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朝暴君 » 第十一章传道

第十一章传道

    翌日早朝,发生了一件令群臣震惊的事。

    那就是皇帝居然让张衡和张虔威二人去辅佐晋王。

    杨广也一脸疑惑,不清楚父皇父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张衡,字建平,河内(治今河南沁阳)人,父祖均为官,十五岁入北周太学学习,拜沈重为师,习《三礼》曾因事扣马切谏北周武帝,受到嘉奖。

    张虔威,字元敬,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父仕北齐为州刺史。虔威少年时涉猎群书,曾任太常丞。齐亡仕周,杨坚执周政时,曾引他为相府典签。

    二人学业和品行出众,都是当朝名声大噪的名士。

    大臣们震惊,现在辅佐晋王的武有李彻还有李雄,文有王韶和张衡。如此一来,晋王府的实力将水涨船高。

    杨坚给杨勇配置的幕僚有太子少保苏威,太子洗马李纲,还有太子傅高颎。

    三人都是当朝重臣,为人正直。太子是储君,他的德行和秉性对以后的国家有所影响,前有周宣帝的例子,满朝文武都希望有一位温文尔雅的储君,而不是暴戾的太子。

    大臣感觉无可厚非,武帝对于宣帝的教育已严厉出名,周武帝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宇文赟十四岁被册封为太子,周武帝就要求太子和大臣一起上朝,一起听政、看奏章。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太子都不能有一点休息和耽搁,有一点差池,周武帝就会严厉训斥,棍棒伺侯。

    在周武帝的严格管教下,宇文赟度日如年。等到父亲突然去世,宇文赟欣喜若狂,

    父亲去世,他没有一点悲伤之情,反倒摸着自己的伤痕,指着父亲的棺材大骂:“老东西,你死得太晚了。”那时,周武帝才三十六岁,算是英年早逝,但儿子却埋怨他死得太晚了。他早就朌着父亲死了。

    因此杨坚在太子与皇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加重注德行教育,他选择大儒希望以德行感化皇子。

    但是令群臣震惊的是,皇帝给晋王配选的僚佐配置有点高了,已经隐隐可以与东宫的幕僚一较高下。

    散朝后,杨坚留下了杨素,高颖和苏威三人。群臣明白,皇帝同时留下军方一把手和两位文臣领袖,那极大可能要用兵了,而大隋现在潜在的敌人,有两方一方是虎视眈眈的突厥,另一个是江南的南陈。

    而南陈刚刚结束内乱,因此只有那突厥了,群臣摇摇头,多事之秋。

    杨素,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苏威,字无畏,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

    杨坚留下他们就是为了商议抵御突厥,御书房内杨坚示意他们坐下,杨坚先看了一下杨素,然后说道:“爱卿即日起加紧训练军队,明年春天朕要看到一只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杨素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臣向陛下立军令状,明年春天臣必定会为陛下训练出一只虎狼之师,如若不然,臣请陛下治罪”。杨坚欣慰的点了点了头,有卿此言,朕心可安。

    然后转向苏威问道:“爱卿粮草储备的怎么样了”苏威心里盘算了一下,然后道陛下现在国库充盈,今天益州丰收,可以调粮入京,杨坚大声笑道:“好”当即下令让蜀王杨秀协助压送粮草。

    最后杨坚看向高颎问道“突厥内部情况打探的怎么了”这是杨坚最关心的,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高颎对于突厥的情况了解的不多,然后他向杨坚说到:“陛下长孙晟出使突厥,即将回朝,到时候他再向陛下禀明情况”杨坚知道自己有点为难高颎。

    杨坚揉了揉眼睛,看向北方说道:“明年春天朕将在并州等那突厥可汗”看着杨坚说出此话后,三人顿时心里升起豪情万丈。

    杨广不知道明年并州将成为焦点,他此时正在跟着张衡学习。

    杨广向来对儒家思想不太感兴趣,特别是董仲舒那套“天人理论”,既然将皇帝比作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还想用上天来约束皇帝。

    在杨广看来皇帝是人间至尊,拥有无上的权力,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约束他,哪怕是天。

    因此张衡来教他的时候,他表现得很傲慢,在他看来张衡就会教《三礼》那些虚的东西。

    但是令他很意外的是张衡一开始就没有讲《三礼》,而是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古往今来,为什么开国君王做事总是十分的妥当,而守成的君王往往总是做错事?

    杨广想了一会,他想到了他的姐夫周宣帝,又想到他的父皇,然后缓缓说道:“从古开基创业的君主,吃尽苦头,通达人情,明白世故,办事自然妥当。而守成的君主,生长于富贵,锦衣玉食,如非平时学习练达,办事怎能不出错”

    张衡微笑的点点头,看了一眼杨广然后摸了摸了胡子,缓缓说道:“王爷聪慧,我送给殿下四个字。”然后写下仁、明、勤、断、四个大字。

    杨广看着四个大字,楞了一下。然后站起来身来恭敬的给张衡行礼道:“还请先生教我”看着杨广虚心请教的样子,张衡说道可教也。

    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明,能明才不会惑于邪佞;勤,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这四个字的运用,决于一心。

    听完张衡说完,杨广给张衡欲行师礼,然后说道:“先生可为我师,小王不懂礼数,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张衡阻止了杨广,看他眼说:“我才疏学浅,做不了殿下的老师,不过以后我会好好辅佐殿下”看着一脸疑惑的杨广,他紧接着说道“殿下是不是很疑惑,我为什么没有教你《三礼》而是教你其它的”

    杨广点点头,证实了张衡的说法,张衡看似无奈的说道:“殿下不用学《三礼》因为这是让人们学习然后效忠于君王,殿下作为皇室成员根本不用学,殿下只要懂得孝顺就行了”

    杨广点点头,他理解张衡作为一名儒家弟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礼来治理国家,建立一个如孔圣先师所描绘的理想国。但是现实是礼法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用巩固统治的工具,他与法家思想相辅相成,成了统治阶级的武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