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土地的问题(二)

土地的问题(二)

    昌繁点点头继续说道。

    “那些士族和地主富人,你们说他为什么要想尽办法穷尽思路的去兼并农民的土地?

    难道,这是他们的癖好?”

    秦‘国公’和‘国公’夫人听完之后又是齐齐一征。

    他们自认为,这个问题几乎不用烧脑筋,但凡是多读过一些书的人,都很容易理解。

    他们心里想着,这个问题很是简单,难道还用问?

    他们处心积虑的去兼并农民的土地,自然而然就是为了要占有那些土地,然后作为恒产年复一年的传承给他们的儿孙后代他们。

    他们的算盘,打得可溜。

    他们神色淡然,又有疑惑不解的齐齐看向昌繁。

    只听见昌繁都继续又开口说道:

    “你前面所说的那些,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缘由。

    在我看来,那都还是一些比较次要的问题。”

    “你暂且听我说一说,所以说我认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你得耐心听我说完,如果还有什么疑惑,咱们可以继续再往下深入探讨。”

    “士族和地主豪绅那些富裕的人们,他们热衷于从普通的老百姓手里面去抢田地,他们为的并不是田地的本身。

    而是…那些田地里面所能够产出来的粮食。

    他们本来就不是,耕种土地方面的能手,他们只是比一般的人更加善于做管理而已。

    天下的土地,原本就只会是因为产出的粮食,才会变得更加的有价值。

    而有价值的东西,他实际上就只是一个商品。”

    “暂且,我先跳过一下这个商品本身的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上位者而言,一般情况下,他是不是会认为老百姓的手里头有地有田、即便是耕者有其田与居者有其屋,那么便会认为他们就不会进行造反?”

    这些个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用反驳的。

    这种想法,实际上也不用去问候其他人来讨论。

    秦‘国公’自己本身,就是统治上位者的位置。

    这种事情,他是最容易感同身受的。

    也最容易,站在这个上位者的角度上面去考虑。

    因为天下的老百姓,在有田有地耕种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耕种,而得到他们生存生活所需要的粮食。

    自然,就没人会造反。

    说到这里,‘国公’和‘国公’夫人皆是轻轻的点点头。

    也算是,肯定了一下昌繁所说的这个观点。

    只见昌繁继续端坐着严肃的说道。

    “那么,这里面就会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而且,这还是一个不太成立的伪命题。”

    昌繁伸手接过李丽质倒好递过来的茶水,把它轻轻的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看着脸上有些惊讶,但是一副欲言又止的国公大人,昌繁继续开口说道。

    “请国公大人,耐心慢慢听我把话都说完。”

    秦‘国公’心里憋了些话,但是他听到昌繁这样说,他要硬生生的把到了嘴边的话,一下子要给憋了回去。

    昌繁继续说道:

    “天下的老百姓他们辛辛苦苦耕种土地,是存在着两个巨大的问题的。”

    “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利润实在是太低了,从而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他们的收入极少。

    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农人辛辛苦苦的伺候庄稼,他们种出来的麦也不过一百五十斤左右而已。

    如果是种稻谷,细心照料之下也不过只有二百斤所得。

    而且,这还得是在风调雨顺的年间才会有如此成色。

    如果遇上过天灾什么的,解决自己的温饱,都是一个非常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麦子折算下来的话,理应是……十二斗。

    一斗麦子它的市场价格一般会是在…三十五文钱上下。

    这些的收成,已算很低。

    一亩地的产出,满打满算的折合成银钱的话…如果我没有算错,就该是四百来文银。”

    昌繁心里盘算着,他在换算着这些粮食的价值。

    数学本来就不差的他,认真思索一下之后,很容易就把这些价值给算了出来。

    这些粮食的价值,让他自己的心底里头最深最柔软处都不免被狠狠的给触动了一下。

    这年头,作为农人太难。

    农民种地的收成,确实是太低太低了一些。

    这也就怪不得,为什么这一群最可爱的人、最勤劳朴实的人怎么还会出现吃不饱又穿不暖的情况。

    种子本来就不优良,还有那些土地本来就贫瘠,农人除了细心照料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如果再遇上战乱,再需要交上一些各种赋税,那么他们的日子也就更加的困难了。

    农人靠天吃饭…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这句话实际上是自古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