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安古意 » 第十六章 上元观灯

第十六章 上元观灯

    时光匆匆,在荒寺中已度过四月有余。

    这天晚上练完剑,裴静元对他道:“从明天起,你可以休息三天。”

    这是洛雨第一次听裴静元说可以休息,就点点头道:“师傅,大理寺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案子?”

    裴静元道:“不是大理寺的事,你忘了明天是什么日子吗?”见洛雨依旧一脸迷糊,就道:“明天是上元节,长安会解除宵禁三日啊。”

    “原来上元节到了。”洛雨从跟着裴静元习武,开始时,也常俗念缠身,但随着武功渐入佳境,就渐渐吧一些外物都忘了,甚至遇上冬至、腊八、除夕这些全城欢庆的节日,她也没太留意。

    此时提起上元节,她自然颇为兴奋,长安全年宵禁,却唯有上元节会解除宵禁三日,全城人通宵达旦出游赏灯。

    “师傅,我们一起去赏灯吧。”她遵裴静元之命,不能回家,但与师傅相处这些日子,蒙他教授武功,早视他为亲人,便盼着能跟他一起赏灯。

    哪知裴静元却道:“今年上元节,陛下命长安五品以上官员及各国使节,四方酋长一起到朱雀门观灯赏乐,与长安百姓同乐,我也要去陪驾。”

    洛雨一听,大为失望道:“皇帝想与民同乐,去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拉着师傅,那么多官员,他也看不到师傅,却让雨儿没人陪了。”念叨半晌,又道,“皇帝让带家属吗?师傅您可以带我去啊,就说我是您的侄女。”

    裴静元瞪她一眼道:“皇帝召百官同行,不能随意带家属。”他见洛雨闷闷不乐,就道:“陛下邀请了各国使节观灯,想必十分热闹,你可以去好好玩玩。”

    洛雨“嗯”了一声,心中却想,“玩什么啊?上元佳节,人家都是家家团聚,师傅你既不让我回家,又不带着我,只让我一个人去赏灯,有什么意思。”惆怅片刻,忽然又想,“哎,我不过是第一次一个人赏灯罢了,就觉得凄凉,师傅三十多岁了,却没娶妻,一个人独自居住,岂不是更寂寞。师傅对我这么好,我要帮他找个师娘,以后好陪师傅赏灯,这样师傅就不寂寞了。”

    裴静元见她看着自己,眼神一会惆怅,一会欢喜,也不知在想什么,还以为她在计划怎么玩,哪知她竟是要给自己找个师娘。

    因为不用练剑,第二天,洛雨在山庄里蒙头睡了一天,直到太阳西斜才起床。此时,就连霍四也回家过节了,偌大的山庄,只剩她一人。她独坐中庭,望着天边夕阳,想着往年过节,她和韦伯伯一家,早吃完饭,坐上马车,欢天喜地地进城了,何似今日这般凄凉。长吁短叹半天,这才慢悠悠地向城里晃去。

    长安各坊均不闭门,每门每户,都挂上了花灯,即便最穷的人家,也在门前挂上两盏灯,遥望去,长安城彩灯连珠,似与明月争辉。

    洛雨吃了碗面,就跟着观灯的人群向前走,一路见各色花灯,争奇斗艳,有的做成数丈高的灯轮,上面点起上百盏灯,莹莹璀璨,宛若星辰。有的样式簇新,制成蟠龙、朱雀、神仙人物,栩栩如生。洛雨虽觉好看,却没人说话,正自无聊,忽听路旁一个清脆的声音道:“若飞哥哥,你看这个灯谜。”

    洛雨听到若飞,心里一跳,转过头,只见一盏精美的彩绸灯旁,站着一对少男少女,那少女穿件齐胸襦裙,外罩一件红色的团花大麾,生的娇俏可爱,正是在国子监里认识的傅珊。那少年穿件绿色绸袄,身材修长挺拔,风姿俊秀,却是杜若飞。

    洛雨奇道:“他俩怎么在一起?”忽地想起,傅珊曾和她说,与杜家是表亲,常到杜家玩,估计两人早就认识。

    “原来他们是表兄妹。”洛雨暗道。只见杜若飞站在灯下,神情专注地看着什么,那灯火映得他面如冠玉,眼眸如星,却又摇摇晃晃,仿佛是在梦中。

    只听杜若飞念道:“多一点又冷,少两点又小,换了一画便是木,挟直两边便是川。”略一思索道:“我知道了。”

    “我也知道。”傅珊几乎同时道,“是水字。”两人同时猜到,不禁相视而笑。

    傅珊拍手道:“我们比比谁猜的多吧,谁要是输了,就去慈恩寺摘梅花。”

    杜若飞笑道:“猜灯谜没问题,不过得换个赌注,那慈恩寺的和尚凶的很,他们养的牡丹、梅花,只给城里的王孙贵族们摘,我怕没摘到,就被他们用扫帚打出来了。”

    傅珊笑道:“不用怕,到时候我帮你引开他们,你偷偷去摘,咱们一起去当采花贼。”

    杜若飞哈哈一笑道:“珊儿,你也太调皮了,哪有去寺庙里当采花贼的。”他想傅珊家学渊源,论猜灯谜,自己可没把握一定胜她,到时真被她逼着去当采花贼,那可不妙。就转开话题道:“咱们先别忙猜灯谜,皇帝今日要带百官到朱雀门赏灯,咱们早点去吧,一会人多了,恐怕什么也看不到。”

    傅珊一听有理,就点点头,和他并肩向朱雀门走去。

    洛雨多日不见杜若飞,只愿能多见他片刻,至于以前的吃醋耍性,早抛在九霄云外了。但此刻,她碍于师命,不能相认,眼见两人走远,消失在人群里,颇为不舍,暗道:“我就远远跟着他们,只要不被看见,就不算相见。”打定主意,就尾随而去,她此时听觉极灵敏,与两人虽隔了一段距离,仍隐约能听到一些交谈,杜若飞和傅珊都属于博闻强识的,一路尽聊些典故、趣闻,洛雨竟多半听不懂。

    朱雀门城楼被各色灯盏装饰一新,宛如月中琼楼。城楼下,架起了一大排木棚,上面彩灯悬挂,木棚下,站着身着各色官服的官员,以及各国使节。

    长安百姓多围在朱雀门正前方,赏灯看百戏。洛雨来的早,占了靠前的位置。过了一顿饭功夫,人越来越多,朱雀门逐渐被围的水泄不通,锣鼓声、笑声、叫喊声,连成一片。

    忽然,城门四角响起一阵号角,高亢威严,场中百戏陆续停下,众人心头一震,都不敢再高声说话,仰头望去,只见高大的朱雀门城楼上,先有两队身着金甲,手持明戢的武士列队而出,接着又是一大队宫娥,彩衣飘飘,或持团扇,或持香炉,逶迤而来,依仗中间簇拥着一个宽袍缓带的男子。

    远远看去,那人年龄不大,洛雨心想:“他就是皇帝李治吧。”他身旁还有一个装扮丰隆的女子,应是王皇后。

    这时,一个尖细嘹亮的声音从城楼上飘下:“上元佳节,皇帝陛下携百官,及各国使节,驾临朱雀门,与长安百姓同乐。”

    话音一落,百官带头,长安民众纷纷下拜,高呼“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声震四方。

    过了片刻,忽听鼓声隆隆,城门大开,从城内涌出几十个武士,都身穿胡服,脸带面具,拿着木刀、木剑,或骑马,或步行,互相嬉戏追赶,旁边十几个黄衣宫人,则把一盆盆谁水泼入场中。

    只听城楼上的宫人高声道:“皇帝陛下赏泼寒胡戏,四方勇士,长安百姓,尽可参与。”这泼寒胡戏原是波斯游戏,经西域传入,并风靡长安。

    旨意颁下,人群中早有许多少年按奈不住,奔入场中,互相追赶嬉闹。

    又听一阵乐声,城门里出来一大队宫女,都是彩衣装扮,她们携手奔到一架十多丈高的彩轮下,起舞踏歌,楼上宫人又道:“皇后娘娘赏踏歌之舞,与长安百姓同乐”

    那踏歌节奏明快,舞蹈简单,大唐人很多都会跳。闻之,许多少男少女纷纷涌入,与宫娥们一起跳起来。

    傅珊见状,道:“若飞哥哥,我们也去跳吧。”

    杜若飞笑道:“我不爱跳舞,你去吧,我在这等你。”傅珊也不勉强他,就跑入场中,和众人一起跳起来。

    忽听泼寒胡戏的场中,传来一阵节奏怪异的鼓声。“砰砰~”一个身材魁梧,上身赤裸的男子冲入场中,在冰水中蹈足而舞,此时仍是滴水成冰的季节,围观者无不称奇,那男子边舞边撞向其他人,被他撞着的,纷纷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