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别传 » 第十七章 比试

第十七章 比试

    赵云自然是不知道杨奉所论,他继续向西,过了不久便出了西河郡,进入上郡。赵云从这里顺洛水而下,然后在蒲坂津往西,一天后便可到达冯翊境内。而冯翊往南便是京兆,赵云到达冯翊,便可南望长安。

    云淡风儿轻,白龙马蹄疾。驰骤越千里,人间有麒麟。赵云这次一路上再没有横生纷乱,一日后便来到冯翊郡治高陵城。高陵城外盘布着一座大营,营内正在练兵,热火朝天,隔得老远就能听到士卒的呐喊声。那大营离城门不远,赵云牵马在城门口排队,接收盘查。轮到赵云时,那负责盘查的军官瞅了赵云一眼,忽然大怒,指着赵云问道:“眼下国有危难,关东那群诸侯随时都会打过来。你也是个武人打扮,为何不参军报国?”

    赵云愣在当场,压根没想到这人会有如此一问。你们董卓军和关东军打仗,关我什么事?

    那军官却不等赵云回答,招呼三四个士卒,就把赵云围住,趁赵云愣神之际,把赵云连拉带扯地往那军营而去。

    赵云就这样被强行地带到了军营门口。他没有反抗半是因为没反应过来,半是因为这里全是军士,万一闹出动静,那麻烦可就大了。

    带他过来的士卒与营门士卒做了交接,为首一人问还差多少人,听到还差三十人时,便带着人骂骂咧咧地回去了,把赵云就留在军营门口,也不管他。

    营门士卒过来搭话,倒是颇为和善:“小兄弟,进来吧,以后便是同袍了。”说完便来替赵云牵马,引着赵云入内。

    赵云心有不解,亦步亦趋,问他什么还差三十人。

    那士卒苦笑着替赵云解答了。原来董卓军前番与关东联盟大战,死伤不少,现在河东郡内还在与白波军交战,武关方向要防御袁术,西面又要注意马腾、韩遂联军,四面受敌,急需补充士卒。而关中地区的青壮,也不管是自愿还是强征,能征入军的,都已经被拉进军队了,早就没人了,只剩老弱和妇孺。其实董卓在西凉威望还是很高的,倒是有不少西凉的年轻人自愿加入董卓军,但是马腾和韩遂两人令手下隔绝道路,所以能到这来的也寥寥无几。于是军师李儒出了一条计策,令董卓掌控范围内的城池,每天各自从入城的外来人中挑选青壮,强拉入军。按每个城池的人流量来定份额,高陵这边是每天一百人,长安城则是每天三百人,如果没有达到数量,那城门士卒将会被重罚。所以就发生了方才的一幕。

    赵云心中哭笑不得,强征就强征,亏那城门军官那般义正言辞,大义凛然。赵云问那士卒:“竟还有这等事!董卓不怕这样不得人心么?”

    那士卒听了,缩着头左右看了看,见周围没人,才像松了口气一般,严肃地对赵云说道:“这种事私下说说还行,可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谈论。被监军听到,是会杀头的!”然后又叹了口气,对赵云说:“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你不知道,本地的青壮就算不参军,也活不下去的,还会连累家人。我就是附近村落的,不参军,便需要向董卓军缴纳军粮。可要缴纳的军粮太多了,缴上了便不够自己家吃,缴不全又会被罚甚至被杀。与其这样,不如参军。入伍后不仅能够取消家中赋税,而且能给家里寄去军饷以做补贴。董卓虽然无道,但是对军队的赏赐还是很丰厚的。”复又苦笑一声,继续说道:“至于说董卓不得人心,他还有人心吗?我们从来都不觉得他是个好人。我们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赵云听了,心里仿佛被一块大石压着,说不出话来。

    那士卒瞧见赵云眉头紧皱,还以为赵云担心参军后的事情,反过来安慰赵云:“行啦,你也不要担心啦。你们这些外来人,上面会一视同仁的,以后只要立了功,赏赐都是一样的。但你现在既已进了这里,就不要想着出去了,可以写信给家人说明一下情况。若是以后立了大功,当了将军,就不用过以前的生活了,还能够把家人接到城中生活。”说完回头看向了高陵城,脸上神色向往,应该是想象起了城内的生活。

    赵云不去管这士卒所想,只是为他和跟他有着同样经历的百姓感到同情。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赵云打算先在军营待着,等晚上再摸出军营,想这区区一座营寨还困不住他。

    赵云问这士卒:“我们现在去哪?”

    士卒说:“去校场。给你分个级。”

    “分个级?”赵云问道。

    “是的,分级。”士卒看着白龙马,满眼羡慕地说:“像你这样自带马匹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去校场后,会有人与你比试,你表现的好的话,说不定能直接当个屯长。”

    “哦。”赵云点点头,心想:能够会会军中豪杰也是一个好事,不知道自己在军中能不能进一甲之列。

    赵云又问他:“你知道吕布现在在哪么?”

    士卒听到“吕布”二字,一脸崇拜,说道:“吕温侯啊,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一直在长安居住哩,怎么问到他了?难不成,你的目标是他?”

    赵云一愣,点头道:“算是吧。”

    听此话,愣住的变成那士卒了。他看着赵云,嗤笑着说道:“我不知道是该夸你志向远大还是该笑你不识泰山。温侯那般人物,哪是你我能够比及的?”说完仍笑着朝前走去。

    前面便是校场,场地内分了两大块,南部一半士卒正在操练,喊声震天,北部一半搭了数个擂台,每个擂台上都有两个人在比武。士卒带领赵云径直走到高台下。台上站着一将,鹰盔亮甲,正扶剑看着擂台上的众人比试。

    士卒对那将领行了一礼,大声说道:“禀司马,又有一人参军。我看他自带马匹,应当不是普通人,能否直接参与比武?”

    那司马瞥了赵云一眼,点点头,对赵云说道:“你,准备一下,三号擂台,待会儿就上。”

    赵云回头看了下三号擂台,果然胜负已分,也不推脱,向那司马抱一抱拳,便朝三号擂台走去。

    那士卒跟着赵云走了一段路,停在擂台外围。他作为带赵云入营的引导人,有权观看赵云的表现,若是赵云大放异彩,获得上面赏识,他也是能得到钱财赏赐的。

    赵云走上擂台站定。

    擂台底下有一裁判立刻宣读擂台规则,乃是每个擂台都由一个老兵作为擂主,新兵获胜或与老兵打平,都将直接编入部队,不日将奔赴前线作战;若新兵输了,则要留在营中训练,一个月后再去前线。

    规则讲完,裁判便宣布比武开始。

    那老兵方才已连胜数场,意气昂扬,大冬天的也只着一件单衣,袖子挽起,浑身冒着热气,丝毫不觉得冷。听到裁判发令,那老兵比了一个起手式,便立刻向赵云冲来。

    那老兵动作在赵云眼里极为缓慢,赵云见他冲到,不慌不忙,扭身抬腿,从他双臂间的空隙中,当胸踢中,把那老兵一脚踢飞,然后便收腿站直不动。

    底下围观士兵尽皆哗然。

    “哇!什么情况!”

    “他好厉害!居然一招就赢了老兵!”

    “这人什么来头?有人知道吗?”

    ……

    最惊喜的当然是那个带赵云入营的士卒,他知道赵云不是普通人,但没想到赵云能如此轻松的就胜了那老兵,看来他的赏赐是少不了的了,所以现在他又惊又喜,渐渐期待起了赵云接下来的表现。

    那老兵被踢回到他原先所站之处,躺着不动,只感到胸口极闷,呼吸不畅,好一会儿后,才挣扎着爬起,坐在地上大口喘气。但他情况并没有好转,便只能对着裁判摆一摆手,表示自己不能再战。

    裁判回头看向高台上的军司马,不知如何判,规则上说了新兵获胜可以直接编入部队,但没有说这种一招就把老兵给打败的情况,所以他要对司马请示一下。

    那军司马看着擂台上的赵云,眯了眯眼。那老兵的状况和裁判的动作,他都看在眼里,便对身后两边站着的一人说:“你去试试他,听着,不必留手!”他看出赵云实力不凡,特地嘱托手下全力试出赵云水准。

    那人是司马亲信,也是军中一名曲军侯,掌管着两百人的部队,虽然未曾参与关东联盟讨董大战,但以前剿灭黄巾,平叛凉州,可都是经历过的,也算是能征善战,见惯了生死,而且能当上曲军侯,就说明他本事过硬,手上是有两把刷子的。

    那曲军侯得令,抱拳称“诺”,便下了高台,往三号擂台走去。

    见此情况,擂台周围的围观者纷纷变色,交头接耳起来。

    “怎么了?还要再打吗?”

    “不直接宣判,看来这家伙至少什长起步呀!”

    “哎呀!曲军侯大人都下来了。”

    “这人这么厉害吗?居然要曲军侯大人亲自来试。”

    “毕竟是一招就赢了老兵的,我们可没这本事。”

    “是的,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

    只见那曲军侯登上擂台,表情平静,双方抱拳相互行礼,等待裁判宣布开始。他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心,司马既然要他使出全力,那他便使出全力。所以他什么都没想,裁判一下令开始,他便快速向赵云奔来,同时双手屈指成爪,朝前方不断舞动,仿佛两个虎爪一般,交替不断地向赵云攻来。

    这曲军侯确实有些本事,双手舞动成风,隐约能听到破风之声,但在赵云眼中仍然缓慢。赵云见他攻势集中在上半身,下身空虚,待他到时,蹲身一个后旋扫堂腿,便将他绊倒,趁他还未能完全倒地,以脚踢中他的小腹,将他也踢了飞出去。

    这曲军侯比那老兵还惨,此时感觉肠子断掉一般,胃里也翻江倒海,以手捂着腹部,在擂台一边痛苦地呕吐着。

    其实赵云两次都已留力,不然这曲军侯现在就是吐血而不是吐水了,而那老兵只怕当时就会被踢昏过去。

    底下人愈发震惊,却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怕被那曲军侯听到,只敢小声议论。

    “嘶,来了个不得了的人物啊!”

    “我们这拨人以后估计都得归他管了吧。”

    “应该是这样,待会儿赶紧巴结巴结。”

    “最好能混成他的亲信,以后便可靠他飞黄腾达。”

    ……

    周围人尽皆同意,这人本事不小,且独自一人,当上将领之后肯定是要建立亲信部曲的,如能当成他的亲信,那对自己以后的前途和安全都是一份保障。

    那曲军侯吐了一会儿,极为狼狈,稍缓,才想起来要跟裁判适意。他连忙抽出一只手朝着裁判连摇两下,表示认输,自己没有再战之力了。

    其实根本不用曲军侯适意,是个人都能看出他无法再战。裁判不宣布胜负,只是怕他有啥好歹,所以等等看他能不能缓过来。此时,裁判见他朝自己挥手适意,知他并无大碍,便宣布赵云获胜,然后又转头向司马看去,并行了一礼,以眼神请示。赵云又赢了曲军侯,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赵云。

    虽然下方围观众人早知结果,但听到裁判宣判,还是忍不住发出小声欢呼。同为新兵,他们中有人赢了曲军侯,实在是太能够提升士气了!

    那军司马见赵云又胜了,且还是胜得如此轻松,心中暗道一声好。他对自己亲信的实力极为了解,自问自己也没有本事一招就能获胜,但还是想亲自试一试赵云。于是乎,他也从高台走下,往三号擂台而来。

    这边的动静早已惊动全场,其他擂台下的围观者都转头望向这边,甚至最近两个擂台下的人早已过来不少。此时,围观众人见司马大人也要亲自下场较量,全都过来看热闹,纷纷围将而来。那几个擂台中已分出胜负的,挑战者也不接着上了,跟着众人一起簇拥过来,台上老兵更是直接就在擂台上往这边看,他们在擂台上视线极佳,也算是最佳观众席。北半校场登时极为热闹,三号擂台处塞满了人。

    擂台上,那曲军侯已经退了下去,只留赵云一人站在台上。赵云见到那军司马也往这边来,知道还要再比,也不着急下去,就在台上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