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孤城一人,从白发开始无敌 » 第25章 大事

第25章 大事

    李泌,出身辽东李氏,是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

    他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从少年时就担任待诏翰林,成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亨即位于灵武,召李泌参谋军事,宠遇有加。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山。

    唐代宗即位后,又征召李泌担任为翰林学士,但是又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

    如此曲折的经历倒是其次。

    重要的是:

    李泌曾为唐肃宗制定了整套的平定安史之乱的方略,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一开始,这套计划也得到了肃宗的认可。

    但后来肃宗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把叛军赶回了河北,从而形成割据局面,遗患无穷。

    郭昕在提到此事的时候,曾无数次扼腕叹息。

    他说,倘若肃宗能将李泌的谋划坚持贯彻到底,那么大唐未必不能中兴,吐蕃、铁勒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猖獗作乱了。

    更重要的是:

    历朝历代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间权势利害的斗争,更是激烈。

    李泌却能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又能调和化解玄宗、肃宗、代宗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持朝堂稳定,避免动乱的再次发生。

    在21世纪的那个时空,曾出现过一部名叫《长安十二时辰》的网剧。其中,某位小鲜肉扮演的一个名叫李必的才华横溢、藐视天下的人物。

    其原型便是李泌。

    李长源、李长源……

    李泌岂不正是字“长源”吗?

    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李玄暗自懊悔,自己应该早就猜出来的!

    在历史上,李泌是和郭子仪齐名的人物;从对方不惧严寒、赠予自己的淬骨丹之事上看,李泌也绝非是一介文弱书生。

    那么,自己还有何怀疑呢?

    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挥起马鞭,紧紧赶上大队人马。

    半天后。

    皑皑雪原之上,出现了一座低矮的城池。

    凉州。

    到了。

    汉唐之际,凉州是西北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它是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并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唐诗中,以《凉州词》为题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有100多首。唐朝以后,仍有许多被冠以《凉州词》的边塞诗。

    可是,如今的凉州在吐蕃的治下,已变得残破不堪,几乎称得上是十室九空。

    “昔年吐蕃攻打凉州时,因城中百姓誓死抵抗,城破之后,吐蕃将城中百姓屠杀大半,其余人砍掉手脚,挖掉双目,让他们自生自灭。”

    李泌勒住马匹,盯着凉州城,面无表情地说道:

    “如今城中居民不足千户,而且全都是吐蕃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的。”

    李玄默然。

    安西同样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国家衰弱,百姓则沦为待宰之鸡犬,就连苟且偷生都无法做到,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曾无数次的重演。

    神明华胄,匍匐狄夷之下;

    皇汉苗裔,竟成遍野尸骨。

    想到那些异族的暴行,他不由自主地攥紧了双拳,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直到接连深深呼吸数次之后,才勉强令自己恢复了平静。

    “李参军……”

    他将注意力转到了眼前的凉州城上。

    凉州虽然破败,但毕竟是河西走廊上的重镇,其中吐蕃驻军一定不少。如果要硬闯过去,恐怕很难。

    “您有什么计划吗?”

    “没有。”

    李泌摇头,催动胯下马匹,直奔城门而去。

    就这么莽过去?

    虽然初觉有些愕然,但略一寻思,想到对方绝非是鲁莽之人,李玄便跟了上去。

    其余朔方军也是如此。

    他们虽然知道,凭着这十几骑人马,肯定不可能和凉州城中的吐蕃守军硬拼。

    但是,李泌已经冲上去了,陛下的马车也已进发,他们自然不可能落后。

    “李先生!”

    距离城门还有十几丈时,一名大腹便便、商贾模样的中年男子,立刻策马奔了过来,满脸笑容的迎上了李泌:

    “下榻之处早已安排。”

    “食物和热水也已备好。”

    “弟子专程在此,已经等了足足半个月了。”

    “甚好。”

    李泌并不下马,只是点了点头,在对方的殷勤带领之下,直驱城中。

    守门的十几名吐蕃士卒,竟似完全没有看到般,丝毫不加阻拦。

    这商贾是谁?

    和李泌是什么关系?

    他如何能够令吐蕃士兵直接放众人入城的?

    李玄暗自猜测,可惜一时之间,却也想不到合适的答案。

    不亏是大唐帝师。

    这个李泌……

    果然有点门道。

    他们一行人,被安顿在了一座寺庙中,果然如那商贾所说,床褥、食物、热水甚至侍女,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朔方军众人从风雪中跋涉而至,见到这样的环境,尽皆兴高采烈。

    只有李玄,就着热水吃了几个胡饼,填饱肚子而已。其余珍馐菜肴美酒,热水侍女,全都敬谢不敏。

    倒不是矫情。

    而是因为他觉得,这凉州城毕竟是在吐蕃人的控制之下,说不定有什么危险会随时到来,远远没到放松之时。

    何况李泌曾说,到了凉州,会将事情的一切真相,全都告诉自己。

    他要等待。

    盘膝坐在僧舍的廊下,感受着凛冽的夜风,望了一眼天际的孤月,他闭上双眼。

    熟悉的《吐纳诀》,再次运转起来。

    子夜。

    万籁俱寂。

    轻微的脚步声自院外传来。

    “李参军。”

    他睁开双眼,起身,向缓缓走来的李泌拱手行了一礼。

    “李将军。”

    李泌拱手还礼,盯着他看了一会,神色平静:

    “你尚未修炼真正的先天功法?”

    “是。”

    “我可以教你。”

    “好。”

    “你应该清楚,凭你的年龄和资质,即便再怎么努力,成就也终究有限。而且,我并非是无传授给你。你学会后,便暂时不能返回安西了,须得帮助我完成一件大事。”

    “可以。”

    李泌笑了:

    “你不问是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