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医,但是宗师 » 第二十四章 席卷全校

第二十四章 席卷全校

    第二天,一则关于学生拜师的小道消息,瞬间席卷整个校园。

    “即日起,校内将在日常课程之外,尝试全新的师承培养模式。所有本校在校学生,在学习期间皆可选一位中医达者进行拜师,师徒之间拜收与否,皆为自愿,具体师者名单国庆节假日后择日公布!”

    就是这么一则简短的没有正式文件的消息,瞬间以极为恐怖的速度传播到了每一个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工作人员的耳中。

    这个消息实在来的太突然,而且太猛烈了!

    即使没有正式文件,但绝不是空穴来风!

    学校这是几个意思?鼓励学生课外学习?

    可以拜师?还自愿?

    真的假的?

    所有人懵了半天。

    等他们缓过神来,全校轰动!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全校都因为这一则消息像是过年了一般热闹,随处可见学生聚在一起讨论这个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新培养模式。

    “听说了吗?学校里出了个师承培养模式。”

    “怎么,你也准备拜师?”

    “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你有人选了吗?”

    “什么人选?”

    “废话,当然是拜师的人选!找一个对的师父,对中医学习的帮助可就大了!”

    “名单不是还没出吗?嘿嘿,不管学校出的名单有没有我认为合适的老师,我都要去拜我心目中合适的,不管用什么办法,死缠烂打也得拜!”

    “我也是,嘿嘿!”

    ……

    几个教学楼更是热闹非凡。

    不仅学生讨论,老师也加入进来讨论,给学生们科普学校里有哪些中医高手,课都不按教学大纲来了。

    赞美之余,大家更好奇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章程,因为学校的通知实在下的太突然也太简短了,看不太出具体的东西来,只能互相猜想。

    有猜拜师需要花钱的,但花钱他们也愿意啊!

    要知道中医要学五年才能考职业医师,而师承三年就可以有资格了!

    各种讨论和猜测,不一而足。

    老师们见面口中再也没了其他话题,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师承培养模式!

    见面都是“听说师承培养模式了吗?”“你对这个师承培养模式怎么看?”

    “你们说,这个师承培养模式,不会是让咱们一对一的教学吧?”

    “学校里就这么多老师,除了咱们,这些学生还能拜谁?”

    “话是这么说,但是没个准信下来,咱们心里也没底不是?”

    “怎么,你就这么着急想要收个徒弟?”

    “收徒弟事小,提升业绩事大,等这个师承培养模式的章程下来,我非得第一个把我学科里那几个尖子生给搞到手不可,课堂上实在教不出什么东西来,不如手把手的效果好,能教好一个总比费九牛二虎之力一个教不好要好!”

    “这主意好!”

    几名中年教师走在前往教学楼的路上,激烈的探讨着,谈到兴奋处,更是一个个忍不住的笑出声来。

    全校对一个话题大讨论,这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以来的第一次,未必绝后,但绝对空前!

    因为这个话题关系到全校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上到校长、院长、下到教师、职工和学生。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条光明大道,一条通往真正实践中医而非课本中医的光明大道!

    要知道自古中医传承就是师承,所有师父都是手把手的教徒弟,师父看病,学生抓药抄方子,而后徒弟看病,师父校正讲解,完全是心领神会,在实践中成长的。

    哪像现在在学校,根本没人带,都是老师灌课本知识,一个老师对一大群人,根本无法因材施教。

    学生坐了课堂几年,连药都认不全,更遑论看病了!

    就算敢自己摸索去治病,那也是拿病人的病来尝试,说不好听的那就是拿病人做实验,哪像以前有老师专门盯着,你四诊之后开药,老师都得再来一遍,就怕出错,这是对病人的负责!

    学院派的中医基本都是以知识为主,知识相对丰富,而实践相对较差,这是现在中医学院培养模式的一大弊端。

    而现在,自己学校竟然在课堂之余首创了一个师承培养模式,这就将知识传授和经验传授融合在了一起,融汇两者之长,堪称神来之笔!

    师承培养模式这一话题火速出现在能让全校所有人参与讨论的论坛上!

    消息一上论坛,很快的就引起了还不知道消息的因为没课宅在宿舍的人们的注意。

    随着大批量人的涌入和探讨,关于师承培养模式公告的帖子,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就一跃蹿升成了论坛爆帖,一个大红色的火字,在那帖子的最后方闪耀着,不断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游戏不玩了,网页也都不浏览了,全都加入大讨论中。

    那些课堂上的学生也都拿着手机刷论坛!

    很快的,又有一个新的帖子出现了。

    这个帖子一出现,立刻就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讨。

    “顶楼主!”

    “同膜拜!”

    “咱们拜师以后,可就不单单是学习理论了,还可以亲手实践。试想一下,等咱们放假回家的时候,顶着咱们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名头,给亲朋好友治治病开开药,那得有多神气?”

    “是啊,让那些看不起我们学医的人也好好的看看,咱们可是有真才实学的!”

    “真是越想越激动啊!”

    “师承培养模式这个主意,简直绝了。”

    “到底是谁想到的这么好的方法,实在太他妈的强了!”

    “膜拜+10000!”

    帖子下面。

    许多人,纷纷留言,对提出这个方法的人表示顶礼膜拜!

    就在众人集中议论,到底是谁出的这个主意的时候,又一个帖子出现了。

    这么一个带着疑问的帖子,狠狠的刺激着大队人马的好奇心,将众人全都给吸引了过来。

    帖子的内容很简单。

    “据说,师承培养模式这个主意,是由中医学院的段诒书院长,以及薛荣副院长,一起提出来的,并与其他学院各院长协商后才定下的。”

    “不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道消息,说这个师承培养模式的真正提出者,是一名学生,而且还是一个大一新生。”

    看到帖子的内容,所有人都震惊了。

    “不可能吧,一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就能提出这么有开创性的的建议?”

    “你要说是段诒书院长和薛荣副院长,我倒是相信,你说是一个学生,这可能吗?”

    “真的假的?”

    “楼主也说是小道消息了,小道消息能真得了吗?没听古人曰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就是啊,况且一个刚入学的新生,说话能有多大的分量,怎么可能直接把这个师承培养模式给落实了?”

    “不管是谁提出来的,对咱们来说,都是大好事一件。”

    “没错,咱们只管好好享受这个福利不就行了……”

    整个学校都沉浸在师承培养模式引起的狂欢中,校庆都没能让全校如此!

    午饭结束。

    距离午休还有一点时间,学生们纷纷回到宿舍,而随着学生们在宿舍的聚集,论坛上关于师承培养模式的议论,也越加火热。

    那里是各种观点的战场

    302宿舍。

    “论坛上的人对这个这个师承培养模式都快顶礼膜拜了,又说可能是一个大一的学生想出来的,哥几个有什么看法?”汤高明一边浏览着论坛一边问道。

    “不管是谁,都膜拜!”陈嘉伟躺在床上举手说道,然后叹了口气,小声嘀咕道:“这么好的主意,我怎么就没想到?”

    看到这个主意这么受人膜拜,他已经幻想要是自己想到的和提议的,此时将会是如何的叱咤风云!如何的受人仰慕啊!

    “膜拜+1!这主意简直是绝了。”朱荣清真挚的赞叹道:“这拜师的好处,还用咱们多说吗,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这个主意,那脑回路太强了!”

    “确实强!反正咱们是比不上了。”汤高明关掉网页,转过身来,看向大家说道,“我们是不是现在就讨论一下拜师的事情?”

    “不急,距离具体章程下达那一天,还早着呢!”陈嘉伟说道,继续幻想。

    “你个小屁孩,整天就知道玩手机,能懂个啥啊?”汤高明狠狠的鄙视了陈嘉伟一眼,嘿嘿一笑说道,“在具体章程下来之前,咱们不正好有足够的时间,来找个好师父吗?要知道拜师可是两个人的事,万一你想拜的老师不要你呢?不如先下手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陈嘉伟噌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着急的说道,“不行,这事咱们可得好好的合计一下!”

    “老幺,你比较阴险,你有啥主意没有?”陈嘉伟眼神炯炯的望向张溪晨。

    张溪晨:“……”

    我去,你从哪看出我阴险的?栽赃也不能栽的这么自然吧?

    “没主意。”张溪晨无奈的说道。

    他确实没主意。虽然这个事情是他搅起来的,但一切发展的太迅速了,

    他昨天刚提的建议,今天就被正副院长做通工作全校大力推行了,根本没给他更多思考的余地,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越快,他越安心。

    以一个浪费时间的鸡肋竞赛换一个建议的火速执行,值了!

    午饭间,他也听到整个食堂四面八方都在议论拜师的事,看到大家脸上那种热情和期待,心中很是开心。

    对于大家的赞赏,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能否让大家真正受益。

    赞赏再多,他也不过是提了个建议而已,真正大力推行的还是院长他们。

    “我说老幺,你可已经是医生了,说不准还能在医院里拜个师?”汤高明眼冒精光的笑着说道:“要不,给咱们兄弟几个也介绍介绍,我不要那个太出名的,只要是主治医师就行。”

    “对啊!”经汤高明这么一提,陈嘉伟望向方丘的眼睛更亮了,一脸哀求的说道:“老幺,哥哥们的未来幸福就拜托在你身上了!”

    宿舍三人的目光,都齐齐的转向张溪晨。

    张溪晨无奈笑了。

    医院他就认识一个啊!

    ……

    女生宿舍。

    “你们说到底是谁出的这个拜师主意,实在是太厉害了!”徐淑新浏览着论坛,看到上面满满的赞赏的话,满眼小星星的感慨道

    “要我说啊,这人厉害就厉害在,不但提出了这个主意,还让学校同意执行了。”卢旻一边弄着头发一边说道,“要让学校听取一个学生的主意,这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做到的,听说这个主意是所有学院的院长一致通过的!”

    确实厉害!

    林小珂一边整理书桌,一边听着舍友的谈论,心中感慨道。

    她对能提出这个主意的人,佩服到极致。

    不管是院长提的,还是学生提的,这一条建议,直接弥补了中医学院的短板!

    不知为何,听到舍友谈论这个大一新生的时候,她莫名其妙的就想到了张溪晨,也不知为何。

    “对了。”卢旻停下手上的动作,就立刻转头望着三人问道:“你们都想好了吗,要拜谁为师?”

    “光想能有什么用。”徐淑新苦笑一声,说道:“我们才刚刚入学,很多老师都不认识,怎么拜师啊?”

    “主要还是要看哪个老师的实力强,要拜就肯定要拜实力最强的老师,这样才能学到东西。”李玥璇接口说了一句,却又苦叹道:“可惜,我们对这些老师都不了解。”

    听着三人的谈论,林小珂却是心头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一位堪称中医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的一个人。

    中医全科,无所不通。

    只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后来销声匿迹了。

    而他消失前最后就出现在这所学校。

    这也是她报考这所大学的原因之一,希望能找到这个人,学习一二。

    “如果能找到他,拜他为师的话,那就好了。”林小珂摩挲着一本针灸中医古籍呢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