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刀朝天 » 第六章广邀宾客

第六章广邀宾客

    槐花巷清竹别院。

    矮胖子范代推开房门,介绍道:“这清竹别院虽然只有一进,但胜在环境清幽雅致,石都头你好生在这里休息,别忘了明天辰时去衙门点卯!”

    九囊范代拱拱手正准备告退,石凯淡淡道:“两位留步,洒家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烦请两位邀请同僚,明日有空一起吃个便饭。”

    两人相视一笑,“都是自家兄弟何须客气,石都头有事尽管吩咐,包在我们身上。”范代拍着胸脯说道。

    “好,那倒要劳烦两位了。”石凯摸出来一百两银票塞到范代手里,“我和大虫搏斗时衣服尽毁,破破烂烂有失体面。

    烦请帮忙买两身衣服,日常用品,剩下的全当我请两位吃些酒菜。”

    “哈哈哈,好说好说!”

    九囊范代拜别石凯,走远了九囊嘀咕道:“瞅着这位石都头面目冷酷,不近人情,却不想人倒是挺大方,也会来事儿。”

    “老九我提醒你一句人家给咱脸,咱得兜着,不能看人家年幼,不把他当回事儿,这小子不简单是条过江猛龙。”

    “嗨我知道,那你说衣服杂物买好的,还是一般的?”

    “买好的,买贵的,跟着这样的人不愁以后没银子,再说了剩下的钱也够咱兄弟二人去怡春院快活快活了。”

    两人相视一笑,笑容里有彼此都懂得暧昧。

    清竹别院。

    石凯清洗完身体,坐在院子里不断回忆与大虫交手时的场景,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肩膀上的抓痕早已结痂,自练拳以来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结实,恢复力也极其惊人。

    不多时九囊范代已经采买回来,送别二人,石凯胡乱铺了被褥休息。

    次日,天刚蒙蒙亮石凯便起床洗漱,先跑到街里吃饱喝足,见时间还早便回到院子里打了几套拳,从头到脚洗漱了一遍,换了新衣新鞋去衙门里点卯。

    县衙大堂,所有人看向石凯都觉得眼前一亮,只见他一身黑衣身姿挺拔,五官硬朗,一双紫瞳更是引人注目!

    虽年纪轻轻,但自有一番狂放不羁的气度。

    任谁见了,心里都要说一句,少年英雄。

    这里面恐怕不只有人靠衣装马靠鞍的缘故,也有九囊范代招呼他们石都头中午请客的原因。

    点完卯,九囊范代给石凯讲解了衙门的组成,各自的工作等等这些,好在都头是一直不用侯在衙门的,不然石凯得急死。

    终于到了下午,九囊范代一招呼众人一起去吃饭,除了县令师爷基本都到了。

    “凯爷,那便是本县最好的酒楼,广鹤楼!”九囊指了指前方的一处高大建筑。

    范代接着话道:“广鹤楼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不光价格公道,手艺更是一绝!

    他家厨子最拿手的就是烤全羊,米酒煨羊肉!”

    瘦高杆九囊推了范代一把,“你怎么抢我的话?”

    矮胖子范代一脸无语,“你不说还不让别人说嘛。”

    “哈哈哈。”

    除却石凯,众人哄笑。

    九囊讪笑两声,又道:“除了广鹤楼,本县最有名的还要说兵器,因城外那条沉沙河特有的一种沙铁,不少铸造师在此安家落户。”

    范代接话道:“在我大梁国不说人尽皆知,也是颇有盛名,不少江湖豪杰过来购买兵器。”

    九囊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又道:“吃喝有广鹤楼,玩乐自然少不了……”

    “本县最有名气,姑娘最漂亮,当属怡春院。”众人嘿嘿一笑,露出男人都懂的笑容。

    谈笑间众人已经来到广鹤楼下,这栋楼几乎在城中心位置,占地极广,高三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大气堂皇。

    眼尖的小二连忙跑上来,点头哈腰道:“九爷,范爷,这位想必就是打虎英雄石都头吧……”

    仅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已经传遍了石凯的大名。

    “算你小子有些眼力见儿,赶紧去二楼弄个包间,好酒好菜尽管上!”

    小二应了一声,飞也似的跑回去,又复返回来,在前头领路。

    上了二楼包间里已经摆好了酒水果品,众人各自坐下,不多时八凉八热,一只烤全羊端上桌。

    小二赔笑道:“各位官爷,酒菜已经上齐你们慢用,我就在门口侯着,有事你们吩咐!”

    “来来来大家一起举杯,敬凯爷一个!”九囊站起身子招呼一声,众人一起举杯共饮。

    石凯新官上任,却是这里官职最高的,众人轮流敬酒,不吝赞美之词,他不善言辞但来者不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些在县衙摸爬滚打的老油条,也将这位新来的都头性子摸了个七七八八。

    冷漠寡言!

    石凯的喝得兴起,一拍桌子喝道:“小二!”

    小二忙走进来,点头哈腰道:“石都头,您有何吩咐?”

    “这酒杯太小了,换大碗来!”

    “哎,马上来!”

    小二取来大碗,又问道:“石都头还有什么吩咐吗?”

    石凯想了想,说道:“烧鸡,肥鸭,卤猪脸儿各上两份!”小二应声退下。

    九囊连忙给他满上,石凯端起碗来一饮而尽,引来一片叫好,菜端上来,九囊范代一左一右伺候着,他不再管别人,甩开膀子大吃大喝。

    “真是一条好汉!”众人无不赞叹!

    吃饱喝足众人各自散了,石凯晃晃荡荡回到清竹小院,乘着酒兴打了几套拳才回房休息。

    三天时间匆匆而过,石凯去药铺买了大量的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又买了四五十坛好酒,把药材虎骨都泡了,加上吃喝用度花费将近一千两。

    让石凯感叹当真是花钱如流水!

    晴空万里,烈日高悬!

    太阳狠辣地将炙热泼洒在大地,西阳城好似成为了一个大蒸笼,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往日人流如织的街道上,如今少有人影,街道两边的商贩无精打采地支应着生意,大黄狗也趴在自己主人的身边不停喘气。

    城南,一棵大槐树用自己的身体开辟出一块儿难得的阴凉地,树下石凯赤裸着上身,练习龙虎拳法,九囊范代半死不活地躺在大青石上打盹儿。

    一套拳下来石凯已经是汗如雨下不得不停下休息,想起来他出来已经好几天了,万一娘亲找不到自己肯定会担心。

    思考再三之下,石凯叫道:“九囊范代!”

    “嗯?怎么了?”睡得迷迷糊糊的两人一下子清醒过来。

    “洒家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

    “凯爷说那是什么话,有事尽管吩咐!”

    “洒家已经出来好几天了,怕家中老母找不到我担忧焦虑,想拜托你们跑一趟,给我娘报个平安。”

    “行没问题,凯爷放心。”俩人拍着胸脯保证。

    “你们俩去租两匹快马,剩下的钱吃些酒菜,争取快点回来,衙门这边我先顶着。”石凯从兜里掏出来一把银子塞过去,告知了村子在哪,娘亲名讳。

    两人也没客气,拿了银子匆匆离去。

    石凯让他俩去的原因有二,一是暗示他们蜈蚣岭上当真有大虫,马六儿多日不见,是途径蜈蚣岭时被大虫吃了。

    二来这两人定会在村民面前大肆宣扬石凯的威风,他倒不是贪图那些虚名。

    只是想让娘在村子里能抬起头做人罢了!

    大槐树下,拳风又起。

    靠山村口,村民都聚在一起,村长张大用站在石头上,大声道:“乡亲们不管咋说,大郎也是大家伙看着长大的,有人看见大郎那天早上向蜈蚣岭去了,好几天都没回来。

    如今大郎生死不知,恳请大家伙一起去蜈蚣岭附近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人群里虎子娘冷笑一声,轻声嘀咕道:“充什么大尾巴狼,那破落户马六儿不也好几天不见人影了吗,怎么不见村长着急。

    还不是看人下菜碟,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种。”

    与她相好的几个妇人纷纷点头,说出自己的不满。

    “是啊让大家伙去蜈蚣岭找人,要真遇见大虫怎么办?要去别人去,我家男人可不去。”

    “村长太不公道了!”

    听着她们的对话声,哭红双眼的赵翠莲心如刀绞,一个站立不稳险些摔在地上。

    还好傻柱及时扶了她一把。

    张大用眼看局面越发失控,一咬牙抛出一个杀手锏:“但凡去的每人,六百个铜板!”

    大梁国一千个铜板等于一两白银,十两白银等于一两黄金,五个铜板就能买一个烧饼,六百铜板在靠山村不算一个小数目。

    当即有人开口:“七百个铜板我就去!”

    张大用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一咬牙:“好算你一个,还有吗?。”其实几百个铜板算什么。

    只要大家伙一起去寻找,能把石大郎的尸骨找回来就烧高香了。

    在他心里石大郎多半已经被大虫吃了,只是碍于赵翠莲在,怕她想不开,不好明说。

    尸骨是一定要寻的,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人死之后要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于公于私他这个当叔的都不能让侄子暴尸荒野。

    老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了第一个开头,又有一二十人愿意跟着去。

    张大用正想问还有没有人,忽听得踏踏马蹄声响,只见两个官差骑着高头大马过来。

    张大用吓了一跳,心想:“不会是来征兵征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