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49.吴家

49.吴家

    容氏进门的时候,郝姑妈已经出嫁了,但是郝姑妈对容氏的观感却是比郝大娘要好很多。原因很简单,容氏脾气温和,性格沉稳,对待郝老太太恭敬,与郝秀才也相亲相爱,教养孩子也颇为用心,这对于一个外嫁的姑姑来说,实在是一个合格的弟媳妇。

    看着三郎进进出出地忙活,少年人越来越有沉稳的气质,郝姑妈不由得叹息,“原先我就是觉得三郎是个能干的,现在也能担起一头家了。”原来她还想着给三郎找一份学做账房的活计,做上三五年,当个掌柜,必定能支撑门庭,可没想到转头三郎家就做起了生意,而且看起来还十分有盼头。

    钟塘是个好奇心重的人,他想去工坊看看,却被延娘拦住了,笑着抱歉道:“表少爷,这工坊里都是做吃食的,您就不方便进去看了。”这是春晓严格要求的,不换衣服、不洗手就不允许进入工坊,一般人也是非请勿入。

    工坊是用木头隔断,为了夏天凉快,都留了大片的窗户,钟塘从院子里可以看到工坊里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心里便有些计较,如果吃食都是这么严格,那必定是吃得很安心的。

    然后他又晃荡到烤炉房,这里要比外面热,但也散发出浓烈的食品香味,混杂着麦香、果香和调料的香味,让人垂涎。他凑到正在往烤炉取糕点的圆玉面前,“姑娘,你在做的什么?”

    专心做事的圆玉被吓了一跳,幸好在旁边修理烤炉的能旺见过钟塘,赶紧过来见礼,“表少爷,圆玉是在做月饼。”这表少爷不像是登徒子的样子啊。

    听说是月饼,钟塘感兴趣了,示意圆玉,“打开看看,打开看看。”为了避免落灰,还专门定做了陶做的托盘。说实在的,这样的成品对于春晓来说,实在算不得精致,但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实在够惊艳了。

    “我,能尝一个吗?”钟塘实在是馋了。

    正好春晓走进来,便笑了,“二表哥,这饼还太烫,圆玉,将先前做好的,切一个给表少爷尝尝。表哥还是不要在这里呆着了,又闷又热的。”她将钟塘引回堂屋,又给他沏了茶,“月饼有些油腻,表哥尝尝就好。”

    “这茶也不错。”甘甜舒爽,配月饼竟是十分合适。

    大家正说笑着,就又看见王大婶带着吴大伯和吴大娘一起过来了。

    两家本就走得亲近,只不过郝家这段时间都十分忙碌,这节礼都是能旺送过去的,今天吴大伯是回礼来了。不过吴大娘却是第一次登门,是稀客。

    容氏忙起身迎客,没看见吴金梅跟着过来,倒是有些失望,“金梅在家忙什么?怎么也不一起来做客?”说着又向他们介绍郝姑妈,“这是三郎的姑姑,嫁到奉城县的。”

    吴大伯和吴大娘自然是知道郝姑妈的,双方便一一问了好。

    吴大伯是个直性子的人,他问:“我听说你们家昨天有人来闹事?解决了么?需要我们帮忙做什么?虽然金梅她哥哥出去跑镖了,但是我还是可以帮上忙的。”

    “哎呀,小事小事,”郝姑妈在这里,容氏也不好说得太白,“就是一些误会,已经解决了的,难得你们还专程跑这么一趟。”

    春晓亲自送了茶上来,“吴大哥去走镖?”

    “他们三兄弟在家里呆着也游手好闲,正好我以前的兄弟找过来,就让他们三个都去帮忙了。”吴大伯说得很是随意。

    “那吴家兄弟的功夫相当了得咯?”钟塘来了兴趣,他本就是做捕快的,也有一定的身手,两人竟然越聊越投机。

    “他呀,”郝姑妈忍不住吐槽,“就是喜欢这种打打杀杀的东西。”

    “男人嘛,就是这样。”容氏笑了笑,“你看小郎不也是,一有空就跟隔壁王石头拿着个棍子打来打去的。”

    “倒是三郎沉静些。”吴大娘笑着,“斯文又能干。”

    容氏笑着,“以前就担心他太内向木讷了。”

    “不是内向木讷,是内秀。”吴大娘说,“他当初去我家的时候,我真真觉得原来还有这么斯文的小郎君呢,十里八乡的也没有几个,果真是读过书的,通身的气度都不一样。”

    听话听音,郝姑妈眼神闪闪,“我倒是羡慕你们两个,都有闺女,我可就两个愣头青的儿子,哪有姑娘来得贴心。”

    说到这个容氏和吴大娘都是会心一笑,容氏说:“春晓确实做什么都合我心意,就是整天爱张罗事情,还是金梅好,性格活泼又乖巧。”

    “哎呀,这么些个漂亮又年轻的小娘子,不知道会便宜了哪家臭小子。”郝姑妈是个人精,她已经看出吴大娘今天过来,是存着心思的。她没见过吴金梅,但看容氏的意思,对人家小姑娘也是颇为欢喜的,这吴氏夫妻看上去也是阔朗性格的人,教出来的子女应该不差。

    “姑妈,”春晓可不像一般的小姑娘,一说到自己的亲事就害羞地躲出去,“我年纪还小,可不想这些事情。”这侧面也反击了郝大娘说她同意去许家做妾的事情。

    “对,”容氏也怕春晓想起许家那桩事,“晓儿还小,我想再留几年的。”

    吴大娘看到郝姑妈也在,倒是不好意思说得那么明白,“我们家的几个孩子,老大是娶了我娘家表妹家的姑娘,脾气性格倒是不错。老二和老三都是男孩子,我没有那么着急。就是我们家金梅,过了年也要十四了,我倒是想先相看相看。”

    容氏愣了一下,“金梅也有十四了啊。”倒是比三郎大一点,但模样、性情,样样不差的。她心思转了转,觉得还是和孩子商量了再说,万一三郎没这个意思,岂不是让孩子们日后难堪?

    郝姑妈却是不要紧的,反正她的儿子都娶了妻了,“你们家对男方有什么要求吗?”

    “能有什么要求?只要人好,家里没有那么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对我姑娘好,就什么都好。”吴大娘赶紧表白,“其实,我那三个儿子去跑镖,就是想着给妹妹赚嫁妆呢。说是原先准备的不够,要多准备些。”

    “这哥哥们倒是心疼妹妹的。”郝姑妈看不出容氏想什么,但好像也没有很抗拒的样子,倒是吴大娘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这吴家害怕自己家底单薄,有些配不上正蒸蒸日上的郝家呢。

    倒是个有进取心的家庭。

    吃了饭,郝姑妈在路上和钟塘说起这事情,“要是真的家里团结又上进,也是桩不错的亲事的。”

    钟塘却说:“现下看起来是不错,但日后三郎家更加发达了,这吴家可未必能攀得上了。懂得抓住时机,这吴家人倒也是有眼光有魄力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郝家二房是要起势的,如果吴家人这时候能把亲事定下来,确实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