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回县学

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回县学

    时间过得飞快,随着雪霁后阳光到来,已经有了春的气息。

    在到县城给宋教谕,胡县令和李、吴二个训导拜了年…

    又去乡里拜访了二个要好的同窗,袁驰和王荣之后…

    林川感觉还没有做多少事情,马上就到了新学年的开学时间。

    依山而建的新场县学在初春的阳光下显得很亲切。

    看着熟悉的大门,看着同窗们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林川和林潭也不禁相视而笑。

    “亲切吗?”林江笑问二个弟弟,对于又有了同伴,他也很高兴。

    去年的一年,可把他一个孤单坏了,少了二个弟弟作伴,感觉怎么都不习惯。

    林江发誓,一定要努力跟二个弟弟的脚步,一起考明年秋闱。

    “亲切!”林川和林潭异口同声地笑答。

    幸好没让林小兵送,不然,他怕是不愿意回转家去。

    本来,林小兵非得要来送,但是被林川给强硬拒绝了。

    毕竟有大伯要进县城来采买物资,顺带送他们三兄弟即可。

    林逑不愿意回县学,林三柱夫妻由他在州府里读书。

    林大兵与林家买进的带着二个女儿的寡妇成了亲。

    他们依旧留在茶山镇家里,帮忙种地,因此,林小兵也一起留家里帮着上山坡松土,平整。

    而且,林川又大了一岁,又有了外出游学的经历,自理能力很强的。

    再说,县学不是衡阳书院,根本不允许学员带书童,小厮一类。

    住在不大的县学里面,没有书童,也很方便。

    林川和林潭、林江,三人都背着满满当当的背包,一手提着沉重的书箱,一手还提着另一竹箱。

    背包里是被褥,床单、蚊帐,竹箱里大到长袍,小到鞋袜,手绢啥的都备齐了。

    临走时,爷爷奶奶,大伯娘和小吴氏都很不舍,还流眼泪。

    让林川三兄弟好一阵安慰才止住了眼泪,后又是一番番叮嘱。

    林氏三兄弟目送林大柱赶着马车掉头离开,理了理因为久坐而有些褶皱的长衫下摆…

    这才与同样又背又提的同窗一起进了大门。

    虽说县学不规定学员必须到学里上课,但在家里的学习效果差。

    大家还是更愿意到县学里来,与同窗们一起读书。

    “您好,我们前来领(交钱买)一个月的饭菜票据。”

    经过校务处时,林川三人放下行李,去领或者去交费买票据。

    林川去年的廪生补助,林大伯代他领了,他回家后,交还了十二两银子给他。

    在校务处值班的是王斋长,见了林川三兄弟,点点头,微微一笑,接过林江递上的银子时,关心地问道:

    “你们二兄弟回县学里了啊,出外游学的收获大么?”

    “谢斋长关心,收获可以!”林川回以一笑,行礼后答道。

    “有收获就好!县学今年又有五位学员转学去了真义府府学。”

    林川点点头:“能够出去多交流,是件好事!”

    王斋长数够票据,一手递给林江,一手递给林川。

    并摆手,示意他们三人移步一边去点数,别挡了后面的人。

    来买或者领票据的学员都跟林川三兄弟点头,打招呼。

    不管暗里如何竞争,表面上大家还是比较客气有礼的读书人。

    “马师兄,请帮我托一下,让我背起来。”林川实在不大想蹲太低,让那个马秀才帮忙。

    林潭在帮林江托行李背包。

    “哟,这全是你们仨的,这也带太多东西了呀!你们兄弟几个打算长住县学里么?”

    “是啊!过年都玩疯了,耽搁了不少时间,需要努力一把。”

    林川三人又背起背包,二手提着竹箱和书箱,谢过马秀才,揣着住宿的号牌和钥匙去宿舍。

    走远一些了,林江才小声道:“今年的伙食费一样,没有长价,六钱银子一个月。”

    “那就好,说明物价稳定!”林川心里比较欢喜,他最怕的就是物价飞涨,收入不涨。

    不知道是因为来的早,还是怎么的,他分的宿舍还是甲字一号宿舍,二人间。

    距离上课、吃饭的地方不远不近,算是个黄金位置。

    宿舍院内的那些花草树木,还没有完全恢复精气神,依旧带着冬日里未褪尽的沧桑。

    林川到了自己的房间,打开房门,屋里还算整洁。

    只是不知道有多久没住人,有些潮湿和一层灰尘。

    县学就一个宿舍院,分甲字乙字联排房,不像衡阳书院,宿舍院为院中院。

    八个学员带四个书童住一个小院,一个小院四间房,小院名字也是取得五花八门。

    林川和林潭当初是插班生,他们加塞进王琪他们的那个小院,院子起名为“微瑕小院”。

    据说是因为小院里面住了一个王琪、一个李瑜,二人的名字都有玉,故而得名。

    林川回忆着旧事,放下了行李在一边,就开始收拾卫生,将自己屋子收拾好后,又顺手把屋门口清扫了一下。

    就在这时,宿舍院门被人推开了,两个穿着华丽锦袍,拿着折扇抖风流的富家少爷进来了。

    二人的打扮和长相几乎没什么差别,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二兄弟就站在院门口,边打量院内边抱怨,似乎不想再往里走。

    “你说说,爹干嘛让咱们来这里读书,山高路远的,还不让带书童小厮。要命了!”其中一个白净些的开口,神情中都是不解。

    “没办法呀,谁让这边的县令姓胡呢!

    爹老是说胡县令如何如何有学问,又说这个县学越来越好了,宋教谕管学严,说咱们在府学一天比一天懒散。应当过来受受教育。”

    两人在门口谈话,看到林川着一身旧旧的布衣,又正拿着扫帚在清扫院子,一点不起眼,以为他是专门洒扫的清洁工。

    “喂~小子,过来,把小爷的行李包裹给搬进甲字八号房,另外顺便给小爷把屋子收拾干净。”

    说着,二人让开身位,露出门外的两大箱行李和二大个包裹的同时,把一两银子扔给了林川。

    说实话,林川很想赚了这一两银子,屁股大点的甲字号房舍,打扫干净不费力。

    抄一日书,抄二本,手写酸疼了不过才赚三四百文不等。

    不过嘛,读书人,有时不得不讲点脸面。

    林川看看他们,又看看自己,穿着天差地别,不由得在心里失笑自嘲,我是不是像个老农民,一点不像读书人!

    兄弟二人见林川笑吟吟地只打量他们,并没有挪动脚步,以为他嫌给的银子少了。

    “这县学里的清洁伙计都是有见识的呀,一两银子都嫌少了,小爷恰恰最不缺的就是银子。来…”

    “沐阳,住嘴,爹娘都说了,不能仗势欺人,也不能露富。”

    “噗哧~”林川被这兄弟二人的言语表情给逗笑了。你们兄弟这穿金戴玉的,露富得很明显。

    “两位兄台,我不是县学的洒扫职工,我跟你们一样,是在此读书的学员,因为早到,所以提前搞搞清洁。”

    林川笑着解释的同时,放下扫帚过去帮忙搬抬他们的行李。

    “学员?”

    “不大像?”

    “你开玩笑吧,你这么…小(黑),十五岁了吗?这县学里面,只有考上秀才了才能进来住的。”

    “像不像的不管,反正我是,前年上榜黔州府的秀才。我姓林名川,字明德。”

    得到林川的肯定答案,而且知道他今年只有十四岁后,这信息对两人的冲击很大。

    两人原籍是松江府的,父亲是去年新上任的黔省学政,随父千里迢迢上任到黔省。

    二人的确是双胞胎,一个叫元沐阳,一个元沐霖。

    因着是元学政夫妻二人人到中年,四十岁时才得到的一对双胞胎儿子,所以对他们是非常娇养。

    幸而两兄弟还算是比较有出息的,今年十八岁,十六岁时已在松江府双双考中了秀才。

    不过,两兄弟人虽然聪慧,但是不够勤奋,还容易受环境影响。

    所以,他们去年在黔州府学学了一年,养出了一些惰性,元学政于是让两个儿子今年到新场县学来读书,争取明年秋闱更进一步。

    林川十二岁考中秀才,还是小三元的信息渐渐被兄弟二人想起,慢慢消化,随后又摆在两人面前一个问题,收拾床铺,打扫卫生。

    “明德贤弟,这个床单怎么铺的呀?为什么老皱?”

    “明德贤弟,你这水到哪里去打回来的?”

    “明德贤弟,这有床板里有密密麻麻的小黑虫子,啊啊啊……”

    林川虽然年纪小,比他们也矮一些,但被面前这两个泡在蜜罐子里长大,毫无自理经验的巨婴当成了万能的兄长。

    看着林川在那里帮他们忙活,二人也是不好意思,他们也尝试着上手帮忙,但是越帮越忙。

    “记下流程,要点,我只帮你们这一次的啊!”林川提醒站在一边看自己忙活的两兄弟。

    终于帮他们收拾完了,林川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明德贤弟,辛苦你啦,你放心,你的大恩大德,我们兄弟二人没齿难忘,以后在这书院里,我们兄弟俩罩着你!”

    元沐阳是双胞胎里性子更加跳脱的,最近沉迷于侠义小说,这话都不知道从哪本小说里看到的。

    “是呀,明德,以后有什么事情,就直接开口,不用不好意思,还有,找我帮忙要远比找沐阳更加可靠。”元沐霖说的一脸认真。

    “你居然敢在明德贤弟面前诋毁我,看我叉叉叉,白虎掏心。”

    “啊,兄弟饶命啊!”

    兄弟二人开始哼哼哈嘿的比划着你追我赶。

    林川感觉很无语,十八岁,在古代不都是可以当爹的年纪了吗?怎么还这么闹腾?

    看着院子里打闹的兄弟两引来对面乙字号舍的围观,林川心想,以后的读书烦了,有人演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