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诸史本纪 » 第二十三章 朱厚照

第二十三章 朱厚照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与张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明孝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专情的皇帝之一,一生只娶过张皇后一个女人,夫妻二人同吃同住,宛若民间夫妻。他们夫妻二人生有两子一女,长子即是朱厚照,两岁时就被立为了太子,女儿和小儿子早夭,只有朱厚照长大成人,因此孝宗夫妻对这个儿子倾注了十分的关爱,朱厚照就这样无忧无虑地长大,年少的朱厚照十分的聪明,只要是老师教过的东西,他一学就会,按理说,他应该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他周围的太监,却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在朱厚照看来,这些太监要远比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先生要可爱得多。

    然而,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短暂的。1405年,明孝宗朱祐樘突然病逝,15岁的朱厚照登基为帝。但是朱厚照并不太适应皇帝这个新角色,他只知道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管得了自己了。每日纵情享乐,时常出宫玩耍,还喜欢舞刀弄枪,骑马射箭,荒废了朝政。朱厚照身边的八虎也由此走上了前台。所谓八虎,是指以刘瑾为首的八个东宫随侍太监。为了讨好朱厚照,太监们每天都会进献鹰犬、歌舞、爵堤等戏,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年幼的朱厚照怎么可能抵御这些诱惑,逐渐沉溺其中,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八虎靠着陪朱厚照玩乐而得到宠信,一步登天,开始插手朝政,其中以刘瑾的权势最大,这自然引起了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不久,他们就联合上书,要求皇帝严惩八虎。这个把朱厚照吓了一大跳,他不理解这些玩伴为何会这么不招文官们的待见,而八虎也没有坐以待毙,在朱厚照面前痛哭流涕。在这么一哭二闹之下,本就犹豫不决的朱厚照也心软了下来。第二天,刘瑾就把这些觐见的大臣送进了诏狱。自此以后,八股的气焰更加嚣张,刘瑾权倾朝野,甚至还得了一个外号立皇帝。但是刘瑾也没高兴几年,一场藩王叛乱将为他敲响了丧钟。

    1510年,宁夏的安化王叛乱,朱厚照派太监张永和名臣杨一清平叛。过程中,杨一清发现这场叛乱的导火索是刘瑾要整理军团,引发当地官员欺压士兵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让安化王能够聚众造反。杨一清对刘瑾乱政早已心怀不满,恰巧张永也与刘瑾有过节,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谋划扳倒刘瑾。回到北京以后,张永找了个机会向朱厚照控诉刘瑾的诸多罪状,可朱厚照全当没听到。张永又说,刘瑾要是篡位了,陛下您又该去哪里呢?一语惊醒梦中人,朱厚照连夜下旨逮捕刘瑾,交由法司论罪。前去抄家的锦衣卫在刘瑾家中搜到了盔甲、弓弩等物。朱厚照大怒,下旨将刘瑾凌迟处死。然而,朱厚照却没有从此静下心来当一个好皇帝,而是在宫外建了一个豹房,每日在豹房玩乐,这豹房里养得可不止豹子,还有老虎、鹰犬等珍禽异兽。当然,在豹房享乐还是远远不够的。他时常微服出巡,甚至还跑出关外去玩,这可急坏了内阁一帮大学士,守关的将领也不敢开门。万一皇帝出去遇见蒙古人,出点事可怎么办?最终,内阁大学士追上了朱厚照,朱厚照闷闷不乐地回京,但是下一次他们就追不上皇帝了。朱厚照从小就喜欢骑射打猎,一直希望像永乐大帝一样五征漠北,驰骋疆场。他自封为太师、镇国公、威武大将军,还起了一个假名朱寿。朱厚照还下旨让六部官员给威武大将军朱寿发放俸禄和官印,还建了一个官邸,六部官员也是哭笑不得,谁让这位爷是皇帝呢?没办法,不得不听啊。

    1517年,蒙古鞑靼首领小王子率军进犯朱厚照。这次,成功跑出了关外,和小王子在应州打了一仗。小王子不知道对面是何方神圣,只知道对面的明军越战越勇,自己难以招架,无奈之下只好下令退兵。此后,小王子再也没有进犯明朝。朱厚照十分高兴,回朝论功行赏,没想到一回来就被文官觐见的奏章淹没了,朱厚照却依然我行我素,仍时不时跑出去玩。两年后,宁王朱宸濠造反,当报急文书送到朱厚照这里后,朱厚照摩拳擦掌,准备亲自去江西讨伐宁王。但是还没等朱厚照兴奋多久,又来了一封奏章,告诉朝廷宁王之乱已被王守仁平定。王守仁其实就是那位著名的王阳明,门下弟子众多,在明朝中后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杨明新学更是远播海外,先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王守仁所提出的最为著名的主张就是知行。王守仁也确实身体行做。到了宁王后,王守仁仅用35天就平定了叛乱,俘虏了王朱宸濠。但是朱厚照却失望万分,他本想亲自抓住宁王的,这时,朱厚照身边的宠臣出了一个馊主意,让王守仁将宁王释放,然后让皇帝再抓一次。王守仁哭笑不得,索性把宁王交给太监张永,让张永摆平这件事吧。

    几个月后,朱厚照来到明朝的旧都南京,上一个来过南京的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距离朱厚照的时代已有百年之久了。这一路上,朱厚照可是没少折腾,闹得沿途州县鸡飞狗跳。在南京的授俘仪式上,朱厚照让人把宁王放了出来,然后又下令将宁王再抓回去,这样一来,也算是朱厚照亲自平叛了。此时的朱厚照却不知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在回北京的途中,朱厚照意外落水,之后重病不起,1520年,朱厚照在豹房驾崩,享年三十一岁,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评曰:朱厚照虽溺于玩乐,而能亟除佞臣刘瑾,亲将大军,以御外敌,亦足雄也。然不问朝政,举措佻薄,自以大内忧闷,营建豹房,畜猛兽之乐,凡费银二十四万余两,又改名朱寿,自加爵禄,诚已妄之甚也。幸而用人行政,尚能自持,加之大臣辅佐,虽国力浸衰,不至崩坏,苟能继其父之遗范,忧念国事,慎行有度,焉得后人訾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