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安古意 » 第二十章 荆王家宴贵客集

第二十章 荆王家宴贵客集

    洛雨曾听杜若飞说过,长安贵族的生活,是她无法想象的。相比奔波劳累的长安百姓,贵族们可以一顿饭花出数户中人之家一年的开销。

    现在,洛雨就有机会见识这样的场面了。大唐三公之一的司空大人,当今陛下的皇叔——荆王李元景设下家宴,作为妻舅,韦霑也在被邀请之列,来人还特别传达,“王妃娘娘多年不见兄长,甚是想念。”于是洛雨也有幸相随。

    自从在胡玉楼听到荆王的大名后,洛雨还是十分倾慕的,这次机会,当然不容错过。

    这天一早,她穿戴整齐,骑了朱晴的坐骑,和韦霑赶往荆王府。一进崇仁坊,远远就见一片高大的宅院,大门前站着七八个迎宾使者。韦霑送上名帖,使者见是王妃的家人来,赶忙迎入。三人穿过两重院子,一路见仆从如云,到了主院,只见一座高大的中堂,两侧回廊相连,众宾客簇拥着两个衣饰华贵的男女,谈笑风声。

    那女子身穿一件绣有牡丹的高腰襦裙,披帛曳地,笑颜如花,正是多年不见的韦廷芳。男子紫色洒金大袍,腰竖金玉带,头戴金冠,相貌和善高贵。洛雨暗道:“他就是荆王吧,我以为是个老头,原来这么年轻。”

    韦霑走上前见礼道:“韦霑拜见荆王爷,王妃娘娘。”

    李元景一见他,十分高兴,携了手道:“韦学士,多年不见了,你风采不减啊。”说着便对左右宾朋道:“韦学士当年可是通晓五经,学冠长安,连太宗皇帝也十分称赞,亲封为弘文馆学士。本王能有这样一位内兄,也颇感荣幸啊,哈哈。”

    这些宾客都是朝廷高级官员,多不认识韦霑这样一个从七品的国子监主簿,但听荆王如此盛赞,不觉刮目相看,并纷纷附和。韦庭芳笑道:“有王爷这话,我兄长之才定有舒展之日了。”瞥见一旁站着的洛雨,又问:“这可是九哥的千金,欣妍吗?”

    韦霑道:“这是洛雨。”

    洛雨欠身一礼道:“小女洛雨,参加王妃娘娘。”

    韦廷芳扶她起来,笑道:“原来是洛雨,几年不见,都长的这般亭亭玉立了,九哥倒是好服气,竟有一双璧人般的女儿,不似我,生了个混世魔王。”

    洛雨心想:“她说的混世魔王,定是李卓了,怎么没见他?他不在倒好,若见我来了,说不定还记得当年的仇。”

    一番寒暄后,荆王妃与韦霑到一旁叙旧,问道:“九哥近来在国子监可好?”韦霑道:“还好,都是些日常之事,并不费心。”荆王妃眼波流转道:“王爷常与我说,九哥是贞观年间的学士,大唐的栋梁之才,怎能因为当年的冤案,久居司天台小吏,如今可先调任国子监主簿,以后自有机会升迁。”

    韦霑闻言一惊,这些天,他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何突然被升迁,现在终于明白了。荆王妃继续道:“你我是同宗兄妹,十一妹可从没拿九哥当外人。以前有那件案子,大家都不好说话,如今新天子登基,荆王贵为皇叔,深得尊崇,他的娘舅若还只是个七八品的小官,岂不惹人笑话……”

    韦霑默默听完,并未言语。这时,只听外面有人报:“宁州刺史薛大人到。”荆王妃忙道:“此处客人多,稍后我再找九哥叙话。”便匆匆而去。

    韦霑回身带洛雨来到庭內左侧的席位落座。洛雨四处打量,见堂内竖着一丈高的檀木画屏,两侧摆放着巨大的灯台,通体鎏金,案上餐具也多是金银制品,雕工细致,洛雨虽长在世家大族,但韦家崇尚节俭,并不鼓励族人攀比铺张,因此,这样的富贵乡,她也是第一见,连连咋舌。

    这时荆王夫妇已携着一个昂藏大汉,阔步而入,那人一身常服,只作寻常打扮,但在一群衣饰华丽的宾客中,却显得龙行虎步,气宇轩昂,那是一种经历过沙场的英雄才有的气势。

    洛雨问道:“这个薛刺史是何人?”韦霑到:“他就是薛万彻。”洛雨心头一亮,道:“我想起来了,是原左卫大将军薛万彻,太宗朝时曾参与过征伐吐谷浑、高句丽、薛延陀的大战。”

    韦霑嘉许道:“你记得不错,只是此人恃才傲物,对朝廷屡有怨言,被陛下贬为庶民,如今又重授宁州刺史。”

    洛雨从小听父亲讲过很多本朝故事,对太宗朝时的一众将军十分佩服,就道:“当年薛万彻还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太宗在玄武门诛杀李建成后,李建成的很多部下都束手就擒,只有薛万彻敢带着人马,在玄武门前与太宗厮杀。”

    只见薛万彻站在堂中,高声谈笑,旁若无人,虽冠盖满堂,但那些比他官职大的人,反要上前巴结。

    过了片刻,又听门外报:“高阳公主及驸马都尉房大人到。”

    洛雨一听,噗嗤乐了。韦霑道:“为何发笑啊?”

    洛雨笑道:“这个公主太有名了,我听说她不喜欢自己的驸马,却喜欢一个和尚,后来那和尚被太宗杀了,高阳公主就喜欢其他和尚道士,就是不爱自己的夫君。”说着,眼巴巴地瞅着外面,想要目睹这位风流艳事满长安的公主的真容。

    在两个宫女的簇拥下,只见一个贵妇人走进院内。她有三十来岁,鼻梁高挺,容貌秀美,一双杏眼半含春色,但微微上扬的嘴角,又带着一股皇族天生的傲气。在她走进院中时,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纷纷望向这位大唐的公主,不知是被她的美色吸引,还是为她的风流传闻而好奇。

    在注视的目光里,高阳公主依旧显得高贵从容,她穿了一件精致的翻领胡服,衬的她在万花丛中,如一棵不羁的白杨,坚挺丰润、神采飞扬。

    看见她,洛雨忽然想起岳凌霄,两人身份天虽然天差地远,但身上仿佛都带着一种傲然、不羁的气质,让人既想靠近,又有些畏惧。

    听到荆王夫妇迎客,高阳公主银铃般笑道:“六皇叔作客,高阳怎敢不来?早听说皇叔朋友满天下,今日宴客,果然热闹无比。我看这朝中的高官是不是来了一半?看九哥明日怎么上朝?”

    荆王笑道:“公主太看得起本王了,不过是请几个朋友、亲戚来家中坐坐,大家赏光而已。”

    高阳公主见薛万彻在一旁,就道:“薛刺史,听说你在宁州,日子过得不错,每天都是打猎饮宴,为何还要回长安啊?”

    薛万彻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高阳却很客气:“公主,我老薛在宁州再逍遥,那也是孤家寡人,要说朋友,还是长安城多,这次回来,当然是为看望故友。”

    “算了吧。”高阳公主瞪了他一眼道,“你回来几日,我这驸马倒是天天不进家了,我看你还是少回来祸害人。”

    众人都是大笑,那高阳公主又同其他人调笑几句,或亲热,或冷淡,有性子开朗的只哈哈大笑,拙于言词的就满脸通红。只见她对荆王妃道:“你们夫妻今天做的好大的排场,有什么好玩的啊,快点拿出来。”

    荆王妃笑了笑,正要回答,只见后院跑进来一个少年,十七八岁样子,紫衣华带,唇红齿白。那少年一见高阳,就扑上去嚷嚷道:“高阳姐姐,你来啦,我正有件东西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