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别传 » 第十六章 徐公明

第十六章 徐公明

    那持斧青年名叫徐晃,字公明,乃是杨奉同乡,追随于杨奉。白波军与董卓军作战,徐晃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军中都知道他武艺高强。此时杨奉受挫,便命令徐晃出战,他对徐晃极有信心,拿下那少年应该不难。

    徐晃听令出战,倒拖大斧,大步向前,走到路中,将斧面翻转,斧刃对向赵云,斜向上举起大斧,同时脚步快速奔跑两步,然后两腿跃起,腰部用力,整个人带动大斧,斜向旋转着朝赵云砍来。

    赵云见他攻势威猛,不宜硬碰,便以枪撑地,一个侧翻,朝旁跃开。

    徐晃一招不中,落于地上,仍顺着惯性,旋转一周,持斧横劈赵云。

    赵云后退两步让过,然后前进挺枪直刺徐晃胸口。

    徐晃见赵云枪到,回斧格挡不及,干脆顺势向下倒去,一手撑地,一手抡斧从赵云枪下面横扫赵云下半身。

    赵云见状回枪撑地,提前拦住大斧横扫路线,“当”的一声,将那贯石斧挡住,然后躲在枪身后面,摁住枪身下压徐晃。

    徐晃见状,翻身朝上,持斧手与撑地手交换,抬起一脚,用脚底顶住赵云枪杆,而后大力一送,把赵云往旁边踢开,同时自己借力后移,拉开距离,重新站好。

    赵云被徐晃大力一踢,于空中旋转一周,稳稳落地,横枪与徐晃重新对过。

    两人稍一停顿,同时向前,赵云举枪,徐晃持斧,一个人刺,一个人劈,武器相撞,斗了十余招,谁也奈何不了谁。

    忽然,赵云窥得徐晃一个破绽,乃是借了自己兵器较轻,速度较快,趁徐晃一斧劈过,来不及回防,抬枪直刺徐晃面颊。

    徐晃弯身向侧躲过,同时手中抽斧回来。

    赵云一刺未中,改为斜向下扫。

    怎知徐晃立刻转身,马步一扎,弯腰向地,任由赵云枪刃从他背面扫过。此时徐晃已将大斧抽回,便抡了一个圆,身体一并旋转,单膝跪地,从下方劈向赵云。

    赵云见状,一手抽枪,一手下压,以枪刃撑地,双腿跃起,身体横向与地面平行,从大斧上方躲过这一击,而后伸腿踢向徐晃面部。

    徐晃躲闪不及,无奈竖起一只手臂格挡,被赵云一脚踢中,余势不停,连带手臂一起撞到面部。徐晃闷哼一声,被踢得向后倒去,却顺势一脚踢中赵云枪杆,让赵云失去支撑,落于地上。徐晃伸脚同时以手大力拍地,并借助踢力,一个后翻,重新站好。

    赵云欺徐晃身形不稳,趁势强攻,挺枪刺向徐晃。

    徐晃怒哼一声,周身忽然爆发出骇人的气势,倒垂大斧往地面狠狠一砸,地面立刻凹陷一个大坑,一道球形光波自那坑中扩散变大,将赵云震退。徐晃接着持斧从身侧斜向上撩起,在那斧去势未尽时,便翻转斧面,立刻又斜着向下劈了下来。一道淡蓝色倒对勾形状的锋芒,自空中向赵云劈去,正是徐晃家传斧法“狂澜三式”第一式“覆雨翻云”,看似一道锋芒,实则一前一后两道,分先后打来。

    赵云被光波震退,刚刚站定,抬头便见锋芒已到,不慌不忙,运力于小臂,极速刺出一枪,一道白芒自枪尖射出,快如闪电,宛如蛇牙一般向前探出,与“覆雨翻云”其中一道锋芒相抵消。赵云见只去了一道锋芒,心里叹道:“好家伙,原来还藏了一道。”那锋芒已到,一般人只会反应不及,赵云却又刺了一枪,又是一道白芒射出,间不容发地与后一道锋芒相消。赵云使的,乃是“七探盘蛇枪”中的“银环探牙”,因白芒形似银环蛇的獠牙而得名,此招特点就是快,极快!毫秒之间即可使出,迅捷无比,为天下快枪之最!

    徐晃没有料到赵云能防下此招,略微吃惊。他与董卓军作战,一直未逢对手,今天碰见赵云,战到酣处,大声说道:“再来!”

    赵云同样精神振奋,回应道:“来!”

    徐晃气势再上一层,衣袍鼓胀,上下翻动,运力汇集于双臂,提醒一声:“小心了!吃某这招!”然后便持斧从身体一侧斜向上撩起,待斧头去势已尽后,又从身体另一侧再度撩起,然后继续不停,一直重复。每一次上撩都有一股淡蓝色光波自斧刃发出,连续不断地朝赵云打去,宛如海浪不断地打蚀礁石,连绵不绝。此招乃是“狂澜三式”第二式“叠浪三重”,名曰三重,实则全凭使用者发挥,徐晃早已练的不下百重。在徐晃手中,此招攻势连绵,后劲不断,一浪推着一浪,直往赵云打去。

    赵云见此,不与之力拼,专注防御,将劲力包裹住枪刃,使出“青蛇吐信”应对,来多少浪,便刺破多少,两人就这样对峙起来。亮银枪刃在劲力包裹下,发出蓝白色荧光,柔而不散,反倒是徐晃所发出的光浪,与之碰触便被刺散消失,两者都呈现淡蓝色,从远处看来,仿佛光浪不是被打散,而是消融于亮银枪尖。

    徐晃瞧得对方招式精妙,连连破解自己发出的光浪,好胜心起,誓要以力破巧,更加运足力道,一力大过一力,一浪厚过一浪。

    这下赵云压力渐渐大了起来。他自从学会“七探盘蛇枪”后,听从师伯吩咐,要勤加练习,所以打算只以此套枪法对敌。但他刚刚掌握,还未纯熟,威力只同寻常招式一般,对付杨奉那种三脚猫功夫的足够,但是遇到徐晃这样的高手发狠,也会感觉吃力。有两次,那包裹枪刃的劲力,便在“叠浪三重”一浪又一浪的拍打下,被拍散了。好在赵云也是源源不断输送劲力,及时地用劲力重新将枪刃包裹住了。

    两人对峙了几十下,终究还是赵云先变招。虽说武功招式的威力是看使用者本身的劲力,但精妙的招式可以将劲力放大几倍,乃至几十倍。赵云“七探盘蛇枪”还未大成,威力不够,说的不是赵云劲力不够,而是说枪法每一式放大劲力的比例不够。此时徐晃加大了“叠浪三重”的劲力,威力倍增,赵云若是仍旧使用未大成的“青蛇吐信”以对,只能成倍地加大自身所发劲力,力倍功半,得不偿失。赵云当然不会这样傻傻地吃亏下去,勤加练习也不是这样练习的,所以甫一陷入劣势,便立刻变招。

    既然徐晃以力破巧,赵云就以力破力,使了一招“竹叶甩尾”。只见赵云原地旋转一周,运足全身力量,透于枪身,攥住枪尾,一个横扫,一道扇形白芒便从枪身劈出,向着那些光浪以及后面的徐晃劈去。赵云此招虽然是将劲力一下子放出,但白芒面积极大,所过之处,光浪纷纷消散。白芒也有削弱,但仍有一大片向着徐晃飞去。

    徐晃若是继续挥斧发出叠浪,已然不及,便也变招防御,倒垂斧头砸于地面,一道球形光波自那斧头处扩散开来,球体包裹住徐晃,球面光壁与白芒相撞,将白芒余波撞碎后,球形光波自动消散了。此招也是徐晃家传绝学,却不在“狂澜三式”中,此招名曰“风平浪静”,乃是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无死角防御,但只可防御近身攻击,因为所放劲力并不能维持球形光波无限扩散。

    两人攻势俱都一停,到现在仍是旗鼓相当。徐晃此时已对赵云惺惺相惜,本意不忍伤他,但他听命于杨奉,忠义当头,不能自主,便对赵云说道:“接下来请小心了,这是我最强一招,若是你能接下,便算你赢!”说完,大喝一声,持斧于身侧不动,但气势却被催动到极致,周身被淡蓝色光芒包裹,显然是在蓄力。

    赵云在徐晃对面,瞧得最清楚,见徐晃何止是被光芒包裹,他身体周围一寸的空间仿佛都扭曲了一般,乃是因为徐晃周身气体受他气势催动,不断蒸发,就如同火焰周围的空气一般不断扭曲晃动。赵云知道此招不能善与,如用强招应对,说不好便要两败俱伤。他见徐晃每次出招前都出声提醒,光明磊落,内心也很是佩服徐晃气度,不愿自己与对方任何一人受伤。再者说,他是要去找吕布的,没必要在此拼命。见徐晃还在蓄力,赵云当机立断,立刻使出“赤炼游河”,两道白芒从枪尖急射而出,袭向徐晃。

    徐晃见赵云出招袭来,知道对方不想与自己硬拼,便停了蓄力变招,其实存了借坡下驴的心思。他效命杨奉,不得不拿出态度来,方才蓄力也多半是做给杨奉看的。自己此招虽然强横无匹,但这少年武功高强,心知他也必然有杀招在手,在此硬拼实在划不来。而且此事乃是因杨奉想要强买对方马匹而起,徐晃为人正直,对杨奉如此所为,心底也实为不满。所以徐晃开口提醒,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此招威力极大,对方要么赶紧认输投降,要么想办法躲开,要么就打断自己。方才徐晃蓄力时间都比此招实际所用时间要久。此时见赵云这招发射两道白芒袭来,徐晃不假思索,举斧斜向下劈,然后翻转斧面,抬脚踢中斧刃背部,将大斧又向上撩起,使出“覆雨翻云”,劈出一道正对勾形状的锋芒,朝那两道白芒而去,心里想的是用“覆雨翻云”的前后两道锋芒正好与赵云所发两道白芒相消。怎料那两道白芒居然于飞行途中转了个向,绕过“覆雨翻云”,继续朝自己袭来,徐晃惊叹于赵云招式的精妙,却来不及破之了,只能仰身倒于地面,从白芒轨迹下方躲过,而后一个鲤鱼打挺,重又站好身形,怎料赵云枪尖已在咽喉前方停住。

    赵云方才使出“赤炼游河”后,便冲向徐晃,拉近距离,途中刺出两下“银环探牙”破了徐晃的“覆雨翻云”,脚下不停,等徐晃鲤鱼打挺站好后,正好持枪停于徐晃身前。

    “我输了。”徐晃认输,内心却毫无挫败之感,满满都是对赵云枪法精妙的佩服,便问道:“这是什么枪法?”

    赵云答道:“七探盘蛇枪。”

    徐晃赞道:“好枪法!”

    赵云也问徐晃:“你的斧法是何名字?”

    “名曰‘狂澜三式’。”徐晃亦如实告知。

    赵云说:“这么说还有最后一式,我没有领教?”

    徐晃说:“可惜了。”

    赵云说:“以后会有机会的。”

    徐晃说:“但愿如此,我不会再输!记住,我乃河东徐公明!”

    “常山赵子龙!”赵云亦报家门。

    两人相视一笑。

    然后徐晃转头对呆立在路边的杨奉说道:“有负主公,我输了。”

    杨奉与徐晃同乡,素来爱惜其武艺,引为心腹,徐晃也是自己能成为首领的一大倚仗。而且军中众人佩服徐晃武艺,皆服于他,可不能让他折在这里。

    杨奉对赵云说道:“快放了公明,你伤人之事,我便不追究了。”

    赵云扭头看他,回答道:“你还没说认输,可还是想要我的坐骑?”

    杨奉冷哼一声,咬牙说道:“我认输!不要你的坐骑了。”他并非还不服气,刚才那一战,杨奉和周围人一样,早就看呆了,他只是有所不甘,自己随便惹了一人,居然有如此武艺,连军中第一人徐晃都战他不胜。

    赵云遂收回亮银枪,转身往回走。后面徐晃喊住他:“子龙兄且住。”

    赵云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公明兄还有事?”

    徐晃问道:“敢问子龙兄缘何到此?”

    赵云回答道:“在下有事要办,途径此处。”

    徐晃又问:“不知子龙兄所往,是东还是西?”

    赵云说道:“往西。”

    徐晃眉头一皱,语气快速,问道:“可是去长安?”

    赵云也不瞒他:“正是!”

    徐晃上前两步,走近问道:“在下斗胆,敢问子龙兄,莫非是去投董卓乎?”

    赵云摇头回答道:“非是如此,乃是在下有私事要办。”

    徐晃松了一口气,点头说道:“子龙兄不是去投董贼便好。你也知道,我军如今正与董贼军交战。若是子龙兄如此人才,投靠了董贼,那以后于我军来说,便是大大的不利。我今天就算拼了命,也要在此留下你!”

    赵云摇头笑道:“公明兄放心,董卓凶国害民,逆天无道,我是万万不会投靠他的。”

    徐晃抱拳说道:“如此便好,还请子龙兄不要怪罪刚刚在下的追问之举。”

    赵云抱拳回礼道:“无妨。”

    徐晃放下双手,又问道:“那子龙兄接下来是何打算?”

    赵云说道:“我休息已毕,正要继续上路。公明兄呢?”

    徐晃回头看了眼杨奉,说道:“我还要随主公再招募一些军士。”

    赵云点头,抱拳说道:“既如此,便在此分别了,公明兄,后会有期!”

    徐晃亦抱拳,说道:“后会有期!”

    赵云便转身回茶肆收拾行囊,骑上白龙马,重又对徐晃抱拳告辞,互道“保重”,然后便打马接着往西而去。

    赵云走后,杨奉走到徐晃身边说道:“公明,此人一路向西,一定是去长安寻富贵去了。”

    徐晃看着赵云远去的方向,说道:“他说了不会投靠董贼,我相信他。”

    杨奉嗤笑一声,不以为然,说道:“他如此本事,在哪都能受用,为何还要往西走,还不是因为董贼是当今天下权势最重之人。攀上董贼,他能得到的富贵就最多。”

    徐晃抿嘴不语。

    杨奉边说边摇头,叹道:“你啊,还是太年轻,太容易相信别人了。”说完,便走向路对面茶肆,去招呼手下,顺便再喝茶歇息一会儿。

    徐晃心里仍是相信赵云,只因他能从赵云的武艺里感受出来,赵云枪法精妙神奇,却不含阴诡,而且赵云出手点到即止,不下重手伤人。他相信赵云说到做到,不是个歹人。

    但杨奉那样认为,徐晃也无法改变,便进到茶肆歇息,不再提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