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跟着鹿鼎记学习写小说 » 第九章 工具性矛盾—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

第九章 工具性矛盾—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第三种工具性矛盾—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顾名思义,就是在矛盾的博弈之中,由于这种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的存在导致的矛盾被不断的激化,就像催化剂一样促使矛盾的对立冲突不断的加深。还是以前我们所提到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会导致冲突对立,而从矛盾对立的现状可以看出,很多时候这种矛盾的性质只能导致矛盾在局部上,有限的发生对立冲突,而为了使剧情不断能够高潮迭起,需要引入外在新的矛盾将现有的矛盾冲突对立更加激化,从而起到火上浇油、推波助澜、雪上加霜的目的。而引入的这个矛盾就是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

    在康熙与鳌拜的主要矛盾中,其皇权之间的斗争已经非常激烈。鳌拜不断的欺君罔上挑衅康熙,而康熙身边以倭赫为首的四大侍卫对鳌拜恣意妄为、飞扬跋扈的行为极度不满,用言语顶撞鳌拜。而鳌拜此时也是恼羞成怒,竟然将倭赫等四大侍卫全部杀害,此举更加激化了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鳌拜与倭赫等人之间的矛盾就是典型的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

    还有一个更为鲜明的例证,就是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苏克萨哈为人刚正不阿(同时也是缺乏头脑和谋略),因为看不惯鳌拜不臣之心、纵横霸道,以鳌拜圈地之罪将其告发,欲使皇上治其之罪。但是康熙刚刚亲政,羽翼未丰,资源谋略都是很粗浅,虽然欲借苏克萨哈整治鳌拜,但听其母后(假太后)之言,时机未到而选择隐忍,同时也没有能力很好的保护苏克萨哈,最后鳌拜竟然对皇帝威逼利诱私自将苏克萨哈下狱并予以处死。虽然康熙表面并未发作,但是其内心的愤怒火焰爆棚,金庸先生引入鳌拜与苏克萨哈之间的矛盾就是要再一次激化康熙与鳌拜之间的对立冲突,将这种冲突状态引入高潮。

    我们再举一个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的例子。在《天龙八部》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主要矛盾就是萧峰与萧远山之间的矛盾。有的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萧峰和萧远山本是父子,在乱石谷中被伏击后,妻离子散,隐姓埋名苦学武功,不断追查真正凶手;一个对自身身世一无所知,还不断为异族(汉族)建功立业的大侠、大领导,二者都是受害者,为何他们之间的矛盾成为小说故事的主要矛盾呢。这个其实说来话长,有机会如果再写一部《跟着<天龙八部>学习写小说》的话,一定会尽力阐明原因。在萧峰与萧远山的矛盾发展过程中,萧峰与全冠清这种恶人之间的矛盾,萧峰与冥顽不灵、死脑筋的丐帮长老之间的矛盾是萧峰步步堕入深渊的重要推手,试想,如果不是全冠清等这样的投机分子将萧远山所犯下的杀人罪行全部推到萧峰身上,如果不是那帮不明是非、人云亦云的丐帮长老与江湖英雄轻信萧峰杀父、杀母、杀师傅,杀害江湖武林同道(徐长老、单正、谭公谭婆、智光大师等人),萧峰怎么会最后在大宋无立足之地呢,这两个矛盾其实就是萧峰和萧远山之间矛盾的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如果读者能够再深层次的思考下去的话,就会发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十分让人疑惑。凭什么全冠清等人的栽赃一定能够让武林人士对萧峰的契丹人身份和其杀人的事实深信不疑呢,凭什么那些跟随乔峰为保大宋安危而东征西战、建功立业的丐帮长老对萧峰危害武林,危害大宋而深信不疑呢,这哪里像当年一起保卫国家,征战沙场的好战友,好同事,好领导,甚至是当作自己精神偶像而崇拜的乔帮主呢?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两个催化剂确实存在逻辑性性矛盾,也就是这两个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不足以引发萧峰受到重大冤屈和打击的情节与最后悲惨的结局。其实,如果读者们能够深入思考到这一步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深度思考了。而笔者想说的是,读者们思考的角度是对,但是金庸先生所思考的更为全面。其实这里面的逻辑链条是非常合理的,是因为各位读者忘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时代的背景。当时辽国侵略宋国,那真是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在宋国人眼中,辽国人就是冷血野兽,他们恨辽国人恨的咬牙切齿,几乎没有一天不想吃其肉、寝其皮。从悲剧发生之初就可以看到,带头大哥以及各位武林人士之所以能够如此轻信慕容博契丹武士抢夺中原武林秘籍之言,足以证明两国之间的冲突对立十分严重,完全可以用势如水火来形容双方的对立状态。让我们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之所以全冠清的煽风点火能够让包括丐帮长老在内的武林人士对萧峰杀人的事情深信不疑,本质上并不是不相信乔峰本人,而是真实的原因是表现了对契丹人的痛恨和恐惧。乔峰在做帮助之时所得到武林同道的信任和赞誉完全被全冠清的冤枉和武林同道的质疑中之所以能够瞬间土崩瓦解、烟销云散,本质上还是由于当时社会状态之下,契丹民族与汉族之间无法拟合的民族之间的仇恨。

    可能读者会想到,萧峰与全冠清之间,萧峰与丐帮长老、少林寺僧人之间的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之所以能够深层次激发萧峰的悲惨境地,背后的本质原因其实是民族之间的深刻矛盾。笔者也可以这么说,契丹和汉族,辽国与大宋之间的矛盾也是整个剧情发展的真正的,本质的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而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才将整个《天龙八部》的文学性提升了一个层次。

    接着前面所讲,还有一个重要的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就是大辽皇帝和耶律洪基之间的矛盾。如果不是耶律洪基强迫萧峰南下侵宋,而萧峰被迫擒拿耶律洪基令他发誓退军,萧峰又怎么会落得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名声呢?而正是这个身份标签最终导致萧峰无路可走,自杀以谢天下。

    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出,为了使剧情走向高潮,为了使矛盾的对立冲突更加的深化,适当的、合理的引用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将会事半功倍,小说故事也会显得更加精彩不断。

    在前面几章中,我们讲过了小说架构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内部矛盾和工具性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设置是小说故事的骨架和灵魂。小说骨架和灵魂就像人体的架构一样,头安放在头的位置,胸、腹、脚各居其位,中间的比例连接也要十分的恰当与到位。如果五官比例和身体结构比例更为协调,那就会成为一个大美人,也是为一个美好的小说故事打下了非常优秀,非常坚固的基础。对于小说中各种矛盾的搭建过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

    首先要设置好自己小说故事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这个要根据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容量篇幅所定。要设置好、明确好这个主要矛盾的特征内容(是权力?还是财富?还是情感?),然后要设置好主要矛盾双方对战的主体。

    在配置好主要矛盾之后,要为战队双方配置好战队的成员,至此搭建好整个双方战队的配备。

    紧接着,要设置好次要矛盾,明确次要矛盾的对阵双方之间矛盾的具体特征内容。

    接下来,再配置内部矛盾,明确内部矛盾的特征。

    最后要设置好工具性矛盾,将主要矛盾双方做好合理的连接,对主要矛盾的矛盾爆发来源做出详细的铺垫和解释,同时配置好催化剂式工具性矛盾,为后续的情节爆发打下好的基础。

    接下来,在设置好所有的矛盾之后,我们将进入到情节的设置和推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