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路远无期 » 第十五章 灭口

第十五章 灭口

    杨沐一之所以走向另一个方向,是因为他看见尚元气在远处向他招手。

    尚元气看着走来的杨沐一,问道:“您为什么要放了他们?”

    杨沐一示意他跟上,追向那群人逃跑的方向,说道:“这些恶徒在知道必死的时候,可能先抓人为质,很麻烦。给他们一条后路,让其放松警惕,也可以消除后顾之忧。还有——当着外人面是杀人,没有人看见他们就是暴毙。杀人犯即使官府不想管也得管,江湖败类暴毙可以直接结案。”

    说着他们已经到了城边一个破道观。这里除了直通大门的一条小路,其他地方都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隐约可见道观破损的门和窗户传出火光、人声。

    二人轻声靠近,就听见有人说道:“今天那厮伤了兄弟们,我咽不下这口气。我白天见他住的客栈,明天我们叫上其他兄弟,看他怎么死。”

    “我们也叫上我大哥,让那小贼再多活一天。”受伤的一人咬牙说道。

    五人逃跑时怕被追杀,干脆一起结伴,藏到了这里。

    杨沐一指了指尚元气又指了指他脚下。尚元气虽然也想进去,但出门没有带棍子,为了不添麻烦,还是乖乖待在了门口。

    屋里五人还在商量,忽得半掩着的房门被人踹开。五人大惊,纷纷拿起身边兵器。正欲起身,一阵劲风吹过,竟是杨沐一蹬脚胯部前冲。

    他跑至半途,一脚踢起前面的一块砖头,砸得火堆爆散而开。众人顾不得起身,皆用胳膊遮挡面部。

    见五人空门大开,杨沐一瞬间拔剑。一剑横扫,靠近他的二人直接咽喉与手臂均出现一道剑痕。另外三人惊惧,跳起身来就要反扑。杨沐一继续探身上前,顺势斜向上挥剑,挡开一人武器,借反震之力直刺咽喉。那人惊恐地看见剑尖没入其喉咙,杨沐一抽剑,他急忙丢弃手中的兵器捂住喉咙,但鲜血还是顺着指缝流出。

    仅剩的二人心胆俱裂,转身就向后院跑去。杨沐一用剑尖提起地上的刀,绕动手腕使刀旋转飞出,直刺一人后心。那人瞬间倒地,挣扎起身,走两步又倒下了,再起不能。

    最后那人哪顾得上同伴,只顾逃命。但他哪比得上杨沐一的速度,片刻就被追上,背后中了一剑,倒地身亡。

    杨沐一还是去收捡了身体,之后在散落的火堆处点了火把,就来到门口。尚元气正向里面张望,见他出来忙说道:“先生真厉害,可不可以教教我,我也想象您那样。”说着拿手比划了起来。

    杨沐一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你不是用棍吗?怎么打算学剑了?”

    尚元气无所谓道:“棍子打起来不好看,剑又厉害,打起来又漂亮。”

    杨沐一自无不可,说道:“到了京城,我给你找个厉害的师傅。”

    “比你还厉害?”尚元气狐疑道。

    “比我还厉害。”杨沐一肯定地点了点头。

    ……

    待二人返回客栈,小二正准备打烊。他们知会了一声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为了安全起见二人还是决定明天就收拾东西离开。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拿上行李结了账。待到叶子楣到柜台询问时,二人已去了半个时辰。

    继续向京城方向走去,杨沐一还是打算在路上打听一下关于仁天鸣的消息。不是因为那二两银子,而是因为——叶子楣的等待。

    他不是为了别的,仅仅是因为她与自己很像。只是叶子楣因为那个承诺选择等一个结果,而他自己——选择了逃避。

    这一“逃”,他逃了将近十年……

    叶子楣有等那人回复的胆量,但他却没有。

    一路上杨沐一时常神色恍惚,尚元气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直到到了夜里二人围着篝火休息时,尚元气才问道:“先生是有什么心事吗?可以告诉我,祖父说伤心事说出来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杨沐一习惯性地说道:“无事……”可又一想元气还是个孩子,于是还是说道:“元气对自己父亲是怎么看的?”

    尚元气想了想说道:“我没见过我父亲,祖父说他很厉害,也很孝顺。”

    杨沐一想起了村长与他交谈时说的话,只是没想到……

    他看着火光,缓缓道:“我父亲也很厉害——他刻板,严肃,就像大多数人们心目中读书人的样子。他总是以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我,我从小习惯如此。一切都在他的安排下进行:进学、练字、背书、学习礼仪……我未来每一步都被安排好了……”

    “您不累吗?”尚元气讷讷问道。

    “我那时感觉不到累,因为习惯。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他斜躺下继续说道,“我一直认为父亲永远是对的,他正直、谦谦君子、世人称赞……直到有人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我才知道——父亲也可能错,他的行为是他自己的坚守但也是一些人的需求。那人告诉我写得再好的字、再优美的文章都改变不了百姓的处境;即使天下所有人都遵守礼仪也还是会饿死人。从那之后,我学会了反对,直到……”

    后面的话杨沐一没有说,看着他的神色,尚元气也没有继续发问。

    杨沐一定定地看着火焰,想到的是:如果自己还在京城,又会是什么光景?应该早已结婚生子,考取功名又或者蒙荫一个官职,在朝堂上做文官的“表率”?

    年幼的他一直以为天下太平,百姓安康,朝堂和睦,君臣和谐。直到后来他才知道,这只是一些人裱糊起来的画框罢了。

    山川多有盗匪,百姓时有枉死。朝堂君王猜忌,文臣拢权,武将常年与他国对峙。越来越多的产业被大族抢占,寻常富户担惊受怕。

    很多东西都是他在原来的位置看不见的。这些年来他所见所感,让他知道了——父亲错了。他或许是个好先生、清官,但绝不是一个好官。

    朝堂之上就是聪明人太多,各有各的算计。

    这次安州府的事情,那些人应该都有参与,都有自己的目的,唯独没有人考虑过那里的百姓。杨沐一对朝堂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他只求自己父亲没有参与其中……