年纪、家世样样合适的姑娘?她爹可是秀才公,这进许家当个良妾,身份是够的。”

    “还说呢,”春妮十分不高兴,“要是当初你和爹也让我去跟二叔学识字,这门亲事还轮得到郝春晓?”

    “啧啧啧,这话说得,当初还没分家的时候,你二叔不是没教过你们吧,你大哥二哥、你,有哪个是愿意去学的?你们就是纯粹跟你爹一个样,一看到书就头痛。明明都是你爷的儿子,要是你爹愿意去念书,现在我也是秀才娘子了。”郝大娘没好气地说。

    在院子里喂鸡的大儿媳桂花听了母女半晌的话,忍不住插话说:“娘,大妹妹,这话我可不中听。我看就是当初阿爷偏心,要不怎么一样的儿子,就只供二叔读书?娘你和爹就是太良善了,二叔读书花了多少银钱啊,分家的时候还给了他们家十亩田地呢。”

    “可不,”春妮也说,“要我说,能给他们两三亩就不错了。”

    “而且啊,”桂花凑过来说话,“二叔家欠我们那么多银子,到底什么时候还啊,虽然抵押了两三亩的田地,但欠账还钱可是天经地义的。再说了,二弟的聘礼、大妹妹的嫁妆,桩桩件件可都是要花银子的呢。”这些可都有她家大郎一份呢。

    郝大娘瞥了她一眼,“你倒是会盘算。不过这事急不来,村子里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当初二叔考中秀才,村里不少人得了他的好处的。”

    说到这,郝大娘有点不满地瞪了桂花一眼,“你这个不争气的,已经有了两个丫头片子了,什么时候才给我们大房添个男丁?”

    这可一棍子敲到桂花的心窝上了,她“呃”了一声,连忙说:“阿娘,正想跟你说这个事情呢,过几天太平观的道场,我和大妹妹一起去吧,一来呢我求求祖师爷,二来呢,也为妹妹的亲事求个顺风顺水。”

    郝大娘想了想,说:“也行。”说着又对春妮说:“到那天,你们早点出发,我到时给你半吊钱,好添些香油。”

    桂花听着,心里不由得有些添堵,又想添孙子又不想出香油钱,可真抠搜。但有什么办法呢,她进门四年,生了两个闺女,虽然小女儿才五个月,但郝大娘嫌弃的神情早就不掩饰了。

    晚上,郝大伯带着两个儿子回家,割了一刀肉。虽然大伯没有读书考秀才,但是阿爷当年还是很有远见地送他去学了泥瓦匠,现在时不时帮别人家上梁、捡瓦,有时候还会去镇上的大户人家修补屋顶,收入还是不错的。

    郝大娘便把事情又跟郝大伯学了一遍,郝大伯倒不算是个眼窄的,他说:“要是老二家真的能攀上许家这门亲事,到时候欠我们那点钱能给不出来么?”

    又说,“我们应该帮着促成这门亲事才好,我今天在镇子上遇到了刘掌柜,他也在打听老二家的事情呢,说不定就是许家让他打听的。”

    郝大娘蹙眉,“会不会他也看上晓丫头呢?”

    “怎么可能,老二不在,三郎和小郎年纪小,弟妹又是个药罐子,在一般人家眼里,就是个累赘,谁家会看得上呢。”郝大伯心里敞亮着呢,“大户人家才图什么识文断字的,一般人家谁看重这个?肯定是要能持家、能干活的啊。我们妮子不错的。”

    “我们闺女自然是不差的,只是……怕人家刘掌柜家看不上。”

    “高门嫁女,低头娶媳,看看吧。”要是晓丫头能嫁进许家,这门亲事十有八九是跑不脱的,但……他得多跟刘掌柜走动走动,省得这么好的亲事泡了汤。

    他心里不由得叹息一声,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你说观音诞的时候,让大儿媳带妮子去上香?”郝大伯心里琢磨了一下,“也好,估摸着刘掌柜家的人也会去赶热闹,我打听打听。”最好让两个年轻人先接触接触,要是刘家的少年郎看中了春妮,这刘掌柜再有什么想法也得依着儿子吧。

    晚上,郝大郎见桂花放着小女儿在哭闹,自己倒坐在床上数铜钱,不由得皱眉,“你不管草儿,在瞎捣鼓什么?”

    “我哪有瞎捣鼓。”见丈夫不高兴,桂花把郝草草抱起来喂奶,想想就心酸,闺女不受重视,一个叫郝花花,一个叫郝草草,都是敷衍得很,“过几天三清道场,我看咱家有多少钱能添香油。”

    “添香油钱,娘不会给么?”大郎不以为然。

    “娘是把钱都给大妹妹的。”桂花推了推躺下的大郎,说,“我跟你商量个事情。”

    “什么事?”大郎有些不耐烦。

    “以后你在外面挣的钱,只一半交公,剩下的给我存起来。”

    “干嘛啊,我们现在可还没分家。”

    “迟早不是得分家的么。”桂花可不傻,“你弟马上就要娶媳妇了,到时候一大笔的聘礼,还有两个妹妹的嫁妆,你可不能什么都贴补大家了,也得为咱们小家着想一下。”

    大郎“哧”了一声,“现在家里的粮食收成是爹管着,去外面干活的钱也是爹拢着的,我能有什么钱啊。这个不要想太多了,我是长子,分家产是少不了我的。”

    说是这样说,可等到分家得何年何月,想要扯二尺布头做件小衣服都还得看婆婆的脸色呢。想到这,桂花实在有些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