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头草 » 序幕三(父母的担忧)

序幕三(父母的担忧)

    宁宁办好离婚证回到老家,父母见到她和孩子,很是欣喜。他们抱着孩子,一顿猛亲,然后询问陆俊为何不来。宁宁避而不谈。

    晚饭后,宁宁跟父母说:”我离婚了。“随即加上一句云淡风轻地诉说:“陆俊对我很好,但是,我感觉自己不想要婚姻了。”

    爸妈和所有父母一样,由震惊变成心疼:“上次回来脸色这么差,人这么瘦,我们就猜着你们之间有问题了。”

    宁宁加上了安慰又询问的语气说:“离婚其实没什么,人只有一辈子,我觉得婚姻让我压抑,所以想换种方式生活会更开心。只是,因为我的事,我恐怕会让你们丢面子了。”宁宁觉得自己说的话,父母没有文化能力去理解,说了等于没说。

    父母说:“那就外面不要说吧,反正你们回来不多,自己不说,别人也不知道。”

    这话让宁宁的回忆到了6年前。

    6年前,宁宁的孩子出生了,妈妈来到杭州照顾月子中的宁宁。满月后妈妈带着宁宁和孩子回到了老家。农村里的人都是要办过婚礼才生孩子,宁宁却拒绝婚礼。理由是老公和她收入太少,老公的妈妈生活清苦,虽然宁宁知道她自己的父母会倾囊为她办婚礼,但是只有一方的热闹她宁可不要。何况,相比打肿脸充胖子的热闹婚礼,对宁宁来说,生个健康的孩子比这些形式更重要。万一因为操劳婚礼,万一因为受冻穿婚纱感冒了呢?

    但是宁宁的另类行为让父母觉得很是没面子,只是他们怕宁宁不舒服而没有说她。当妈妈带着宁宁和孩子回老家时,宁宁的爷爷从更偏僻的老家赶出来看她,一起来的还有宁宁的小婶。宁宁的父母住的房子是后来买的,离她爸爸小时候的村庄2公里左右的距离。宁宁的小婶抱着宁宁的孩子就要去爷爷奶奶家,宁宁的妈妈却面露难色。宁宁的小婶马上知道了宁宁妈妈的意思,大声说:“这有啥啊?你难道准备把这小孩藏一辈子啊?”宁宁的爷爷已经80多岁了,但是耳聪目明,马上护着宁宁说:“只要小孩生出来好就好,就高兴,怕什么!”小婶抱着宁宁的孩子就去爷爷奶奶家了。奶奶看到宁宁,也给了她和孩子热情的欢迎,虽然宁宁的奶奶当时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了。当奶奶听到宁宁喂奶时孩子吮吸母乳的声音时,她止不住地为宁宁高兴:“听这孩子吸奶的声音,就说明我们宁宁奶水够,一定是个胖白小子!”奶奶让小婶烧了满满的一大碗面给宁宁吃,怕宁宁喂过奶会饿。

    宁宁对那天的记忆历历在目。她感激小婶对她的理解,更感激爷爷奶奶的开明接纳,但是也为妈妈那为难的神情心痛。妈妈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风风光光地出嫁,为此,她在偷偷积攒嫁妆。系着红绳子的蜡烛台和腊壶,绣着鸳鸯的花花被套,还有压在箱底的传家银饰金链.......

    而现在,宁宁却成了一个“未婚”生子的另类,全村都没有一个女孩做过的事,宁宁却任性地做了。这种任性,在世俗的农村里,需要妈妈拿出绝对的勇敢去面对。

    宁宁能够理解父母的感受,但是,他不愿意因为父母的感受就去为难自己,迎合世俗。宁宁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开明的。

    只是,6年前,宁宁用自己另类的行为去探及了父母开明的底线,6年后,宁宁又用离婚行为再次去刺激父母的开明底线,宁宁可以毫无顾忌,但是,宁宁的父母所处的环境是封闭又渴望各种“奇葩”新闻的农村啊!

    那一晚,宁宁从父母的神情中,读到了离婚带来的沉重。虽然有愧疚,但是很快又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狭小的农村里,不说,就没有人知道,就不必面对七大姑八大婆的询问。宁宁想起了陆俊的妈妈,一个生活在农村里,却遭遇了离婚的女子。她生活的年代,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她的父母又曾和她一起经受了多少指点?陆俊的成长路上,跟着他离异的妈妈,又承受了多少无法想象的成长之痛?

    第二天早上,妈妈拿着一双毛线拖鞋坐到宁宁床边说:“这双拖鞋是我钩织好给陆俊穿的,事情太多,断断续续勾了半年。天快冷下来了,他刚好可以在家里穿,可是现在你们这样,我的鞋子怎么给?当初算命的是说过你和陆俊八字不合,在一起也容易分开。他生在夏天,又缺水,需要你灌溉,你跟着他很劳心的。这么多年一直你在操心,现在还弄得离婚。唉!”宁宁知道妈妈肯定一夜无眠,一边心里接受不了,一边还要顾及她的感受。

    以前宁宁和陆俊恋爱时总是分分合合,每一次陆俊都会来哄宁宁回去。有一次他们说好真的彻底分开了,妈妈就偷偷给陆俊电话让他来他们家。陆俊走进宁宁家的那一刻,他们又和好如初了。虽然妈妈信算命的,但是每次看到陆俊对宁宁这么好,她也愿意成全他们的爱情。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以前恋爱时分分合合没有原则性的关系界限标记,这一次他们撕开了明确的界限标记-结婚证,弃婚即分。几乎所有人们都会被带进这样的思维定势里,离婚了,就形同陌路,各自欢喜。

    宁宁跟妈妈说:“我以后不嫁人了,反正有儿子了。鞋子我拿出去给陆俊。”

    妈妈说:“你又犯傻了,这辈子做光棍了啊!”

    在这个问题上,宁宁和妈妈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她觉得妈妈迂腐老土,根本没法理解她的内心。

    第二天,宁宁就离开父母家回杭州去了。

    宁宁和陆俊的离婚协议上写着:房子归男方,孩子归男方。但是,宁宁习惯又自然地带着孩子走进了那个本该归男方的家,她已经习惯了家的方向。

    妈妈打来电话,询问她是否到家。然后告诉她,在一件她的粉红衣服里,包着1万块钱。宁宁翻出那一万块钱,瞬间觉得自己的骄傲,又一次被妈妈击得粉碎。

    上一次被妈妈击碎是在几年前。那时,宁宁和陆俊开着刚买不久的小车去老家看父母,宁宁欣喜地告诉妈妈,他们买了个小房子在装修,过几个月就接他们去看。妈妈很是为宁宁高兴。但当他们回到杭州时,妈妈打来电话告诉宁宁,她的行李包里,有一件旧衣服里包着4万块钱。“我和你爸在家里花不了多少钱,你们要付房贷养孩子,拿着可以宽松点。”

    宁宁不知道妈妈的这4万块钱存了多久,但是,刚完成买房买车的宁宁和陆俊,生活正是捉襟见肘时。宁宁所有在父母面前表现的得意和轻松,终究还是被母亲独有的眼力给击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