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们未来的生活 »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李想自从父亲去世后,每天也不怎么和同学玩了,总是一个人到网上查资料。每次放假回家,除了参加必要的活动,比如到农场去参加劳动,其它时间都是帮助母亲做一些家务,或者照看奶奶。母亲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了悲痛,而奶奶则是完全没有走出来,后来生病了,现在有些神志不清。在母亲上班和李想上学后,由爷爷和姥爷、姥姥轮流照顾。而爷爷也比以前老了许多,背有些弯了,步履也更蹒跚了。现在姥爷和姥姥则是操持这个家的主力。

    李想上一世本科毕业,记着的知识至少可以用到中学毕业,在不耽误学业的基础上,李想把这个世界的历史看了一遍。

    这个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百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一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开创了冶金技术。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

    两千四百年前,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钢的制造技术。一千八百年前,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一千五百年前,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直到一千三百年前,金属材料在材料产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出现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塑料,以及维尼纶、合成橡胶、新型工程塑料、高分子合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

    同时,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备工艺的发展,使陶瓷材料产生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从传统陶瓷向先进陶瓷的转变,许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功能材料的进步。开始对半导体材料进行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制备出锗单晶,后又制备出硅单晶和化合物半导体等,使电子技术领域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属、非金属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或几种材料为增强体,可获得比单一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不仅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且在现代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不断扩大应用。

    随着新的材料应用,又推动一场场产业革命。每次产业革命能够形成相当长的产业链,能够满足人类的就业需求。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也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李想前一世差不多,都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等,一步一步发展过来。

    但是到了近代,感觉自己好像有个前辈。因为出现了很多从前完全没有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是出自同一个人。在这个人之前强国掠夺弱国,而且强国的劳苦大众甚至会更积极。在这个人出现之后,团结起大部分劳苦大众,并且带领大家消灭了之前的统治者,只有一部分逃走。

    在打败敌人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终发展到今天所看到的的样子。

    之后,李想又看了这个人的生平,这个人的名字叫马列李,当看到这个人的名字时候,就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几乎完全可以肯定了,这个人和自己一样,是穿越来的。

    但是他穿越的时间并不好,正赶上剥削不断加剧的时候,原本只想躺平,摸摸鱼,但是现实逼迫他不得不毁灭整个旧世界。

    李想又找到马列李写的书,好多都是自己知道的,或者听说过。上一世没什么时间读这些书,现在有时间了。李想把所有的书都找到,挨个阅读,有时候太过于专注,忘记该上课了,总是要同学叫好几遍,才发现该上课去了。

    有时上课也在看,要不是现在小学教的知识,李想曾经学过,能够应付,没准过不了几天就该叫家长了。

    这天,李想正在网上看一本电子小册子,找到了自己一直在找的东西,其中一段话对李想有非常大的帮助。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未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相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李想反复的读了这本小册子,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去查了一些资料,最终知道了穿越过来的马列李,是如何从毁灭整个旧世界,到建成公团,是如何建设得了。最终的理想也许也是这样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