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安古意 » 第二十二章 忽听金戈

第二十二章 忽听金戈

    洛雨一惊,叫了声:“师傅!”但环顾左右,并无一人,再低头一望,只见西侧的窗口探出一张脸,八字胡须,寒星般的眼眸,正是裴静元。

    洛雨大喜,燕子般穿窗而入,但刚一进去,又不禁愣住了。原来塔内不止裴静元一人,还有一个身穿蓝色衣袍,四十来岁,相貌清癯的男子,和一个土黄僧衣,神态慈和的僧人。三人围坐在案几上,正笑着望着她,案上摆着茶盏,显然在塔里已等候多时。

    洛雨正不知什么情况,那僧人已站起身,笑道:“阿弥陀佛,从本寺建成,还从未有人从塔外爬上过慈恩寺塔,小施主竟孤身一人爬上此塔,实在胆色惊人,可说是长安第一人。”

    洛雨登时脸上一红,讷讷道:“您是慈恩寺的主持吗?我……我……”挠了挠头,不知该说什么,她不打招呼,溜进寺庙,还私爬慈恩寺塔,被寺院住持撞上,岂不是被捉贼拿赃。

    那僧人笑道:“老衲法号慧远,只是这慈恩寺的僧人,并非主持。”

    裴静元道:“慈恩寺主持是玄奘法师,竟连这也不知道。”

    洛雨吐吐舌头,正色道:“慧远法师,洛雨不经允许,私爬慈恩寺塔,实在不敬,还请法师见谅。”

    慧远笑道:“此塔每日都有人攀登,倒也没有规定,不许从塔外爬上来。”

    三人闻言,都不禁大笑,洛雨更是喜笑颜开道:“法师您可真有趣,其实从外面爬上去虽然凶险,不过刚才我在塔顶看到的景色,却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

    这时,那身穿蓝衣的男子也笑道:“登临绝顶,方能见万物之小。洛雨姑娘小小年纪,却是胆色出众。”

    洛雨见他笑容亲切,就问道:“这位先生是?”

    裴静元道:“这是当朝太史令傅斯南。”

    洛雨暗道:“太史令,那岂不是傅珊的父亲?”忙上前致礼道:“傅伯伯好,我与珊儿在国子监就认识了。”

    傅斯南笑道:“小女当日在国子监遇险,多亏洛雨姑娘搭救,傅某还没当面感谢过,今日还当谢过。珊儿从国子监回来,常提起洛雨姑娘,说你年龄虽小,却是胆识俱佳,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裴少卿能收得如此高徒,真是可喜可贺。”

    洛雨却撅着嘴道:“可这个师傅却不是好师傅,他故意让徒弟在外面爬塔,自己却在这里喝茶。”

    傅斯南笑道:“裴少卿如此做法,正是要看看这个徒弟的胆色。”

    洛雨一听,喜笑颜开:“师傅,那我可是过关了?你是不是该把修罗武库的秘密,说给我了。”

    她见裴静元邀请两人,想必他们都与此事有关。

    裴静元依旧脸色严肃道:“你一直想知道修罗武库的秘密,我来问你,你可知修罗二字是何意?”

    洛雨一愣,摇摇头道:“不知道。”裴静元举起桌上油灯,走到佛塔的一面墙壁前,道:“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洛雨,就已发现佛堂四壁都绘了壁画,内容多是山川、人物、佛像、鬼怪,栩栩如生,心想这佛塔既是皇家所建,壁画自然也精彩。

    此时,她走到墙壁前,见油灯摇晃,照亮一方图景,图上绘有一人,约有有真人大小,赤发怒目,身有千臂,每一只手臂又持有不同的兵器。在油灯下,显得栩栩如生,仿佛要跃出墙壁一般。洛雨对佛教没什么了解,只好道:“这……这,徒儿并不认得,但看他的样子,怒气冲冲的,好像要跳出来跟人打架似的,莫不是位战神?”

    慧远笑道:“小施主猜的不算错,这就是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的阿修罗。”

    洛雨吃惊道:“原来这就是修罗?他看起来好凶啊。”

    慧远笑道:“阿修罗族正是以易怒好斗,骁勇善战闻名,佛经记载,其族众曾多次与帝释天为首领的提婆神恶战,不死不休。佛经中有四大阿修罗王,多是神通广大,一个叫婆雅稚,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一个叫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一个叫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个叫罗睺,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

    洛雨听的咋舌不已:“法师,你讲的真好,这阿修罗族也真是神通广大,不知他们和帝释天作战,谁输谁赢呢?哎呀,修罗武库既以阿修罗族命名,难道这武库是佛家的?”

    慧远微微一笑,并没回答,却听傅斯南道:“佛教传入中土后,这些源自天竺的神话,就逐渐广为人知。因为阿修罗骁勇善战,便有人拿它形容善战的军队。”

    洛雨恍然大悟:“有支军队,叫阿修罗?”

    傅斯年点头道:“正是,一百多年前,北齐神武帝高欢麾下曾有一支军队,这支军队虽然只有两千多人,但曾一路跟随高欢,东征西讨,经历数十场战争,从无败绩,可谓是不败之军。比如,在韩凌一战中,他们曾以数百飞骑,大胜二十万的尔朱兆大军,天下闻名。”

    “这支军队不仅善战,且作战时,其将士皆身披明亮的铠甲,脸带可怖的面具,手持强弩明枪,宛如天神下凡一般,令敌人闻风丧胆,所以,当时人便给它们起了一个绰号,叫修罗军。”

    洛雨惊叹道:“原来修罗军是这么来的,傅伯伯,他们为什么这么厉害,您知道吗?”

    傅斯南道:“这支修罗军之所以所向披靡,原因有二,一是其军士尽为天下精锐。”说到这,他问洛雨:“你可听过北魏六镇?”

    洛雨学业虽不好,但史学还差强人意,当下点头道:“我听韦伯伯说过,当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防范柔然族,在北方建起了沃野、怀朔、武川等六镇,并徙鲜卑军户,或胡化的汉人以守之,这六座边镇,就叫做北魏六镇。”

    傅斯南笑道:“洛雨姑娘记得不错,这北魏六镇建立后,因为其军士为世代为北魏守关,且常年与柔然等族交战,就磨炼的兵强马壮,而且逐渐形成了一批行伍世家。”

    “到了北魏末年,朝廷腐败,六镇子弟因为不满勋爵被剥夺,就起兵造反。要说北魏灭亡,就缘起于六镇起兵。这支军队几经辗转,后来有二十多万人被高欢收入麾下,高欢也正是凭着这支人马,横扫中原。后来,他又从二十多万人中,抽出两千多人,可谓是百中选一,组成了最精锐的铁骑,就是修罗军。”

    洛雨唏嘘道:“那这支铁骑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啊,怪不得这般厉害。傅伯伯,那其二又是什么?”

    傅斯南道:“其二是有兵器之利。其实历代提起战争,关注的多是兵之众寡,将之良莠,却很少有人看重兵器是否精良,那神武帝高欢在这点上,极有远见,据说乱世之中,他曾遍寻天下良匠,专门为修罗军打制了一大匹精良的兵器,从铠甲到刀箭,无不远胜于当时西魏和南朝的装备,使修罗军如虎添翼。”

    说到这里,洛雨已明白了,她问道:“所以修罗军使用的这些兵器就是修罗武库,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