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34.添人

34.添人

    要看快到中元节,吕娘子的铺子越发生意好了起来。虽然像南瓜糖糕这种简单的吃食,大家还是很容易学会的,但毕竟要舍得用油,而且自从梁老太太蒋糖塔放在祭祀的案桌上,不少人看了觉得既气派又喜庆,引得不少人家订货,到了中元节,更是供不应求。

    在大家都忙得一塌糊涂的情况下,容氏不出意外地病倒了,因为兄妹几个加上王大婶都是从早忙到晚,后来那几天更是请王大叔一起帮忙送货了,才勉强应付过去。

    容氏自然是不肯在一旁袖手旁观的,即便是孩子们舍不得她赶重活,她也累得病倒了。

    容氏是中元节这天早上觉得头昏昏沉沉的,春晓将最后一个订单送出门才发觉没见她的身影,连忙到房间看她,却发现她昏昏沉沉发着烧,吓得赶紧让小郎去请林大夫。

    林大夫把了脉,叹了口气,说:“你们娘身体一向不好,这段时间疲劳过度,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千万不要多思多劳。”他改了方子,让小郎跟着回去抓药。

    三郎也是十分内疚,“都怪我,应该让娘多休息的。”

    “阿哥,哪能怪得了你。”难道要怪她做生意?春晓叹了口气,“阿哥,要不,我们去买个人吧。”

    “啥?”三郎吓了一跳,“买买什么人?”即使是郝秀才当年也没有买过仆妇啊。

    “不是,我是想我们的糕饼生意肯定是要做大的,到时候总不能一直我们自己做,要请人干。请人干的话,核心技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所以买的人,比较有保障一些。”春晓说得很认真。

    核心技术?这是什么词?但是三郎还是听明白了,“可是我们手头上的银子够吗?”

    春晓也不懂得这年头买个人要多少钱,她将装钱的匣子拿出来,“目前我们大约有三十多两银子,明天我去找一下吕娘子问问,她伙计多,应该懂得伢行的规矩。”

    也只能这样了,毕竟他们谁都没有这种经验。

    春晓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而且她觉得这事情宜早不宜晚,因此,下午看容氏吃了药,不再发烧了,便放下心,往镇子上去。

    吕娘子见到春晓高兴得不得了,这段时间她的食肆可是生意红火得很,许多人都是冲着她家的糕点来的,订单就快要接不完了。

    “想要添人?”吕娘子惊讶了,不过转而也就释然了,“也是,生意越来越好,单单是你自己做也是难的。我听说你的茶棚也请了人?我还听说你茶棚的糕点……”

    春晓笑着看她,吕娘子便觉得有些失言了,毕竟人家不可能任何家底都交给自己的。

    春晓淡淡地说:“我们家茶棚卖的点心,适合堂食,即使买回家,也就放半天就会没那么味道好,如果娘子得了闲可以去茶棚尝尝味道。”

    “好呀好呀,”吕娘子掩饰地笑了笑,“不过我们还是去伢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吧。”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城镇是没有伢行的,但桐华镇不一样,它是商埠重镇,不仅商行、当铺、银号林立,连伢行也有一间的。

    伢行的老板姓裘,是个白净的中年男子,见到吕娘子,自然很客气地向前打招呼,“吕娘子,又来光顾我生意了?”

    “那是,待会你可得给我算便宜一些。”吕娘子将春晓让过来,“这是郝家妹妹,来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人。”

    看来这个是今天主要的主顾了。春晓年纪虽小,还是一脸稚气,但裘老板也不想怠慢了她,“姑娘请屋里坐。”又吩咐了丫鬟上茶。

    裘老板这里伺候的丫鬟,自然是调教好了的,只等有钱人家来挑选,那丫鬟上茶的时候,看到春晓一身的布衣,不禁轻“嗤”了一声。

    声音虽轻,但在场的人都听到了,裘老板沉下脸,“自己去张妈那里领板子。”

    丫鬟脸色变得煞白,但是春晓并不想为她说情,这丫鬟都沦落到伺候人的地步了,还看不起人,活该受教训。

    “裘某管教不严,让两位笑话了。”裘老板先致歉,然后问,“不知郝姑娘想要什么样的人?”

    春晓想了想,说:“我家里现在缺干活的人,最好是女的,爱干净,会点厨艺最好,价格不要太高,像刚刚的丫鬟,我们家是用不起的。”春晓说得很直接。

    裘老板笑着,“那请姑娘先稍等,我去安排一下。”

    不一会儿,裘老板便带了四个人上来,一个是个胖胖的丫头,脸圆圆的,说是家里孩子太多,养不起了,就把12岁的她卖了,好置两亩田地养活弟妹。

    春晓问她:“是不是你姐姐也是被卖了的?”

    胖丫头瞪大了眼睛,“姑娘,你好神哦,我两个姐姐都是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了的。本来前年我爹就想把我卖了,但我弟弟出生了,我照顾弟弟,就拖到这个时候。”她说得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让春晓只想扶额,虽然一直劝告自己要入乡俗随,但是遇到一心将女儿当牲口换钱的父母,她真的太过难受了。

    另外一个是个衣着干净,一看就是精明能干的仆妇,说原是在大户人家家里干过,结果那户人家离开桐华镇,她收了遣散银子,但又想有个去处,所以想卖身为仆。

    还有一对是母女,小女孩大约五六岁的样子,身上的衣服打满补丁,不过还算是干净整齐,但两人都是面黄肌瘦,一副憔悴的模样。裘老板介绍说,这对母女,大的叫延娘,小的是晚玉,家里丈夫因病去世,欠下一大笔债,要买的话,得一起买,因为母女不愿分开。

    春晓看着这几个人,觉得裘老板还算是懂得做生意的,这几个人都不错,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拿出来。她想了想,觉得还是要把丑话说到前头,“我今天来买人,是要找能干活的,因为我家开了了点心铺子,但是我家有比较一般,可能一开始给不了太多的工钱,你们可有愿意跟我回家的?”

    那胖丫问:“能吃饱吗?”

    春晓一笑,“自然是没问题的。”

    胖丫想了想,“那我能行。”最重要能吃饱饭。

    衣着干净的妇人犹豫了一下,说:“姑娘,不好意思啊,我还是想到大户人家去干活,那里规矩些。”

    春晓点点头,人各有志,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

    正当她迟疑的时候,那延娘扑通跪下,“姑娘,求你要了我们母女吧,工钱我都可以的,但只要不把我们母女分开……”裘老板说,如果这段时间她们母女还没被人要走,就要将她们母女分开卖,毕竟他不能做亏本的买卖。

    春晓于心不忍,“你起来吧。”她转向裘老板,“她们,要多少钱?”

    “哎呀,妹妹,这个小丫头可得好几年才干得了活呢,白养一个闲人可不合算。”吕娘子提醒。

    “不要紧的,多双筷子而已。”

    一听春晓这么说,延娘匍匐在地,低声抽噎着。

    裘老板这才开口说:“这两个,原是要25两银子的,要是姑娘你要,就22两吧。”

    “那用这么贵呢,”吕娘子啧啧说,“这延娘这么瘦弱,看上去就是柔不禁风的样子,你不能当主劳力来卖啊。18两,我们就带走,不然就是我们没缘分。”

    延娘紧紧地抱着女儿,不敢吭声。

    裘老板想了想,说:“看上去姑娘也是个好人,一定能厚待她们母女,好吧,我也算做件好事吧。”

    在一旁的胖丫急了,“我呢,我呢?”

    春晓实在喜欢她的心大乐观,问裘老板,“胖丫呢?”

    裘老板想了想,说:“实在姑娘想要,就10两银子吧。”

    辛辛苦苦一个月,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

    春晓带着三人回去了,心里也觉得很是有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