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长明传 » 第九章

第九章

    “大捷!大捷!边关大捷!”

    “夜将军隐忍一年,明修暗渡,孤身闯关,一举斩杀‘屠夫’傲木嘎及十余位汗阶强者,其中多有王庭铁卫、长生庭天巫等北域顶级强者,王庭大可汗藏身龟壳,仅以身免!”

    “敌军仓皇救主,我军趁势掩杀,东军势如破竹,中军殿后策应……”

    “蛮子损兵折将,溃退百里!”

    “……”

    ……

    ……

    边关大捷。

    这是这些天帝都百姓茶余饭后最常提及的话题。

    当初那场惨战后对夜长明颇多微词的,如今沉默不语,过去一年里为夜长明扼腕叹息的,自然喜出望外,而那些家中子弟在东军服役的门户,终于从周遭种种非议中熬出了头,个个扬眉吐气。

    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朝堂之上,却是另一番气象。

    大人物们掌握的情报远不是平民百姓所能想象的,一场所谓的“大捷”,掩盖的是君臣相疑、同袍对垒,是帝国东军实质哗变,甚至有那么几个时刻,帝国内战一触即发!

    若不是北域边防松动时,东军大参谋董实孤注一掷,无视侧翼压上的中军,命令东军奋勇北进,若不是萧大将军赶赴前线,亲率中军策应同袍,甚至,若不是时任户部尚书的卫斌第一时间将夜长明连斩北域强者的留影散布天下,谁都说不清如今的帝国会是怎样一番局面。

    事已至此,没人会公然提及那位手握皇帝密旨却被萧大将军阵前弹压的中军上将,更没人会讨论东军大营内被就地处决的那几名“北域细作”,但没人能真当这些事情不存在,而事发后卫斌第一时间单独面圣,随即被平调兵部,更是令人浮想联翩。

    无论如何,此事看似尘埃渐落,余波却随时可能化作凶猛漩涡,故而这些天,奉天殿内压抑至极,皇党缄口,三族沉默,无山可靠者更是谨言慎行,生怕一时不察,招来灭顶之灾。

    便在这山雨欲来的静默与喧嚣中,东军参谋……帝国公主朱璃,时隔两年,再度回京面圣。

    ……

    ……

    乾清宫内,皇帝扔给朱璃一枚玉简,寒声说道:“想知道朕为何容不下他?自己看。”

    朱璃接过玉简,神识一扫,面上顿时显出震骇之色。

    良久,她放下玉简,看着皇帝,几度张口欲言,最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皇帝冷哼一声,说道:“你对他所知几何,便来为他向朕讨说法?

    “他身为帝国重将,窝藏黄金家族余孽,名为兄妹,实为爱侣,借我帝国大军,为他的女人报私仇,每每出战,必死咬着王庭主力或王庭死忠部族不放,对其余部族却多有留情,这不是纵敌是什么?

    “近一年来,他更是肆意妄为,以上将之身行刺客之实,又以首级为军功,裹挟朕虚耗国力,以供他一人布局复仇,其心可诛!

    “至于所谓身先士卒,爱兵如子……他那分明是培植亲信,市恩买命!只看这一回,东军将士竟敢抗旨击杀锦衣卫,他们眼中如今只有他们的夜将军,哪还有我这个皇帝?

    “有朝一日夜长明竖起反旗,不知多少将士要受他蛊惑,那黄金家族的女子再在草原上振臂一呼,收拢皇庭旧部,顷刻间便是一个横亘于南北之间的割据势力,届时局势较诸眼下更要复杂百倍,而我帝国,又要耗费多少民力、兵力,去应对他的威胁?”

    朱璃忍不住说道:“夜大哥绝不会做出背叛国族之事!”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朕看了他两年时间,若他真是那等不忠不义之辈,当日奉天殿中,朕一句‘魔头传人’便可名正言顺地取他性命,至于窝藏黄金余孽,那更是牵连九族的罪行!

    “朕对他姑息至今,便是看出他本性纯良,尚属可教,朕甚至不惜将你许配给他,更允你在东军之中伴他两年,只盼他能迷途知返,可他又是如何回报于朕?为私怨而动公器,徇私情而抗王法,凡此种种,哪一样是忠臣所为!”

    朱璃幽幽地说道:“他瞒着朝廷,自行其是,固然糊涂,可这又何尝不是事出有因?当初东军屡遭排挤,甚至在战场上被中军明目张胆地陷害,他搏命死战,竭力保全麾下将士,最终得来的,却是父皇的申斥……”

    皇帝大袖一挥,冷冷说道:“到了这个地步,还在替他鸣冤,莫非要朕向他赔罪?”

    朱璃赌气般从椅子上起身,叩首说道:“女儿不敢。”

    说罢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对皇帝说道:“爹,若非女儿莽撞,拖累于他,他早已斩杀王庭大可汗,立下不世功勋,若他当真是割据一方的枭雄人物,岂肯为女儿放弃如此旷世奇功?更何况,大可汗一死,北域群雄逐鹿,彼时那位乌云姑娘再打出皇庭旗帜,收拢人心的成算岂不更多上十倍、百倍?”

    皇帝微微眯眼,说道:“若非他有此一举,朕便是拼着受天下非议,也留他不得!”

    他的神情稍稍缓和了一些,对朱璃说道:“他如今对你也算有情有义,你这两年,总算没有虚耗光阴。”

    朱璃俏脸含羞,垂首不语。

    皇帝苦笑一声,说道:“女生外向……罢了,如今他身边那女子不知所踪,他又再立大功,朕便法外开恩,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你去告诉他,让他上一封奏折,求娶于你。

    “如此,过去种种,朕可以既往不咎;来日,我帝国大将军之位,非他莫属。”

    朱璃将头埋得更低了些,轻声说道:“他曾说过,‘北境未宁,何忍成亲……’”

    皇帝嗤笑一声:“彼时他决意要娶那黄金余孽,此言不过托辞罢了。”

    他想了想,说道:“若朕所料不差,王庭近日便会求和,如此,他也算对世人有个交代了。”

    说着,他轻轻摸了摸朱璃的脑袋,语气轻柔地说道:“为你终身大事,爹这一颗心恨不得都要操碎……那个不知好歹的臭小子,便宜他了!”

    朱璃羞得面红耳赤,良久,方才喃喃说道:“女儿不孝,劳爹费神了。”

    皇帝摆了摆手,说道:“今夜去你母亲那里歇息一晚,明日便回去吧,此事非要尽快有个定数不可。”

    朱璃连忙行礼,领命而退。

    待她将将行至门口处,皇帝似乎突然想起什么,说道:“你母亲如今有孕在身,你千万拣好听的说,切莫惹她动气,否则,”他忍不住笑笑,说道,“否则朕唯你的夜大哥是问!”

    ……

    ……

    帝国皇宫,无疑是天下最庄严、最富丽的建筑,同时也是朱璃曾经最熟悉的所在。

    然而如今,再次行走于这座宫殿,朱璃却只感到陌生与压抑。

    若非从乌云那里得知了那些真相,她或许还会对那位皇帝陛下抱有一丝虚妄幻想,但此刻,当一切线索全部吻合,乌云的预测尽数成真,她只感到无边的寒冷与绝望。

    回想起与那个男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她恍然发觉,原来许多事情早有端倪,只是那时她太无知,太幼稚,那个男人说什么,她便信什么。

    所谓掌上明珠,大约便是笼中之鸟的另一种说法。

    只可惜,任那个男人再如何算无遗策,也料想不到,那位黄金家族最后的血脉,会对出身世仇一族的朱璃毫无保留。

    身旁传来宫女小声的提醒:“殿下,坤宁宫到了。”

    想到母亲,朱璃的心头涌起一阵暖意,旋即又被更深沉的悲哀淹没,脸上却堆砌起恰到好处的思念与孺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