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戎曲 » 第二章、校场

第二章、校场

    一队人就这么探头探脑的走着,全揣着那新鲜劲。

    那一片大帐篷是将军们的落脚,这一片蓝白帐子是老兵们的栖处。北边高高的几个木架子撑着的是简易的瞭望台,南边那空空的一大片草皮是他们的训练场。

    于是每个人心里揣测着期待着着,好奇兴奋又踟蹰畏惧着向南边去。

    到的算早,但校场上也已经乌压压站了一片人了。

    草里的虫儿鸣叫着,跳到在一个士兵的裤腿上,又扎猛子回了地里。

    未时七刻的太阳依旧明晃晃的在自焚,那一丝风才吹过两三排的人就没了动静。陆回塘带着这队人站到后面,隔着人群,前面是个高木台子,旁边架着刀枪,四角挂着军旗。

    四处看看,没见着有人讲话,姬莫便打消了回头聊几句的心思,盯着脚边那丛开着小白花的植物发愣,等着时间。

    没人说话,倒是得空想想一路的那些事了。

    昨天还没觉得。如今算算,加上路上花的那三天多,这已经离家五日了。在荆云渡结队,运河上昏昏沉沉漂了两天,到望月城又没停几个时辰就和其他队伍汇合往北,到了辽原这个云卢军的大本营。听说这个地方建了有两年,大抵是黎安的事刚发生不久后,帝京的那些人就打了主意在这国境上久驻军队来求安心吧。如今也算是有模有样,就这整齐利落的布局,齐全周到的设施,甚至连帐篷里都架了两排木板床,还真有些生活气。虽说是在停战,但每日的操练也从未敷衍,这种严肃但又让人安心的风气,倒也颇具当年开国双帝的感觉了。

    姬莫轻轻踢了一脚那丛野花,抬头看了眼蓝的发白的天。

    不知道家里那些人怎么样,

    出着的神,被洪亮的行礼声吓了回来。往台子上看,应该是那传说中的主将来了。

    遥遥望见那人在这大热天还一丝不苟的穿着盔甲,左右站着几个副将小将,瞧着派头很足。然后上面喊了什么,所有人就都安静下来,呆成三伏天的兔子。

    那位将军气势十足的说了些场面话,然后激励了大家一番。几个副将也依次说了些什么叮嘱,对新兵老兵各做嘱托。虽然听着都叫人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冲到敌营里去把敌将的首级取下来,但是想想,又有几个人能活着成就这样的功业呢?一将功成万骨枯,士气鼓舞起来,也不过是多些人在前面拿命给后面的铺路。险恶啊,虽说也是无可奈何。

    因而草草的听了个穿堂风,把那花碾了又碾,被太阳烤的心烦意乱。

    似乎之后就是要各队去练习长枪,然后晚一点就是吃饭、轮流站岗之类。新兵的日子不好过,也没什么花样,和自己想的有点出入。

    还以为参军就是什么红袍长鞭策马战斗呢。

    好吧本来也知道不太可能。

    他这么胡乱想着,被盯上他好久的陆回塘一巴掌拍到脑袋上,然后那年轻什长故作恶狠狠的小声道“好好听着”。

    于是赶忙站的笔直,目送他的什长挪回前边。

    “大家记住,我们担负着的是守卫国土的重任,我们身后就是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百姓。即便是在这样的时节,也绝不能放松警惕。作为军人,无论何时都得严格要求自己!……我们云卢的大好河山,就托付给各位了!”

    台上的将军声情并茂,台下的士兵则是不少都快热泪盈眶了。

    姬莫自觉不像他人那样被触动,但也跟着喊了什么“幸不辱命”。

    之后就被拉去新兵练习。

    “只能练习长枪吗?”

    他拉过边上的陆回塘。

    “哎你小子,对什长客气点!你还想练什么,哪家的士兵不得成天挥着缨枪的啊。”那什长恨铁不成钢似的长吁短叹。

    “啊。”这样啊,姬莫想着。“有点无聊。”

    什长倒是被逗乐了:“你难道对军队一点都不了解就来了?年轻人,太冲动了吧。不过你也没得后悔了,总不至于逃回去惹人笑柄。即来则安,去吧。”然后清了下嗓子:“这是士兵基本功,你要是有本事,往上成了将军,也就不用练了。”

    我才不可能逃回去。

    这么想着,姬莫拿手扇了扇风,应了句,认命的去听指挥。

    时间还是转瞬的,不情不愿的练了一个多时辰的站姿、长枪,太阳已经渐渐淡了颜色。

    月华霜一样铺到草地上,草里的那些热疯了的虫儿感恩戴德的呼天喊地。

    “喝水”。

    一个水壶砸到姬莫身上。是那个红头巾汉子。

    “快喝吧你们,累了半天,什长赏的。不够的匀一下哈,待会我再去找些。”

    难为他还这么生龙活虎。

    姬莫顺手把水壶丢给东方杰,自己往地上一仰,干脆什么也不想了。

    “你不喝吗?”

    似乎是在和他说话。

    于是姬莫嗯了声。

    “谢谢。”

    然后见这躺尸的人又猛地坐了起来。东方杰手一晃,险些把水洒地上。

    “东方你居然会主动和我讲话?!”

    姬莫愣是问出声。

    话刚出口就疑心自己是不是热傻了,怎么来到这军营就跟退化到十年前似的,脑子还没转过来话就先说了。

    “不是,我是说……”

    然后又担心自己再蹦出什么混乱的词,闭上了嘴。

    东方杰看他犹犹豫豫半天,觉得好玩就笑了。于是姬莫索性和他一起笑起来,倒像是有什么天大的乐子。

    “你听说过‘震宇营’吗?”东方杰先停了笑,走过来坐到他边上。

    “没有。是什么?”

    “我之前听人说起来过,云卢军内部设有‘震宇营’,是一支主将直接带领的特别军。选拔的都是奇人异士,或者出类拔萃之人。这里面的人从事的都是些机密的任务,各自发展各自的特长,倒是不用参与士兵的练习培训。”

    东方杰悠悠说道:“之前听你和什长抱怨训练无趣,要是能去这个营,应该会有意思。”

    “听着是不错,但门槛应该高吧。”

    “之前训练看你像是有武功基础的,应该还不错,或许可以试试。”

    所以这家伙“之前”到底看了听了多久……

    “你和我说这些,就是想让我去这个什么营?”

    “我也了解不多,就知道在九月三神女祭的时候军队会照例选拔一批新的人进去。感觉你会有兴趣,所以就提一下。要是你没有兴趣就当没听。”

    姬莫倒是好奇起来这些“神女祭”和“震宇营”了,结果这东方杰又停了话,还丢给他一个“不讨好”的失落语气。怪他从小在村里长大没见过世面了,也不知道这外面的人怎么一个个的心思那么细,话里百道弯。

    “我挺感兴趣的啊,那东方你知不知道那个营怎么招人的啊?”

    东方杰想了会儿,眼神却暗了下去,回道:“我知道的比较片面,不过有武学专长应该就符合选拔条件了。”

    说完正好有人喊吃饭,便自顾先走去了。

    所以,震宇营吗?

    姬莫看过去,那个少年安安静静的拿了碗,排着队。边上坐着吃饭的那些新兵时不时痛快的大笑,不知道讲的什么乐子。再看回去,那个和他年纪相仿的人,却有种和他截然不同的感觉,似乎心事很重也很谨慎。那他刚才的提议到底是什么目的?总之姬莫不太相信是因为他随口一句抱怨。

    东方杰看起来对旁的人和事都毫无兴趣的样子,完全不像会关心他这个咋咋呼呼的家伙。

    又忽然觉得猜测人家不好,便停了心思,自觉也许想多了,兴许人家只是性格安静内向了点。于是欣然起身,领了碗飞快的排到队伍后面去了。

    这边热热闹闹的吃着饭,简单的米和肉煮成浓粥,黄面做了饼,烙的两面金黄,颇有点家的味道。吃着吃着谁就留下泪来了,然后一抹手,嘲笑起那些絮絮叨叨想家的人。

    “来,拿好,小心烫哈。”

    施粥的是个年纪不轻的伙头兵,看着他们动情的很,特别是看到姬莫这般年级的,哆嗦的手舀了好几勺,盛的满当当,浑浊的眼睛里说不出的泪光。

    听说是有个年轻的儿子,两年前被招过来的。

    那目光太过聒噪,跟絮絮念着千言万语撕心裂肺的什么似的。姬莫受不了他这样的热切,道了谢就忙端着热粥藏回人群。

    (帝京,暮雨)

    “殿下,请进吧。”

    花白头发的内侍恭敬的打开门,垂首侧身站到侧边。

    黛蓝宫裙的女子挥手示意侍女留在外面,自己踏入室内。那内侍将门合上,带着侍女退开。

    那宫殿内,衬的是雕梁画栋的飞龙。华光夺目,香灯杏色,绕过金龙舞凤莲台屏风后,珍珠帘,琉璃缀,龙涎香。锦衣的皇帝坐在珠帘后,边上的是一个神情专注的年轻皇子。

    “儿臣参见父皇。”

    “御宁来了,坐。”

    于是这位云卢的长公主顺从坐到对面,言笑晏晏。

    “承行来的倒早。”

    被点名的皇子摸摸脑勺,“想着和父皇聊聊最近的趣事。”

    “哦?你倒是有心,我这没什么新鲜乐子,就是张将军的信恰好到了,于是想着来和父皇与弟弟讲讲,商讨下接下来的打算。”

    御宁缓缓从袖子中取出一封信,放到一边。卢承行过来拿了去,交给那里懒懒眯着眼的皇帝。

    “志先说了什么,你直接讲与我。”

    那皇帝摇摇手,打着哈欠。

    “张将军信中提到,塔那的主帅换成了一个叫‘铎克赞’的将军,这个‘铎克赞’,据我所知,是塔那现任皇帝极为信重的幕僚,在少年时期就曾军功赫赫。后来他虽很久没再上过前线,但这次被派出来接管塔那的主力部队,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个很大的威胁。”

    御宁端坐着,目光始终盯着皇帝。

    “哦?”

    皇帝也坐直了,隐隐有些担忧。

    “不过,之前为张将军招的一万人,算算时间也到军营了。江将军也已经奉命带着江家军去相北城驻扎。目前来看,边界的防御还算牢靠。只是能不能夺回黎安还不是定数。”

    “那便好。”那天下之主说着松了口气,端着茶抿了一口。

    “皇姐,这个月来还没有战报急讯吧?是不是又要停战了啊。”

    “那边军队在换主帅,应该没那么快就出兵。我们新兵也才到,这时不发生冲突是最好的。但是对方连主帅都换了,他们想打下我们的决心可一点没变少。估计不出几天,还是会两军对垒。”

    卢承行皱了皱眉:“为什么还是要打仗,我们两国相安无事了那么久,不也挺好的吗?”

    御宁叹了口气:“不是谁都像你那样想。但凡发动战争,肯定就是他们有想要的东西在我们这了。”

    “行了。”皇帝皱皱眉头,“御宁,这些事你看着点,承行多跟着学学。”

    二人都应了是。于是又聊聊家长里短,文武学习,待看着天色委实不早,才一一向皇帝告辞。

    御宁走出殿门,看着北边昏沉的天色,轻轻叹了口气。

    几个绿袄宫装小侍女忙提着宫灯碎步跑来,低眉顺眼的,恭恭敬敬引来轿子,帮她拖起裙摆。

    “御宁姐姐,烦请等一下。”

    偏头一看,那边宫墙里转出来个杏衣少女。青丝卷成漂亮的波浪,有些凌乱的缠着一个半旧绒花的发钗。

    于是一片“嘉柔殿下”的问好声。

    那少女局促着,有些怯怯的靠近到御宁跟前,犹豫着抬了头,看向那神情有些疲惫的高高在上的长公主。

    “御宁姐姐。听说辽原来了信,下人说是都往您那送去了。”顿了顿,似乎不知要怎么往下说。

    “可是问有没有你的信的?”御宁笑了笑,挥手让侍女离的远些,“本来想着天晚了,改明儿再托人给你送过去。怎么我们谨芝这么着急,连侍女也不带就跑来了。”

    “姐姐别打趣我。”卢谨芝不自在的笑了笑,“信……”

    御宁从袖中取出一封,叹了口气悄悄递给谨芝。

    “内容你回去慢慢看吧,想来你的小侍卫也是挂念你挂念的紧。实在舍不得,干脆叫他回来怎么样,干什么在前线风餐露宿的。”

    “还是不了。他,在前线也已经升职了,有功绩的。比给我当个侍卫出息的多。”

    谨芝说着有些感伤,不自觉压低了声音。御宁只知道她从小和那姓宋的侍卫关系不错,其他了解也不多,便也不便多说生母,只是轻轻拍了下她的肩,叫她安心回去休息。

    卢谨芝也知道自己本就不该为送信小事麻烦御宁,很快的收敛了情绪,谢过对方看着那华美的轿子被抬起,悠悠消失在视角,后才叹了口气,握紧了手中的信,转身飞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