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一百五十章 备考秋闱

第一百五十章 备考秋闱

    县学里的日子比较规律,林川每天早起活动开后,约着林潭林逑边打拳边背书。

    早饭后开始练字作文,下午就是日常的上课下课,休沐的时候也会偶尔去林氏私孰讲一下课。

    不去讲课的时候,半天编著数学教材,半天泡在藏经阁。只因藏经阁今年多了不少好书。

    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冬去春来又一年。林川快十五岁了。

    这一年,林川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县学里度过,除了每年五月和七八月的夏收、秋收农忙时的田假…

    岁末的援衣假、会回家待一段时间帮忙稼穑之外,其他时间,包括常假都是在学宫读书习文。

    这几年里,林川除了抄书卖点钱,教了家里族里沤肥、选种方法以外,别的啥也没干。

    脑子里的生活知识和书本知识多,但是赚不了什么钱。

    经济比较拮据,银子是真正的算着用。

    林川偶尔会想,早不知道要穿越,如果早知道,他一定会记着制造水泥和玻璃的方法。

    去年年底,他又交了八本数学教材,收获分成的三十两银。

    林川也不敢期侍以后的分成会越来越多,因为一本书能够用许多年,保护好,可以用二代人。

    所以,售卖数学书的分成每年有二十两就非常不错了。

    幸在林川有个以命搏来五品武官的父亲,家里也算是衣食无忧,不用愁去赶考费银子的事情。

    距离今年的秋闱还有近八个月的时间,县学的宋教谕、胡县令和王山长都觉得林川的火候可以了,可以去试试。

    林川也早就考虑好了,决定了这次秋闱去试一下的,毕竟自己年纪还轻,就算这次不中的话,还可以等待下一次。

    如果不去考,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为了维持天才学子人设,这次秋闱也必须参加。

    若是再等三年,时间确实太长了,而且会让人看轻自己少了少年勇气锐气。

    林川觉得自己必须要有亮剑的精神,再说,该学的,自己这三年也学得差不多了。

    是骡子是马,也要拉出去遛遛才知道的。

    “明德兄,听说你准备要参加本年的秋闱了?”在去食堂的路上,元沐阳开口问道。

    “嗯,是打算好要去试试。你们兄弟俩怎么知道的?沐阳和沐霖你们不是也要去考吗?”

    林川也不意外元氏兄弟的消息灵通,县学里也难藏什么秘密。

    “我俩是决定要去试试,但是能不能考上就难说了。

    沐霖可能还行,我就不用多想了,只是去陪考,顺便适应一下贡院环境和紧张氛围。”

    这一年,元沐阳书没读多少,倒是看了许多话本,还写出了一本销量相当不错的。

    按他说的话,这全归功于现在的话本质量太差,而且还有一个林江在旁边引诱他。

    看不下去别人写的,又还有一个热衷于写话本的同窗不时招手,喊着“加入、加入”,他就只能动手试写了,没想到还挺受欢迎。

    “我也够呛,秀才还是磕磕绊绊的三年内考了两次才考上的。且没有拿到廪生资格。”

    元沐霖总是感觉他读书的天赋不高,现在也只是在秀才里面的中上水平上。

    “你们都比我强,我娘逼着我去考了三次秀才,每次都是在院试上止步。

    我娘说,我不考上秀才不准我回家去!不回去就不回去,我早考厌烦了,等你们去考乡试的时候,我决定去边关。”

    路过,听到林川几人谈话的不知名童生带着赌气的口吻说道。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听说边关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地与天边相连,很美!

    都说到了那里,男儿的心胸都会变得很开阔,高兄,有机会我去边关,你可得好好招待我呀!”

    见高亮有些失落,元沐阳转移话题安慰道。他们二人比较相熟。

    “那必须的呀,我跟你说,虽说我只去过一次边关,但是在那里可以尽情跑马,还能听对歌,看异族男人套野马。

    有很多异域风情的建筑,有大大小小的毡帐,还会有服饰新奇的异族人来边市买卖。”

    高亮越说越兴奋,渐渐也冲淡了屡考秀才不中,亲娘不待见的失落情绪。

    正月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乡试之前需要进行的一次科考,根据考试情况将考生分为六等。

    第一等、第二等考生和第三等的前三名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后面三等的学子不仅没有参加乡试的资格还会受到挞责、降级甚至剥夺生员的资格。

    参加科考的人数比较多,达到了一百零三个。有好几个老秀才。

    比如:林川的大伯、四十九岁的林大柱,老曾秀才更绝,已经六十六岁了。

    林川都不明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了,为什么还要去考。

    科考的内容也是考秀才的基本内容,但是也会有些主考官根据自己的偏好增加一下考试的难度。

    林川的基础好,对科考准备的比较充分,毕竟都是考察四书五经的内容,这个对于过目不忘的林川来说,根本不必紧张。

    他只是有些担心乡试的难度,听说会增加许多,不知道真假。

    反正正科之年,小道消息满天飞,真真假假难辨。

    而且,乡试可不仅仅是考察考生的知识,还兼着考察考生的精神意志和体魄。

    连考三场,一场考三天,就是九天,而且要提前一天进场,等于十天了。

    黔州省的八月上旬到中旬,在狭小的号房里待断续吊九天十夜,真的是非常难熬。

    据说乡试不会考律诗了,这对于林川而言是幸事。

    毕竟他的诗才有限,匠气重,中规中矩,应对院试还行,再往高里比,真的是感觉拿不出手。

    乡试不为考生提供饭食,只提供炭火让考生自己做饭。

    在那个狭小的号舍空间里,烧炭火…嗯~想想都不美好,又热又起烟气呛人。

    因此,听说以往很多考生为了方便,都是只带些馒头或者大饼,再就一些腊肠腊肉。

    一场考三天三夜,什么馒头饼子的肯定会馊。

    林川不想委屈自己,早就预想了几种办法,准备一个一个的试。

    至少七个月时间试验,怎么也能试到一款合适自己的快餐方式。

    第一种就是先把米炒熟,然后到时候再开水冲泡,加黄糖。

    糖分补充脑细胞营养,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多吃。

    再多带几个咸鸭蛋咸鸡蛋,补充蛋白质营养。

    第二种,炒熟的黄豆、稻米、玉米磨成粉,到时也是冲泡加糖。

    就像调给小孩子吃的米糊糊,不大顶饿,但营养。可以带几截煮好的腊肠,切成片,补充盐分。

    第三种,就是想法弄出一些方便面,把面条低温油炸一下,吃的时候用热水一泡,再加上点娘亲做的肉酱和泡菜碎,应该美味吧!

    最后一种,就是带上陶煲、米、肉、咸菜、咸鸭蛋,煮广式煲仔饭,一锅熟。

    维生素就只能依靠带几个柑桔和红枣枸杞之类的。

    林川是会做饭的,天南地北的饮食都吃过。除了空间挤,别的想来问题不大。

    等食堂的师傅在他的指挥下刚做出方便面来的时候,想着让元沐阳、林潭他们先试一试,结果几人一吃就停不下来了。

    “小川子,我这还没有吃过如此奇特的面,酸酸辣辣的美!

    你这大脑袋是怎么长的,净是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能做成功!”元沐阳边呼噜噜喝汤边赞道。

    “咦,你说我们把这面包装一下,卖给考生怎么样?”

    林川诧异地看向元沐阳,不得不说,这小子很有商业头脑。

    “我觉得可以,如果大批量制作,再运到边关的话,可以给边关的将士们大大改善一下饮食。”高亮一脸憧憬道。

    林川不知道他是否出自武将世家,似乎很关心军事军营的样子。

    “额,大批量生产售卖的话暂时是不大现实的。”

    虽然不怎么忍心,但林川还是得打破了两人的臆想。

    看两人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似是想让自己改口认错,林川摊手无奈道:“我可没有瞎说。

    这个面油炸后虽是可以延长一段时间的保质期,但最多不过七八天,还是得天气不热的情况下。

    若是在夏季高温的天气里,或者是南方的春末夏初,空气潮湿的情况下,绝对不能长期保存的。”

    林川顿了顿又说:“再说,这东西的成本低,而且北方产小麦更多。

    售价不能定高的情况下,从南方制作好拿到边远地方售卖的话,运输成本都难赚回来。

    而且,这种方便食物制作很简单,虽是能卖一时,但不长久。别人很容易学会的。”

    林川觉得,在道路不通畅,没有防腐剂、干燥包、密封技术的情况之下,速食品很难发展。

    除非,朝廷为了草原上的牛羊肉和奶酪,愿意让工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

    有了提高速食保质期的法子,还能想出独一无二的口味,再加上官道能越修越宽,马车有改良能越来越快。

    那时,吃方便面和肉罐头的美好愿望应该能实现。

    哎呀,头痛乡试伙食的时候,林川越发想念前世生活的便捷。

    没办法了,想也白想,念也白念,隔着三百多年的时光。

    还是,努力实验出更好的方便快餐模式应对八月的秋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